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95400000003

第3章

元始祖劫圖

元始祖劫,化生諸天。開明三景,是為天根。

衍義

《太上度人經》云:元始祖劫,化生諸天,開明三景,是為天根,上無復祖,唯道為身。道書云:一炁分為三炁,三炁各結一宮。龍漢之初,玄炁結而為玉清之宮。赤明之初,元炁結而為上清之宮。上皇之初,始炁結而為太清之宮。玉清統十二天,九聖居之。上清統十二天,九真居之。太清統十二天,九仙居之。三清所統三十六天,謂之大羅天。三十六天分居四極,每極九天。大羅之下,為大梵天。凡四,又為之四種民天。自大梵而上為大羅,大羅而上為三清,此諸天皆前劫修真。與道合真,聚則成形,散則成炁,合散自然,無有名貌,窮無盡劫,不復退墮。自大梵而下為無色界,無色界之下為色界,色界之下為欲界。欲界凡六天,色界凡十八天,無色界凡四天,是為三界二十八天。人積善功,得生欲界天,或為天主,或為天人,或為天衆。欲界天人,猶有欲想,無欲想則昇色界。色界天人,猶有色想,無色想則昇無色界。無色界天人,猶有覺想,無覺想則昇大梵天,而出三界之外矣。三界二十八天,分居四方,方各七天,謂之八圓,又謂之四梵小羅天也。凡夫有善行高功,得昇三界天而止。天福盡而不增修,則有退墮,故各有壽量。六道中之天道,蓋三界天也。三界天人,一念不真,自上仙降為下仙,下仙不能加功,則復還人趣,所謂退墮。

無盡居士張商英,撰《廬陵道藏記》。今玄妙觀道藏是也。空洞之先,炁母混成,不妄為真,不二為精,不昧為覺,不測為神。孰清孰濁,孰凡孰聖,孰短孰脩,孰魔孰正。輕極重生,上下乃形,下騰上降,水火傳精,故有日月,晝夜司明。一二成主,三微成炁,三炁成候,三候成節。大明終始,五六循環。日從左運,辰以右合,周流六虛。故新相易,剛柔交發,三才奠體。杳冥太空,三清所都。莫知其先,強目曰元。莫知其初,強目曰始。莫知其大,強目曰太。莫知其頂,強目日上。高而無至,名之曰尊。寄而無我,主之曰君。能虛能盈,能一能萬。化生諸天,成就世界。中有妙山,名曰玉京。四方既正,八方既分,三十二帝,分住寶城。斗箕角輯,井參奎璧,魁承罡建,五合造運。杪毫忽釐,與道同流。劫運悠曠,太少格塞。邪氣失元,散入羣生。因其九竅,發生情識。情流識蔽,宛轉顛倒。因流起愛,蔽愛生憎。憎愛交攻,前伏後起。棄明趨昧,積昧為陰。結陰為幽,入幽為鬼。伸為人形,傍為異趣。啖食凌暴,更相強弱。性不得靜,命不得延。黑炁慘霾,干犯霄極。三清化主,三天帝君,鑒觀在下,一念慈悲。自然妙炁,絡繹成文。靈風鼓奏,自成音聲。至慈度厄,至仁好生。至正摧邪,至明破冥。上列宮曹,下設嶽瀆。衆真分職,列仙分統。真機既漏,玉字乃出。火鍊洞陽,筆著空青。玉檢金版,符錄呪訣。教授仙衆,威制魔群。鍊度魂魄,役召萬靈。

混元化身之圖

宋仁宗御讚曰:大哉至道,無為自然。劫終劫始,先地先天。含光默默,永劫綿綿。東訓尼父,西現金仙。

百王取則,累聖攸傳。衆教之祖,玄之又玄。

《如如顏居士語錄》讚曰:生從無始,代屬周王。化身復現,釋迦問禮,猶聞夫子,八十一天之教主,百千萬劫之導師。

《太玄經》曰:太上老君,萬億化身,隨方設教,應機立號,普濟天人,朝朝降蹟,代代帝師。希賢以《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同一道也。

《家語》曰: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聘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敬叔與俱至周,一問禮於老聰,自周反魯,道彌尊矣。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

葛仙翕序《道德經》曰:老子體自然而然,生乎太元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極乎無極,故無極也。明教嵩禪師《鐔津集》曰:夫老子所言者,大道也。故孔子於禮則曰:吾聞諸老聃。《禮運》曰:大道之行,與三代之英。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擊辭》曰: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而《老子》曰:王侯得一,以為天下正。考其無思無為之理,陰陽變化之說,二書豈不皆然必以老氏為非,則《易》與《禮運》可燔矣。夫先儒之好辯者,孰與孟子。孟子之時,老子之書出已百有餘年矣。而莊子復與孟子並世,如其可排,則孟氏已排之矣。豈待後世儒者辯之耶?司馬氏謂:老子之道,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或不然,譏其先黃老而後六經,是亦不其意也。太史公之書,孔子即為之世家,老子即為之列傳,此豈尊老氏之謂耶?蓋以老氏之道,乃儒之本,所以先之者,正欲尊其本也。

《史記》曰:老子之道,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又曰: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澹足萬物。《西漢書》曰:道家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術也。

了翕陳先生《罐史評》曰:漢武帝黜黃老而用儒術,興大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曆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號令文章焕焉。可述此用儒之效也。然天下多故,主心不靜,專務改作,百姓厭苦。用好事之臣,以開三方海內虛耗,戶口臧半,兵不戢而自焚,恩虧於父子之間。其發於命令者,未嘗不本於仁義。而觀其效,則不異於始皇者幾希。當此之時,天下不一日無事,思慕文景不可復得。然則黃老之清靜,亦何負於天下哉?吾儒之論,必日彼非此是,與其是孝武而非文景,孰若兩取而兼其善哉。

昌黎韓文公愈《進士策問》曰:孔子亦有師,問禮於老聃。今之人不及孔子遠矣,而且無師。然其不聞,有業不通而道德不成者何也?出文集第十四卷。

疊山謝氏曰:《道德經》者,能發明上天之心,於世道未嘗無益。

雷霆互用圖

上下往來,陰陽相應。

《金誥》曰:天地清濁,其質如卵,乃太空之中一物而已。陽升到天,太極而生陰,以窈冥抱陽而下降。陰降到地,太極而生陽,以恍惚負陰而上升。一升一降,與天地行而萬物生成也。濂溪周子曰:无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晦庵朱子曰:陰以陽為質,陽以陰為質。水內明而外暗,火內暗而外明。橫渠曰:陰陽之精,互藏其宅,正此意也。

《真原》曰;陰陽升降在天地之內,比心腎交媾之法。《玉書》曰:陽負陰而上升,陰抱陽而下降。一升一降運於道,所以天長地久。

雷霆之圖

為天之樞,其性善,其主生,其體陽,其象陰,故甲丙庚壬為陽雷。

為地之機,其性惡,其主殺,其體陰,其象陽,故乙辛丁癸為陰霆。

《莊子》曰:陰陽錯行,天地大駭,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塊。

《淮南子》曰:陰陽相剥,感而為雷,激而為霆。《金誥》曰:陰中伏陽,陽炁不降,擊搏而生雷霆。橫渠張子曰:陰炁凝聚,陽在內者不得出,則奮擊而為霆。陽炁伏於陰炁之內不得出,爆開而為雷也。

環溪昊氏《璣衡內篇》曰:洊雷為震,固也。而雷何以有聲?蓋下四爻離象也,互離之上則坎也。火入水中則激烈有聲,以物之小者推之。火鍛金石,使之透徹,持以入水,其聲尚奮,況坎離之大炁乎?渾天之象包於地,日東升西沒,明入地中,而天一生水則水在地中。越宿復升于東,明出地上也。日出扶桑,實騰于海,故曉日清潤。及其沒也,其聲震厲如雷。故崦磁之圖擊金鼓以雜之,否則稚耄駭懼。此火入水而有聲之驗也。故知水火之怒氣,激而成雷,而況坎為雨,離為電,復相因乎。

《子朱子》曰:雷雖是炁,但有炁便有形。如蝃蝀,本只薄雨為日所照成影,然亦有形,能吸水吸酒。

《爾雅》曰:疾雷為霆。

宿曜玄機之圖

希賢曰:天道左旋,日月五星順行於四七之間,為天之經緯。所以起滅四時,生成萬物,皆因梵炁之功,為天地常行之道。《度人經》云:周迴十方,旋斗歷箕,迴度五常是也。

《混元三清經》云:陽精之炁為日,陰精之炁為月,日月之餘炁,散為星辰,分布二十八宿。

《黃帝素問太始天元玉冊文》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先。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炁真靈,總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亨。

雷霆三關圖

祝為天關訣為人關罡為地關

《黃庭玉經》曰:口為天關精神機,手為人關把盛衰,足為地關生命扉。

希賢曰:孟子謂:所過者化所存者神。道書云:身雖死,陽神存。

呂洞賓《尸解復現詩》云:昔曾錦水留遺蛻,又到蓬萊別姓名。

斗柄周天之圖

希賢曰:天以斗為機,經歷十二辰之上,順五星於四七之間,而化生萬物也。若斗柄不運,緯候參差,則吉凶生於爻象,符火失於晨昏,星辰錯亂,日月差殊,四季不調,萬物不產。故曰:乾坤日月本不運,皆因斗柄旋其機。故斗之正二三月,運寅卯辰之位,生育萬物也。四五六月,運巳午未之位,長養萬物也。七八九月,運申酉戌之位,成熟萬物也。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運亥子丑之位,收藏萬物也。斗柄周天,歲功成矣。大哉,無為之化也。經云:天以斗為機,人以心為機,故天機運於陰陽,人機成於大道。斗柄之機,不可不察也。

邵康節云:天渾渾於上而不測也,故觀斗數占天也。斗之所建,天之行也。魁建子,杓建寅,為晝是也。

楊子雲《太元經》曰:斗之南,左行而右旋。

四象歸真圖

希賢曰:經云: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則是窮人.欲滅天理,皆心之所動也。《莊子》曰:嗜慾深者天機淺,故聖人無為。緘舌氣,含眼光,凝耳韻,調鼻息。四象合和,歸於虛元寂然不動之中,真我也。顏子如愚,達麼面壁,夫子默識一貫,老子抱一守樸。《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道言:常能遣其慾而心靜。《四十二章經》佛言;遠離嗜慾,心意清靜,同一境界也。

《莊子》曰:天機不張,五官乃備。

《中庸》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荀子》曰:目不欲景其色,耳不欲驀其聲,口不欲綦其味,鼻不欲綦其臭。又曰:心居中虛,以治五官,是之謂天君。

註曰:五官者,耳目鼻口形也。《度人經》云:神風靜默,山海藏雲。天無浮翳,四炁朗清。

混一三才圖

《金碧古文龍虎上經》曰:雞子為形容,叅合應三才。又曰:徑寸之珠,混合三才。

《文中子》曰:止蕩蕩倉蒼之謂也天者,統元黑焉,非止蕩蕩倉之謂也。地者,統元形焉,非正山川丘陵之謂也。人者,統元識焉,非止圖首方足之謂也

《列子》曰:元炁輕清者為天,重濁者為地,沖和之氣為人。

五雷攬簇圖

希賢曰:五氣朝元,一塵不染,能清能靜,是曰無漏。肝為東魂之木,肺為西魄之金,心乃南神之火,腎是北精之水,脾主中宮之土。是以聖人,眼不視而魂歸於肝,耳不聞精在於腎,舌不聲而神在於心,鼻不香而魄在於肺,四肢不動而意在於脾。故曰:攢簇五雷,《玉樞》曰:東方風雷在肝宮,南方火雷在心宮,西方山雷在肺宮,北方水雷在腎宮,中央土雷在脾宮。斬除五漏。寂然不動,為道之體。感而遂通,為道之用。斯五雷之妙也。

雷霆吞啖圖

希賢曰:天動地靜,天圓地方。動者必圓,靜者必方。圓則變通,方則凝定。方如車,圓如輪,輪轉則車嗚,內運則外應。是以雷霆之妙,在於坐運也。

《黃庭內景玉經》曰:外方內圓神在中。

《文中子》曰:圓者動,方者靜,其見天地之心乎。

《孫子》曰:圓則動,方則止。

同类推荐
  • 四圣真君灵签

    四圣真君灵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Real Thing

    The Real Th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所安遗集

    所安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居官必要为政便览

    居官必要为政便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被抓住的风

    被抓住的风

    本文是一篇现实和回忆穿插的故事,部分真实部分虚构,主要是为了纪念曾经年少的日子和想像中的日子,和如今的现实,世界是如此的多变,那群好友你们现在又在哪儿呢,虽然文字无法记录曾经的美,但试一试又何妨呢,留下一份回忆,至少对于我来说,应该还是值得的。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 五色茎

    五色茎

    我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我相信世上有很多个平衡空间,我会在不同的时空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我总想,在别的时空里我的生活一定会比现在简单和幸福的;可是我忽略了一点,就是无论在哪个时空人类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哪里同样会演绎着有笑有泪,有世态炎凉的故事,唯独看透,并把自己融入才能在不同的时空里同样不枉此生。
  • 英雄集

    英雄集

    男儿要霸气,头可断,血可流,眼泪不能流,黄泉炼狱也敢走,刀剑加身眉不皱。
  • 神魔朝

    神魔朝

    投胎转世我竟然记得前生记忆?我接住前生记忆天资过人从小就受到家族培养,可没有想到家族被人灭了族,只有我侥幸活了下来那年我7岁,借助家族最后的宝物我走上真正的修仙之路上,我要成为最强的修仙者,为家族报仇。
  • TFBOYS之有你世界才更好

    TFBOYS之有你世界才更好

    突如其来的哥哥易烊千玺让李媛手足无措,来到重庆,发现自己曾经抛弃了自己的浩轩也在那,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阴险的笑容······三只的爱慕,欧雪梨等女生的挑拨,到底谁能夺得李媛的芳心?
  • 远杉

    远杉

    季杉爱过一个人,但注定没有结果。他离开了榆城,宿命般的邂逅了路远,便再也没有绕开。
  • 我真不是好人

    我真不是好人

    这个城市一直是黑着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那些景物和空气都像是有侵蚀性的外来物,一天一天地吞噬者我受伤的心。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命运就刻上坎坷两个字,没想到这两个字一直遮掩着我整个青春,我一手握着仇恨,一手握着逆爱,行走在无人路上,没有人谅解我的逆爱,没有人理解我的仇恨。颠覆性别和风格的尝试,以一个女孩眼光去描述男孩的叛逆青春,究竟它是怎样的?
  • 瓮中人语

    瓮中人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墓剑

    墓剑

    天下正道是沧桑,可不知何为正、何为邪,何为魔又何为道。是是非非如何分辨,正所谓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多少奸恶之人被天所佑,而又有多少心存善念之士死于非命。九州浩土,天地万物。朗朗乾坤,丑恶善美,由天而判。而天就一定是对的吗?看修罗一门怎么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