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5100000007

第7章 处世,寻求得与失之间的平衡(3)

一个年仅十来岁的小男孩,长途跋涉跟着别人去挖金矿,用弱小的身躯来战胜恶劣的环境,这些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冒险。可是他却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发现了财富。恐怕谁也没有料到,那些不分日夜、辛苦找金矿想要发财的人自己没能如愿,却“联手”共同成就了一个小男孩。

当然,冒险并不是像赌徒似的孤注一掷,也不是不顾一切的“蛮干精神”。发明“三极管”的德福雷斯特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他早期想把他的发明应用于商业,但是由于他对商业的不敏感,最后几乎将本钱赔光。

其实,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成功的机会,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没有理想,更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代价,而是缺乏一个重要的因素——抓住机遇的能力。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成功之路,机遇不会常常光顾我们,它如同凤毛麟角,稀罕至极。如果此时我们慢别人半拍,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取得胜利了。只有敢于冒险、不怕冒险的人,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有这样一句话:“冒大险赚大钱,冒小险赚小钱,不冒险不赚钱”。还有一句话说:“人生的得失,关键在于机遇的得失。”可见,冒险和机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只要你敢于冒险,善于抓住机遇,即使你的智商、情商和财商都一般,也照样会做出一番大事。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效率,更需要效能。效率是指做好一件事的速度,而这件事本身谁做都可以,只要用心就行了。但效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效能指选择一件正确的事去做。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不但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在做事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明白做事的步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第一步是做正确的事,第二步是正确地做事,第三步才是把事做正确。如果没有经过这三步“浪里淘沙”,我们不可能事半功倍。在《赢在中国》一书中,马云曾这样告诫过我们:“首先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正确地做事。如果做了错误的事情,越是正确地去做,那么死亡得越快。”

某知名公司正在招聘一名维修部主管,经过几轮残酷的淘汰考核之后,应聘人数从几千人到最后剩下两个人,他们分别是王强和李健。最后一轮考核总经理亲自出场,给了他们每人一部残旧不堪的坏机器,然后叫他们修理。

王强把机器拆开,仔细地检查内部的每个零件,不一会儿,他皱起了眉头。总经理看了笑着问:“可以修好吗?”小张犹豫片刻,自信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一定能修好的,请放心好了。”

总经理又看了看李健这边,他也是把机器拆了个“粉碎”,仔细地检查。过了一会儿,他也皱起了眉头。总经理问他:“可以修好吗?”李健笑了笑:“对不起,这部机器实在是修不好,很抱歉。”

让人没想到的是,最终通过考核成功应聘的人竟然是小李。王强不解地望着总经理,想寻求答案。总经理笑了笑:“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部机器是无法修好的,不管你下的功夫有多深,针是无论如何也磨不成铁杵的。”

想要让别人选择我们,我们首先得做好自己的选择。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在废弃的机器上浪费时间和金钱。

有几个砍伐矮灌木的工人接到一个工作,去清除一片矮灌木。当他们走进一片灌木林后,就立刻开始清除。等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那一片灌木林,直起腰来准备休息一下时,却猛然发现,他们需要清除的根本不是这片,而是旁边那片灌木。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是不是也跟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一样,只知道埋头砍伐矮灌木,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做了无用功?不可否认,很多人做事的先后次序都过于主观,他们并没有按照“做正确的事——正确做事——把事做正确”的步骤来做事。在做事的时候,假如单纯做自认为“正确的事”,通常会使事情陷入僵局,与预期结果偏离。

其实,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以下几种固定的模式,虽然它们有时候看似正确,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正确。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请仔细斟酌下面这些固定的思维模式:

(1)先做别人的事,然后再做自己的事。

(2)先做紧迫的事,然后再做不紧迫的事。

(3)先做容易做的事,然后再做难做的事。

(4)先做已经发生的事,然后再做没有发生的事。

(5)先做有趣的事,然后再做枯燥的事。

(6)先做喜欢做的事,然后再做不喜欢做的事。

(7)先做熟悉的事,然后再做不熟悉的事。

(8)先处理资料齐全的事,然后再处理资料不齐全的事。

(9)先做经过筹划的事,然后再做未经筹划的事。

(10)先做已排定时间的事,然后再做未经排定时间的事。

(11)先做只需花费少量时间即可做好的事,然后再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做好的事。

(12)先做易于完成的事或易于告一段落的事,然后再做难以完成的整件事或难以告一段落的事。

(13)先做自己所尊敬的人或与自己有密切的利害关系的人所拜托的事情,然后再做自己所不尊敬的人或与自己没有密切的利害关系的人所拜托的事情。

自力更生,还是借力腾飞

俗话说:“自助者天助。”只有那些不断地努力、自力更生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然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借用别人的智慧助己成功,也是很难成事的。那些不嫉妒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能够加以利用的人,往往能终成大事。

《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谁都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如果不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或者寄托在各种关系上,每天幻想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怎么能站稳脚跟呢?要想自立于世,就要自力更生。

一匹马失足掉进了地洞里,洞口非常窄,它的身子被卡住了,无法爬上来。于是,这匹马拼命地嘶叫。它的叫声引起了周围伙伴的注意。大家尽力去帮它,想了各种办法,但都无济于事。不得已,大家只好给了它一些吃的,然后纷纷散去了。

这马渐渐感到绝望,它不停地问自己:“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要在这洞里慢慢老死吗?”天气渐渐寒冷,再这样下去它非得冻死不可,绝望中的马开始不停地用蹄子蹬洞里的土石,但没有多少效果,洞口还是那么小。

深秋的一天,天降大雨。在雨水的冲刷下,原本已经被马踩松的洞变得更加松垮,马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开始奋力地挣扎。终于,它一跃而出,获得了自由。

试想一下,假如这匹马死等着别人来救,别人救不了它的时候自己也跟着放弃,就算最后等来了机会,它也绝对不可能跳出那个洞。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生存,只有自己才是最值得相信的,因为别人伸过来的手随时有可能会松开。

周玉出生在一个很令人羡慕的家庭中:父亲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母亲是政府公务员,她从小衣食无忧,过着比同龄人幸福得多的生活。

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因为有父母的关系,她照样上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毕业后,她还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那家公司的一个主要负责人是她父亲的战友。然而,好景不长,那位战友被解雇了,新上任的总经理开始对公司进行整顿。由于周玉没有真才实学,只是一天到晚混日子领工资,所以首当其冲地被裁掉了。

后来,她爸爸又给她在自己公司安排了一个位置,但考虑到许多员工对此都有意见,最终还是让她回家了。

现在,周玉在家里过着很舒服的日子,轻闲而自在,但是她觉得很无聊、很痛苦。虽然她什么都不缺,可她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她觉得这样的人生没有丝毫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有人帮助,仍需要自己不断地自力更生。当然,假如在自己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能够借助他人的力量,那无异于如虎添翼,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当一个人初来乍到、进入陌生环境时,要是能有人帮他一把或是指点一二,他就可以借力腾飞,少走很多弯路。

波兰音乐家肖邦初到巴黎时,只是个没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十分困难,根本没有资金举办个人音乐会。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誉满全城。于是,肖邦前去专门拜访李斯特,请求李斯特给他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李斯特让肖邦弹了几曲,演奏完之后,觉得肖邦演奏得很好,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小伙子,只可惜一直没有人发现他的钢琴天赋。所以,他答应了肖邦的请求。

一天晚上,李斯特举行公演。按照当时音乐会的习惯,演奏过程中灯火全部熄灭,以便听众能在黑暗中全神贯注地倾听音乐家的演奏。这天,钢琴演奏得深沉悠扬,听众听得如醉如痴,都以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等演奏结束后,灯火重明,在听众狂热的喝彩声中立在钢琴旁的,却是一位陌生的青年。

大家都傻了。这时,李斯特向听众们介绍了这位年轻的钢琴家。人们这才明白了,原来李斯特在灯火熄灭之际,悄悄把钢琴让给了肖邦。肖邦从此一鸣惊人,被誉为“钢琴家中的第一人”。

如果没有李斯特的发现和帮助,肖邦不知要苦熬上多少年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如果不是肖邦本身就已经具备非凡的才气,不管得到谁的帮助,他也不会一举成名。所以说,“机会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他人的帮助很重要,自己的努力更是不可或缺。

审视一下自己,看看你还欠缺哪种才能,然后主动去找具备这种特长的人,请他参与到你的生活、工作中来,通过学习让自己有所进步,这就是自力更生、借力腾飞的过程。多一样才华无异于锦上添花,而通过这种渠道结识的人,往往会成为你的伙伴、同业、同事、专业顾问,甚至是知己。

同类推荐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名人语录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名人语录

    名人语录是一盏盏智慧的烛光,照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名人的语录是一粒粒健康的种子,催发每一颗思想的萌芽。繁华尘世中,在心的行囊里怀揣一句语录的智慧,那么你也就比别人多拥有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的属于自己的精彩。
  • 科学技术的智慧

    科学技术的智慧

    每个人都是一个智慧的宝库,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研究发现: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本书收录的每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 哈佛职场情商课

    哈佛职场情商课

    “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晋升”。是否拥有高情商,关系到你的职场命运。本书针对职场人士而编写,从认识情商、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了解他人以及情商在工作、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等方面出发,全面诠释了职场人士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情商。虽然你没有哈佛学子那样高的学历,但是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的情商和他们处于同一个水平。
  •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本书所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精心选编,值得品读,在每篇文章后设有“心灵悟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心灵的距离,因而使得本书更富有人文气息和启发性。
  • 人生绝不能走错的9步棋

    人生绝不能走错的9步棋

    人生犹如下棋。高者能顾大局,谋大势,不以一子一地为重,以最终赢棋为目标;低手则寸土必争,结果辛辛苦苦地屡犯错误,以失败告终。在棋盘廝杀,棋子总是愈下愈少,人生总是愈来愈短,于是早时落错了子,后来都要加倍苦恼地应付。所幸者,人生的棋局,虽也是“起手无回”,观棋的人,却不必“观棋不语”,于是生命中,总有那么几个参谋,常助己开创美好的局面。
热门推荐
  • 神魔程序员

    神魔程序员

    一个会写程序的普通中学生,如何能够被世人称为神魔?这是一个真实的未来世界,我们不能够穿越能做的只是等待,观看,品味。未来10数年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将会如何改变,世界因为他的出现而加速,你在未来会成为这样的人吗?
  • 网游之春秋度梦

    网游之春秋度梦

    这个世界由神控制,在神制定的规矩之下,人们一到十八岁将会被强行安排进入一个名为《混乱纪元》的网游世界,而在游戏中的成就决定了你的未来……
  • 邪恶富二代:枕边玩物

    邪恶富二代:枕边玩物

    他强势,他蛮横,他放荡不羁,然而,他宠她,宠得无法无天,宠得令人发指!!一切只因为,从遇见她的那刻起,他就不曾打算放开她,为了强迫她接受自己,不惜用残暴的方式在她身上刻下自己的印记!!这故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权势滔天的富二代看上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女生,然后不惜一切代价与手段都要据为己有的故事。
  • 异界之傲来领主

    异界之傲来领主

    种族林立魔武纵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成为经久不变的铁律,是什么让局面如此不堪,是贪欲还是为了生存?是谁用傲慢与偏见来掩藏无知与恐惧。是谁用正义与邪恶划分敌我,又是谁用文明与野蛮体现优越,到底谁对谁错。来自地球的少年无意间进入异时空,他的能否建立起傲来这片心中的圣地。如一滴水坠落的他,不知会惊起多少涟漪。
  • 花千骨之前世情再续

    花千骨之前世情再续

    本书中会写花千骨重生之后的故事,不要怪我更新慢啦!她重生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尽在书中哦!
  • 骨灰级闺蜜

    骨灰级闺蜜

    三位女主是骨灰级闺蜜,有时会闹点小别扭,有时会因为自己的男神吵起来,有时会有人在中间挑拨,但她们还是不断的分分合合,上一秒还在生气,下一秒就又合好了.
  • 穿越时空回到唐朝

    穿越时空回到唐朝

    晕哦,穿越时空,这不是发生在年轻小姑娘的身上的事吗?怎么会发生在偶一个30岁的老女人身上,而且还带着女儿一起,嘿嘿,既然来了,那就跟我来做趟免费的时空旅游吧. 没想到还碰上一位和自己来自同一时代的朋友,看来这唐朝之行真是很热闹。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是在其他网站首发的,原笔名紫水晶。现和我的另一部作品合成一部,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望大家包涵。
  • 绝色废柴猖狂:魔逆天下

    绝色废柴猖狂:魔逆天下

    上一世的魔王,历千重劫,轮回转世,却中摆脱不了这魔王宿命,这一身魔血,仍为他倾。一笑惹人膜拜,霸气高贵浑然天成,高高在上的神君,不是丝毫不在乎的吗?剑指喉咙的那一刻,她忘不了也更忘不了他眼中的决然。宿命红线,该如何摆脱,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似顺论

    似顺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