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91200000004

第4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在斯切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心無定名,隨處而立。心動則著物,著物便見心。心動則屬陽,其名曰神,又名曰心。心不動則屬陰,其名曰精,專一為義又名曰性。心向外也,為視為聽,其名曰魂,又名曰情。心向內也,收視反聽,其名曰魄,又名曰意。皆隨處立名,總名曰心。乃知心者,載乘也身之主,無不經營。今言魄者,謂魄屬陰,陰以靜為法制,心於內靜則精魄住,精魄住則神魂住。陽為陰所伏,男為女所制。精神魂魄混融相合為一,謂之抱守也一。抱一雖能追二氣於黃道,會三性於元宮,鑽簇五行,合和四象,此長生之術,未極於道者,緣心著一故也。老子嘆曰能無離乎,離有入無,令心廓徹清靜,始曰無為,此名真心,乃大道也。如專氣致柔和也者,既言專氣,便是用心,有心則不得致柔,能比如嬰兄無心乎?若滌除萬境,一心覽執也玄,如玉有疵,能無心執玄而無瑕,疵乎?夫愛民治國之心,經營天下之致,事彰於跡,有跡則有憂,而能顯諸仁、藏諸用而無為乎?天然機解之門,心也,開闔應務之際,能隨順物情而為雌乎?心本靜明潔白,四方通達,緣染知見,情解窒礙,不得虛靜,能無知見乎?夫一者,攀緣之本,生滅之根。既有一繫著,即非無為之道,能離抱一之跡,方合於玄道也德。玄德者,生育之,畜養之。夫生之者道而不見其有,為之者德而不見其恃,至於長成而不為主宰,是謂玄德。故莊子云:通於一,萬事畢,若無心得一而鬼神服。此之謂也。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始然切埴市只切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以車器室明物理有無利用,藉有之以為利便,於無之中,乃見妙有不窮之用。且如車,今之十八輻,古之三十輻,共輳一轂為輪,藉輪為有形之利,當其無中,妙有在於運轉,故知無者為車之用也。埏和也埴粘土也,傳以為器瓦缶甑之類,藉器為有形之利,當其無中,妙有在於盛貯,乃知無者為器之用也。古之穴土為居,鑿戶門謂之戶而出入,為牖窗謂之牖以視外,然後君臣父子宗廟寢廷之制以為室,藉室為有形之利,當其無中,妙有於居處,乃知無者為室之用也。故見有之以為利便,無之以為妙用,是以聖人藉幻身為利,以無心之心為用,使學人體物理有無而見道之利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音杏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失也,盲聾口失皆冷聲色滋味之過,迷失真心,不得見聞大道。如馳騁田獵,恣縱逸樂,令人心發狂亂。若貴難得之貨,心染責著,令人妨行,是以聖人為腹者,能容萬境,不為耳目之欲,故去彼妄緣,方能取此實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寵辱若驚,貴為大患,緣若汝也身故也。老子自問何謂寵辱,寵得也,辱失也,因寒生熱,因寵生辱,故知寵為下。世人執著,貴愛於身,是故得之恐失,故若如也驚,失之悲悔,故若如也驚,是謂寵辱若驚。老子自問何謂貴大息若身,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息者,為吾有受貴愛於身,及吾無受貴愛於身,如是則吾有何患?故受貴以身為天下者必招辱,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必生患,若可託天下。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去吉切,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古曉切,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大道虛無無色,故視之不見,言其意夷遠,故名曰夷。大道無聲,故聽之不聞,言其意希闊,故名曰希。大道無形,故搏之不得,言其意微小,故名日微。無色、無聲、無形,此三者既不可致詰,細推也。故從混未分曰混而為一氣而言之。其一在上,運日月風雨而不皦;見也。其一在下,厚載萬物而不昧。繩繩兮者,言一氣連運,上下不絕之意。能陰能陽,能圓能方,能青能黃,妙用莫測,故不可名,復歸於無中之物。乃人之一心,便是混元一氣,是謂無狀之中,狀,無物之中象。物象意同,二句叠言。是謂恍無中似有曰恍惚有中似無曰惚。恍惚者,言有無不定之意,故迎之不見其首前也,隨之不見其後。執操也萬古常存之道者,以御侍也今之有一之名。執一則能知古始,初以一心進道,釋氏以一心為般若,仗一心進取而能到彼岸。是謂大道之紀綱。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似救切兮若畏四鄰,儼若容,渙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老子言古之善為道之士者,微妙玄通,深理不可識。夫惟深理不可識,故且強為之容,而申猶豫之意。豫兮若冬涉川,徒行渡水曰涉。眾流曰川。

言不得已而應事之意。猶兮若畏四鄰,言自性不出於外之意。儼矜莊之貌若容,言正容以悟之意。涣冰散也若冰將釋,言心如冰泱解釋之意。敦立也兮其若木之朴也,曠空也兮其性若谷也,渾兮其若俗濁也。孰誰也能於渾濁之間以見靜之徐清者,若畏四鄰? 孰能於安靜之間以見動之徐生者,若冬涉川?保此微妙玄通之道者,不欲持盈。滿也夫惟不盈,則常虛靜,虛靜故能敝隱也不日新而成道矣。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日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奉道者,須是致虛極,守靜篤。夫萬物並皆也作生也,自虛命也化神性也,神化氣陰陽氣也,氣化形,形復化虛,明見虛是根也,故老子曰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芸與云同自小及壯,自壯及老,而皆各歸其根,學人欲識歸根法,曰心靜。靜謂內外俱息也。又云靜曰復命者,非靜中復有所見也,但復去為靜之心,乃得其虛,故曰虛靜。則政極篤,此理不可言宣,便是當初

大道命與我者,故曰命。此命離陰陽之外,乃虛無大道也。世言死生由命者,此指陰陽。命我有形體者,處於陰陽,故禍福壽夭,推之可見也。此命無生無死,亘萬古而常存,故曰常。能知此常之理,乃曰明。不知常之理,妄意作為者凶近禍曰凶。知此常者,其心虛靜,方能容攝萬境。虛靜能容,乃公正也。公正乃王德也。王以虛靜治國,名曰無為,乃同於天。天之虛靜乃同於道。人同道之虛靜,乃能長久,故沒身不殆。歸根復命,常存之道,無其止盡。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音謂文不足,故令有所屬音燭。見素抱朴,少私寡欲。

太上遠古也之世,以無為化天下,下民但知有君之化,而不見其跡。其次至堯舜,淳朴漸散,以有為之教,欲復無為之道,緣顯仁義之迹,民競親之,因感聖智之治,民歡譽之,自此仁義易其性,而失無為之道。莊子云:自虞氏取七義以亂天下也。其次至三王,德衰義薄,用刑罰使民畏之,以從仁義。莊子云:施及三王,天下大駭。其次至五霸,大偽盛行,巧役於下,下侮之於上,刑罰不足威懲。孟子云:五霸假也。仁義者,乃救世之法,而以信為本,故因信不足焉,而有不信。太上之世,為無為之事,由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蓋不顯其治。大道廢,緣有顯也化義之跡。智慧既出,而有大偽生,蓋智慧者,心之妄念也,意識分別,不能一齊天下。太上之世,臣忠子孝,以為之常,而六親不和者緣有顯也孝慈,國家昏亂緣有顯也忠臣,皆因矜智失於自然。若絕聖棄智,用無為之化,民獲利百倍矣。若絕仁棄義,不易其性,民復孝慈。若絕巧棄利,不見其欲,則盜賊無有。聖智、仁義、巧利,此三者以為文華,故治世有所不足,老子故令有所屬。使人見本來素性,人能守之,是名抱朴。朴者,道之一氣,在人曰性,乃人之一心,取素潔為義,以此為正。世人因欲著境,攀緣成私,汙染素性,何得見素?但少私。何謂少私?寡欲是也。一者,乃真心之動念而亦是私,今老子不言無欲,而言寡欲者,治世之道,以一為正故也。民持寡欲之道謂之德,德育萬物謂之仁,仁救安危謂之義,義有去就謂之禮,禮有變通謂之智,智有誠實謂之信。使民抱道,則五常百行之所自出,人心寡欲而無矯傚之能。大哉老子,令人從本而流,末,自然之教於天下也。

絕學無憂。唯以水切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伯音抬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音演兮其若海,颼音劉兮似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于母。

一切憂苦皆因妄生,老子使人絕妄心為學,故無憂患。然捨妄還真,與棄真逐妄,譬如唯諾敬也之與阿聲之慢也,出於一心,相去幾何?善之與惡,出於一性,相去何若?人之所畏,馳騁妄心,不可不畏。老子嘆人心荒荒兮其未央止也哉,觀眾人心熙熙悅貌也然,如享太牢之志,太牢,牛也,祭天之物。如登春臺之樂。老子申絕學之意,曰我獨怕靜也無為也兮其未萌於兆,若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者,任運無心,若無所歸。眾人之心念念不停皆有餘,老子曰我心獨若遺,念也反釋曰我愚人之心也哉,無智無得,但純純兮。真心無雜俗人昭昭以為明,老子曰我獨若昏者,而心無所恃。俗人察察以為智,老子曰我獨悶悶然無意於物。澹水動之貌兮其若海者,言不可見其心。飂高風之貌兮似無所止者,如風行空,無所依住。眾人皆有以用也者,著物生心。老子曰我獨頑且鄙者,不為物遷。老子曰我獨異於人者,以心合虛,而貴求食於母。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老子言孔空也虛也德之容儀,乃一氣也,故云惟語助也道是從。空德之容,乃道化之為物也,其物惟為也恍惟為也總恍者光而明,故似有也。惚者有而未形,故似無。是也。細而言之,惚兮恍,似無似有其中有象,恍兮惚,似有似無其中有物,物與象二字一意,不指定言,無中有也,有中無也,故疊言之恍惚便是物,物便是恍惚。前文云: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恍惚便是混元一氣,乃人心也,心有所著,故生恍惚,心無所著,便是窈冥。老子先言有心之境,次明無心之道。窈兮幽之意冥兮,暗之意其中有精者,非謂窈冥之中又別有精,只窈冥便是精。張平叔云:窈冥莫測是真精。其精之理甚真為義,言其不偽也。世俗以穢汁為精者,此術家之語也。由陰陽相濟,血氣變白,如乳妳汁類也。此物隨感所化而無定位,在體為汗,在目為淚,在鼻為涕,在脾為涎,在腎為精,皆心之所感而為,即非真精也。又云其中有信者,自古及今,其名常存不去失也也,可以用也閱度也眾物之甫始也。老子曰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窈冥之道。

曲則全,枉則直,窪烏爪切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直良切。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曲則全,枉則直,何謂曲全枉直?夫處窪低下貌下則保盈,能弊隱也其德則長新,其為道者,務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法也。如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誇功曰伐故有功,不自矜自誇曰矜故長。雖涉迂曲而枉於直,其由不爭也。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引古為證,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其身而德歸之。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曰。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

夫道,希止也言自然也,不自然則事屬有為,故見飄風旋風也不終朝,驟雨疾雨也不終日。孰誰也為此者?天地也。天地有作為尚不能久,而況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故從其事於道者,奉道者心常虛靜,故同於道。從其事於德者,惟其一心,故同於德。若專志仁義,失於道德者,同於凡俗之失。夫事同於道者,道亦得之;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如專志仁義而忘道德,然同於失者,賴五常百行,外德修身,故云失亦得之。失道德者,緣正信不足故也。失尚稱德者由有不信,仁義者愚俗。

跂音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之苪切行,音杏,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跂謂腳跟不著地足者不能久立,跨騎也物者不能久行,是以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施心於事,尚不能久,況乎其在道也?即心見道,見道離心,有心則有礙。喻如即食得飽,飽當離食,故曰餘食贅礙其行。所行為行物事也尚或惡之,況乎其在道也?故有道者不處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虛無也。虛無無物,自然生有,以一氣為有物之稱,天地萬類,普因一氣而混成,先在天地陰陽也以前生。寂兮言無聲也,寥兮言無形也,獨立於萬物之上而不改易也,周行六合而不殆止也,萬物皆自一生,可以為天下母。雖云有物,寂兮寥兮,亦是無稱之稱。老子云吾不知其名,以字記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推大之理往逝之,故曰逝往也。逝四方上下,其理彌遠,故曰遠。遠則不可推,復返於一,故曰返。夫萬物因一而生,故道大也。萬物因陰陽化形,故天大、地大也。又云王亦大者,謂虛無為域,域中有此四大,而王以道蒞天下而處一焉。人以五常百行修身,而從謙下由取法於地,地之生育取法於天,天之運化取法於一氣之道,一氣之道取法於虛無自然。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如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重為輕之根,靜為躁動也之君主也。以事言之,是以君子終日行者,欲輕亦不離輜重之車。雖有榮觀,在物必依燕處之靜,超然可見。輕不離重,動不離靜,君不離民,如何感嘆之意萬乘之主而以身貴高而輕天下。輕天下則失臣,民也躁動也則失君。

善行音衡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筭,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

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善行其道者無轍跡,車行之跡此所謂行無行,行故無跡。善言其道者無瑕謫,此所謂言無言,言故無瑕謫。善計其道者,其心無思無為,故不用籌筭。善閉其道者,心常無欲,則境莫能入,雖無關鍵鎖類而不可開。善結繼也其道者,達自心是道,雖無繩繼約束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以此善救人,故無棄人;常以此善普同救物,故無棄物。如是自利利他,是謂襲明。故善道人為不善道人之師,不善道人得善道人之所資。然當不貴其師,不愛其資,若貴師愛資,雖為權智,執之同於大迷。無智無得,是謂要妙。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音溪。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武,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學人未能全得無心之道者,但知其雄強勝物。而守其柔雌之道,老子喻為天下谿,謂處下而不爭也。能為天下谿,常使其德不離,久則復歸於嬰兒。嬰兒謂睹境無心知其自理明白,守其黑默之道者,可為天下式,法也謂藏光隱德也。能為天下式,常使其德不忒,失也久則其德復歸於無極。盡也知其榮而不喜,守其辱而不憂,譬為天下空谷,謂虛而能容也。能為天下谷,常保其德,乃具足,久則復歸於朴。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音掌,故大制不割。

夫朴者,大道化生一熙也,散則為陰陽。器顯形謂之器之用,四時之遷,始春而後秋,聖人觀生化之有序,用之為法,宗廟則以昭穆焉,朝廷則以尊卑焉,鄉黨則以年齒焉,推厚德則為之官長。是以先君後臣,先夫後婦,故體大道也之制,使人倫有序而不傷割害也。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者,吾見其不得已。音以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上古以無為治天下,無不治矣。至堯舜時,道德勢衰,迷七義欲民從之,救衰弊之世,是將欲取治也天下而為之者也,老子曰吾見其不得已。夫天下者,神化之器用也,而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事也或行或隨或前或後、或噓或吹或陰或陽、或強或羸或盛或衰、或載或隳或成或敗者,緣執於為。是以聖人治天下,所以去離也下同甚、去奢、去泰者,由不執於為也。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音耗還音旋。師之所處,刑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音以下同矣,不敢以取強焉。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非道,非道早已。

以用也道佐輔人主者,不以兵強取勝於天下。夫舉兵加彼,彼必應之,其事既好還報,則勝負反復矣。夫兵者,凶器也,師師,眾也。《周官》自五人為伍,積二千五百人為師。之所處,民事廢而田不修,故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失於耕治,必有飢歲凶年。故善良之稱用兵者果定也下同而已矣,不敢以取強焉。果而勿自矜,果而勿克伐,果而勿生驕,果而不得已而用之,果而勿恃強。夫物盛則衰,至理叉然。物之用壯如兵之恃強,物壯則老,兵強則敗,是謂非道。非其道也,宜當早已止也。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是以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為上。故不美也,若美必樂音落下同之,樂之者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居上勢,則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兵以濟難,由如毒藥,不可為常。夫佳美好也兵者,不祥之器,有好勝之心而妨道德,萬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於佳兵。是以君子居則貴左,左為陽,陽主生。用兵則貴右,右為陰,陰主殺。故知兵者,不祥之器,一非君子之器,禁暴救亂,不得已而用一之。治國之道,恬惔安靜之意為上,故一兵不可美好也,若美之者,是必樂一之馴樂之者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人不親之,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副也將軍處左,古之右為尊左為卑左主生。上將軍處右,右主殺。言居上將之勢,則以喪禮處之,何謂也?謂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用戰勝取強,則以喪禮處之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都市无上魔医

    都市无上魔医

    十年前,钟恒只是一名普通外科医生,却遭到众人陷害,失去了一切后远走他乡。十年间,他辗转世界各地,一度抛弃了仇恨,拯救众生磨练医术,可最终差点客死异乡。在弥留之际,他获得了一种奇怪的能力,从此人的七种感情便能以七色浮现在他的眼前。十年后,钟恒回到东海,寻找昔日仇人的同时,也渐渐成为了一名让众人胆寒的无上魔医。纯西医、无修仙、无异界,希望能给医生类小说带来点新鲜空气。书友群:221.622.900
  • 七宗罪之失落的嫉妒

    七宗罪之失落的嫉妒

    大婚当日,却不见新娘,原来穿越到人界?……望着快递员送到自己面前的没有写寄件人的神秘快递,林若水默默汗——她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呀!!!按耐不住好奇心,林若水打开了快递,里面竟然是一只萌萌哒的白毛小狐狸。哇!好卡哇伊!林若水和这只萌萌哒小狐狸相处的很愉快,直到有一天……萌萌哒小狐狸变身成极品帅哥,腹黑高冷又毒舌……喂!臭狐狸,就不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么?她的世界观——颠覆了!(然后有爱的故事就开始了。。。)
  • 红颜祸水之我把四国闹翻天

    红颜祸水之我把四国闹翻天

    现代杀手穿越时空,却把四国闹翻天了。哎,红颜祸水啊。
  • 命中注定:无意中的相识

    命中注定:无意中的相识

    PS:哈哈像个流水账是的说白了二就是聊天记录再加上我心里想的事情,
  • 杀千花

    杀千花

    爱情为主,阴谋为辅,她是心狠毒辣的杀贵妃,被囚禁在宫闱之中,被权力无情的压榨,她最终选择自杀。转世重生后,她告诉自己,“尼玛,老娘这辈子一定要开心的活!!!”重生之前——杀贵妃Round1,“才侍寝几个晚上,果真如此深情?你可知道他不过是把你当个随手可弃的棋子?”Round2,,“我吗?自然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我平生杀了那么多人,就算被人杀了,也不亏。”重生之后——杀千花Round1,“你们公子到底何方神圣?”“你们公子家住哪里,年芳几何,是否婚配?”
  • 斩天传

    斩天传

    狼若回头,不是报恩就是报仇。郎宇,大界之内唯一一个由神魔混血而成,孵卵而生的他。却因血脉的特殊性,天生无法感应大界之内的天地元气,无法修练任何功法。可父母的被害却让他这个被公认的废柴燃起了一颗无法压制的复仇之心,为报父仇他逆天改命。一朝悟得其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屠神弑魔翻手间,败尽三界无悬念。废柴天恩勿自弁,是非成败一念间。一朝悟得天恩意,扶摇直上裂苍穹。看过的兄弟,能给个书评吗?好坏我都兜着!
  • 异形裂变

    异形裂变

    渺小的特警,外出执行任务,却遭遇袭击,除了他们两个人以外,队友全部丧命。接着被秘密押送到生化试验室,当做试验小白鼠,结果变得不人不鬼,成为“异形人”,虽然如此,但是他也获得了新的能力,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爱恨情仇的故事,为我们展现“最可爱的人”艰辛旅程,最终探究军人的终极意义。
  • 愚徒

    愚徒

    这是一个少年自我救赎的故事,这是一个带着有毒的希望的少年熊熊燃烧的故事。
  • 文艺王座

    文艺王座

    三流程序猿杨尘重生了。世界背景幡然一新,不仅历史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杨尘所熟知的游戏、小说,音乐,影视和综艺节目都没有了。杨尘很痛苦。对于一个热衷游戏的程序猿来说,不能玩《暗黑破坏神》,不能玩《魔兽世界》,不能玩《英雄联盟》,不能玩……那还是人过的日子吗?所以,杨尘决定将它们一个个都设计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还顺便把许多小说,音乐,影视和综艺节目带到了这个世界。于是,不知不觉中,杨尘坐上了这个世界的文艺王座。
  • 无尽大陆之体术双修

    无尽大陆之体术双修

    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一觉醒来却发现身在无尽大陆,无尽大陆九大洲域,天才无数,看少年如何从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