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
此章《沖虛經·天瑞篇》言:道無形埒變而為一氣,一氣九變而成混沌,混沌者,天地形變之始也。故有物混成,陰陽開闢,先天地生,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道生天地也。
有物混成,
《通玄經·道原篇》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之謂也。
先天地生。
《南華經》曰:夫道無形,生天生地,先天地生者也。
寂兮寥兮,
《通玄經》曰:惟道無形,窈窈冥冥,寂寥淡漠,不聞其聲。
獨立而不改,
《通玄經》曰:陰陽道者,獨自一立而生萬物,自古及今,未嘗變易。
周行而不殆,
《通玄經》曰:天運地滯,四時為紀綱。剛柔相成,萬物乃生。
可以為天下母。
《南華經》曰:道之所在,無乎不可。《通玄經》曰: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
吾不知其名,
《通玄經》曰:吾強為之名,字之曰道。
字之曰道,
《洞靈經》曰:道者,自然之妙用。孝者,人道之至德。夫道包運天地,發育萬物,曲成形類,布置性壽,其功至實而不為物府,不為事官,無為功尸,捫求視聽,莫得而有,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
《通玄經·精誠篇》曰:道本無聲,聖人強為之名,以一大為稱。
大曰逝,
《南華經》曰:夫道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逝曰遠,遠曰返。
《沖虛經》曰:夫道遠自太古,返至今日,年數故不可紀,天長地久,不可窮也。
故道大,
《通玄經》曰:大道陰陽者,氣之大者也。位居天外,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包裹天地而無表裏,空洞覆載,周無所硋。
天大,
《通玄經》曰;天之有象者,形之大者也。
地大,
《通玄經》曰:地之有形者,形之大者也。
王亦大。
《南華經》曰:莫大於帝王,帝王之德配天地。
域中有四大,
《南華經》曰:又何知天地之足以窮四大之域。
而王居其一焉。
《通玄經》曰:天明日明,能照四方;君明臣明,域中乃安。
王法地,
《南華經》曰:莫富於地,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
地法天,
《南華經》曰:莫神於天。《通玄經》曰:地承天,萬物形。
天法道,
《通玄經》曰:夫道至神,斡旋天運。《南華經》曰:夫道無形,覆載天地而不為巧。
道法自然。
《通玄經》曰:道者,自然之妙也。《南華經》曰:夫道無形,自本自根,自然之本也。
重為輕根
此章《通玄經》言:末世天子公侯而志驕,而以自要尊貴,即萬乘之勢不足以為快,天下之富不足以為樂,為而自輕,躁而多欲,輕躁失本,亡天下也。
重為輕根,
《通玄經》曰:上古聖人無為而化者,持重而不輕也。持重以制輕,天下皆寧。
靜為躁君。
《通玄經》曰:上古聖人清靜之德者,閑靜而不躁也。處靜以持躁,天下皆安。君,根本也。
是以君子終日行
《南華經》曰: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君子所以治國,賢人未嘗過而問勞佚焉。
不離輜重。
《南華經》曰:君子為政,豈敢輕乎。
雖有榮觀,
《通玄經》曰:君子之道,靜以修身。
燕處超然。
《通玄經》曰:君子之道,靜則下不擾,下不擾則民不亂。
奈何萬乘之主,
《通玄經》曰:萬乘之勢以萬物為功名,權任至重,不可自輕。
而以身輕天下。
《通玄經》曰:萬乘之勢自輕則功名不成。
輕則失臣,
《通玄經》文子問治國之本,老子曰:本在於治身,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身亂而國治者也。若為而自輕,則失君本。
躁則失君。
《通玄經》曰:即萬乘之勢不足以為快,天下之富不足以為樂,躁而多欲,縱欲失本。
善行
此章《南華經》言:帝王之德配天地之無為,此乘天地之道,馳萬物之自治而用人群無為之道也。道德之本在於上立要,在於一人無為而天下治。常為五善無為之要,以救人物,天下皆善,是謂要妙。五善,救民也。
善行無轍跡,
《通玄經》曰:古者聖人無為,教不下堂而化行四海,不行而自治,行而無跡也。
善言無瑕謫,
《通玄經》曰:後世待言而使命,其於為治難矣。古者不言之命,古聖人所以為師,無一言而大動天下,其惟心行無為也,不言而自往,事而無傳。
善計不用籌筭,
《通玄經》曰:王通於一而萬事畢,聖人無為無智慮也,不謀而自當,不慮而自得。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
《通玄經》曰:古者聖王在上,明好惡以示人,刑措而不用,不令而自禁。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通玄經》曰:古者聖人不施法令,風俗移易,其唯心行道也,不行而自制。《南華經》曰:古者約束不以繩索。後世待繩約而固者,寖其德也。
是以聖人
《通玄經》曰:上古聖人無為,明照天下,執道之要,秉要以救眾。
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通玄經》曰:天下之事不可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故人無棄人。《洞靈經》曰:救弊貴於省事。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通玄經》曰:萬物之變不可救也,秉其要而歸之,故物無棄物。《洞靈經》曰:救弊貴於一令。
是謂襲明。
《通玄經》曰:道可以陰,可以陽,可以幽,可以明,積微成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
《通玄經》曰:人主者,民之師。
不善人,善人之資。
《通玄經》曰:古者聖人善用道者,乘人所資以立功,以其所不能託其所能,所治甚眾,所居甚要,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不祥。
不貴其師,
《通玄經》曰:教而不倦,所以治民也。賢師良友,捨而為非者寡矣。
不愛其資。
《南華經》曰: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也。
雖知大迷,
《通玄經》曰:古人不小學,不大迷;不小惠,不大愚。末世雖知小學,大迷於道。
是謂要妙。
《通玄經》曰:治眾之本在於一要,天下安寧,要在一人。
知其雄
此章《南華經》言:古者道惡乎隱而有真偽,皆因後世五帝道隱於小成,以偽其道而不真矣。古者大道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仁義禮樂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則民素樸。素樸而民性淳質而自治矣。及至後世五帝蹩躠懸贅為仁,提跂駢拇為義,而天下始疑惑於書學小成之偽矣。澶漫淫聲為樂,摘僻邪偽為禮,而天下始分離為律曆聲色之器矣。是故後世五帝大道樸散,造書利器為書器也。
知其雄,
《南華經》曰:五帝知其雄,造五聲也。《通玄經·下德篇》曰:雷霆之聲可以鍾鼓象也,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也。聲可聞者,可得調也,調五音矣。
守其雌,為天下谿。
《南華經》曰:古者五聲不亂,孰為六律?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通玄經》曰:古之善為君者,法於江海無為,為天下之谿,其德不離。是以至人不見可欲,心與神處,靜而體德,動而理通。
知其白,
《南華經》曰:五帝知其白,造五色也。明可見者,可得而蔽也。色可察者,可得而別也,別五色矣。
守其黑,為天下式。
《南華經》曰:古者五色不亂,孰為文彩?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通玄經》曰:古者至人之治,虛無寂寞,修自然之道,漠然無為而天下和。
知其榮,
《南華經》曰:五帝知其榮,造律曆也。《通玄經》曰:夫至大天地不能函也,至微神明不能見也。大可睹者,可得而量也,量曆數矣。
守其辱,為天下谷。
《南華經》曰:古者白玉不毀,孰為珪璋?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通玄經》曰:古之善為君者,法於江海。江海無為,為天下谷,其德乃足。不分争而財足,聖人淳樸而不散,淡然無欲而民自樸。
樸散則為器,
《通玄經》曰:及至五帝建律曆,別五色,異清濁,味甘苦,則樸散而為器矣。立仁義,修禮樂,則德遷而為偽矣。民飾智以驚愚,設詐以攻上,天下有能持之而未能有治者也,夫智能彌多而德滋衰。《南華經》曰:古者純樸不殘,孰為犧樽?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情性不離,安用禮樂?後世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五帝之過也。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南華經》曰:狶韋氏得之於道,以挈天地無為;伏犧氏得之於道,以襲氣母之道;神農氏得之於道,以火德王;黃帝得之於道,以登景雲之天下。
故大制不割。
《南華經》曰:是以一人之斷制天下,譬之猶一覕夫唐虞,知賢人之利天下而不知其賊天下。夫唯割也,外乎賢者知之矣。
將欲
此章《通玄經》言:末世天子諸侯以天下一國為家,以萬物為畜,懷天下之大,有萬物之多,即氣實而志驕,大者用兵侵小,小者倨傲凌下,無長久得在時,不在争,不在道,不在聖。土凝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遲。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習於行陣之事者,不知神化廟戰之權。夫好兵者未嘗不敗,争戰者未嘗不失,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所好,反自為傷,故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七國兵争亡天下也。
將欲取天下,
《通玄經》曰:國不欲貪竟得得,在天下與之,不在於自取仁義,則得。
而為之兵争,
《通玄經》曰:夫欲名是有而為之争之,吾見其不得已。
吾見其不得已。
《通玄經》曰:雖執而得之,不留也。夫名不可以求而得也,在天下與之。與之者歸之天下,所歸者,德也。若無德者,民不歸也。不歸用兵,即危道也,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
《洞靈經》曰:天下之神器也,帝王之重位也。
不可為也。
《通玄經》曰:天下大器也,不可執也,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
《通玄經》曰:夫好名者未嘗不中,善游者溺,各以所好,反自為傷,故曰為者敗之也。
執者失之。
《通玄經》曰:夫争利者未嘗不窮,善騎者墜,各以所好,反自為傷,故執者失之。
故物
《通玄經》曰:禍福同門,利害之反,不可不察也。
或行或隨,
《沖虛經》曰:或長或短。
或煦或吹,
《沖虛經》曰:或美或醜。
或強或羸,
《沖虛經》曰:或怡或厲。
或載或隳。
《沖虛經》曰:或是或非。
是以聖人
《通玄經》曰:得在時不在争,治在道不在聖。土凝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遲。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去甚,
《通玄經》曰:為強之本在於守弱,是以聖人守柔弗強,故能成其王,天下長久。
去奢,
《通玄經》曰:節用之本在於去奢,是以聖人去奢侈也,不敢驕奢,故能長久。
去泰。
《通玄經》曰:去.驕之本在於虛無,是以聖人去驕泰也,不敢驕溢,故能長久。
以道佐人主
此章《通玄經》言:七國人臣舉不義之兵,至於伏尸流血,相交於前。兵革之所起,天下大亂,好勇危亡之道也。兵者,凶器。戰者,危事。鳴鐸以身自毀,膏燭以明自煎,武勇因強梁死,辯士因智能亡。人有橫死,非命而亡,以寡犯眾,以弱凌強,兵共殺之,好兵危亡之道也。今七國亂臣好兵鬬戰,天下大亂也。
以道佐人主者,
《通玄經》曰:古者人臣理國家,治境內,行道德,布德施惠,此為上也。
不以兵強天下,
《通玄經》曰:古者姦邪不生,安樂無事,天下和平,智者無所施其榮,勇者無所措其威,不用兵強天下。
其事好還。
《通玄經》曰:戰國用兵而自容,邪人諂而陰謀,遽而驕主而用其#,亂人以成其事。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通玄經》曰:七國舉兵為難,路無緩步,田無立苗,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通玄經·微明篇》曰:起師十萬,日費千金,師旅之後,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
《通玄經》曰:甲兵之利,不足以恃強。
不敢以取強。
《通玄經》曰:古者勇於不敢則活。
果而勿矜,
《通玄經》曰:古者守柔弱不敢以自強,故能矜。
果而勿伐,
《通玄經》曰:勇於一能,未可廣應於治也。
果而勿驕,
《通玄經》曰日:古之勇者不以力為暴,可謂一於道矣。
果而不得已,
《通玄經》曰:敵來加己,不得已而用。
是果而勿強。
《通玄經》曰:古兵守柔弱者,生之徒也,天下活矣。
物壯則老,
《沖虛經》孔子謂子路曰:由能勇而不能怯。《通玄經》曰:武勇以強梁死,辯士因智能亡。
是謂不道,
《通玄經》曰:人有橫死,非命而亡,以寡犯眾,以弱凌強,兵共殺之,兵強不道,不道早已。
不道早已。
《南華經》曰:不恬不愉非道也,非德也,不道早已。
夫佳兵
此章《南華經》言: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太子悝患之,請莊子說止王之好。莊子見王曰:臣有三劍,唯王所用。王曰:願聞三劍。莊子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也。天子之劍匡諸侯,天下服矣;諸侯之劍四封之內無不賓服矣;庶人之劍一旦命絕,無所用於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謂大王薄之。王乃芒然自失,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環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於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士皆服斃其所處也。論兵有六凶,終非吉事,不可常用也。
夫佳兵者,
《通玄經》曰:兵者凶器,戰者危事。
不祥之器。
《通玄經》曰:好用兵器,逆之至也。
物或惡之,
《通玄經》曰:兵殘天下,萬民騷動,殺戮無罪,民之所讎,物或惡之。
故有道者不處。
《通玄經》曰:君子務道德,不重用兵也。
君子居則貴左,
《洞靈經》曰:陽德居左。
用兵則貴右。
《洞靈經》曰:陰刑居右。
兵者不祥之器,
《通玄經》曰:故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通玄經》曰:兵者,非君子之器,非君子之寶也。
不得已而用之,
《通玄經》曰:用兵有五,二曰應兵,不得已而用之,謂之應兵。應兵勝,此天道之所成也。
恬淡為上。
《通玄經》曰:恬然無思,淡然無慮,以恬養智,恬愉無矜而得乎和。
勝而不美,
《通玄經·上仁篇》曰:兵殺傷人,勝而不美。兵莫毒於憯乎心,鏌鋣為下。
而美之者,是樂殺人也。
《通玄經》曰:戰國不義之兵,至於伏尸流血相交,是樂殺人也。
夫樂殺人者,
《通玄經》曰:春秋舉兵以自為者,眾去之。眾之所去,雖大必亡。
不可得志於天下。
《通玄經》曰:故為他戰者不能成其王,為身求者不能立其功。
吉事尚左,
《南華經》曰:夫道有左。左,陽也。
凶事尚右。
《南華經》曰:夫道有右。右,陰也。
偏將軍處左,
《南華經》疏云:左陽主生。
上將軍處右。
《南華經》疏云:右陰主殺。
言以喪禮處之
《通玄經·上仁篇》曰:以喪禮處之。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
《通玄經》曰:戰敗以悲哀泣之。
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道常無名
此章《通玄經》言:上古行道德者,天祐之,地助之,鬼神輔之,四夷歸之,景星見,祥雲布,黃龍下,甘露降,醴泉出,嘉穀秀,芝草生,連理枝,鳳凰集其庭,麒麟遊其郊,蛟龍宿其沼,海不波湧,河不滿縊,日月星辰不失其度,風雨時順,五穀豐登。此古行道神明感應嘉祥十瑞也。
道常無名,
《通玄經·道原篇》曰:古道無名者,無言也。無言者,作始也。作始者,始作結繩之樸也。
樸雖小,
《通玄經》曰:古人之道,心欲小也,志欲天也。心欲小者,禁微欲也;志大者,無不治也。所持甚小,所任甚大,故有道以理之法雖小足以治。
天下不敢臣。
《南華經》曰:古者大道至德之世,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素樸而民性得自治矣。
侯王若能守,
《南華經》曰:古者帝王以無為為常。
萬物將自賓。
《南華經》曰:無為而無不為,萬物自化。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通玄經》曰:陰陽和合,甘雨時降。
民莫之令而自均。
《通玄經》曰:不言之令,古聖人所以為師。雖無一言,天下萬民化。
始制有名,
《通玄經》曰:後世小成有名者,有言也。有言者,遂事也。遂事者,成書學之器也。
名亦既有。
《通玄經》曰:今人之道智欲圓,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智圓者無不知也,行方者有不為也,能多者無不治也,事少者約所持也。所見大者,所知小而不知失,故無道以理之法,雖大足以亂。
夫亦將知止,
《南華經》曰:知止乎?其所不知至,知止矣。
知止所以不殆。
《南華經》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鎰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
譬道之在天下,
《通玄經》曰:故道之在天下,譬猶江海不為也。
猶川谷之與江海。
《通玄經》曰:江海不為,能取百川,不求故能得。
此處疑有脫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