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并不是概念越具体,即概括的水平越低,儿童就越容易掌握。有研究者研究了儿童对不同等级的概念的掌握情况。根据抽象水平,将儿童获得的概念分为上级概念、基本概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基本概念,由此出发,上行或下行到掌握上、下级概念。比如,“狗”是基本概念,“动物”是上级概念,“卷毛狗”“哈巴狗”是下级概念。儿童先掌握的是“狗”,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具体些的上、下级概念。
同时,儿童对概念的理解常常停留在事物的具体特征上,如“鸟会飞”“灯能照亮”。在对幼儿解释具体名词水平的研究中,幼儿对具体名词的解释集中于具体特征水平,完全不会说或不会解释的儿童在4岁前比例最大,4—5岁以后有多缩小,5岁以后显著降低。
2.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
判断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反映。判断是肯定与否定概念之间的联系,获得判断主要通过推理。逻辑思维主要运用判断、推理进行。幼儿判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幼儿的直接判断,不同于成人依据经验而产生的直接判断,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并无复杂的思维活动参加。而间接判断则需要一定的推理,因为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时空、条件等联系。
学前儿童以直接判断为主。他们进行判断时,常受知觉线索的左右,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事物间偶然的外部联系,当成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规律性联系。例如,幼儿认为“汽车比飞机跑得快”。因为坐在汽车上能直接感知到汽车的飞驰,而看天空上飞机很久才飞过了一小段距离。
(2)判断内容的深入化。幼儿的判断往往只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开始逐渐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幼儿初期往往把直接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现象作为因果关系。例如,对斜坡上皮球滚落的原因,3—4岁的儿童认为是“(球)站不稳,没有脚”。在发展的过程中,幼儿逐渐找出比较准确而有意义的原因。5—6岁幼儿,开始能够按事物的隐蔽的、比较本质的联系作出判断和推理。如幼儿认为“球在斜面上滚下来,球是圆的,它就滚了”。
幼儿对事物的因果判断的深入化不仅反映在自然现象上,也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如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年幼的孩子根据后果进行判断,年长的孩子开始学会根据主观动机进行判断。
(3)判断根据客观化。从判断的依据看,幼儿从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开始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来进行。这种判断没有一般性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而是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出发,属于“前逻辑思维”。例如,3—4岁的幼儿认为,太阳落山,是因为“它要回家”,或者是因为“它去找星星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从以生活逻辑为根据的判断,向以客观逻辑为根据的判断发展。
(4)判断论据明确化。从判断论据看,幼儿起先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以后逐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幼儿初期儿童虽然能够作出判断,但是,他们没有或不能说出判断的根据,或以他人的根据为根据,如:问幼儿:“你是好孩子吗? 为什么呀?”孩子说:“妈妈说的。”“老师说的。”他们甚至于并未意识到判断的论点应该有论据。
随着幼儿的发展,他们开始设法寻找论据,但最初的论据往往是游戏性的或猜测性的。幼儿晚期,儿童不断修改自己的论据,努力使自己的判断有合理的根据,对判断的论据日益明确,说明思维的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
3.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
儿童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即从一些特殊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还不是逻辑推理,而属于前概念的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不具有普遍意义。如一幼儿拿着巧克力去喂金鱼,因为她自己喜欢吃金鱼。这一类型的推理在3—4岁幼儿身上是常见的。这种无逻辑的推理是儿童还没有形成“类概念”,即不能把同类与非同类事物相区别的结果。随着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类概念的形成,归纳推理的能力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幼儿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的能力都非常有限。如,在“所有的鸟都有羽毛,鸡也有羽毛,所以?”的推论中,幼儿还是会说“鸡是鸡”或“鸡不是鸟”。这是因为他的实际经验和原有认知占优势地位,不能根据前提进行逻辑推理。
幼儿推理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推理方式也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
4.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
理解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乃至其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幼儿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教师给幼儿讲完故事要幼儿说故事里讲了什么道理,孩子往往回答不出来,但要幼儿说说故事里有谁?他们做了什么?幼儿就可以说出来。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较为抽象的内容,所以幼儿往往先是理解个别事物。如儿童在看图画的过程中,起先只理解图画中最突出的个别人物,能说出是什么人,然后能说出他们在做什么,最后才能理解主要人物或物体之间的关系,理解整幅图的意思。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由于言语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幼儿思维的特点,孩子们常常依靠行动和形象理解事物。如小班儿童在听故事或者学习文艺作品时,常常要靠形象化的语言和图片等辅助才能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够摆脱对直观形象的依赖,而只靠言语描述来理解。但在有直观形象的条件下,理解的效果更好。在教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有无插图,效果很不一样。直观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作品。教师运用语言也应具有形象性。
(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幼儿往往不能理解反语。一名幼儿把花瓶打翻了,老师说:“你真能干呢。”幼儿还以为老师真表扬他而得意洋洋。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正面评价。因为幼儿的理解往往很直接、很肤浅,年龄越小越是如此。例如,在给小班儿童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问孩子们:“孔融为什么让梨?”不少儿童回答:“因为他小,吃不完大的。”可见他们还不理解让梨这一行为的含义。
(4)从情绪性地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儿童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常常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这种影响在4岁前儿童尤为突出。因此,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不客观的。如果教师总是批评一两个幼儿,其他小朋友就会对这些幼儿的行为产生错误的理解,认为他们都是坏的。较大的儿童开始能够根据事物的客观逻辑来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固定的或极端的,不能理解事物的中间状态或相对关系。幼儿也不能理解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
六、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的基本概念
言语不同于语言。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而言语则是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
(二)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与阶段
1.言语发展趋势
(1)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
(2)理解言语发生发展在先,言语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2.学前儿童言语发展阶段
(1)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
(2)言语发生阶段(1—3岁)。言语发生的标志是说出有意义的词。该阶段包括①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②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至3岁)。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至3岁—6至7岁)。
(三)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
幼儿期是掌握语音的重要时期。各民族儿童语音的发展有共同的普遍规律;语音发展是先扩展后收缩;元音和辅音是同时出现,从混合音开始分化出元音和辅音,元音的发展是从开口音到闭口音。
1.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
幼儿期是能够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发音错误的点比较集中,如z、c、s、和zh、ch、sh等;发音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语音的自我调节机制
幼儿4岁有了语音意识。语音调节机制有:①听觉机制;②运动觉机制;③视觉机制。
(四)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的增加
学前儿童的词汇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一岁左右,儿童才开始说出词,到入学前,儿童已能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研究表明,4—5岁是儿童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儿童的词汇分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消极词汇是指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实际上理解也是不深不透的;积极词汇是指儿童自己能说能用的词汇。
2.词类的扩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仅词汇量增多,同时掌握词的种类也不断扩大。儿童先掌握的是实词,然后是虚词。在实词中,儿童掌握的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对其他实词如副词、代词、数词掌握较晚。儿童对虚词如连词、分词、助词、语气词等掌握也较晚。在各类词中,儿童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代词,其次是动词和名词。
3.词义的深化
幼儿理解词义的发展中有两个特点:笼统;非常具体。笼统是指一词多义,幼儿用一个词表示很多意思,如幼儿说“滴滴”,也许表达汽车,也许表达儿童开汽车的动作。非常具体是指幼儿用词是针对个体的,如“妈妈”的理解只是对自己妈妈的称呼,而不知道妈妈的含义。因为对词的最初理解是不全面的,只是掌握了词的部分的、个别的语义,所以出现了理解词的“泛化”和“窄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向掌握词的全面语义发展。
(五)学前儿童句型和语法的发展
1.句型的发展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不完整句,包括单词句和电报句。单词句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儿童1岁到1岁半;电报句是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一般出现在儿童1岁半至2岁半左右。
完整句又可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陈述句与其他多种句型、无修饰句与修饰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2岁以后,简单句逐渐增加,有主谓结构、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等。复合句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但连词使用较少,如虽然表达转折,但无转折连词。复合句总体比例较少。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有研究认为,幼儿2岁半就开始有简单修饰句,3岁开始出现复杂修饰句。较小年龄的幼儿可能对所有的兔子都叫“小白兔”,因为他们只是把“小白兔”作为一个词来使用。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随着年龄增长,幼儿逐渐开始使用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型。
2.语法意识的出现
幼儿对语法的意识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这时,幼儿会提出有关语法结构的问题,逐渐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
3.语法的发展
(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儿童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语句逐渐分化。例如,最初的单词句阶段,一个词可以代表多种含义,“妈妈”可以表示呼唤妈妈,或是要求妈妈帮他捡起某样玩具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语词逐渐分化。
(2)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最初的单词句只是一个简单的词链,不是体现语法规则的结构。3岁半以前儿童的话语常常漏缺主要词类,词序紊乱。3岁半以后出现较多复杂修饰语句。
(3)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幼儿最初的语句结构不能分出核心部分和附加部分,只能说出形式上千篇一律的、由几个词组成的压缩句。稍后能加上简单修饰语,再后加上复杂修饰语,最后达到简单修饰语的灵活运用和语句中各种成分的多种组合。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在4—4岁半之间较为明显,5岁幼儿语句结构逐渐完善,6岁时水平显著提高。
(六)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1.言语功能
言语有两种功能:一是交际功能;二是概括、调节功能。
交际功能是在交往过程中体现的,如“我们一起玩。”幼儿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请求、回答逐渐发展到有陈述、商量、指示、评价等功能。
语言本身具有概括性,如“猫”指所有的猫,幼儿逐渐理解并掌握这种概括性;有时语言还用来调节我们的行为,如幼儿说“我不哭”,就是在调节自己的行为,幼儿这种调节从外显到逐渐内化。言语的概括和调节功能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并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2.内部言语
4岁左右,幼儿出现出声的自言自语,从形式和功能上看既具有外部言语,也具有内部言语的性质,这是幼儿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形式。包括游戏言语和问题言语。
(1)游戏言语。特点: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作用:游戏中,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行动。
(2)问题言语。特点:较简单零碎,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也会用这种言语表示所采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