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6500000003

第3章

元始天尊,時靜處閒居,偃息雲宮黃房之內,七寶幃中,熙夷養素,空碧鍊真,耽咀洞惠,俯研生神,理微太混,嘯朗九天。

天尊閑居偃息,養素鍊真,靜中自適,熙夷太和也。空碧,始青天炁也。雲官黃房,七寶幃,天宮粧嚴也。咀研,玩味也。洞惠生神,道書旨義也。理微大混,至理幽微,不露端倪也。嘯朗者,舒嘯軒豁靈襟也。

是時飛天大聖無極神王、玉輔上宰、四協侍晨,清齋建節,侍在側焉。憑瓊顏而妙感,仰靈眸而開襟,竊神章而踊躍,餐天音而蒙生,敢乘機而悟會,冒靈盻而披心。

神王、上宰、侍晨,皆近臣。四協與四輔同,前疑後丞,左輔右弼也。清齋者,虛心以待問。建節者,神王手持,奉命用以徵召萬神。瓊顏,玉潔也。靈眸靈盻,言無所不照。神王此時仰瞻天顏,聞天音而慕神章,豁然有悟,因乘機冒干靈盻,披陳夙心,有所請焉。

於是飛天大聖無極神王,前進作禮,稽首而言,上白天尊:賤臣幸會,得仰侍靈軒,不以短狹,叨濯冥津,重悟凝玄,位登神王,總御生死,領括天仙,賞監七覺,遠覽遐方,雍觀上宰,對曰侍晨。

神王欲請玉章,先致詞於天尊,自言不量短狹之才,叨濯心垢於冥海之津。重悟凝玄者,深造玄玄也。總御生死以下,皆神王之職分也。賞監七覺,承帝命錫寵於學道之人也。蕭真祐謂七覺者,《靈寶定觀經》云:學道之人有七候,一者心得定,易覺諸塵漏。二者宿疾普消,身心輕爽。三者填補夭損,還年復命。四者長生久視,名日仙人。五者鍊形為炁,名曰真人。六者鍊炁成神,名曰神人。七曰鍊神合道,名曰至人。雍和也,言職當雍和,仰觀以事上宰,若侍晨與之對司也。

方當乘機應會,履九太陽,洞履陰符,撫掌兆民。大運將期,數終甲申,洪流蕩穢,凶灾彌天,三官皷筆,料別種人,考筭功過,善惡當分。

機者,事之先。會,遇也。履,行也。九乃亢陽洞通也。符,籍也。言陽極陰生,通履陰籍。三官,天、地、水也。皷動筆端,分別人之平生善惡,以降休咎。種人,蕭真祐云:四梵天謂之四種民天,在二十八天之上,三灾之所不及也。神王愍當時有洪水之厄,故乘機請經,宣揚道力,以拯救之。

自赤明以來,至上皇元年,依元陽玉匱,受度者應二十四萬人。

赤明,靈寶度人之時。上皇,神寶出書之時。元陽乃紫微之官。九幽玉匱有明真科條,紀人功過。受度者,皆為善之人。

開皇以後,數至甲申,諸天選序,仙曹空廢,官僚不充,遊散職司,皆應選人。

開皇、天上劫名,在上皇之後。定錄君曰:昨東華集諸司命,土地靈神,典司之徒,檢課簡錄,見天下之人為善者少,五十分中無一,况為神仙者乎。仙曹空廢,無稱職者,又遊散諸司,亦皆怠情。考校有過者,上仙降為下仙,下仙黜為地下主者,俾其改悔勤修,仍復舊職。昔上元夫人位至元君,不勤帝局,虧替正事,降適過禮,朝宴失節,輕泄天寶,降授下真,削真皇之籙,退紫虛之任。以此見仙曹陞黜,豪髮無差。

依元陽玉曆,當於三代,更料有心積善建功,為三界所舉,五帝所保,名在上天者,取十萬人以充其任,又當別舉一十二萬人,以充儲官。

前云玉匱,校死魂也。此言玉曆,紀仙曹之職也。三代,祖宗積善也,擇其奕世有功者,充仙官之任,儲者副貳之職。

如此之例,或以宿名玄圖,

此選仙官之例,取名在上天者,如司馬子微名在丹臺絳闕之類。

或骨像合仙,

人稟天地之清炁,生而不俗,鶴頸龜腮,碧瞳雙踝,飄飄然抱凌雲之姿,所謂道林法器者,足膺此選。

或以滅度,因緣轉輪,

修行道未成而終,日滅度,亦得遷轉為仙官。昔鄭仁安生於禪黎,三日能言,便知宿命。年十二,面有玉光,棄家遊山林,後滅度於北戎之阿,獲證果,號丹靈老君是也。

或篤好三寶,善功徹天,

三寶,道經師也。教法存焉。學者誦其言以明其道,又能轉化未悟,皆篤好也。又《秘真藏經》曰:貪性寂滅,塵累無染,戒行不虧,名曰法寶。嗔性不起,不憤外塵,定無生轉,是名師寶。癡性無取,無惱無患,惠通無碍,是名道寶。食嗔癡三毒消滅,則三寶自見,善功徹天矣。

或供養師寶,為三官所稱,

師者,所以傳道立教授經也。自古仙聖無師不度。至於常人,學業亦因師以傳授,可不敬信而供養乎。服勤盡誠,确導教戒,宜為三官稱舉。

或修齋奉戒,功德積感,

齋者,齊其思慮,薄味全真。戒者,如靈寶九戒、正一十戒之類。奉持久久不怠,以積功德。李昌齡曰:日用之謂功,日新之謂德。天仙一千三百善,日行一善,只在四年。地仙三百善,行之只在一年。但人多中道而廢,不聞穿石禮樹之說乎。紫虛元君曰:昔傅先生自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積七年。忽遇太極真人授以木鑽,使之穿一磐石。戒曰:石透,吾當度汝。石厚五尺,傅穿之不怠,積四十七年,石忽透,真人果來度之。南嶽夫人曰:昔有人勵志於道,然不知求道之方。唯日夕禮一枯樹,如是二十八年,樹忽生花,有汁如蜜,其人取花及汁吞服,遂得長生。噫,木石無情,尚能感通,况修齋奉戒,積功德以格高靈者乎。

或施散財寶,建立道堂,

凡殖貨財,貴能施賑,否則為大盜積耳,徒貽達者之笑。建立道堂,乃興剙琳宇,安奉尊像,演說經教,使人生善心。《妙法本相經》云:太玄紫虛真人,悟前生造招賢集仙道館,寫經萬巷,常以齋食衣服,供養不輟,得為真人。事載琅函,誠不虛也。

或救卹窮乏,載度天人,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何忍見窮乏而不救乎,宜隨力量而卹之。昔周息化好布施,雖窮困辛苦不倦。智觀真人化為丐者,以驗其事,周果樂施,即日度為西華真人。宋聖曆間,梓州大饑,佑聖真君化為一叟,賣蒸鳬蕬,所活者眾。建隆末,河北路饑,真君又化為商,運粟麥十五萬斛入城,商忽不見,官取賑濟,傍及鄰郡。真君位登高真,猶如此者,一念好生之仁,如天不息也。又如黃兼濟雜粟,不增元價,紫俯真君敬禮,令坐太守張乖崖之上。王士良耀米,令耀者自量,一言而降甘雨,功行昭然。吉人為善,可不勉哉。載度者,若地之載物,舟之度人也。

或為三師,建功充足,天官有名。

三師,經籍度三師也。立科範以濟度死生,學者遵其遺法,揚道化以立功行,若積累充足,天官書名矣。

考筭簿錄,三官相應,皆逆注種名,上下有別,毫分無遺。

三官分九宮,總十十七府,百二十曹。左陽生宮,右陰死宮。左府青簿書功,右府黑簿書過。其有罪中涉福,福中涉罪,不專於一曹也。或三年,或九年,或二十四年,皆考筭之期。若三官文籍相同,方注種名之數,逆注者善未足,亦注入。

又九幽之府,被東華青宮九龍符命,使拔九幽玉匱男女死魂、宿名有善,功德滿足,應受開度者,取三十二萬人,以充甲申驅除之後,開大有之民。

九幽之府,九地九陰,治死魂處。東華青宮,按《黃炁陽精經》云:扶桑,洞陽也。主領生籍,以九龍符命下九幽府,選擇男女死魂,嘗有善功者,以受開度。大有者,蕃盛也。

當此之時,生死交會,善惡分判,得過者真為樂哉。

分判,別白善惡也。為惡不免於殃,作善召祥而無害,豈不樂哉。

然三官相切,文墨紛紜,龍門受會,鳥母督仙。萬聖顯駕,盡夜無閒。功過平等,使生死無偏。此之昏鬧,亦臣之憂矣。大期既切,觸事闕替,恒恐一旦受罹公門。

切,磨也。文墨紛紜,簿書繁冗。龍門,在河東水會之處。浮山真率,謂鳥母水神也,嘗於過去劫,奉坤母之召,於龍門制會河源,仍以大鳳車,於水中載學仙之人,昇于崑崙,所謂督仙也。萬聖千真,察人善惡,使生死皆當於公道,神王不勝事煩,恐有遣闕,未免於憂。

伏聞天尊造大慈之化,垂憐蒼生,開九天之奧,以濟兆民。明科有禁戒,非賤臣所可參聞。然大數有期,甲申垂終,運度促急,大法宜行。

玉清修行四法,以慈為先,老氏三寶,以慈為首。聖人擴而充之,無一物不被其澤。明真科戒,傳經限期有定,令神王請非其時者,急於度人也。

使有心者得於考筭之中,聞於法音,開示於視聽,勸化於未悟者也。緣玆上陳,懼觸天顏,願見哀憫,賜所未聞。

請經,欲使有心學道而未悟者,得霑玄化,進修善行,免獲戾於三官也。

於是天尊俯几高抗,凝神遐想,仰誦洞章,嘯詠琳琅。良久,忽然歎曰:上範虛漠,理微太幽,道達重玄,炁冠神霄,至極難言,妙亦難超。

俯几,有接下之容。高抗,仰之彌高也。凝神遐想,有所思也。仰誦洞章,嘯詠琳琅,清響振激也。上範虛漠,理微太幽,道達重玄,炁冠神霄者。經之妙範至理,虛曠幽遠,其道則通貫眾妙,其炁則肇自神霄。神霄者,九霄之一也。領率諸天。此言玉章有不可名言之妙,諸經未有出其右者也。

子既司帝位,受任神王,飛天翼於瓊闕,四宰輔於明輪,遐盼極覽,領綜無窮,雍和萬化,撫料蒼生。

神王司位則為帝,受任則為王。《三十九章注訣》謂:瓊闕太微之館,實天帝玉字也。又云:人間日月為明輪,皆須神王翼贊而宰輔也。此外雍和萬物生化,遐昤極覽四方,領綜事務,非止一端。

今大運啟期,三五告辰,百六應機,陽九激揚,洪泉鼓波,萬灾厲天,四宮選舉,以充種民,三代昏亂,善惡宜分。子當勞心兆庶,疲於三官,興廢之際,事須開能,今以相委,其勉之焉。

此天尊昔勉神王,救民於洪水之中。

寶書妙重,九天靈音,施於上聖,非鬼神所聞。明真有格,四萬劫一傳。今冒禁相付,子祕之矣,慎勿輕傳。

傳授靈章,丁寧告戒,如是之切,可不謹與。

登命九天司馬、侍仙玉郎,開紫陽玉笈,雲錦之囊,出九天生神玉章。四輔列位,五老監真,太一命辰,玉帝唱盟,一依俯仰明真具典,南向長跪,以付飛天無極神王。法事既畢,諸天復位。

登命,不移時也。侍仙玉郎,典經之官。紫陽,藏經之所。玉笈雲錦,貯經之囊。四輔與四協同。五老,玉清昊極元老、虛皇靈光始老、玄華寶天真老、露眇太極祖老、娑鬱洪京仙老。太一,中黃太一。命辰,擇良辰也。玉帝,高上玉帝也。監真唱盟,俯仰長跪,皆明真傳經之式。

天尊重告飛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飛玄之炁,三會成音,結成真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故大一戒觀,攝生十方,領會洞虛,啟誓丹青。

混合隱韻,見前注。王隱賢謂戒字當作試。言嘗令太一之神試觀學道人,若心不退,方許啟誓丹青。《傳授立成訣》云:昔受神經,人有試吾者,無故以杖槌吾手血出,吾猶傾心信向之。經法有試投之約,未受之前,無故舉火燒其衣,衣盡而猶不言,方為不退轉。《金玄羽書經》載:傳授之法,皆五老啟途,太一試觀十方。則試字誤作戒,審矣。六洞之中,以洞虛屬西,然元始天尊令太一攝生十方,主攝生炁,又兼死籍,故云領會洞虛也。丹青者,歃血為丹,齋繒為青,用以效信立盟。

自無億劫因緣,宿名帝圖,不得參見,得盻篇目,九祖同仙。當採擇其人應為仙者,七百年中,清齋千日,齎金繒誓心,依盟以傳。慎之則享祚,漏之則禍臻。享祚則福延九祖,德重山海。招禍則考流億劫,痛於毒湯,風刀相刑,可不慎之焉。

億劫因緣,積累非一世也。如許真君上升時,上帝詔云:卿自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備悉,經緯逾深,萬法千門,罔不斯歷。今當昇舉,即命左大力天丁與流金火鈴照辟中黃,無或散慢,仍封遠祖許由為玉虛僕射,曾祖先祖父爵,皆有等差,然則宿名仙籍,旌陽有焉。得盻篇目,九祖皆仙,況誦詠是經者乎。今下士聞道則笑之,惟其不信,故不得聞,非道棄絕於彼,乃彼自絕於道耳,無他焉。宿惡深重,障隔善心故也。《五帝內真經》云:得道之人自無仙骨,刻名玉書,來生不得盻其篇目,有得其文則為五嶽宗師。《大洞經》云:几修道者,先解冥結,故云九祖同仙。七百年,出經之時也。清齋千日,傳經之期也。今繒寶帛,受經質信也。玉章祕於上天,傳之不易,受持者當嚴尊奉,以明蘊奧,庶不負神王請經之初意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言之而立,命定倾心

    言之而立,命定倾心

    辛家“鬼节”出生的千金小姐“鬼仔”是省城最有名的“天胎”美人,在省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是家风严谨的辛小姐从来不能踏出辛宅一步,在她人生的第十个年头,转遍了辛家老宅的她打算趁着爹娘不在偷偷溜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谁料却迎面碰上死板的“门房先生”……“你叫什么名字?”“大小姐还是不知道的好。”门房先生,休要张狂。这一世,我认定了,你休想逃掉!
  • 侠女羹汤

    侠女羹汤

    一度失忆,两世为人,相濡以沫的惊鸿一面,被人视为草荠的公主。神厨下凡闯江湖,却偶遇见她的惊心动魄,而后,是何人言的不离,又是何人,将生死抛弃?
  • 圣武战天

    圣武战天

    上古之时,大神通者可驱山填海,一步万里,可谓战力惊人,百族争雄之下,人族式微,险遭灭族。百世善人携带记忆轮回,来到这方世界,以盘古圣体与人族武道奋起反击,一步步揭开天地间的辛密。
  • 鬼妻甜心:饿狼老公,来床咚

    鬼妻甜心:饿狼老公,来床咚

    一朝相遇,人鬼殊途!一朝还魂,却是陌路相逢!乔晨被欧阳毅堵在床角,含泪控诉!“欧阳毅,你骗人,我明明是第一次!你却说我们缠绵几千回?”欧阳毅笑,眉眼温柔暧昧,“晨晨,灵与魂的纠缠也叫——做、爱!”这世上,她是他最甜蜜的鬼妻,而他是她最美的意外!ps:请点进来的亲们,动动小手,收藏和推荐哦!我会努力更新的!
  • 唤醒沉睡的人

    唤醒沉睡的人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在硝烟弥漫的战火岁月里,人的命运如同蝼蚁般轻贱,只有对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的追求才是永恒不变的。一对初恋的少男少女,来不及品尝爱情的甜蜜,少女却突然失踪了,生死未知;男孩寻寻觅觅朝思暮想,十二年后与女孩重逢时,容颜还是那样的容颜,人却已不是那人。一封血写的密信,十几年无法破译,究竟隐藏了怎样惊天的秘密?一位年轻的姑娘,孤身深入敌营,数年后邂逅自己的初恋情人,但此时他已成了自己的敌人,爱恨情仇中,她将如何自处?三位美丽天真的少女,在残酷的战争中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肉体与灵魂饱经摧残,她们将各自谱写一曲怎样的人生?
  • 一见钟情的幸福

    一见钟情的幸福

    一群热血青年疯疯狂狂工作,生活,恋爱,结婚的浪漫幸福过程。幽默风趣智慧的语言赢得爱人,赢得无穷无尽的财富。
  • 梦越之我为天地

    梦越之我为天地

    一切的开始是由“梦”开始,到很长时间主角—韦威都认为自己在做梦,而且经过韦威的一次受伤后都是在做梦与另一个自己互相感应。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我保证书的质量,虽然没投过稿,我觉得这本书的思路清晰,构思了很久,呵呵自我感觉不错,看过其他大神的很多书,但绝不雷同。
  • 鹿晗,我宣你

    鹿晗,我宣你

    白家最受到瞩目的小公举就这么被一个“邪恶”的鹿晗给霸占了
  • TFBOYS之星空下的承诺

    TFBOYS之星空下的承诺

    里面的内容很复杂几句话是说不清楚的我不想透剧大家进来看看吧
  • 镜妄想之彼岸湮灭

    镜妄想之彼岸湮灭

    她曾是天界尊贵的一代主神,一夜之间,堕落人界,一切幻想破灭,只为赎救前世的过错;她是暗黑世界绽放的花朵,一代人界歌星,粉丝簇拥,却只是为了等待一个承诺,三界战争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使仇恨袭来,陷入重重妄想的少女如何救赎自己堕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