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9500000009

第9章

理教義第二十六

義曰:理教者,明教之為教,示言則無言,忘荃者入其虛源,得環者歸其妙旨,此其致也。道經云:行不言之教也。

釋曰:理是旨趣為義,教是化導為義。又理是四忘,教是言辯。今明非離言教有四忘,即悟言教無言教為四忘耳。若了言教無言教,亦識四忘非四忘也。今示理教,略有二種:一者方便,二者究竟。開方便門,令得悟入。其方便理教者,如戒詮戒理,施詮施理。究竟理教者,即總六度,諸教七部等經,以教為法,秪悟戒非戒,文非文,文字性空為究竟,經捨於言教,得無言之理。今明秪了言教,即無言教,名為得理非離言外,別有無言之理。《昇玄經》云:仙道無不無有,不有,此即其義。又理教機緣,漸頓義者,隨機作教,略有五種:一者漸頓。自淺之深為漸,一時具說為頓。如初示太清,次至太平,此為漸教也。如尹生即說道德,此頓教也。鈍機須漸,利根須頓。二詳略者,說廣文繁為詳,麤舉要徑為略。略如八字之音,詳如七部之說。三淺深者,談極理為深,說近事為淺。淺如丹符小術,深如空玄妙理。四權實者,因修舊理為實,反常合道為權。亦由緣有難易,易者示之以實,難者化之以權。五廢興者,除彼邪法為廢,隆此正教為興。興如三天隆於盛漢,廢如六天息於諸夏。

境智義第二十七

義曰:境智者,緣教之深名,心理之殊號,境稱唯二義在兩忘,智照有三言歸四絕,此其致也。智慧者,標源攝流,知歸不惑也。

釋曰:境以境界為義,智以决了為義。照有為智,識空為慧。又境智體義者,境是頑法,智是四絕,知若四忘,則會真境。今明智是境智,不可定知境為智境,當是頑法者。若謂智定智,謂境定境,非真境頑,在智亦頑。若知不智而智,不境而境,非真智在境,亦知道以無知之知,無所不知,斯則了於一切。然則不境之境,境義在外,不智之智,智則在內。內則一切智心,外則一切境法。內外不二,境智無殊,不殊而殊,不二而二耳。智慧凡有三章,謂本智、觀智、生智也。本智寂然不動,空有雙觀,權實並照,本智之中而有二用,照空為觀智,照有為生智。宋法師云:道智、實智、權智,是為三智。道智者,即起本無,謂始自生成,次能化道。實智者,即觀身守一之智,謂道即無形,應便有體,則以觀身為教,令存於神。權智者,謂方便之力,徧於萬境,廣開法教,隨病受藥。亦云義者,宜也,曲成物宜。又三智義用者,一成我大哀者,觀於眾生,本皆非無非有,眾生倒惑,起有無見,乖本逐末,淪於苦海,所可哀。二所以化物者,眾本若不是非無非有,聖則不化,以其本非有無,所以得化。三說道正性者,以眾生本性非是有無,畢竟清淨,是真道性。罷除偏執者,以凡滯有,聖人一性,說無以治有病,若玄悟者,即知有不有,無亦非無。又三分身者,不二而二,故一身無量身,二而不二,故無量身一身也。如是既知二不二,亦導自然,宜治此也。四治常計者,物謂皆有本性,必應成道,執計我人,以為常實。

自然義第二十八

義曰:自然者,本無自性,既無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無,復有何法?此則無自無他,無物無我,豈得定執以為常計?絕待自然,宜治此也。

釋曰:示因緣者,強名自然,假設為教。故自是不自之自,然是不然之然;不然之然,無所不然;不自之自,無所不自。無所不自,故他亦成自;無所不然,故他亦成然。他既成然,亦是他然。然則他之稱然,亦是不然之然;然之稱他,亦是不他之他。不他之他,無所不他,故自亦成他;不然之然,亦無所不然,故自亦成然。是則自之與他,俱有然義。今但明自然者,以他語涉物義,成有待,自名當已,宜以語絕也。故《本際經》云:是世間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設,悉是因緣,開方便道,為化眾生,強立名字耳。

道性義第二十九

義曰:道性者,理存真極,義實圓通,雖復冥寂一源,而亦備周萬物,煩惑所覆,暫滯凡因,障累若消,還登聖果,此其致也。《太玄經》云:言道性者,即真實空,非空不空,亦非不空,道性眾生,皆與自然同也。

釋曰:道以圓通為義,謂智照圓通;性以不改為名,謂必成圓果。裴君道授竟,而謂之妙成,而謂之道用,而謂之性。今言見者,取其觀境之義;成者,證果顯時;用者,在因隱日,以物資真性,其用乃成。故在因時,目之為用,亦曰真性。道名在果,即指圓極法身,性語在因,謂有得果之性。此解雖強,亦未通理。若道定在果,性定在因,則性非真道,真道非性,何謂眾生有道性耶?今明若礙心解者,一解一病,正意道性、真性不有不無,何在不在。《西昇經》云:為正無處,此何所在。又云:正自居之,復何不在?故無在而無所不在。在因即因,在果即果。在因即為因性,在果即為果性。且尋道性正理二非有非無,何名何性。既以不性為性,不名為名,亦不通言通,不別言別也。論其別致,義類無邊,收來而言,略開五種:一正中者,中是不偏之名,正是不邪之目,正道真性,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無名正中道。二因緣性者,因是能生者,是由藉故,設境教為悟解之因緣,由此因緣生智成道。三觀照性者,因也,通名即有無二觀,照派有無二境,因有入無,明照真境,發生妙觀。四智慧性者,即是極果,冥寂玄通,大智慧源。五無為性者,即是智慧,斷除因果二累,神無之無為也,又道也。又道性體義者,顯時說為道果,隱時名為道性。道性以清虛自然為體。一切含識,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究竟諸法正性,不有不無,不因不果,不色不心,無得無失。能了此性,即成正道,自然真空,即是道性。《昇玄經》云:臣知道反俗,何以故?法性空故。經云:貸氣、禀氣者,此明眾生之本,本來清浄,顛倒妄起,因知有識神,一念神起,即滯染故欲。凡業既弱,不能自生,須假應炁,貸生接引。既生之後,方假研修,智慧若圓,即成至道。譬猶竹笋未起之日,事在虛無,一念笋生,即帶皮出生,力既弱不能自生,須假天雨,助令成笋。及其作竹,漸漸除皮,皮盡竹成,無皮如本,竹成之日,不更生皮。亦論智圓之時,不更起倒也。《西昇經》云:道非獨在我,萬物皆有之。是據有知,不論異識也。今未安此釋。若有知有性,無知無性,則應道在有知,不在無知。若有知與無知,大道無不在,亦應有知與無知,理實皆有性。若有知無知皆有性,亦應有識無識皆成道。若有識與無識,遂有成道不成道,亦應有知與無知而得有性有無性也。今意者,道性不色不心,而色而心。而心故研習可成,而色故瓦礫皆在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殒玉幻天

    殒玉幻天

    带着前世的爱恋与执念降生,带着爱的诅咒降生,凌殒,玉玲轩,一个是雪域少帅,一个是神女转世,这场跨越千年的生死虐恋,在今生会有结果吗?
  • 劫乱浮生

    劫乱浮生

    曾有人告诉他,经历了劫难的人生才更加真实,经历了劫难的世界才更加珍贵。当他继承一个妖孽的双眼、容貌、身份,从浮生之地来到下界,成为雨洲二殿下的时候,乱世之劫,逆世之劫,浮世之劫相继到来。他该如何在这充满劫难的世界追寻自己的答案,又该如何守护自己想要追寻的一切?劫难伊始,浮生已乱。
  • 霸道工程师之催眠

    霸道工程师之催眠

    一个一事无成,年过30的普通男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个拥有异能的戒指,开启了一个属于他的王朝,他的时代,坐拥天下美女,武艺超群,为共和国的安定团结,攘外安内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 人鱼海

    人鱼海

    人鱼公主于人类的悲惨虐恋,朋友的复仇,复杂的身份相交,史上最虐古言,发誓把你虐哭!
  • 鬼喊救命

    鬼喊救命

    “过了忘川河就是奈何桥,喝了孟婆汤就会忘掉前世今生,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是新生还是不舍,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看到忘川河的样子也不同。有些心有不甘,对前世还有执着,不愿意忘记过去,重获新生的。
  • 网游之修真道士

    网游之修真道士

    这是一部废柴宅男重生崛起的故事,且看他怎样改变命运,又被命运改变!宅男的世界你们不懂,不只有修真更有网游!
  • 万神界

    万神界

    作为中国特种兵的牛奋,杀人无数,来到异界却是个渣,被美女打成猪头。且看猪脚融合龙纹后如何纵横异界屠仙戮魔。
  • 主宰全界

    主宰全界

    我叫陈龙,是一名乞丐,本以为这一生都不会有什么作为,就这么平淡的过去可上天给我开了个玩笑,让我拥有来回穿梭电影的系统,从此,我的人生开始不平凡同时,也认清这世界的肮脏,甚至,有时候,我会冒出一些想法“杀光所有的人类”
  • 罪与罚

    罪与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丑女

    超级丑女

    像你这种活着污染空气,死了糟蹋土地的人就不应该活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