序
季羡林
这是一部介绍印度社会全貌的书,但却不是供旅游者使用的印度概况。这是在实事求是地介绍印度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分析,综合提炼,提出了一些带有理论性的看法。因此取名为“述论”。
我们都知道,中印两国有长期文化交流的历史,时间延续之久,交流内容之丰富,双方受益之深广,在人类史上,实罕其媲。这一点不但为我们两国人民与学者所共知,也为其他国家的学者所承认,不愧是人类史上的一段佳话。
可是我们两个伟大民族却在许多方面迥乎不同。根据我个人的看法,人类自从有历史以来,总共形成了四个独立的文化体系:一,中国文化;二,印度文化;三,古埃及、巴比伦以至伊朗、阿拉伯国家的闪族文化;四,古希腊、罗马以至现代欧美的西方文化。这四个文化体系是互不相同的,而正因其各不相同,所以才成其为独立文化体系。经过多年的推敲与探索,我发现,这四个文化体系又可分为两大类。这两类之间又是互有差别、各有特点的。最简明、最清晰的差别可以从雕塑和建筑风格上窥探出来。一类是风格明快,线条清晰。一类是风格繁复,线条迷乱。前者以简明著,后者以深邃显。中国、闪族、古希腊、罗马属于第一类,印度属于第二类。这两大类文化看似相反而实相承,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形成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基本内容。
专就中囯和印度而言,两国文化体系分属两大类别,其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从思想方法来看,中国体系具有逻辑性、条理性,让人一目了然。印度则深邃难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透明度不高,然而耐人寻味。这表现在一切方面。我只举数目字这一个小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中国数字清清楚楚,只需从一到十,再加上百千万,共十三个数目字,则天下之数无不能够表达。而印度则不然。数目数到十万、亿、兆,好像刚刚开始,上面还不知道多少层次。用今天的天文数字来表达,也远远不够。越说越多,越说越玄,只好说“不可数”,“不可说”,到了最后,印度人大概自己也没有法子了,只好说一声“如恒河沙数”,了此公案。接受了这方面的印度影响,对中国有好处。中国古代的大数记法,就是受了印度影响而形成的。
这只是一个极小的例子,但是很能说明问题。表现在哲学思想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可以依此类推。以简明清晰为特征的中国思想方法同印度深度难测的思想方法相融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一部中国哲学史已经充分说明,我在这里不再细说了。
在宗教思想方面,还可以谈一谈两国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好像对天、对鬼神,不太感兴趣,“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以为证。而印度人则相当迷信神道,他们的神话中有大量的神灵,一直到今天,印度乡间到处还都能看到许多牛鬼蛇神的像。中国人相信来世,总希望行善积德,来世好转生成为更高级的人。道家则努力修炼,目的是举家升天,连鸡狗都带上。印度则行苦行,目的是跳出轮回,死了不再转生,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我不再列举了。
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世界观的两个民族,却自古以来就进行了文化交流。在中国方面,则在几千年中了解印度形成了一个传统。我们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大量关于印度的记载。中华民族是一个最喜欢历史的民族,而印度则正相反。马克思曾说过:印度没有历史。到了后来,中国之长正好济印度之短,中国人了解印度的传统时间长,内容丰富。中国有很多在这方面著名的人物,法显、玄奘、义净等更是佼佼者,在印度也几乎是家喻户晓,玄奘成了中印友好的象征。
到了近代,由于殖民主义侵略者的干扰,我们两国都陷入水深火热中,自顾不暇,文化交流只好中断了。自从1947年印度取得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以后,我们各自打碎了箍在身上的枷锁,有了可能自由地交往,自由地进行文化交流。我们的传统友谊又恢复起来了。至于暂时的不愉快,那是人类历史上正常的现象,不这样才是不可理解的。我们两国人民谁也不去介意。我们两国人民部迫切需要了解对方。在中国方面,解放初期,出版过几本介绍印度的专著,有的是著作,有的是翻译,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样又过去了三四十年。
到了今天,我们两国人民部感到有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认识对方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学术界没有能够完全跟得上来。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语言、文化等等方面出版了不少的新著和新译,但是系统介绍印度社会情况的书却一本也没有出,而老百姓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为了巩固传统的旧友谊,发展新时代的新友谊,为了保卫世界和平,以利于人类崇高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专门的学术著作,也需要类似供旅游者阅读的书籍,但是我们在今天比在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介绍整个印度社会全貌的书,这样的书不能只是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比较深入地介绍,还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因为我们今天的读者水平提高了,眼界扩大了,要求也因之而提高。我们研究印度的学者们必须满足这个要求。
陈峰君、闵光沛、林良光、张敏秋等同志在不同的领域里研究印度多年,研究对象有的是政治,有的是历史,有的是经济,有的是宗教,有的是哲学思想,有的是社会制度,如此等等,方面是广的,搜集资料是多的,钻研探讨是深的。在各自达到的基础上,他们通力协作,写成了这样一部《印度社会述论》,我粗读了一遍,觉得水平是有的,是能够满足我们今天的需要的。从深一层来看,我在上面已经说到中印两国思想方法的差异。如果我们能在读这一本书的基础上,深思熟虑,把印度的深邃融于中华的明快之中,则对于我们的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心理素质的加强,都会有很大的好处。我预祝中外读者接受这一本书。是为序。
198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