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91200000006

第6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失亦切,猛獸不據,攫音钁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絞子壘切作,精之、至也。終日號音毫而嗌不嘎一邁切,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音以。

含抱也至德之厚深也者,其行音杏可比

於赤子。赤子外無物情,內無其心。無心則物不為對,故毒虫不螫,猛默不據持也,攫鳥不搏手擊也。赤子骨弱筋柔,任手而握物牢固,未知牝牡陰陽也之配合而赤子陰器作長也者,至精之至也。赤子終日號叫也而嗌咽也不嘎聲破也者,至和之至也。能知無心、至精、至和曰常,知此常乃曰明。不明常理,百端滋益其生,此曰凶祥。兆也或用心使氣,令體盛實,此曰暫強,乃是衍法而非道也。夫體盛氣強,如物恃壯,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是道,宜當早已止也。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自悟自知者不可言,若殢於言者,則不知。欲求不可言及之道者,但塞其兌,閉其門,挫其心之銳,解其事之紛。應事則和其光,處世則同其塵,常應常靜,是謂玄同自然。無憎無愛,所以親疏自平,利害自除,貴賤自滅,使萬物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諸緣俱息,打斷情見,蕩然自在,獨超萬法,故為天下貴。

以正治國,以奇音羈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音碁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耶?正復為奇音碁,善復為妖。民之迷,其日固已久矣。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正者,一也。王侯得一為天下正,故云以正治國。吉凶悔咎生乎動,惟一能克勝,故云以奇一數也用兵。孫子云口道是以無事取治也天下也。老子曰,吾何以知其然哉?周時天下多認諱,人不敢言下情之病,而民彌貧;人多利便之器,尚賢矜智,國家滋昏;人多伎巧,無益盛行,故奇異也物滋起;法令滋彰,失於德化,民不知恥,故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是以無事治天下也,雖其政悶悶,不顯其治,其民淳淳而自化。若用有為治世,雖其政察察而顯其治,其民缺缺而不完。用有為救世,如湯療疥,暫時為福,疥盛緣湯。蓋禍兮因福之所倚,其為福兮,乃禍之所伏。孰知其極之理?蓋治國者,其無正耶?今人正復反也為奇,邪也善復為妖,民人也之迷惑,其日固已久矣。是以聖人大方而不分割,清康而不劌,傷也處直而不申肆,藏光而不炫耀者,皆處於無事也。

治人事天,莫若嗇。音色夫惟嗇,是以早復。早復謂之重真容切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用智識治人事天下,則失其正,莫若嗇。有而不用曰嗇。夫惟嗇,是以早復正也。早復謂之重積至德,語云: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重積至德則事無不克。勝也無不克而非苟且,則莫知其極。盡也莫知其極,可以有國。蓋正為國之母,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木根柢也乃長生久視之道。若言治身,當抱其一。一為形之母,是謂深根固柢,乃長生住世留形久視之道也。但以一為法,則事無不克矣。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治大國若如也烹小鮮魚也者,謂不可擾也。擾之則魚傷,故以用也無為之道蒞臨也天下者,而民不傷。至於其鬼人日鬼不為神祟疾疫傷人,非只其鬼不為神祟,其神天曰神亦不為虫蝗水旱傷人。,非其神鬼不傷人,緣聖人用無為之道亦不傷人。夫人神幽顯,兩不相傷者,故無為則與天地鬼神同德,蓋德交合也歸焉。是以無為治天下者,無天怨,無人非,無鬼責。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二,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治大國者,宜體天道,下濟流行。夫天下之交,合也觀天下之牝,牝,柔靜也。牝常以靜勝牡,牡,剛動也。以靜為謙下法。故大國以用也謙下小國,則取小國附之;若小國以用也謙下大國,則取大國納之。故或用謙下以大取小,或用謙下而小取大#1。大國不過欲兼畜養也人,是樂天者也。小國不過欲入事人,是畏天者也。孟子曰: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居大者不可恃強,宜為下之也。

道者,萬物之奧也,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音杏可以加於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何也?不曰音越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道者,乃萬物之奧也。善道人貴道之若寶,不善道人恃德之所保身,是故尊道為美言,從之可以如市,以德為尊行,可以加於人。夫人不善道德者,又何棄之有也?故如堯讓許

由,立為天子,楚置莊周為三公,招賢之聘,雖有拱璧圭璧也,玉為之。以先前也駟乘之馬,公卿之車如此之榮不受而隱去,是不如坐進此道也。然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事也?所貴此道者,何事也#2?所貴者,其心無欲。視榮華如塵垢,而不曰求其以得者,有著境妄念之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聖人為而無為者,是處事於無事也,此恬惔之德,其味無味。應大與小,言其形多與少,言其數塵境妄緣,能為怨對者,以無心為事,故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故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人欲圖難者,又先於其易。欲為大者,必先於其細。小也天下之難事必作為也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為也於細,是故聖人而無所作,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由難之,故終無難矣。

夫輕諾許從,後必寡信。緣於多易,後必多難。是以聖人應世而母必由難之,故至終無難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

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故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矣。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以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其安易保持於危,其未兆易謀於已成,其冰脆薄則易泮冰散也,蓋其微者

易散也。凡事為之於未有之際,治之於未亂之時。夫合抱之木由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事皆從微而至大,不可不慎也。凡有為者,故有敗之應;有所執者,故有失之。是以聖人處事於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是故民人也之從有為之事者,常於幾成而敗之。幾者,心動之微也。心未動以前,心處於無而不名,幾動則顯露,亦不名幾。幾者,心始離無入有,在有之微,乃欲之初,事之始也。若能慎事至終如事之始,則無敗事矣。是以聖人欲不欲者,慎心動之微。不貴難得之貨者,慎事動之微。故知聖人之學,不用幾識為學,以復眾人之所過也,以輔順也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古之善為道治天下者,非不也以用也智見明民,用智治世,是將以愚民之也。民之難治者,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模也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之理深矣遠矣,謂與物事也反矣。不以智識明民,然後乃至大順天下俱順。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故聖人處上而人不重,音仲處前而人不害,所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處下之也,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在人上,以其言卑下之;欲在人先,前也以其身後之。是故聖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所以天下樂推而不厭者,以其謙退不與物爭,是故天下之人莫能與之爭。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其細也夫。

老子曰天下皆謂我道大者,謂不拘形名度數故也。有似者,終不肖。似也下同夫惟一氣之大,故似。然居於形名度數,則終不肖。古人云:似則似,只未是。若肖則久矣,其細小也也夫。夫,助語也。學人當子細,若心有一毫一絲情識思念不盡,由屬形名度數之內,依舊生死輪迥,故先聖有此垂誠。

我有三寶,寶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音掌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正,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矣。

老子曰:我有三德,甚可為寶。貴重之意其寶執而持之,可以治身,可以治國。一曰慈,以仁愛物。二曰儉,以寡於欲。三日不敢為天下先,謙而不爭。夫慈則敏惠,故能勇於救物;儉則常足,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大器長。今捨其慈且取也勇,勇必害物。捨其檢且取也廣,廣則傷德。捨其後且取也先,先則人怨。害物、傷德、人怨,是死之道矣。夫用兵,慈愛不爭,乃天之道也。用慈以戰則為正,以守正則固。如天將救之,以慈衛護之。古之善為兵之士者而不用武,善戰者以慈愛救物而不用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謙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二者是謂配合也天,乃古之至極之德。古之用兵有言曰:吾不敢為主主者興事而為客,客者應敵不敢進一寸而甘退一尺。如是言之,是無意於爭也。是謂雖行應敵,無行同;攘臂所以表怒,今不怒,無臂同;仍引也事者欲爭,今不得已而應敵,與無敵同;執兵仗以表殺,今以慈為主,與無兵同,是以慈為寶也。老子曰:禍莫大於輕敵,易動也輕敵則幾喪失也吾寶。故兩國抗舉也兵相加,則慈哀於人者勝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吾知也。知我者稀,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老子曰:吾言簡直甚易知,無所作為甚易行。天下之人以情識測度,欲見欲聞,欲為欲得,故莫能知,莫能行。此書言理有宗本,論事有君主也意。夫惟無不也知言之宗、事之主,老子日是以不知吾也。知我道者稀,嘆曰則我道貴謂無上也矣。是以聖人外被褐褐賤衣也而同塵,內懷至道如玉。如玉隱石,惟見於外,罕知其內矣。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清靜經》云:內觀其心,是知也。心無其心,是不知也。能悟心無其心,此為尚矣。道者,心常無思無欲,寂然不知心之所住,若知者是病矣,夫惟能病知為病,則不被所知為障,是以不病。夫聖人之不病者,以其病知為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惟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民,人也心虛寂,萬境自空,所以不畏萬物之威,則自知大威至矣。誡之曰無執小識小行狹其所居,無惡塵勞厭其所生。夫惟不厭者,藉有身為利,悟無相真常,故當自愛,是以不厭也。古人云:五蘊身全,尚不知百骸散後何處覓。是以聖人自知而不自見,矜也自愛而不自貴,誇也故去彼自見自貴,取此自知自愛。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由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勇於敢為則招殺,害也勇於不敢則活。利也此兩者,或利或害,如天之所惡者,而孰誰也知其故?理也感激之道,是以聖人由難之。天之道,雖不爭而能善勝,雖不言而能善應,雖不召而報自來。天道坦然而若善謀也,使善惡不能逃,如天布網,雖恢恢寬大疏闊,罰惡賞善而分毫不失。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音碁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而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音卓,未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矣。

夫民責欲為奇,是故常不畏死,奈何感嘆之意立刑法,以死使民懼之?若使民忘欲而常自畏死,其間而有為奇者,以謂吾得執而殺之,以戒於眾,孰敢也?然以責欲為奇者,必自招其禍。常有司天也殺者殺,又何必代天行刑?不惟殘物傷生,仍亦自失天和。而代司殺者殺,是譬如代大匠斲。木匠也夫代大匠斲,施斤斧之勞,希有不傷其手矣。專刑罰治世,少有不失道矣。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也,是以輕死。惟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也。

周時民之飢不足之意者,以其上食之廣,必稅之多也,是以飢矣。民之頑單而難治者,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矣。人之冒險而輕死者,以其上為生生之厚也,是以輕死矣。惟上無以生為過厚者,是賢於貴天下之生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故堅強居下,柔弱處上。

人之生也,其體柔弱,及其死也,其體堅強。夫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見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人共伐。故堅強則居下,柔弱則處上。

天之道,其由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其惟道乎。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其不欲見賢耶?

天之道,其由如也張施也弓乎?高者抑損也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也。夫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而人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誰也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

下者?其惟效天道乎?是以聖人效天道,為而不恃,功成不居者,以其不欲見賢耶?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以其無以易之也。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音衡是以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莫過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欲換易之,以其無以易之也。如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者,蓋不能守柔受辱。是以聖人言:湯武之言萬方有稷主;獨稱孤寡不穀者,能受國之罪,在子一人。能受國之垢,是謂不祥,是謂天下王。此正言合德,俗若反焉。

和大怨者,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湯放桀,武王伐紂,而和天下之大怨者,後必有征伐之餘怨。既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如執左契,左契自執,右契與人。契之左右合以為信。而不責求也於人。有德者如司主也左契,物來自合,此天之道也。無德者如司主也右契,徹通也物求合,此人之道也。天道無親疎,常與善行無為之人。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使民至老死,不相與往來。

心本清靜,元無染著,緣心起欲,而著萬物,既著萬物,則生食求。老子欲使天下人心無欲,不著萬物,如是小國中寡民,使民有什十人曰什夫之器伯百人曰伯夫之器,智識可為官長者而不用也。且夫使民無歌,則心靜安閑,忘一切利益等事,故重死而不遠徙。移也無欲則無求,雖有舟輿,車也無所乘之。無欲則無爭,雖有甲兵,無所陳之。反朴還淳,不假書契,使民如三皇之世,復結繩而用之。無欲則不旋厚味而甘其食,不事文釆而美其服,淳朴為風安其俗,各不相慕而樂其業。雖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彼此無欲無求,雖相比之,使民至老死,不相與往來。上怡怡然無所施,下淳淳然無所為,如是則焉用什伯之器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實之言,其文不美於俗。美言華瀚,理不信實。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善道者在行不在辯,說殢於辯者,則不為善。《論語》云: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知者明心識本,不在多聞廣博。務廣博者,有所大不知。孔子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音紀下同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耳。蓋聖人無積也,欲人付囑護念,既以為人,因勢獲利己愈有,既以與人,其道弘廣己愈多,所以利他兼自利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書終二句,以結其德。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们无悔的佑年

    我们无悔的佑年

    同一类人,同一个圈子。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出众的外貌,我们就如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样,埋没在普通人的光怀里,无法自拔。日日夜夜的重复着学生这一辈子该做的事,驼背的腰,近视的眼,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在颟顸的渊薮中,为了重复这千万人所走的路,我们甘愿如此的傀儡下去?是啊,青春无悔。世人都在念叨这个词,匆匆的来匆匆的离去。它究竟是将佑年的一生绽放精彩至极,还是因一时的贪念挥霍了一生?
  • FGO命运!王只有我一个

    FGO命运!王只有我一个

    幸运的我穿越到了命运-冠位指定的世界,玛修,清姬,贞德,尼禄,阿尔托利亚,玉藻前,总司,美杜莎,美狄亚,阿尔忒弥斯等等,你们都是我的翅膀!
  • 诱拐冷妻:离婚请签字

    诱拐冷妻:离婚请签字

    「此文成坑,勿入!」三年前,一场军事混乱,让她遇上了身负重伤的他;两次交锋,让她发现了他不为人知的秘密......两个伫立在食物链巅峰的人相互碰撞,会磨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几年后,他为她受伤——“伊离,三年前,我欠你一条命,如今,我还给你......”他捏着手里的子弹壳,唇角扯出一抹艰难的笑容。
  • 上仙好坏小神不怪

    上仙好坏小神不怪

    远古洪荒,世间存三神,盘古,寒懿,诩湮。盘古开天辟地,以其眼化日月,血脉化河流……六界之初,众神阶级,盘古执着于六界,以诩执念留于世间,从此,故事开始……那一年,残花落尽,舞殇翩翩,唯有君知,情深不寿……她,是盘古上神的执念所化,继其神力,拥有可以毁天灭地的的能力,却终究抵不过他的温柔梦魇。他,放眼六界,没有人可以入得了他的眼,一生冷眼傲视万物,却还是被她的一点点细微的情绪而扯动心神。两世的纠缠,百年的等待,终究还是旧事重演,伤神劳心。无论怎样都抵不过命运的纠缠……
  • 囧妃羡仙

    囧妃羡仙

    前世,她是公主的身份丫鬟的命,没相貌没身材还没心机,厌世的她想通过穿越方法获得新生,却遭人暗算。重生,她成了绝世美女,各国王者都想封她为妃,她却只想修仙成道。她气势汹汹重生而来,杀了帝王的宝马,打破了帝王的头,还烧了他的皇宫。帝王却是求着说:“爱妃,你可以毁掉朕的江山、杀光朕的美人,但朕绝不许你练体成仙!”
  • 北极光的爱

    北极光的爱

    北极光像礼花一样迷人。北极光的颜色从浅到深,从绿到红,应有尽有,它们有的像彩色纸带,有的像烟花,有的像弓,有的像窗帘......而她,一个随时会失去这样色彩的女孩,依然深深地喜欢着北极光,甚至梦想着能去看。他,对她一见钟情。他对她的爱,真挚而深情,却不知她一直喜欢北极光的真正原因是她相信北极光是神灵为最近死去的人照亮归天之路而创造出来的。他们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仙味食府:王爷有喜

    仙味食府:王爷有喜

    她带着美食烹饪系统穿越了。但一来到这个世界,便摊上了大事——任务失败即抹杀。唯一的好处只是拥有一个美艳的好皮囊。他本是端王嫡子,然而自幼体弱多病,世子之位被夺,还被送到乡下休养(等死)。命运早已注定,唯一的变数,竟是她!
  •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对自由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提出与逻辑线索、理论构成与研究方式,自由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自由主义批判与重申,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理性等问题进入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 英雄联盟之中华龙

    英雄联盟之中华龙

    英雄诞生于瓦洛兰,他的到来赋予了英雄新的意义!……“尔等的薇恩是AD,我的薇恩是刺客!尔等的劫是儿童节,我的劫才是影流之主!卡牌大师从不弱鸡!瑞文在我手中断剑重铸!”在他手中,英雄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苑子生带着世界亚军的头衔,重生成为瓦洛兰的召唤师。他就是一本英雄教科书!“我是来给英雄正名的!”
  •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

    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基本义务,但有些企业由于缺乏纳税筹划人才,或由于没有聘请专业财税专家进行纳税筹划,导致企业税负沉重,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书借鉴大量优秀纳税筹划成果,结合作者对于纳税筹划理论和实践上的理解认识,通过大量案例讲解旨在抛砖引玉,为企业财务人员提高纳税筹划技能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