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900000027

第27章

答。虽有六义然化主为正。故合譬中正合化主。所以前明化主者。以将欲化物故前叹如来有化物之德。又令物欣此德如法受化也。就明化主凡有五句。一明处大。二辨位德重。三序年高。四叹巨富。五美多有眷属。凡为大人必具此五。此五皆是叹长者之德也。若国邑聚落者明处大也。若者杂心云若其事也。又若者.如也。如其事而说之。国邑聚落者正譬化处也。但化处有四。一国二邑三聚四落。所王之处有封疆墟域谓国也。邑者古人呼县为邑。内村伍为聚。外墟畔为落。今将释论解发趣品明一佛王化凡有四处。初谓一佛世界。二明一世界海。三明世界种。四一世界所度之分。一佛世界者。百亿日月等名一大千。如是十方各一恒沙大千名一佛世界也。一世界海者。如是一佛世界数如十方恒沙名一世界海。如是佛世界海数如十方恒沙名一世界种也。如是世界种十方无量名一世界所度之分。总此四种合是一佛王化之域国是其大处。喻一世界分域也。邑为其次拟世界种也。落是墟畔之远拟世界海也。聚是村伍之近拟一世界也。明长者在四处者穷长者之美也。一家之大亦称长者。于家之外未必皆大。若于四处为大可谓美之极。明佛亦然义可知也

问。凡有名闻要从近至远。今何故从远至近耶

答。有二义。一者欲验长者之德使名实不虚。明此长者非但远国揄扬乃至近邑称叹。故从远至近验长者实德。如来亦尔。寄此四处定佛名德。二者欲显佛虽王化四处今欲明一处之化。故从远以至近。以此一方根缘感佛故也。有大长者下第二次明位德重。世之长者凡有三种。一有德长者。二年高长者。三巨富长者。有德长者.略明三义。一者有智二者有德三者清洁无瑕。以具此三义故居物之宗称为长者。如来亦尔。一则照理周穷谓之波若。如长者有智。二众德斯备所谓法身。如长者有德。三万累永尽所谓解脱。如长者无瑕。三德既圆居在物表称为世尊也。其年衰迈者第三句辨年高。即是耆年长者。前明其位德重。此譬于年高。以德重年高为物所敬。佛亦如是。一备众德二寿命无穷。以具此二义为物所尊也。此据法身为譬。以法身寿不可尽。二者借老人以譬应身。老人生途以穷余命无几。譬如来此身最后无复余生。故释论云。我生胎分尽。是最末后身。我以得解脱。当复度众生。三者取废化来久作譬。昔为菩萨时教化诸子。诸子违教经于劫数。菩萨废化已久故名为老。故信解品云自念老朽无有子息。四者借最后应付子财为譬故称老年。五者.老人在世既久。多所闻见讽诵今古。以譬如来具一切智者。六者其年衰迈。衰迈之人不久住世。譬如来非是安住三界之人。七者行行来久。譬老人之年积也。财富无量者第四叹巨富。即是大富长者。世之财宝能离苦得乐。法宝亦能离生死苦得大涅槃乐。福慧具足为财富。出用不穷名无量。又众德圆满为财富。异于因住称无量。多有田宅。智断具足能生物善为田。慈悲覆阴称之为宅。又养命曰田。安身为宅。法宝亦然。能养物慧命若田。安物法身如宅。能安养者无穷故云多也。及诸僮仆下第五明长者眷属。旧云喻所化众生也。学功微浅为僮。德行未高如仆。今谓下明五百人是通论所化。三十子是别论所化。则所化事尽。今不复喻之。但取譬神通以为僮仆。如后老弊使人也。世富长者凡有三种。一内多珍宝。二外多田宅。三多诸僮仆。备此三种乃称大富。佛亦如是。一内备自德如多珍宝。二外能生物之善及慈悲覆阴譬多田宅。三有神通运用譬僮仆屈曲顺从。其家广大者第二明化处。上国邑聚落举处以叹人。故长者为四处所崇仰。今举人以明处。辨长者于一宅内有训导之能。又上明四处通辨佛在净秽诸土化物。今明其家广大别序三界过患秽土之化也。三界弥旷名为广大。六道所栖称之为家。唯有一门者第三序教门也。九十六种所说之教并不能出离生死故名异门。唯依佛教方能出苦称一门也。此对外道为异故铭佛教为一。此通喻大小乘教。总称一佛教也。多诸人众者第四明所化人也。三界含识品类滋繁故云多诸人众。一百譬天。二百譬人。乃至五百通取三途。修罗或开或合故称乃至

问。成论及智度论明有六道。萨婆多部唯明五道。云何会之耶

答。有论师云。取其生报则修罗属鬼神故明五道。取其受报即与天相似故分六道也

问。明五百便足。何故复明一百二百耶

答。人天堪受化故所以别说也。止住其中者五道众生乐居不舍故云止住。亦则是四十居止。八大地狱与饿鬼畜生为十。四天下六欲天复为十。欲界合二十。色界有十六处。无色四处合四十也。堂阁朽故下第五明化意。就文为二。初序宅相二明火起。序宅相为二。初总明三界无常。次别明三界无常。旧云一重屋曰堂。二重以上称阁。欲界在下喻堂。色无色界居上喻阁。今明公集之舍为堂。舍而重累称阁。三界果报是众生共有。而同聚其中譬之如堂。三界果报高下升沉如舍重累喻之如阁。无常衰谢义言朽故。墙壁颓落者第二别明三界无常也。前明色法无常。外都援为墙。内别障为壁。外四大成三界形域如墙。成内身四大如壁。色法衰谢义同颓落也。柱根腐败者。舍之所以立为柱之所驻。果法所以存以命根之所持。既以阴身为舍。宜用命根为柱。命根势稍穷报身将坏。其由柱根腐败堂舍将倒。梁栋倾危者。身之维持寄在心识。屋之纲纪要由梁栋。柱根摧朽故梁栋倾危。命根欲穷则心识将落

问。何故但明三法无常耶

答。有为之法凡有三聚。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墙壁颓落谓色法无常。梁栋倾危谓心法无常。柱根腐败谓非色非心法无常。色法既粗无常相显故在初说之。心法微细无常相微故在后说。非色非心命根能连持色心故在中间说也。周匝俱时欻然火起下第二明火起烧宅。所言火者谓众苦也

问。常有三界则常有众苦。亦应常有火宅常有火燃。何故前明火宅后辨火灾耶。

答。此譬可具通别二义。一者通序三界并皆转变具受众灾。若尔既常有火宅亦常有火灾。此二实是一时。但说成前后耳。前明舍宅序其无常。后辨火灾明具众苦。苦与无常是物所患故偏说之。二者别譬此会三根众生。昔日禀化苦有暂息之义。佛既去世还起烦恼。以烦恼故受诸苦果。故前明火宅后辨火起。又已受阴身之苦譬如舍宅。新更起惑招苦名为火起。后之一义通二人也

问。何以知此譬具通别二义耶

答。列五百人复明三十子。五百人通譬五道众生。三十子别明昔曾禀化也。所以具明通别二种众生者。以具化二人故也。一者别化中下根人令识三一权实。二者通为一切众生令知三界过患也。又此经令一切众生离凡夫地复离二乘地。以说三界过患故令物不贪三界。谓离凡夫地。后明诸子出门求车不得及等赐大车。令知二乘是空卷一乘是真实。令离二乘地。以是因缘故具化二人也。周匝俱时者。众苦譬火。无处不有义同周匝。三界俱苦说为一时。出于横造故云欻然也。焚烧舍宅者。烦恼为火烧心善根。众苦为火焚身乐受也。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下第六辨三乘根性也

问。五百人已摄三乘根性。今何故重辨乎

答。前明五百通辨五道众生。明有人天乘根性未必具三乘根性。今别明三十子。虽是五道所摄但别有三乘根性故别说之。昔曾禀教生善。善从佛生詺善为子。以善目人。人受子名也。旧云十譬声闻。二十譬缘觉。三十譬菩萨。声闻德少故数少。菩萨德多故数多。又云十子易得如声闻根性易得。乃至三十子难得譬菩萨根性难得。今并不同此二义。以十譬菩萨。二十譬缘觉。三十譬声闻。求大乘者少如一十。求缘觉稍多如二十。求声闻者转多如三十。此释出华严经贤首品。又即如此经三根人。上根得解者少如身子一人。中根稍多如四大声闻。下根转多乃至五百也

问。何故无有一乘根性耶

答。三乘中大乘即是一乘根性。又此中正明三乘机发。一乘机发在后故今不说也

问。子有定数。何故言或至三十耶

答。凡有三义。一者或开声闻缘觉为二乘。或合为一小乘。以开合不定所以言或。例如上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修罗或开或合故有乃至之。言二者就昔三乘根性不定。如大品。六十菩萨退为罗汉。迦叶本是缘觉根性值佛故成声闻。声闻之人若不值佛即成缘觉。以不定故所以言或。三者昔虽有三乘根性终并成菩萨。故复云或也。长者见是大火下第二明见火譬。此譬所以来者。上叹佛德无不圆累无不尽。今见子累无不圆德无不尽故起大悲心也

问。见何等子起大悲耶

答。具见通别二子起大悲心。一者通见五道众生无乐有苦。二者别见三十子昔曾禀化应得离苦而背化起惑更受煮烧。故起悲也。前方便品法说有三。一能见二所见三起悲。今转势说法亦开为三。第一明长者见火即大惊怖。二自序己之已出。第三伤子之未离。初有三句。一能见二所见三惊怖也。是长者见是者。将欲救难故前明见。即譬如来居法身地以佛眼见众生无乐有苦也。是大火下第二明所见。普烧三界故称大火也。四面起者即是生老病死。涅槃经取譬四山。今譬之四面。生为东面。老为南面。病为西面。死为北面。即大惊怖者第三明惊怖。别据三十子而言者。昔经受化不应致火。故惊。迷着苦境恐慧命将尽成一阐提。所以怖也。通就六道众生释者。一往怛愕曰惊。定知是可畏之事称怖。譬慈心一往与乐称惊。次起悲心拔苦为怖也。而作是念下第二自序长者己之已出。所以自序之己出者。意在子之未免也。所烧之门者明所出处也。此詺三界限域为门。故后文云今此三车皆在门外。即其证也

问。此与前唯有一门何异

同类推荐
  • 龙筋凤髓判

    龙筋凤髓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皇极典宸翰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宸翰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台湾通志

    台湾通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随自意三昧

    随自意三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蒙养诗教

    蒙养诗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修道大掌教

    修道大掌教

    李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携带着可修炼道术的修道系统来到了这个世界。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 至尊狂魔都市行

    至尊狂魔都市行

    魔界至尊身陨,却将自己的全身修为化作一颗赤血珠投入六道轮回。少年楚风意外得到了这颗赤血珠,受赤血珠的影响,本来便年少轻狂的楚风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以魔道少主之名,携十八修罗死卫,带着张狂强横的实力,如同彗星般崛起!修罗令出,伏尸千百!阎罗令出,赤血万里!年少不轻狂,枉为少年郎!如果——你是青少年的话,就请进来,跟随主角一起轻狂摇曳吧
  • 神的妄想国

    神的妄想国

    起源树上的妄想国,我们的故事从意识海开始。现实与梦想不符,那就改变现实!以自在永恒之名,吾必粉粹万物,再造乾坤!荒芜虫族、深渊恶魔、异形古圣、混沌邪神、高等灵族、不朽神民……,无数的伟岸存在站在方宁的对面,他的敌人是整个宇宙。而他无所畏惧。QQ群(596312448)有兴趣的书友加一下,探讨剧情。
  • 网游之苍宇劫

    网游之苍宇劫

    主人公等四人满腔热血进入《天劫》,本想在游戏中一展身手、建功立业,但天不不随人意,在游戏中他们遭到敌人围攻,朋友出卖离弃,帮会的追杀,而拼命的逃亡,被迫来到异国他乡,经历种种的他们在异国他乡艰难的成长着……
  • 神医之废柴逆天大小姐

    神医之废柴逆天大小姐

    她,21世纪的顶级杀手,结果完成任务时被炸死,还是她所爱之人炸的!醒来后附在一个不会轻功,没爹疼,没娘爱,还没有人喜欢的废材大小姐身上.却有一身好医术.而他----西楚的妖孽王爷---幽王殿下向以冷酷为名.可是遇见她却赖在了她的身边.但是幽王殿下的爱慕者和仇人也不少,她要该怎么办?
  • 浪里白龙

    浪里白龙

    一个柔情反派的故事。(ps.为啥挑冷门的武侠来写?1.向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好作品致敬。2.媳妇儿爱看。)
  • 虚拟现实之末日余生

    虚拟现实之末日余生

    如果虚拟世界能够完全模拟现实,那么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又有什么问题呢?如果靠着游戏能够生活下去,何必再日日过着看人脸色的生活!丢下笔拿起武器!忘掉现实的不愉快,加入到《末日余生》的世界中来!
  • 毒医神女:冰山帝君腹黑后

    毒医神女:冰山帝君腹黑后

    “哦?我后宫佳丽三千,美男如云,我还怕你不成?大胆妖孽,见到我还不快到我的碗里来?”“这话似乎有点不对!”“哪里不对了,你敢怀疑我的话?”“美男如云怎么讲……”“就是富则男宠成群啦!”……“我一定要把你追到手,当我的男宠!”“我靠,断袖哇你!”其实人家是女的,我女扮男装容易吗我?……默默节哀三秒钟!“你再吵一句信不信我毒死你?”“我好怕怕啊!”……“等你当了我的男宠,我就封你为皇后娘娘!”“你可以再无耻一点吗?”“可以啊,我把你祖宗十八代都封为妃好不好呀?”……
  • 天降驱魔妃

    天降驱魔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驱魔世家的传人,敢爱敢恨,粗鲁不堪,爱财,他是一个没有历史时代的王爷,冷酷无情,黑腹奸诈,残忍,一场意外的穿越让他们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相遇,相爱,相守。“王爷,麻烦你向后转身向前走五步,顺便关一下门,不送了!”叶子星靠在床头看着距离自己不到一米远的某男人。“哦,本王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刚走两步的反应过来的夜景轩愤怒瞪着床上的笨女人。大婚当晚:他为了心仪的女人把她一个人丢下让她一人独守新房,让她成为全天下人的笑话。婚后第二天:他为娶他心仪的女人,以皇后的名义将她骗进皇宫,当她得知,她快马加鞭赶回府中当着所有人质问他:“夜景轩…你是不是真的要娶她?”“是”他果断的回答她。
  • 复仇萝莉:冰川男神求抱抱

    复仇萝莉:冰川男神求抱抱

    遭人背叛伤心欲绝的月殇璃跳楼之后因怨气太重不能投胎而被系统莫名其妙的契约,然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错!事实是后来月殇璃穿越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然后……冰川系统竟然告诉了她一个惊天大秘密!然后月殇璃就被吓坏了。直到系统快死了月殇璃才知道了自己到底爱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