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6500000007

第7章 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1)

傅惟慈摇译

她用自己的明察秋毫的正直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对于不符合她严苛的准则的行为,她就用冷漠和沉默来表示不满,再没有比这种谴责更厉害的了。她的决断毫无调和的余地,因为她一旦下了决心就决不更改。但是贝特曼却决不愿意她是另外一种人。他不仅爱她外表的美———身段苗条,亭亭玉立,头部带有一些骄傲的仪态,他更爱的是她灵魂的美。在贝特曼眼里,她的诚实、她的一丝不苟的荣誉感和她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似乎把美国妇女的最令人赞佩的美德凝集到一起了。但是他在她身上看到的优点比一个美国女孩子的完美典型还要多。他觉得从某个方面来讲,她的优雅可以说是她的生活环境所特有的,他相信世界上除了芝加哥外,再没有哪个城市能够造就出她这样一个人来。当他想到他不得不这样严重地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不由得被一阵痛苦攫住,可是一想到爱德华·巴纳德,心中又燃起一股无名的怒火。

火车终于呼哧呼哧地驶进了芝加哥,看到灰色房屋构成的一条条的长街,他的心兴奋得卜卜地跳起来。他的脑子里映现出斯台特和沃巴什两条街熙攘的行人、繁忙的车辆,和一片喧闹的声音,恨不得一下子也置身其间。到家了!他非常高兴他能出生在美国这一最重要的城市。旧金山有些闭塞,纽约已经衰老了,美国的前途全仗着它的经济能力的发展,只有芝加哥,由于它的重要的地位和它的公民的精力,注定要成为这个国家的真正首都。

“我想我一定能活到那么一天,亲眼见到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贝特曼迈步走上月台的时候自言自语道。

他的父亲到车站来接他。亲切地握过手后,身材颀长、体形匀称,同样生着禁欲主义者的面容和薄薄的嘴唇的父子俩走出了车站。亨特先生的汽车正等着他们,他们坐了进去。亨特先生一眼就注意到儿子扫视大街的快乐而骄傲的目光。

“回家了。高兴吧,孩子?”他问。

“我正这样想呢。”贝特曼说。

他的目光贪婪地注视着街头繁忙的景象。

“我猜想这里的车辆要比你们南海群岛热闹一些吧?”亨特先生笑着说,“你喜欢那地方吗?”

“我还是要芝加哥。”贝特曼回答。

“你没把爱德华·巴纳德带回来。”

“没有。”

“他怎么样?”

贝特曼半晌儿没言语,他英俊、敏感的面孔黯然下来。

“还是别谈他吧,爸爸。”最后他说。

“没什么,我的孩子。我想你妈妈今天要高兴死了。”

他们穿过路普区拥挤的街道,沿着湖滨一直驶到一所富丽堂皇的房子前面,这是亨特先生前几年盖的,式样同伫立在法国卢瓦尔河畔的大别墅一模一样。最后贝特曼一个人回到自己的房间。他马上拨了一个电话号码。当他听到对方回话的声音,他的心不禁卜卜地跳起来。

“早上好,伊莎贝尔。”他高兴地说。

“早上好,贝特曼。”

“你怎么听出来是我的声音?”

“从上次听到它到现在没过多久啊!再说,我一直等着你呢。”

“我什么时候能和你见面?”

“你要是没有什么别的事,今天晚上来我家一起吃晚饭吧。”

“你很清楚我不可能有什么别的事。”

“我想你一定带回不少新闻吧?”

他觉得自己从她的声音里已经听出她有所预感了。

“是的。”他回答。

“那好吧,你今天晚上一定要讲给我听,再见。”

她挂断了电话。这也正是她的性格———居然能够等那么多不必要再等的时间去了解一件与她休戚相关的事。在贝特曼看来,她的自我克制蕴含着一股不由你不敬佩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晚饭桌上,除了他同伊莎贝尔外就只有她的父母。他注意到她有意把话题引向礼貌性的闲谈,这给他一种印象:一个侯爵夫人在断头台的暗影下尽管有今天没明天,也正是像伊莎贝尔这样以游戏态度处理当天事务的。她的娇细的面容、贵族气息的短短的上唇、浓密的淡黄的头发,也的确能使人想到一位侯爵夫人;显而易见,她的血管里流的是芝加哥的最高贵的血液,尽管人们没有把这件事谈论开。饭厅和她的娇柔的美丽再相配不过了,因为是伊莎贝尔本人叫一位英国专家把这所房子——一所威尼斯大运河畔的豪华宫殿的复制品———用路易十五时期的家具布置起来的;与这位风流的君主的名字相关的优雅的布置增添了她的妩媚多姿,同时她的美丽又赋予房屋的装潢以深长的意味。因为伊莎贝尔的心灵非常丰富,无论她的谈话多么随便,也从不显得浮浅。她这时正在谈她和她母亲下午参加的一场音乐会,谈一位英国诗人在礼堂的讲演,谈政治形势,谈她父亲最近在纽约以五万美元的重价所购买的一位中世纪大师的名画。听她这样谈话使贝特曼心情非常舒适。他感到他又一次回到了文明世界,回到了文化中心和高贵典雅的人们中来。这使他烦乱的心绪和心中一直无法抑制的嘈杂喧嚣终于平静下来了。

“谢天谢地又回到芝加哥来了。”他说。

晚饭结束。他们走出餐厅,这时伊莎贝尔对她母亲说:

“我要把贝特曼带到我的房间去了。我们有好些事要谈谈。”

“好的,我亲爱的,”朗斯塔夫太太说,“你们谈完了,可以到杜巴利夫人房间来找我和你爸爸。”

伊莎贝尔领着这位年轻人上了楼,走进一间他留有多少美妙记忆的房间。虽然他对这间屋子那么熟悉,但是一走进去,还是禁不住像以往一样发出一声愉快的叫喊。她微笑着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

“我觉得房间布置得还不错,”她说,“重要的是样样都要合规矩,就连一只烟灰缸也一定得是那一时期的不可。”

“我想这间屋子所以能这么奇妙也正是因为这个。你无论做什么,总是一点儿错也没有。”

他们坐在燃烧着木柈子的壁炉前面,伊莎贝尔用她那沉静的灰眼睛盯着他。

“说说,你有什么要讲给我听的?”她问。

“我真不知道从何说起。”

“爱德华·巴纳德回来吗?”

“不回来。”

沉寂了好一会儿贝特曼才又重新开口讲话,他说的每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的故事非常难讲,有很多情节是伊莎贝尔的敏感的耳朵难以忍受的,他实在不忍心把这些事讲出来,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是对她还是对自己,他又绝不能做任何违心之谈,他还是要把真实情况和盘托出的。

事情发生在很久之前了,那时他和爱德华·巴纳德都还在大学读书,他们一起在为伊莎贝尔·朗斯塔夫进入社交界举办的一次茶会上和她会面了。伊莎贝尔还在孩提时期他们就都认识她,他俩那时也还都是细胳臂瘦腿的小男孩儿。后来她到欧洲去待了两年,在那里完成她的学业,他们无法抑制住又惊又喜的心情同这位刚刚回国来的可爱姑娘恢复了旧交。两个人都没头没脑地爱上了。但贝特曼很快就看出来她的心里只有爱德华一个人。为了忠实于自己的好友,贝特曼退居到知心朋友的地位上。他度过了一段很长的痛苦时期,但他无法否认,爱德华交了这个好运是当之无愧的。他决计不使自己这么珍惜的友谊受到任何损伤,小心谨慎绝不让自己对伊莎贝尔的感情外露。六个月后这年轻的一对订了婚,但是他俩年纪都还太轻,伊莎贝尔的父亲决定至少要等爱德华毕业后再让他们结婚。他们只好等上一年。贝特曼清楚地记得他们婚期前的那个冬天———冬天一过他们就举行婚礼———有接连不断的舞会、戏剧欣赏会和非正式的欢宴,所有这些集会,贝特曼作为第三者,很少漏过一次。他对伊莎贝尔的眷恋并不因为她即将成为自己朋友的妻子而有所减少;她的笑容,她偶然对他说的一句开心话,她把他当做知心朋友而向他吐诉的衷情,永远使他说不出来地高兴;他带着些自得心情暗自庆幸,他对他们的幸福并没存有任何妒心。就在这个时候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一家大银行倒闭了,交易所掀起一场风波,爱德华·巴纳德的父亲发现自己破产了。一天晚上他回到家中,告诉他妻子他已经不名分文。晚饭后,他走进书房,开枪自杀了。

一个星期以后,爱德华·巴纳德面色苍白、疲惫不堪地来到伊莎贝尔跟前,请求她解除他们的婚约。她唯一的回答是用两臂搂住他的脖子,眼睛里迸出了泪珠。

“别让我更难过了,亲爱的!”他说。

“你觉得我现在会让你离开我吗?我爱你。”

“我怎么还能请求你嫁给我呢。什么希望都没有了。你父亲绝不会允许的。我连一个铜板都没有了。”

“我不在乎。我爱你。”

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她。他必须马上出去挣钱。他家的一位老友,乔治·布劳恩施密特愿意在自己的公司里给他个职位。布劳恩施密特在南海经营商业,在太平洋的很多岛屿上都有代办处。他建议爱德华到塔希提去,先干上一两年,在当地他的最好的经理手下学会经营不同货品的贸易门径,之后他可以在芝加哥给他一个职位。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他把这一切解释清楚以后,伊莎贝尔又重新露出了笑容。

“你这个傻孩子,为什么你不早说,故意叫我难受呢?”

她的话使他脸上泛上一层光彩,眼睛也亮了起来。

“伊莎贝尔,你的意思是不是准备等着我?”

“你不觉得你值得叫我等吗?”她笑着说道。

“噢,别笑话我。我求你认真考虑一下。可能要等上两年呢。”

“别担心。我爱你,爱德华。你一回来我就和你结婚。”

爱德华的东家是个办事干净利索的人,他告诉爱德华,如果愿意接受他的安排,过一个星期就必须离开旧金山启程远航。爱德华和伊莎贝尔一起度过最后的一个夜晚。一直到吃过晚饭,朗斯塔夫先生才说他要和爱德华说几句话,于是把他领到吸烟室。事先,朗斯塔夫先生已经同意他女儿告诉他的这一决定,并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爱德华想象不出他还有什么秘事要同他谈。看到主人神情有些尴尬,爱德华自己也非常慌乱。朗斯塔夫说话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开始时只是谈论一些无关重要的琐事,最后才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

“我想你大概听说过阿诺德·杰克逊这个名字吧?”他说,皱着眉头扫了爱德华一眼。

爱德华犹豫了一会儿。他的诚实性格使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他宁愿讳莫如深的事。

“是的,听说过。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想当时我也没太注意这件事。”

“住在芝加哥的人很少有不知道阿诺德·杰克逊的,”朗斯塔夫尖刻地说,“就是有人不知道,也不难找到乐意谈论这个故事的人。你知道他是朗斯塔夫太太的兄弟吗?”

“我知道。”

“当然了,我们已经和他多年没有联系了。他一找到脱身的机会马上就离开这个国家了,我想这个国家也没有因为失去他而感到有什么遗憾。据我们了解,这个人现在在塔希提。我劝你到那里以后,别同他接近。但是你如果听见有关他的什么消息的话,朗斯塔夫太太和我还是很希望你能把知道的告诉我们一下。”

“那是一定的。”

“我就想和你说这些。我敢说你一定愿意回到太太、小姐那边去了。”

几乎随便哪个家庭都有这么一个成员,如果邻居不提起的话,他们是很愿意把他忘掉的;随着一两代新人的出生和成长,这个人的怪诞行为会笼罩上一层浪漫色彩,这时他们的家庭日子就好过多了。但如果这个人一直还活着,再假如他的怪癖不是那种用一句“他心眼不坏,就是同自己过不去”就能宽恕过去的话———就是说,这个罪人没有干过什么大坏事,只不过爱喝喝酒,或者拈个花惹个草,可以用这么一句无关痛痒的话就遮饰过去的话,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对这个人避口不谈。朗斯塔夫一家人对阿诺德·杰克逊采取的就是这个对策。他们从来不提他。甚至他过去住过的那条街他们也从不涉足。他们心肠慈善,不忍看到他的妻子儿女为他做过的事受罪,多少年来一直在经济上扶持着这一家人,但是却有个默契,这家人一定得住在欧洲。他们做了一切能做的事,尽量把阿诺德·杰克逊从所有人的记忆中抹掉,但是他们心里却非常明白,人们对这个人记忆犹新,正像他的丑闻最初暴露在目瞪口呆的人们面前那时一样。阿诺德·杰克逊是个十足的败家子,只要哪个家庭出了这么个人,全家就都要跟着倒霉。一个阔绰的银行家,一个在自己的教会里尽人皆知的虔诚教徒,一个慈善家,一个大家都尊重的人物,这不只是由于他的社会关系(他的血管里流动着芝加哥名门贵族的蓝色血液),而且也因为他本人的诚实品格。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突然有一天因为犯了欺诈罪被逮捕了。经过审判揭露出的不法行为并不是那种可以解释为一时不检而误入歧途,而是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罪行。一句话,阿诺德·杰克逊是个恶棍。最后,当他被判七年徒刑送进教养所后,几乎没有人不说太便宜他了。

这最后一天晚上,当一对情侣分手时,两人少不得海誓山盟一番。伊莎贝尔虽然泪眼盈盈,但相信爱德华对自己一片深情,心中还不无些许宽慰。她的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因为分离在即,伤心欲碎,一方面又因为他对自己的倾倒,又感到自己是幸福的。

这已是两年多以前的事了。

同类推荐
  • 柳如是

    柳如是

    柳如是(1618-1664),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改名是,字如是。柳如是幼年不幸。14岁时,被故相周道登买于勾栏,强索为妾,未及一年,卖于娼家。后流落松江,自号“影怜”,与东林等党人交往。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人钱谦益(字牧斋,明朝官至礼部右侍郎)与柳如是结婚,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明亡,柳如是劝钱谦益殉节,钱推托不允,如是勇身投入荷花池身殉未遂。钱降清后,遭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家族乘机逼索柳如是,如是四十六岁时自尽。《柳如是》以半实录的手法再现了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的一生。作品中的柳如是孺子而兼侠女。
  • 六十年后的谢罪

    六十年后的谢罪

    从不同生活角度描绘了都市生活的画卷。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微型故事、都市故事、乡村故事、校园故事、中篇故事。对各种发生在寻常百姓间的生活故事进行了极其新意的艺术加工。整部作品集更接近于精品的故事会的形式。令人读来不忍释卷。
  • 灵异经典5:阴阳眼

    灵异经典5:阴阳眼

    一趟惊心动魄的惊魂之旅,一场恐怖的饕餮盛宴。恐怖即将渗透你的每一个细胞!《阴阳眼》中收录了英、法、俄等国家的世界顶级灵异小说大师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古典巨匠,也有新锐先锋,如泰勒的《噩梦吞噬者》,斯蒂芬的《永生不死》,梅里美的《不见不散》,等等。
  • 谁在那儿歌唱

    谁在那儿歌唱

    《谁在那里唱歌》讲述:三年级男孩木吉,常常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歌声,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也非同寻常。在妈妈的严厉管制下,他日趋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后来,他经历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终于听到了自己生命深处唱山的最美丽的歌声……
  • 时光向左,幸福向右

    时光向左,幸福向右

    《时光向左,幸福向右》主要讲的是音符是音乐家的灵魂,每一首自创的乐曲背后,都有一段常人难以理解的故事;每一个艺术家的成功里,都包含着很多人的支持与付出,甚至亲人的眼泪与生命。华人小提琴演奏家杨志经历了失去亲爱的弟弟,失去名牌大学的毕业证,失去爱情,失去生活的信心……种种生活磨难,加上对弟弟杨宇之死的愧疚,“疯了”。怎样唤醒一个艺术家的灵魂,怎样救赎一个闪耀的小提琴天才——杨志的母亲用自己泣血的母爱得到了儿子什么样的回报?视杨志为亲兄弟的徐子昂联合丁晴睛、陶子烟与杨志的父亲怎么唤醒杨志迷夹的灵魂?杨志的磨难如何滋养他的音乐素养,故事从维也纳金色大厅内的悠扬琴声开始穿越。
热门推荐
  • 友人以上

    友人以上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我信,所以第一眼我没有把你发展成男朋友的打算,那么今后也不会。”我知道,你始终都只把我当兄弟看,但我回来了,这一次,就绝不会无功而返。
  • 昭昭酌华之狐狸请上道

    昭昭酌华之狐狸请上道

    情深似海,一滴清泪,荡起层层涟漪。漫漫长路,一声愿意,追随天涯海角。是仙劫,亦是情劫,一切终究躲不开缘分。缘起缘灭,天堂还是地狱,问天下难事何事最难解,只道是:情之一字。小剧场一:世人皆知狐狸多修妖,当青丘山上降临了一只千年不遇的九尾狐狸时,妖界振奋了。可那知这只狐狸却反其道而行之,放着坦荡荡的妖界之路不走,偏偏要走那苦逼的修仙之路。都说修仙苦,修仙累,修仙不如混社会。为此,无妖不感到惋惜,有妖问她:“你为何修仙?”只听她淡淡的回到:“不走寻常路,我为自己代言。”众妖绝倒。小剧场二:“世人说,三十三重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五百五十债,情债最难偿。”灵九儿摇晃着洁白如玉的脚丫,口含不老果,望着手里的小说,含糊不清的念着。想来这山下的翠花整天看着这书,如痴如醉的,借来一看的确令人魂不守舍废寝忘食。灵九儿将书一抛,冲着一旁谪仙一般的白衣道人甜甜地一笑,“道道,你说这九重天我也陪你去了,相思病我也帮你治了,至于情债还是你欠我的。这般算来,你该如何偿还与我啊?”白衣道人,眼眸一抬,淡然的开口道:“贫道别的没有,一身修为还是值得一提的。若是你当真要我偿还,唯有给你无边道法。”灵九儿坐直了身子,眨巴着好奇的眸子:“什么道法?”白衣道人眼中滑过一丝狡黠,拂尘一挥,露出一抹摄人心魄的微笑,淡淡的开口道:“人道!”且看一只狐狸与圣洁的道人之间爱你,如何开展一番压倒与反压倒的故事!
  • 非人之战

    非人之战

    秦朝,秦始皇为寻找长生不老药,派徐福领五谷百工与三千童男童女沿海出发。历经二十年,徐福终于在沿途中登陆一块大陆,并在这里找到了长生不老药,他将此药称为黄泉之水,而这块大陆称之为瀛洲。瀛洲历793年,一名少年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只仙鹤的背上,他只记得自己叫阿嗣,却没有其他的记忆,为了寻找自己的记忆,少年在瀛洲游走,一心寻找完颜胡天,不想却牵出了一个跨越数百年的阴谋。本书从构思到写作,前后写作花尽作者十年的心血,于2010年完成第一部,总五卷。本书融合了悬疑、玄幻等多种通俗元素,情节紧凑,更重要的是,作者想通过此书模糊纯文学写作与通俗写作的界限,能够通过紧张刺激的情节折射出灵魂的拷问与感动:我们是谁,我们该往何处去?
  • 影士历险记

    影士历险记

    她出生在影士家族,刚出生便被送至古代。15及笄后回归,遇上了无良未婚夫。他18岁就将她骗入自己户下,借着疗伤的借口带着她培养感情,从没有称呼到哥哥……而她从教养嬷嬷到秘书,再到……
  • 武极空间

    武极空间

    经历杀母之仇,为了查出杀母亲的人。反对父亲的限制,然而逃出龙苑府加入斯罗尔武道学院,创造了斯罗尔武道学院(史莱克联盟总部)天洛大陆第一名的成绩。遇到六位奇葩的队友,开辟了:天洛大陆从凡人到逆转天道的故事。经历三十年旅程,查到魔武殿是杀母之仇:泪玥,正是自己最好的兄弟。自己兄弟得到十大圣器排行第一:玉极道经。准备了五十年的时间,大肆侵犯天洛大陆个个宗门。为了自己的天下第一的梦。为了逆天!为了练成《武幽嗜血》。而然杀死自己的亲妹妹。
  • 画情殇

    画情殇

    千载轮回为情痴,蒲苇难觅旧磐石。多少悲欢离合事,徒留清泪殇画纸。作者微信号:ReadInCloud微信名称:云中书欢迎收藏查阅更多小说,谢谢支持!
  • 异陆谎人

    异陆谎人

    君本一介布衣郎,教讹言,又说谎;骗得佳人千金笑,骗得王侯财尽倾,骗得天下与之舞,骗得轻舟自逍遥。
  • 真情补偿

    真情补偿

    因为被自己最爱的男人欺骗,说是来到另一个世界,会拥有一切,作为补偿。帅哥,武功,天下,心被冰封的慕容惜恋会原谅他们吗?会得到幸福吗?
  • 师傅,我要当师娘

    师傅,我要当师娘

    误会过深,前途迷茫;波折狂澜,辗转过后;再回首,似火流年,谁许谁三生三世,谁又陪了谁三生三世…
  •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内容包括:齐国管仲改革、赵武灵王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唐代永贞革新、后周世宗改革、北宋庆历新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