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学校大门又被踢破了。校门的管理员为此伤透了脑筋,他们也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如“足下留情”“我是门,我很怕痛”“踢门者罚”,诸如此类。可是,“法不责众”,十五六岁的学生,依然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把门当成了一只可以踢来踢去的足球。
于是,管理员找到校长,要求换一扇铁门,“看门硬还是他们的脚硬”。
可是,校长却换了一扇漂亮的玻璃门。孩子们走近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轻轻推门,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照耀着一个又一个行为文明的孩子。
在这个案例里,从表达的角度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管理员主张换铁门和校长换了玻璃门进行对比,凸现了换玻璃门出乎意料的良好效果。从思维的角度看,管理员想到的只是把门做得更结实,不怕学生踢,属于思维定势;而校长则是逆向思维,换了易碎的玻璃门,属于创新思维。而且,校长的做法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效果也是好的,学生的行为举止变得文明了。
在这个案例里,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有机结合,字里行间,力求渗透人文素养。这就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以语言表达为基础,以创新思维为核心,以人格为目标”的健全人文教育。
在这个案例里,核心是创新。
那么,创新意味着什么?创新意味着对现实的不满足和改造,也意味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而创新思维既依据对思维对象,即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本质和属性的认识,也依据对人自身的需要和能力的认识。因此,本章主要讨论创新思维的来源、创新思维的结构、创新思维的实质和特征,以及它们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来源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孔子、孟子的启发教育
一、创新思维的三个来源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语言表达需要创新,创新来自思维,而思维能力有强有弱。那么,创新思维是从哪里来的呢?
对于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心理学家做过许多实验。实验的结果说明,影响创新思维水平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先天赋予的能力;二是生活实践的影响;三是科学的思维训练。
先天赋予的能力主要来源于遗传以及早期胎儿的发育过程。
不过,“天赋能力”不意味着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它只是一种资质,一种内因,一旦遇到合适的外部条件,“天赋能力”就有可能展现;如果缺少必要的显示条件,“天赋”再高也无能为力。即使极有文学天赋的知青作家王安忆、史铁生、梁晓声等,也只有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宽松环境下,刻苦努力,才写出了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只能写作应景文章。当然,如果他们缺乏文学天赋,那么,无论他们怎样努力,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可能不是《小鲍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而是一堆枯燥乏味的知青生活记录。
颇有创新思维天赋的特级教师龚春燕,在众多恩师的教导下,在刻苦钻研数学的同时,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书法,学习图画,学习音乐,学习古代文学,博览群书。他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研究和推广“创新学习”,硕果累累。
后天的实践活动对于个人的思维能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人类文明史上,阅历丰富的人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处理问题时点子特别多。如孔子周游列国,著有《春秋》;徐霞客游遍万水千山,撰有极高价值的地理著作;小平同志几起几落的政治生涯,使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了独特的思考。
从广义上说,后天的社会实践也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但是这种训练是不自觉的,带有偶然性。在一些场合和一些时候,社会实践的经验能够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而在另一些场合和另一些时候,又会成为一种包袱,成为束缚头脑的枷锁。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创新思维训练,指的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破除思维枷锁,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品质所进行的训练教学活动。
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
这里所说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不是专门技术的传授,而是“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引导”。为解决某个问题,教师举典型的案例,使学习者从中得到启发;或者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寻求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或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商解决办法。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读文章,有新的理解;写文章,能写出新意;口语表达,有自己的见解。
学习创新思维和学习别的技术性课程不同。技术性的过程需要死记硬背,学习“思维训练”则主要靠自己的独立思考,需要多思多练才能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行为。
回顾历史,思维训练具有悠久的传统。西方,最早采用系统的启发式思维训练的,当属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在我国,孔子从教数十载,弟子三千人,很讲究启发教育法。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并且有所发展。
《滕文公上》记载了孟子与陈相的对话:
陈相去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的确是个贤君;不过,还不懂得(做贤君的)道理。贤君应该跟老百姓一同种地获取口粮,还要自弄饭吃,兼理国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财库,那就是损害老百姓来养肥自己了,又怎算得贤呢?”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
(陈相)说:“是这样。”
“许子一定要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
(陈相)说:“不,许子穿粗麻布衣。”
“许子戴帽子吗?”
(陈相)说:“戴帽子。”
“戴什么帽子?”
(陈相)说:“戴白绢帽子。”
“是自己织的吗?”
(陈相)说:“不,用粮食换来的。”
“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陈相)说:“那会妨碍庄稼活。”
“许子用锅甑弄饭、用铁器种地吗?”
(陈相)说:“对。”
“(这些炊具和农具)是自己制造的吗?”
(陈相)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农夫)用粮食换炊具和农具,不能算是损害泥瓦工和冶铁工;泥瓦工和冶铁工也用他们的炊具和农具换粮食,难道能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窑炼铁,无论什么东西都从宫中取来用呢?为什么要这样忙碌地跟各种工匠去交换?为什么许子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在种地的同时又去兼着干。”
“那么治理天下的事难道可以在种地的同时去兼着干吗?做官的有做官的应做的事情,当百姓的有当百姓的应做的事情。”
孟子就是这样取譬设喻,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
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就需要这类训练。问题的关键,训练应该是科学的和简单易行的。
附文1:
你尽力了吗
梁 勇
他在班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老师有时甚至都遗忘了他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长大了。可是,同学们还是记不得他的名字。一起玩游戏时,有的说,嗨,那个谁,该你了。这时,总会有人说,他不会玩,他是个笨蛋!有一次,老师为自己时常冷落他而有点自责,就希望让他回答问题,可是老师忘记了他的名字,只好说,坐在后面的那个穿红衣服的同学……没等他站起来,旁边一个同学说:“我会,老师!”面对这一切,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新学期开学了,他的老师换成了戴尔·泰勒。戴尔·泰勒是美国西雅图一所著名教堂里德高望重的牧师。
在同学们自我介绍时,他是最后一个起来介绍自己的。他表现得很腼腆,甚至头也不敢抬起来。
“勇敢一点,亲爱的孩子!”戴尔·泰勒鼓励他。
于是,他鼓起勇气,抬起头,充满自信地介绍自己。
戴尔·泰勒负责的科目,内容比较枯燥,孩子们始终提不起精神。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戴尔·泰勒决定进行适当的奖励。
一天,戴尔·泰勒宣布:谁要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们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那是许多孩子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但是,《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有几万字的篇幅,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全文有相当大的难度。
考核的时间到了。戴尔·泰勒问,谁愿意来试一下?班里顿时一片寂静,50多名孩子都低着头,目光不敢与戴尔·泰勒接触。
在戴尔·泰勒非常失望的时候,一个孩子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想试一下!
他?那个谁?
这个笨蛋真不自量力!
他是在出风头!
老师,我想提个意见,如果他背不出来,我请求您要惩罚他,罚他请我们去“太空针”!有人提了一个条件。
背诵第五章到第七章要花费很长时间,同学们显然不想让他浪费时间!
同意吗?戴尔·泰勒问。
同意!他很自信地说。
你要考虑好!戴尔·泰勒有点担心。
只见他,胸有成竹地坐在戴尔·泰勒牧师面前,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诵下来,没出一点儿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竟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
同学们从开始的嘲笑、议论纷纷到逐渐静下来。其间,有几个人甚至走到他面前,怀疑他是不是偷看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内容,可是,他们都失望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他依然在背诵。
一个小时后,他告诉戴尔·泰勒,他已经背完了。
泰勒牧师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要知道真正的信徒要背诵全文也是少有的,更何况是他。牧师在惊叹他有惊人的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是如何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呢?”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
那年,他11岁。
16年后,他成为一家知名软件公司的老板,名叫比尔·盖茨。
附文2:
一切都没有意外,只是多些波折
李佑青
1997年,他读初二。这一年,他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
1999年,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中,他以一篇《杯中窥人》获得一等奖。
2000年,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刚发行即销售一空,他亦被称为“文学少年天才”。
2001年至今,他先后出版多部作品,每一本书几乎都是当年畅销榜上的前三名,他的名字成为销量的保证。2003年,他开始参与职业赛车比赛,并获得多项冠军。2006年10月份开通的博客更是为他赢得了2亿多的点击率,成为新浪网上当之无愧的文学类“第一博”。他足球踢得很棒,桌球和乒乓球接近职业选手水平。他发行过专辑,他主办杂志,他被人们称为“80后”的风向标。
15岁,初中摸底考试排全班50个人中的第42名,他信心大受打击。一次考试中,数学考了100分,被误认为是抄袭而招致父亲的暴打。
16岁中考,他只考出460分,离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差一大截,最后依靠在长跑方面的特长,才被当作体育特招生由松江二中录取。这一年,他最后一次申请入团被拒绝,成为整个班级3名没有入团的学生之一。
17岁,高一的第一个学期里,由于写作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再加上他对数理化的反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最终留了级。没过多久,他与父母发生争执,离家出走一次。
18岁,高二第二个学期,他七门功课挂起“红灯”,和老师吵架,和家人吵架,与同学不和,一时成为学校里的“害群之马”,被劝休学。这一年,他第一次出远门,一个人只身前往北京,身心“受伤”不少。
19岁至今,他被出版商骗过,被赛车主办方骗过,被媒体骗过;他为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几乎倾家荡产,很长一段时间里口袋就剩一百多块钱……
他被认为是叛逆的代名词,他被认为是无知、无耻、无赖,他被认为是毫无修养……一句话,他从来没有被主流社会接纳过。
他的名字谁都知道——韩寒。
没有考取重点高中时,韩寒安慰父母说会读书的人不在乎学校的好坏;被劝休学时,韩寒对所有人说自己可以靠版税来生活;卷入出版官司时,韩寒坚信自己会胜诉;比赛开始前,韩寒说今年冠军非我莫属;唱片卖得不好时,韩寒说能卖出这么多已经很开心了……
我最欣赏的,还是韩寒这句话:一切都没有意外,只是多些波折。是的,成功从来都没有意外,只是一路多些波折而已!
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结构
——卞毓方:天地不为一格而拘
创新思维的结构,主要是指创新思维的对象、主体与主体的素质以及思维的实质、特征和过程。
一、创新思维的对象
创新思维的对象,就是人的创新思维所指向的目标。例如,写文章阐明什么道理,演讲要表达什么见解,辩论要驳斥什么观点等。这里的“道理”“见解”“观点”等,可通称为问题,即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这就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对象。
创新思维的对象像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遍布于我们周围。在自然界,从天体宇宙到花鸟草虫;在人类社会,从春种秋收到改革开放,都有可能成为人们创新思维的对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任何一个问题或现象都可能产生新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