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永嘉二十三年,燕皇慕容汐独宠皇后南宫氏,妖妃祸国,外戚专权,昏君无道,民不聊生。诸侯割据势力纷纷另起门户,自立为皇,各地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大乱,大燕皇朝风雨飘摇。
乱世出枭雄,值此国家存亡之刻,有燕皇之堂兄,肃亲王慕容潇临危受命,领骠骑大将军之授,遂与世子震率三军力挽狂澜,不出一月,立平京都周围各大割据势力之乱。
然,贤才每被奸人误,燕皇昏聩,误信妖妃谗言,未经详察,竟认定其怀不臣之心久矣,令隐卫趁其班师时谋之。肃王忠义,不疑有他,遂中计,崩于途。其子震顿觉燕皇兔死狗烹之意,遂反。
三月余,京都城破。震以清君侧之名入京,诛杀妖后南宫氏一族,废慕容汐,立其子慕容霜为帝,史称后燕帝。后燕帝年幼,震袭父肃王之位协理政事,又称摄政王。后燕帝自幼体弱,登基未足年余,驾崩,自此燕皇直系一脉绝后。
国不可一日无君,摄政王兢兢业业,攘外安内,后燕帝在位一年即平江北三州之叛,众臣遂请为帝。震拒之,曰:“国之不国,有何面目称帝乎?”众臣苦劝,未果。
逾几日,京郊天降异石,上有丹书十六字:“慕容国祚,水调雨顺,空非相才,宸代燕兴。”虽非其所愿,然摄政王继帝位,乃天命所归,民心所向,不可违也,况攘外必先安内,更有忠义之臣郑国公王御史等以头击柱冒死进谏,王终应允。
永嘉二十四年八月初四,摄政王慕容震登基,改国号为瀚,年号为建章,因其谥号为宸,故后人称之为大瀚太祖皇宸帝,史称瀚宸帝。
——《瀚书?太祖宸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