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张作霖的家乡在东三省,其成长、发迹、称雄乃至最后死亡都在东三省,而东三省如果往前追溯的话乃是清朝的发祥地,也是清朝的龙脉所在地。如此一个十分关键、攸关清朝旗人生存立命之本的地方,怎么就落到了张作霖的手里?清朝为什么就没有让一个旗人来守住自己的龙脉所在地?为什么在辛亥革命爆发,全国人民反对帝制的时候,清朝就没有策划一个退到关外守住自己发祥地的方案?而这个方案如果存在并且实施的话,那是完全有成功的可能,因为东北的地形与别处不一样,只要守住了山海关和锦州一线,关外纵有雄兵百万,也很难撼动东北分毫。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林彪部队就是卡住了进出东北的锦州,才使关内之兵无法北调,形成东北局部性的共产党部队100万对国民党部队60万的优势,才有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当年努尔哈赤以及皇太极等进军关内,也是在东北锦州一线受到了袁崇焕以及祖大寿等人前前后后二十余年的阻击,才使入关时间大大延缓,直到后来皇太极改变策略,采取围城打援的方法,调举国之兵,历时两年才拿下了锦州、松山等战略要地。
即便如此,如果吴三桂坚决守住山海关,清兵虽有松锦大战的胜利,也依旧很难进入关内,那么代替明朝而起的就不是清政权而是闯王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了,只可惜历史不容假设,李自成没有笼络好吴三桂,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直接引清军入关,这才有了清朝267年的统治基业。
以上讲了那么多,主要是说明如果清朝有退往东北的打算,那么按理说他应该有这么一块可供立足的最后一块土地,是什么让清朝皇帝退位的时候没有实施这一方案?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关外早非当年的关外。满族的前身为女真,发源于今天的长白山地区,至明朝初年,女真分成三大部分,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北女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了以赫图阿拉城(即今天的辽宁新宾县)为首都的后金政权,创建了满文,逐步形成了以建真女真为核心,以海西女真为主体,吸收部分汉人、蒙古人、锡伯人、达斡尔人、朝鲜人等组成的新的民族——满族。为了保证东北“龙兴之地”作为满族的大后方,清军入关后,在东北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面有别于中原地区,并且严厉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大清王朝有名的“禁关令”。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政府不惜代价于东北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也称柳条边墙、柳墙、边墙等,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
由于采取了禁关令,东北主要居民由满族构成,确保了大后方的安全。但是,本来清军入关时就带走了大批满族人,封禁政策又使东北居民只有出没有进,造成了东北人烟稀少;而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北方的沙俄却强大了起来,不断地蚕食中国东北边境。晚清边疆危机日甚一日,同时内地又有大量多余人口无处安顿,两方面权衡后,清政府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
边禁政策的取消及招垦政策的推行,导致山东、河北、河南大批汉人“闯关东”,到辛亥革命前夜,东北各地均变成了移民城市或移民乡镇,原土著居民满族人已经彻底沦为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微不足道,东北大地作为满族的大后方已经失去了意义,他们对清室的忠诚度与全国其他各地一样,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第二,政局早非当年的政局。作为清朝皇室“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经努尔哈赤的不断经营,至清初已统一为北跨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东起鄂霍次克海、西北至贝加尔湖的广袤地区。但是清朝末年列强环伺,国力凋蔽,北方的沙俄趁机不断蚕食和吞并中国领土。在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领土被沙俄强行割占,乌苏里江以东直至海边的40万平方公里随后也被割占。1900年,沙俄借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机,出兵中国东北,制造了血洗海兰泡、强占江东六十四屯、火烧瑗珲城等大屠杀,使这些地区并入了沙俄。1900年8月开始,俄军占领了哈尔滨、齐齐哈尔,并继而向南攻占鞍山、奉天,10月31日占领锦州。仅用了两个多月,沙俄就控制了作为清朝大后方的东北三省。
沙俄的入侵在损害中国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日本的利益,日本人早把东北视为自己的盘中之餐,沙俄的这一行为破坏了日本的计划,经反复交涉无果后,日本于1904年2月8日,以突然袭击的动作发起了日俄之战。
在中国的所有邻国中,沙俄和日本最有意思。沙俄最贪婪,闷声不响地发大财。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提起侵略来第一个人选必然是日本,事实上对中国造成伤害最大的却是沙俄,其从中国前前后后攫取的领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近10个日本领土那么大;而日本最精于算计,最善于耍点小聪明,每次发动战争基本上都是搞偷袭,日俄战争如此,日中甲午战争如此,日美珍珠港战争也是如此。但从结果来看,日本实际上又是最短视的,虽然每次偷袭都成功,取得了完全的军事胜利,然而从长期来看,当初吞进去多少以后又要吐出来多少,到最后总归竹篮打水一场空,仍旧是个岛国的命;其领土面积,几百年折腾下来,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至今北方四岛还被俄国占着,愣是收不回来。面对强大的普京,日本半点脾气也没有,反倒在面积没有多少、自古也不属于日本的钓鱼岛上跟中国较量。所以日本的聪明始终都是小聪明,成不了大气候,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到结果总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话说回来,日本人的这种小聪明,在1904年的中国意义非凡,从某种形式上讲,它挽救了中国的东北。如果任由当年的沙俄在中国东北盘踞,那么以俄国人那种稳扎稳打和极其贪婪的个性,今天的东北可能早就不属于中国了。日俄战争的爆发及时阻止了沙俄的这一蚕食计划,俄国战败,日本人控制了中国东北,从此东北落入了日本人的势力范围之内。当然,由于有沙俄及当时美英法等国的牵制,日本暂时还不具备吞并中国东北的条件,因此对东北只是控制而不是占领,这就为本书主人公在乱世之中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第三,八旗早非当年的八旗。当年,为确保清朝政权的巩固,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将所有满人全部编入八旗,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入关后,又根据形势的发展,将一些有功的蒙古人及汉人相继编入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旗人在政治经济待遇上地位较高,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对清室的忠诚度也比较高,因此产生于旗人的八旗兵就成了维护清朝政权的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清初对八旗兵的使用十分讲究,由于数量有限,总数不超过二十万,因此基本上都部置在首都及其他重要地区,其兵力配置为首都驻防占二分之一,东北驻防占三分之一,其他则为畿辅驻防和直省驻防,由此可见清朝对于东北的重视程度。
应该说,早期的八旗兵确实骁勇善战,从八旗创制初期的开疆拓土,到康熙前期尤其是对沙俄的多次用兵中,均表现十分卓越。但清军入关占得大统后,八旗兵养尊处优,适应了安适生活,纪律日趋败坏,战斗力下降厉害。至三藩之乱起,八旗军中竟无一人敢讨伐吴三桂。康熙得以平定三藩,基本上是依靠降清的原明朝官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绿营完成的。彼时绿营尚有战斗力,但到乾隆末期,绿营又渐衰而不能战。以至到太平天国起义时,清朝依靠平叛的不是八旗,也不是绿营,而是地方势力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湘军和淮军。
甲午战败,清政府痛定思痛,意识到传统的八旗和绿营已毫无战斗力,不能适应现代战争需要,因此决定编练新军,袁世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迹的。1895年10月,袁世凯来到天津接管新兵训练,因其训练新兵的地方为天津与大沽之间的一个小站,故又称“小站练兵”。1905年,清政府又提出了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的计划,到辛亥革命成功时,只完成了十四镇,而袁世凯编练的北洋新军就占有其中的六个镇,总兵力达八万,分别驻守北京北苑、南苑、保定、长春、天津马厂、济南等京畿要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核心和基础已经形成。
清政府编练新军,原意是提高军队战斗力以保家卫国,新军的战斗力确实提高了,但对清朝政权的忠诚度却要大打问号,事实上,辛亥革命以及革命取得成功,依靠的就是新军的力量,袁世凯以共和为名逼清帝退位依靠的还是新军的力量,可以说清朝政府是自己培育了自己的掘墓人。
当新军响应辛亥革命时,当年清朝政权所倚重的八旗兵都去了哪里?据史料记载,大部分八旗兵已彻底蜕化为只会斗虫玩鸟的寄生虫,完全失去了战斗力。最后尚存一支2万人左右的八旗生力军,这支生力军是根据晚清颇有见识的皇族成员良弼、铁良等人的提议,于1903年成立的,是直属皇家的禁卫军,其士兵均来源于八旗,训练均按照新式思想、新式武器操练,因此是既忠诚又有战斗力的。但这支武装并没有在清帝退位中发挥出应有作用,原因是什么?
最主要原因是清朝选用了一个极不称职的亲贵载涛来掌握禁卫军(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这个人胆小如鼠,非但没有把军权牢牢抓在手上,反而在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假装提出让禁卫军前往武汉镇压的紧要关头,竟然因害怕而临阵辞职,从而让袁世凯的亲信冯国璋轻轻松松地上位,占据了禁卫军负责人之职,冯国璋此人曾经做过贵胄学堂的总办,当时禁卫军的各级军官大都是他的学生或属下,因此对禁卫军有较大的影响。尽管如此,由于禁卫军的底层士兵都属旗人,忠于清室,他们不愿看到清朝灭亡,因此在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的时候,坚决站在清帝一边,反对清帝退位。矛盾一触即发,这个时候冯国璋的作用显现了出来,他以统领的身份,力劝禁卫军妥协,说是南方十八省都已独立,武力抵抗会失败,清帝和平退位就可以受到优待,2万禁卫军也不会被裁撤等等,禁卫军终于被说服。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原禁卫军统领良弼被刺身亡。1903年,良弼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毕业回国后,正好禁卫军成立,清廷便任命他担任了统领之职,禁卫军由其一手掌握。在袁世凯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后,良弼掌管的禁卫军此时已经划归前线回来的冯国璋负责,而冯国璋之所以能以一个汉人身份于此时取代良弼,是因为其在镇压武昌起义中立下大功,且其镇压态度非常坚决,政治上也不赞成共和,在皇室看来是忠于清廷的,可以充当牵制袁世凯的一支有效力量。再有良弼虽调离禁卫军,但对禁卫军影响非常大,也可以在必要时候取代冯国璋。这计划本来是很好的,但没想到一个意外发生了,那就是革命党人彭家珍刺杀了良弼。
良弼是大厦将倾的清王朝的最后一根支柱和最后一点希望,他的忠诚、他的才识和勇气都是清朝贵族中所绝无仅有的。良弼被杀,其他人吓破了胆。那些满族亲贵一个个都成了惊弓之鸟,简直就是闻风而逃。等到袁世凯派人来催逼清帝退位、隆裕太后再次召开皇族会议商议国体问题时,竟然半天都没有人来。
可以说,清朝的最后一支八旗兵队伍,在载涛去职、良弼被杀的情况下,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就被袁世凯连哄带骗地糊弄过去了。等民国建立,这支八旗队伍只是众多新军队伍中的一员,且军队也已改制,军官士兵大多进行了改编,即使有心忠于前清,也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总之,从当时日俄交相控制东北以及东北民情民心民意来看,东北作为清朝大后方的战略意义已经完全失去。即使清王室有心退往东北,由于清朝用于维护统治的最忠心耿耿的八旗兵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清王室也已经无力守护清王朝的最后一块土地了。
言归正传,正当清王朝逐步没落走向衰亡的时候,东北有一草根正在迅速崛起,不久的将来他将称霸东北,睥睨天下,此人就是本书的主人公——一代枭雄张作霖。下面将作重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