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900000007

第7章

序品之二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下此第二明开发序亦有六章。一众集序。二说经序。三入定序。四现瑞序。五疑问序。六答问序。及前证信序合十二序也。由众集故说经。说经故入定。由入定故现瑞。由不了瑞故生疑。以有疑故须答。由此六事开发正宗故名开发序。所以后文云。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也。问此六云何得开法华。答由大众云集即是教所为缘故得说教。故众集为序。将明收三归一。先明从一生三。故说无量义为序。由佛入一道清净三昧。表说清净一道。故入定为序。将说究竟之乘。先现究竟之相。故现瑞为序。由现瑞发动疑问。得请文殊答。故疑问是序。由文殊答问。佛方得起定说经。故答问是序也。六事为三。初一是教所为缘中。三是能化之教。后二是菩萨发教也。中三即以三事为法华相。初一是口业明多从一生。表法华收多归一。次一是意业表佛入一道三昧后起定说一乘道。次一是身业表佛说一乘相。又表众生闻经成佛。尔时世尊者标化主。四众围绕者法华论云。从此讫尊重赞叹犹是结众集。名为威仪如法住成就。明上大众天龙云集。威仪者即前后围绕乃至尊重赞叹也。今明若望前通序即属第六同闻众摄。若望后即是开发正经序摄。所以然者。由四众云集兴三业供养。即是渴仰欲闻。是故如来为说法也。四众者有人言。天有二众谓魔众梵众。举欲色天之大者也。人有二众沙门婆罗门。智度论云。智慧人开为二分。在家曰婆罗门。出家目为沙门。佛既是天人师故举此四众也。顗禅师云。一影向众谓在座默然。二发教众谓发起佛教。如身子之与弥勒。三当机众正禀教领悟。四结缘众闻即未解但结远因缘。今谓就此经文有二种四众。一者圣有二种谓声闻菩萨。凡有二众即客旧两众。以为四也。就后文列者。出家及在家各有二众也。围绕者释论云。大众围绕则使佛德益尊。既尊其人必受其道故明围绕。其犹诸梵之围绕梵王忉利之围绕帝释。檀林师子义亦类然也。天华香等名之为供。资养于佛目之为养。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一切众生中无如佛者曰尊。恃怙之心过于天地覆载名重。美其实德为赞。赞犹未足又称扬之曰叹。虽有四句不出三业。初二为身业。次一为意业。赞叹是口业。此皆是无量义经中事。彼经云以天香等供养。大庄严王菩萨合手恭敬尊重。如说七言偈叹佛谓赞叹也。集经者略采彼经意。以开发此教也。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下第二说经序。此章来有二义。一者望前谓具三事。尔时世尊即是化主。四众以下明禀教之人。说无量义经谓教门也。教主如良医。禀教人喻病者。教门譬良药具此三事则生死有边。不具此三则回流无际。如四百观论中说。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如是则生死非有边无边。又上明三业供养则生物之福。今说大乘经生其智慧。福慧具足而佛道可成。二者望后即六序中第二名说经序也。由说无量义经方得说于法华。是故说经名之为序。为诸菩萨者此明教所为人也

问。上云四众围绕。今云何偏为菩萨

答。今言为诸菩萨者。密欲显唯有菩萨无有二乘为法华序也。说大乘经者明能被之教也。龙树十二门论以六义释于大乘。一出二乘之上故名为大。二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三诸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为大。四灭众生大苦与大利乐故名为大。五观音弥勒等之所乘故故名为大。六能尽诸法边底故故名为大。依地持论七义释大。一者法大谓大乘经。二发心大。因大乘经发菩提心。三解行大。即道种性菩萨解行成就。四净心大。即初地菩萨也。五众具大。有福德智慧二种具足。六者时大。谓三阿僧祇劫行行。七者果大。谓大菩提果。故云大乘经也。名无量义者。大乘是其通名。无量义是其别称。所以标大乘者。密欲显唯有于大乘无有小乘为法华序也。无量义者解释不同。印法师云。此经辨无量万善也。以现在行无量万善故来世成佛。问若说万善成佛与法华何异。彼答云此中但覆相明万善成佛。不言万善之外无别三乘义。此但是显实未开权也。故与法华为异。称之为序也。基法师解云。无量义者所谓空也。若是有法即有分限名为有量。空义深广称为无量。问若尔与第二时大品教何异。彼答云前教明空为三乘行本。不得为法华序。此中明空为大乘行本。故得为法华序。是故为异也。名僧传云。基公听竺道生讲善于法华。虽有二判无以取决。次注无量义经云。其无量义经虽法华首载。而中夏未睹其说。每临讲肆未尝不废谈而钦见于斯文。忽有武当山比丘慧表。生自羌曹。伪帝姚略从子。国破之日为晋军河澹之所得。数岁聪黠。澹之字曰螟蛉。养为假子。俄放出家。便勤苦求道。南北游寻不择夷崄。以齐建元三年复访奇[狂-王+復]秘。远至岭南于广州朝亭寺遇中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手能隶书口解齐音言。欲传此经未知其所授。慧表便殷勤致请。心形相俱到。淹历旬月仅得一本。仍还嵩北高入武当山。以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日顶载出山。见授弘通奉觌真文。欣敬兼诚咏歌不足。手舞莫宣遂便注解云。正以空为无量义。基览经本便谓解与经符。而印师执固不移。云明空无量义经者别是余时说耳。非法华前辨无量义经也。法华前无量义经正明万善成佛。不来此土。乃至光宅法师犹存印师之解也。今以五义证此无量义经是法华前无量义经。一者处同。同在王舍城鹫山所说故。二者众数大同。谓万二千声闻八万菩萨故。三者时节同。法华云成道以来四十余年说之。无量义经亦云我成道以来四十余年未说实相法。四者义同。虽未彰言明开三显一。而旨趣密开一乘也。五者翻经之人中天竺沙门自云是法华前说。宜应用之也。今明无量义者凡有二种。一者实相之体不可限量谓体无量。二者从实相一法出一切教谓用无量。此之体用并有深所以故称为义

问。何以知无相一法广生诸教

答。如彼经说。始从华严之会终竟法华之前集。若大若小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教皆从无相一法所出生也。非但无相一法生一切教。亦从无相一法生一切身。故有凡圣有情无情一切诸身皆从无相一法出生也

问。云何无相一法生一切教一切身耶

答。无相一法即是法身。由法身故示一切身说一切教也。教菩萨法者。即说无相一法生一切法以教根熟菩萨也。菩萨修于此法则行与佛相应。故为佛所护念。遮凡夫二乘外恶为护。令生中道正观为念

问。今说法华何故前说无量义经

答。法华者会一切乘同入一乘。今将明收入之义故前辨出生。以从一法生一切法故一切法还归一法。所以将辨收入前明出生。是故前说出生为收入之序也

问。何故将明收入前说出生耶

答。由四十余年封执三教。忽闻归一心即惊疑。是故先明一切诸教本从一生。宁不归一耶

问。但一切教从一生是故归一。亦一切众生从一生以归一耶

答。彼经明一切众生失一道清净故成种种道。诸佛无缘大悲欲令众生归于一道。是故从一道出无量教耳

问。若尔与法华何异

答。彼经直明众生失一道成种种道。亦直明诸佛为失一道众生故说从一道出一切教。正明缘之与教并从一道生。而方言未明缘教并归一也

问。缘教并归一道。何者为正意

答。缘为正也。以一道本性清净而众生虚妄失于一道故成六道。今还欲令悟一道故说从一法出一切教耳。若不明众生本失一道者。虽说一切教从一法出。终不能令归一道也。此义是法华会三归一之正意。又是令一切众生作佛之正意。若不先明此意。法华不得说一切众生皆作佛也。二者法华明于一乘。今将辨一乘故先明乘本。乘本者即是实相。要由悟于实相发生波若。由波若故行无不成累无不尽。故能出三界至萨波若。乘义方成。故十二门论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达是义则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碍。若不悟于实相。虽复广修万善。皆是有所得颠倒不动不出。即乘义不成也。三者无量义经密显于一密破于三。法华显明于一显破于三。良以三执难倾一乘难信。今示说法华由渐。故前密后显也

问。云何名为密显义耶

答。既从一生多。既密显一为多本故即多必归一。故即是显唯有一乘无有三乘。四者彼经说。如水是一约井泉不同。法水是一约众生得道为异。然法既一得道不应有异。今动彼疑情使闻后于一说三会三归一即便信解。五者大明佛化凡有四门。一者一会一说。此例甚多。二者多会多说。如华严七处八会。三者多会一说。释论云。波若非一时一会说。故前得悟者已去。后来者更复为说。以会有前后故名多会。而波若无异故云一说也。四者一会多说者。如说净名前说普集经。又即如此经将说法华前说无量义经也。此之四事皆是适缘所宜。不应责其所由也。六者法华既开会三一。似如相说。恐闻之起着故前说无量义明于无相。大庄严王问佛。行何等法速得菩提。佛答行无相一法疾得菩提。如涅槃经有所得是二乘无所得为菩萨。亦如今。于一一句中不作字相。不作闻相。以无相故得无上菩提。故将说法华而前说无量义

问。大品等是法华前说已明无相。何故说无量义明无相耶

答。无量义明无相复明一法。有似法华故前说之。佛说是经已下第三入定序有四句。初结前生后明入定时节也。结跏趺坐者明入定之缘也

问。坐法不同。何故结跏趺坐耶

答。作此坐者不同俗人。又异外道。外道等常立或翘足。以身既不端心则不正。结跏趺坐是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而心正也。将欲静心故先端身。又作此坐取道则易。魔生怖心故跏趺坐也。入于无量义处三昧第三句正明入定

问。诸佛未曾出入。何因缘故入三昧

答。须识此中三种说法华经。一者说无量义明直说一道清净名说法华。二者佛入一道清净三昧说法华。三者现瑞即相说法华。今入定正有二意。一入三昧现瑞使时众疑。待文殊决疑方得起定。二入无量义定者。表佛语默常住一道清净也。若泛依诸经例者略明十义。一者根缘所宜。谓出入适缘动静应物。二者为欲现瑞。是故入定则显定为瑞本。若不入定则瑞无所由。又不入定而现瑞者。或恐非佛现瑞。为是义故须入定也。三者夫欲赴缘说法。必须审法察机。今将演一乘故入定也。四者欲令众生尊人重法故。以法相微妙佛欲说之尚须入定。故知此法不可思议也。五者六师等谓一切时常有智慧。佛破此执故明诸法因缘成。由定发慧故静极则鉴明也。六者示佛定圆慧满。入定故显佛定圆。起定说法彰佛慧满。若不入定则定门不显。若不说法则慧义不彰也。七者为末世模轨。佛欲说法尚入定静心。况复余人散心欲说法耶。故须皆学佛慧也。八者欲示聪明人相。能善思惟能善说法也。九者入定现瑞生后三问答所由。便得略开古佛已说法华使时众闻不生疑怖。十者三密利物。谓意密入定。身密放光。口密说法也。又即寂而用为出。即用而寂为入。此是寂用无碍故有出入之名也。论云。入三昧者。明离一切障随自在力。此力有二。一者随顺众生对治摄取觉菩提分。此是无上菩提谓良药也。二者为对治无量世来坚执烦恼。即三乘执病也。即亦令知病识药义也。三昧者此云正心行处。又云调直定也

问。何故不入法华三昧乃入无量义定耶

答。有人言。既是法华序分。未是正经故不入也。有人言。若入法华三昧者。弥勒等即能测知。今欲令不能忖度。是故不入法华三昧也。今明此经大宗凡有二门。一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谓从本起末。二会三归一。则摄末归本。上无量义经明出生义。即显法华从本起末。今还入无量义处定者。即显此经明摄末归本。此二既是经之始终故为开发序也。又上说无量义经。谓从一生多即是说一法。今入无量义处定。还入一法。则出入皆是一道清净。显法华亦尔故为法华序

问。何故语默皆住一耶

答。显唯有一道更无有二。故若语若默皆住一也。又佛敕弟子常行二事。一圣说法二圣默然。圣说法者从实相观出说实相法也。圣默然者说实相竟还入实相观也。故动静语默皆应实相。实相即一道清净。上说无量义经谓圣说法。今还入此定谓圣默然也

问。前云无量义经。今何故复名三昧

答。照而常寂名定。寂而常照名慧。慧发于外名经。静极于内称定。身心不动者结上二义也。以身不动结上身端。以心不动结上心静。至人体实相而有身心。虽身不身身不动也。虽心不心心不动也。故身同枯木心若死灰。又身心不动显佛起定未期生后疑问。是时天雨曼陀罗华下第四现瑞序

问。即应说法何故须现瑞

答。此是相说法华。雨华动地表所化成佛相。放光表能化说法华相也。又既说奇特之法必感非常之瑞。盖是理数之然也。又率尔而说不生尊敬。须惊耳目方乃渴仰。又现瑞发其信心。说法生其悟解。又现瑞令其种福。说法使其植慧。又即是衣裓机案二种出子。衣裓以譬神通。机案喻之说法也。佛初成道既不得用。今将去世始得用之

问。瑞有几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月亮的守护甜心

    月亮的守护甜心

    又名:《最后的龟壳》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龟壳,里面藏着恐惧,藏着所有一切肮脏的东西,之所以藏着,是因为仍然渴望着那外面世界一切的美好,而那龟壳便是我们的防线。当有一天,外面的美好破碎了,那个坚硬的龟壳破碎了,肮脏,恐惧便会成为我们保护自己的唯一武器。一场车祸夺走了他冰月的父母,和他的容颜,以及曾经的幸福,他开始自暴自弃,轻生,成了别人眼中的精神病,而她却一直守护着他,成了他最后的龟壳。
  • 一甲子

    一甲子

    七大魔神、残暴魔君、千年前灭世之战即将到来。南宫、慕容、天剑…三大仙侠合力推算天机,窥破死气留下一指生机,留待世人追寻。公元2965年,美丽的地球不断被人类开发,濒临破碎。从而人类开始寻找其他适合人居住的星球,但是人类的科技还未达到能跨越银河系,在破灭之前曾打造出一架远航的太空船,其中一共有百人被安放在上面休眠。公元3025年,无际的天宇,太空船漂浮在虚空之中,一颗炽烈流星划过漆黑的宇宙,带着毁灭冲向了那一艘太空船。
  • 猎妖志异

    猎妖志异

    欢迎收看我的新书《阴阳捉鬼术》恰逢乱世当道,纲纪混乱,天下分崩,战火不止。这时,怪诞轶闻频现民间,百妖齐出祸乱天下。一个普通少年逢此乱世,在幽暗未明中如何挣扎前行?!妖,牲畜修炼,幻化成型,不限于白夜之隔;煞,怪力邪神、凶魔恶煞;鬼,人之命魂与怨气凝聚不散,至阴之物,出没夜间;魅,山林湖泽中邪瘴之气所成,为害人者;精,草木诞智,柳鬼树精。
  • 毕业十年方知梦

    毕业十年方知梦

    以一对大学生情侣从找工作开始,历经十年风雨,风分合合,爱恨情仇,终于获得稳固事业和坚贞爱情的奋斗成长故事。故事非常接地气,伴随着主人翁的成长,揭示了很多职场做人做事的道理,也真实的描绘了一对爱人从青涩爱情到成熟婚姻的风雨历程。另外,主人翁是以华谊兄弟一个资深员工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也带出了非常多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的内幕故事,精彩不断,让人眼前一新。
  • 恋上贵公子:校园协奏曲

    恋上贵公子:校园协奏曲

    他是受人瞩目的钢琴贵公子,她是平凡却充满天赋的钢琴少女,从小时候第一次见到他,他的名字就被她刻在心里,她拼命的努力,只为能与他并肩而行,但每当她以为自己快要靠近,他便走得更远。年少时的相遇,别离,在音乐牵引下的的再次相聚,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校园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完美邂逅。
  • 无限之斗

    无限之斗

    天才少年杨羽,家族不幸没落,后经过一番艰苦历练,终于重振家族昔日风采,更突破了位面,向更强大的力量前进
  • 重逢三生之余世

    重逢三生之余世

    安千言本以为席权宇是她的全世界,一切都在正常的进行,偏偏在婚礼当日发生了车祸,醒来之后,穿越了!“你们全是骗子,你们都在骗我!”为什么她想要保护的都在慢慢的离开她?最爱的人,和自己的闺蜜鬼混在了一起。自己从小疼到大妹妹,开车要撞自己。爱自己的那个人呢?前世为自己死,今世自己又辜负了他。等一切尘埃都落定之后,她才明白真正该死的人,是自己。“南尘,等我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后,我就去找你。”她看着墓碑上的照片,忽然觉得有点冷。
  • 智商家族

    智商家族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剑侠情缘:三生三世

    剑侠情缘:三生三世

    第一卷人间卷一十七画尽相思,书作无缘只两字。一十九笔结心意,有缘相聚莫别离。第二卷凤归来魂归本体,凤羽归来,踏遍万水千山,只为栖宿在你身旁。前身死而复活,她这份情何去何从?第三卷前尘卷她是妖皇凤羽,妖界之主。他是天尊迦罗,如来弟子。她为他放下杀戮,他为她断去佛根,即便这份爱天地不容,他却宁负如来不负卿番外待续中……(人间卷背景取于剑侠情缘网络游戏,属自编原创古风言情的三生三世情缘)
  • 异世情仇

    异世情仇

    王朝更迭,天下动荡。乱世之中,英雄辈出,有成名已久的老前辈,更有青出于蓝的年轻新一代。有热血的武斗,也有缠绵的情仇。黑角虎郭亮挺着自己的草包肚子,一脸郑重的向天宣誓:“我要当最大的官,娶最漂亮的女人!”朱子青挥舞着开天大棒,喝到:“我乃玉面阎罗朱子青,哪个与我一战!”马跃抽出手中的宝鞭,说道:“师父,今天弟子就为你清理门户!”话音刚落,鞭影重重……红梅:“一年吧,一年以后我们在父亲的坟前相见,了解我们之间的恩怨……”说完,一滴眼泪划过脸庞,滴落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