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离开三清殿后又转道朝贤王所在的“永明坛奉仙居”而去,要抵达山之颠的永明坛就得经过一座悬于崖上的仙人桥!
仙人桥在中国有很多,有山东省邹平县会仙桥,南岳衡山会仙桥,太湖风景区会仙桥以及山西晋祠会仙桥。每个地方的传说都不一样,地势地貌也不一样。而常明观的仙人桥,则是与南岳衡山祝融峰青玉坛的会仙桥有所类似。
永明坛在整座山的峰巅处,处于层云叠嶂、高耸青峦之上。“会仙桥”名为桥却不似普通的石木桥,平坦的青石路面,总长约二十米,宽半米,两边没有扶手的栏杆。走在桥上,两边都是深不见底的云雾深谷,身边脚下会有流云浮过,让人如临仙境却险恶非常。
因为坛上面积有限,周围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地势险要拔高,不能大肆修建庙宇,佛喜清净遂盖有一间简易的斋堂小屋,其间供奉有香烛瓜果,名为“奉仙居”!永明坛亦分有上下二层,若从高处看,则现太极之意,下层永为白昼,上层永为黑夜,意指分阴分阳,化生万物。此洞天福地,异于人间的独特奇观,蔚为壮观,其景色犹如人间仙境。
桥头坛上的崖边还有一株喜光、喜凉润、耐瘠薄的大松树。树边有一块裸露的红砂岩层,上面有一块巨大的脚印状凹穴。就是因为这处不加雕琢的天然奇观,才被御封为第一神观,桥为仙人桥!
用莫道长的话说,此处是最接近天际圣界的地方,聚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最得佛祖神明眷顾的所在,极利于养身、修道、辟邪!贤王受妖邪缠身才会突然重疾,只要能在这里安心静养,不出三日便能痊愈!
而现在的贤王郑宇轩,就在永明坛上的奉仙居!雨后的阳光温柔似水,金秋的山巅清舒怡人,身在层云叠嶂的山顶之巅,俯瞰山下苍穹,青山似海,浮云袅绕,漫目无边,亦不由让人感慨天地之广阔,世人之渺小。人如何能胜得过天,如何才能逆转注定的命运?
男子身着一件月牙白竹叶暗纹绸缎锦袍,广袖轻垂,在青山中飘逸似雪。负手立于崖边,一根细长的宫绦带子束于腰间,两端系有玉佩和香囊,尾端的流苏正随风轻舞,亦是因为男子的气质眉宇而多了几分仙气。
他满头青丝与昨日一样没有任何束缚,随意地倾泻而下,在阳光下散发着柔美乌润的光泽。细微的风扬起额边鬓角的几缕墨丝,轻拂着他英俊儒雅的面庞。依旧挺拔如松,蕴秀如竹,然而,他此刻的面容却格外静怡安详,淡漠得亦如堪透一切,不再眷念凡尘的仙人。
“国”之将亡,爱人不在,他确实无所眷念,无法眷念!再回首走过的二十多载,他只觉是一个荒谬的笑话,除了在山中桃林与女子的短暂甜蜜是真的,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老天给他开的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玩笑!
这些年来,他从无争权夺位之心,只想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国中百姓尽自己的一份心力,不为名利,也不为地位,如此简单。父皇器重他,辅佐他,逼他去跟太子斗,确实是另有图谋,只是,这个“图谋”,却是他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惊天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