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痛觉
儿童的痛觉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高。成人对孩子的痛情绪可以起暗示作用。消极情绪暗示会使孩子感到疼痛更加强烈。
5.形状知觉
幼儿认识形状需要通过视觉、触觉、动觉的协调活动。幼儿的形状知觉有如下特点。认识几何图形有一定的顺序: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形状知觉在先,说出名称在后;幼儿期形状知觉和掌握形状名称相结合。
6.方位知觉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和方位词相结合;方位知觉在先,方位词的掌握在后;方位的辨别顺序是:3岁儿童能够辨别上下,4岁儿童能辨别前后,5岁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7岁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位辨别从以自身为中心到以客体为中心。
7.大小知觉、距离知觉
婴儿已形成大小恒常性,幼儿期理解大小相对性。
通过“视觉悬崖”实验发现六个月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与活动经验有关。
8.时间知觉
婴儿根据生物钟感知时间。幼儿产生于具体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逐渐学会认识时钟;到6岁左右,开始对持续时间有估计。
(五)幼儿观察发展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加强
幼儿还不善于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这在小班幼儿中表现尤为突出。中班和大班,幼儿观察的有意性逐渐加强,能够排除一些干扰,根据活动的任务和成人的要求来进行观察。
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
观察持续的时间短,与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有关。在一项实验里,3—4岁幼儿持续观察某一事物的时间平均为6分8秒,5岁幼儿平均为7分6秒,6岁幼儿平均为12分3秒。
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
观察细致性反映的是对事物细微部分或差别的观察能力。小班幼儿往往只能看到面积大的和突出的部分,很少注意细小部分。大班幼儿观察时就较为细致。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小班幼儿只能看到孤立的事物或事物的表面现象,因而他们大多叙述孤立的单个事物,看不出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大班幼儿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甚至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或事物的重要意义。
5.观察方法的形成
幼儿的观察从跳跃式、无序的观察逐渐向有序的观察发展。
(六)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1.适应现象
适应是指因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我们常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适应的作用。幼儿活动室内人多,空气污浊,但久在里面会产生嗅觉适应,应时常通风。教师说话如果总是一个音调,幼儿也会产生听觉上的适应,应适当变化。
2.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分为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先后对比是同一分析器所产生的前一感觉和后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吃过甜食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为幼儿准备膳食要考虑味觉的对比现象。
同时对比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就显得比较暗一些,而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就显得亮一些。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考虑到颜色对比,可以使教室的美术装饰互相衬托。演示的场所利用照明遮光设备,可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使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到以下几种条件影响。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别出来,反之,对象则容易消失在背景之中。“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都说明这一现象。
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适当运用对象与背景关系的规律。例如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教材的重点部分,应使用粗线条、粗体字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容易被幼儿知觉到。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以及幻灯片、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穿着相同衣服的几个人走在路上,很容易被看成是一组,浩瀚夜空,视觉上相近的星星会被组合在一起。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为了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分,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的色彩。凡是说明事物变化与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不要将它们混淆在一起。教师讲课的声调应抑扬顿挫。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点。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有些直观材料,光让幼儿自己观察还不一定看得清楚,如果加上教师的讲解,幼儿就能很好地理解。因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运用,必须与言语讲解正确结合起来。通过讲解,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调动其学习兴趣,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基本概念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提取。
2.记忆的类型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的形式可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根据记忆有无意识性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指标、时间和发展趋势
1.记忆发生的指标
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记忆。
2.记忆发生的时间
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条件反射表明记忆的发生,第一个条件反射—哺乳反射,自然条件下出生第九天出现,人工条件下出生后第三天就已出现。
3.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3岁以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期健忘”。
( 2 )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记忆提取的方式有再认和回忆。儿童先是再认,2岁以后出现回忆。
(3)记忆容量的增加。表现在记忆广度和记忆范围的变化上。记忆广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记忆的数量,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 ±2个信息单位,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对信息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增强。儿童记忆材料种类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
(4)记忆内容的变化。从记忆内容看,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在幼儿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三)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幼儿记忆的意识性逐渐发展———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无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幼儿无意识记忆的效果依赖于:①客观事物的性质;②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③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④活动中感官参与的数量。
幼儿有意记忆是逐渐发展的:①在成人引导下产生;②有意识记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③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2.幼儿记忆理解性的发展———记忆的理解和组织成熟逐渐提高
幼儿机械记忆用得多,但意义记忆效果好;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随年龄增长,差距缩小。
3.记忆内容发生变化———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幼儿形象记忆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在不断发展,随年龄增长,差距缩小。
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幼儿记忆逐渐有自觉意识性,进而其记忆策略和方法都有所发展。幼儿记忆策略主要有:复述;系统化;建立间接的意义联系。
(四)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1.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质和量两方面的变化。
2.记忆的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无意义材料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
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回涨)现象。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记忆恢复现象,在幼儿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如讲完故事之后,立即要孩子复述,有时效果倒不如隔一天以后好。
3.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
科学地组织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④排除干扰,科学学习。心理学上把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学习内容的干扰叫前摄抑制,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后前面学习内容的干扰叫倒摄抑制。
四、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想象的基本概念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两大特点分别是形象性与新颖性。
2.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人们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例如,看到天上的白云,马上想到它的形状很像一匹飞奔的骏马。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2)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例如,幼儿听老师讲故事时产生的对故事情境的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二)儿童想象的发生
想象发生的年龄:1岁半至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儿童最初的想象和记忆是分不开的。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具体表现如下:
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例如,儿童看见大人抱小娃娃,他也抱玩具娃娃。
2.简单的相似联想
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儿童把玩具娃娃称作“小妹妹”。
3.没有情节的组合
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例如,从生活中掌握了把小女孩称作“小妹妹”的经验,在想象中就把玩具娃娃代替小妹妹。但是没有更多的想象情节,没有或很少把已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四)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
1.无意想象
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有以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没有自己预定的目的,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例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象活动。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进行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想象的方向常常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比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一起“包糖果”。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由于想象的主题没有预定目的,主题不稳定,因此幼儿想象的内容是零散的,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的联系。幼儿绘画常常有这种情况,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先画了“海军”,然后又画了一把“牙刷”,显然是一串无系统的自由联想。
(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幼儿的想象往往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进行的过程。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想象常常如此。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画一样,直到把整张纸画满为止,甚至最后把所画的东西涂满黑色,自己口中念念有词,感到极大的满足。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更是如此,游戏的特点是不要求创造任何成果,只满足于游戏活动的过程,这也是幼儿想象活动的特点。例如:听故事,大班儿童对听过的故事不感兴趣,而小班则不然,他们对“小兔乖乖”“拔萝卜”等故事百听不厌。到了大班,幼儿不仅仅满足想象的过程,开始追求想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