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陌生人表示友好的面容,可以引起3—4个月婴儿的微笑,但对于7—8个月的婴儿,则可能引起惊奇或恐惧。这是因为前者的情绪尚未和记忆相联系,而后者则已有记忆的作用。没有被火烧灼过的婴儿,对火不产生害怕情绪,而被火烧灼过的儿童,则会产生害怕情绪。儿童的许多情绪都是条件反射性质的,也就是和记忆相关联的情绪。
(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情感。两三岁以后的儿童,常常由于被告知蛇会咬人、黑夜有鬼等,而产生怕蛇、怕黑等情绪,这些都是和想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情感。5—6岁幼儿理解到病菌能使人生病,从而害怕病菌;理解苍蝇能带病菌,于是讨厌苍蝇。这些惧怕、厌恶的情绪,是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
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岁儿童看到鼻子很长的人,眼睛在头后面的娃娃都报之以微笑。这是儿童理解到“滑稽”状态,即不正常状态而产生的情绪表现。幼儿会开玩笑,即出现幽默感的萌芽,是与其开始能够分辨真假相联系的。
(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对别人的怀疑和妒忌等,都属于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的发生,更多地不决定于事物的客观性质,而决定于主观认知因素。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发展趋势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婴幼儿常常会因为某些方面得不到满足而哭闹。婴幼儿情绪冲动是和他们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以及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有关。儿童的情绪冲动性还常常表现在他用过激的动作和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比如,幼儿看到故事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
随着幼儿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即在成人要求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到幼儿晚期,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成人经常不断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儿所参加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的要求,都有利于逐渐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少冲动性。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短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但是,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仍然是不稳定、易变化的。
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其情绪、情感所具有的情境性有关。婴幼儿的情绪常常被外界情境所支配,某种情绪往往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例如,幼儿拿到想要的玩具就笑,而玩具被人拿走马上就哭。
婴幼儿情绪的不稳定还与情绪的受感染性有关。所谓受感染性,是指情绪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新入园的一个孩子哭泣着找妈妈,其他孩子也会跟着哭起来。随着自我调节能力的增强,幼儿晚期情境性和受感染性逐渐减少。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
儿童调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能力的发展比调节情绪本身的能力发展得早。例如,有幼儿在打针时边哭边说:“我不哭,我不哭。”说明幼儿开始产生某种情绪体验时,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直到情绪过程已在进行时,才意识到它。这时幼儿才记起对情绪及其表现应有的要求,才去控制自己。
幼儿晚期,有较多地调节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但其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还常常受周围情境的左右。婴幼儿情绪外显的特点有利于成人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但是,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以至情绪本身,是社会交往的需要,主要依赖于正确的培养。同时,由于幼儿晚期情绪已经开始有内隐性,要求成人细心观察和了解其内心的情绪体验。
五、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哭
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哭代表不愉快的情绪。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幼儿哭已经主要表现为社会性情绪了。
新生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饿、渴、冷、痛和想睡觉等,也还有其他刺激。周期性的哭,是新生儿在表达内在的需要,也是一种放松,也可能是一种调剂的力量,刺激太多也哭,刺激过多使孩子疲劳。妈妈过分焦虑,也会使孩子爱哭。妈妈心情不好,孩子哭得较多、婴儿啼哭的表情和动作反映出来的情绪日益分化。随着孩子长大,啼哭的诱因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婴儿对外界环境和成人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周围成人对婴儿的适应性也逐渐改善,从而减少了婴儿的不愉快情绪。另一方面,儿童逐渐学会了用动作和语言来表示自己的不愉快的情绪和需求,取代了哭的表情。
(二)笑
儿童的笑比哭发生得晚,是愉快的表现。从发生看,可分为:自发性的笑和诱发性的笑;不出声的笑和出声的笑;无差别的笑和有差别的笑等。
自发性的笑和诱发性的笑:前者包括睡眠中的笑、清醒时的笑等,后者如发生于睡眠中的笑。
不出声的笑和出声的笑:3—4个月前的婴儿只会微笑,3—4个月才会笑出咯咯声。
无差别的笑和有差别的笑:4个月的笑是不分对象的,无差别的笑。4 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这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三)恐惧
恐惧的分化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本能的恐惧;②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③怕生,这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④压力感,如行为方面的压力,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安全方面的压力等。
六、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种复杂的高级情感,需要道德标准内化才能产生。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能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因此,中班幼儿常常会有“告状”行为。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和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
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豪感、羞愧感、委屈感、友谊感、同情感以及妒忌的情感等,也都发展起来。
(二)美感
儿童对美的体验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已经倾向于注视端正的人脸,而不喜欢五官零乱颠倒的人脸,他们喜欢有图案的纸板多于纯灰色的纸板。幼儿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产生美感。他们自发地喜欢外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欢形状丑恶的事物。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婴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比如,对拖着长鼻涕的样子感到厌恶,对于衣物玩具摆放整齐产生快感。同时,他们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
(三)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对一般幼儿来说,5岁左右,这种情感已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所谓“动脑筋”活动,如下棋,猜谜语,等等,这些活动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理智感的发展。
七、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婴幼儿情绪发展主要依靠周围情绪气氛的熏陶。因此要保持和谐的情绪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二)成人的情绪自控
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成人要给孩子以愉快的、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如家长要避免喜怒无常,不溺爱,但也不吝惜爱。教师要把忧伤留在教室外,情绪饱满地进课堂,理智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和态度。
(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对孩子要以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加强交流,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等手段引导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四)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帮助孩子有效控制情绪,如:
(1)转移法:当幼儿为了某件事情而闹情绪时,成人有意识地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最好用精神转移而非物质转移法。
(2)冷却法:就是当幼儿情绪十分激动时,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孩子自己会慢慢平息激动的情绪。
(3)消退法:对于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的撤销。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例如,如果幼儿正在做一些你不喜欢的行为,以引起你的注意,而你准备好应对的态度就是不去注意他,这就是消退法。
(五)教会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会孩子一些有效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如:
(1)反思法:让幼儿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
(2)自我说服法:当幼儿想妈妈伤心的哭泣时,可以教他:“好孩子不哭。”
(3)想象法:当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个“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这样能让幼儿勇敢起来。
第九节 幼儿个性的发展
一、个性的基本概念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人格),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自我意识等多方面。
(二)个性的特征
1.独特性
个体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心理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
2.稳定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个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明个体的个性是稳定的。但是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个性也可能产生变化。
3.整体性
个性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节,整体性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
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
5.社会性
个性特征是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联系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的个性有比较明显的特点,甚至一个国家的南北方的人的个性也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三)个性的结构
1.个性的调控系统
个性的调控系统包含两方面,即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个性的产生和发展与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也可以说,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儿童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儿童的个性才逐步发展起来。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性的发展水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个性也就越成熟和稳定。可以说,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对于幼儿来说,个性倾向性主要是需要、动机和兴趣。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对于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个性特征开始形成。
二、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标志
(一)萌芽
2岁左右,个性逐步萌芽。所谓个性开始萌芽,是指心理结构的各成分开始组织起来,并有了某种倾向性的表现,但是还没有形成稳定倾向性的个性系统。
(二)形成
3—6岁儿童的个性开始形成。个性开始形成的标志是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3岁以前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是零散的、混乱的,心理现象的产生主要由环境刺激和生理需要控制,而3 岁以后,随着生理、心理的成熟,儿童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其心理活动整体性、系统性的形成。
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表现为年长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有意识的学习和思考,心理活动的跳跃性减弱。
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逐渐具有了明显的个性差异。
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主动性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