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慕容雪不知道的皇室内幕,也被男人当作一个茶余饭后,无关自身的故事说了出来。
原来,在此五年前,皇帝远没有现在这般重视和宠爱贤王以及安乐王,他的所有心思与厚望全寄予在太子郑睿轩的身上,文韬武略、治国之道,事无巨细都将他往皇位继承人的方向严苛培养。用郑宇轩的话来说,其余的皇子无论是在书堂,还是武场,都不过是太子的陪衬。
而历代皇子到了成年后,看似封王封地,实则会遣送离京到封地安度余生,毫无实权可言。也就是说,只有历代的准皇帝才享有绝对的最高权利。
郑宇轩虽然对此没有解释,但结合明史,慕容雪也想到了个中缘由。
当年,朱允文就是被自己的亲四叔,篡夺皇位、夺取江山的,这样惨痛的教训,他当然不会想自己重建的帝国再有重蹈覆辙的一天!所以,这也成了历代帝王时时响于耳边的警钟!
后来,他们日渐长大,虽有尊贵的皇子身份,也能入朝堂参与议政的资格,但在朝中的分量根本也无足轻重。
“封王离京,有志无门”,这是郑宇轩自小就明白的宿命,久而久之,也养成了他不愿争强好胜的软性情。而太子超绝果敢的治国天赋,不仅赢得了皇帝的绝对信任和赞赏,也赢得了满朝文武的拥护和忌惮。
但皇帝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悉心”一手栽培的接班人,就如一团包裹在紫纱宫灯内的火苗,他以为可以自由控制火势大小,按照自己拟定的程序走下去,哪知火苗亦会有烧毁宫灯,继而燎燃成一发不可收拾,还将烧噬他自身的熊熊大火。
那时的太子年纪虽轻,但已是权倾朝野,皇威毕现,可谓一呼百应,也让金銮殿上的皇帝感到了威胁!他这才想要将“火势”熄灭,另择好操控的“梁木”雕琢,于是就想到了被自己忽略于暗处的郑宇轩,他百般谋划,故意在朝堂内制造分歧,帮贤王扩展权势,想要“以火攻火”。
皇帝老谋深算,在暗地里运筹帷幄,郑宇轩也不傻,他知道皇帝的动机打算,表面对皇帝言听计从,实则故意敷衍,并无争权夺位之心。后来,满朝文武,包括太子都知道权政波动,以右相为首的朝臣便开始倾靠于更为宽厚仁善,好相处的俊贤王。
对此,太子则时松时紧,既不对皇帝逼宫,也不拔掉贤王这颗威胁,一会放权、一会收权,甚至还故意帮贤王培养势力,送给人才,就仿佛猫捉老鼠前的乐趣,他才是决胜千里的主宰!
是以,五年下来,演变成了今天朝分两派,暗波竞流的局面,但权利的天枰还是倾重于诡异如魔的太子!似是在太子的世界里,只有想和不想,值得与不值得之分。他不甘被皇帝摆布,但没有挑战的皇位,对他而言更是毫无乐趣,如何把这场权术争斗玩出不同的花样,才会让他的寂寥人生不那么索然无味!
当然,郑宇轩的“妄自菲薄”,在慕容雪听来,他才是真正大智如愚,真正懂人生的智者。因为每个人存活在世上的追求本就不同,有的报复远大想要安邦兴国,有的只想齐家和睦平淡一生,而慕容雪恰巧也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