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来的灾民皆为老幼妇孺,尽管只有不到百余人,但驻守的官兵仍是没有减去一兵一卒,且仍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护甚严。不知是真的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就连王熙、王岳也是剑不离身,时刻保持着警惕的状态。
此时,慕容雪正独坐在帐内,伏在矮桌上用笔标注着两本传抄自明代梅膺祚的《字慧》和张自烈的《正字通》,这便是古代版的字典。
“参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时,一道整齐而洪亮的参拜声透过帐篷传到了慕容雪的耳中。
慕容雪心中一颤,背脊猛地僵住。握住书卷的手不自觉便抖了一下,厚摞的书籍“哐当”一声掉在了书案上,也砸得她的心头遽颤。
他来了?他怎么来了?!他···还是来了?!
鼻尖骤然发酸,她垂下眸看了看自己苍白的手,敛了思绪重又拾起书,想要继续去看,眼中却再也看不进一个字。
她的双肩微微抖动,豆大的泪水无声地滴在微微有些泛黄的书页上,随即晕染出一大片水渍,将上面的楷书染得字不成体。
自从宇轩离开后,每隔三天,他们便会通一封信,楚楚每日会到行风的医馆“拿药”,并将宇轩的书信拿回,将她的寄出,包括皇城及朝中的一切动向,都是在行风医馆以秘信的方式通传给远方的宇轩。
为了避人耳目和防人盗取,书面上不会有署名及特别敏感的词汇。不知是有意无意,书信里通常都是些关于家长里短,类似家书报平安的内容,或者就是一首隐含暗喻的情诗。而有关他“复国大计”的内容,郑宇轩从来不会提及,就如他说的,她只要相信他便好!
可是,她却等不了!即便他凭他自己的力量当上了皇帝,他们依旧没办法相守到老,她终究是陪不了他多久的。至尊的皇帝能轻易地赐死一个人,却无法低过天命,去挽回一个人的生命。
所以,她还是选择了“离开”,用自己的方式去为他做些什么。与其让他承受失去爱人的悲痛,还不如让他恨自己。因为恨过了,也就淡忘了,她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像她取代已故王妃一样来取代她,总会有那么一个人陪他到老!而她,不要他的生死相随,只要他好好的活着,活着!
“平哥哥,你还在用功吗?~”这时,宵儿从窗帐上探出小脑袋,撑着小手,睁着小鹿般可爱的大眼睛正吃愣地看着她。
慕容雪忙假意按了按眼角,拭去了眼角的泪水,扬起脸,冲着他柔声笑道“小鬼头,这么晚不睡觉还溜出来玩,三姑不会骂你吗?”
“才不会呢,她们都去看那个王爷了,外面好热闹呢,平哥哥不去看看么?”说完还没等慕容雪答话,便消失在了窗外,不一会便跑到了帐篷里。拿开慕容雪手中的书,牵着她的手就将她往帐外拽,口中还嘟囔道“快走嘛,快走嘛,听说那个王爷还带了好多礼物,大伙都去拿了,平哥哥也去嘛!”
慕容雪微微一怔,想也想,却没站起身来,而是抚了抚他的小脑袋笑道“你忘了,我的身体还未好,不能吹风的!还是去找三姑,让她陪你吧!”
宵儿闻言,嘟了嘟嘴,似是做了什么大的决定,表情认真地说道“那好吧!既然平哥哥不要礼物,那宵儿也不要了,宵儿陪平哥哥看书!”说完,一本正经地坐到了她的身边,拿起书就翻了几页,随即扬起可爱的小脸,略带自豪地说道“这本书,宵儿都念到第三卷了,以前的师傅都夸宵儿念得好呢!”说完便一板一眼地挨个字读了起来,朗声振振,虽有些咬字不清,但模样是一般同龄孩童少有的认真专注的样子。
慕容雪看着他的样子,听着他的声音,不知怎么的就感伤起来。
这些日子相处以来,她便看出宵儿与旁的孩子不一样。聪慧孝顺、善解人心,不像别的孩子那般爱玩耍闹,而是少有的沉重内敛,喜好读书。这个年龄的孩子,贪玩是天性,而他却和那些般大的孩子不合群,所以她才会更加心疼这个孩子。比起将来有大的作为,她更希望他的童年是快乐无忧的。
她伸手将他拥进怀里,用下巴抵着他的小脑袋,满是心疼地说道“宵儿,爱读书是好事,可是夜晚读书很伤眼睛的,不要再看了!平哥哥陪你去外面看看吧!”话语一出,看着宵儿露出的晶亮眸光,她差点后悔得咬掉自己的舌头。
真是心不由主,天知道她有多想再见那人一眼。可是那人,却又是她想见却不能见的人,她该怎么办?该怎么面对?
心中如鼓在捶,不由想,这次的见面,会是怎么的情景?他会怪她,会怨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