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4400000008

第8章

问观品第二十七

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云何行般若波罗蜜而观诸法?何等为菩萨?何等为般若波罗蜜?何等为观?”

尊者须菩提语舍利弗言:“如所问何等为菩萨?菩萨者为道士也,故名为菩萨,以道故知诸法事而无所入。”

问曰:“知何等诸法事?”

答曰:“知色事不入色,知痛、想、行、识事不入识,尽知佛十八法事不入十八法。”

舍利弗问:“何等为诸法事?”

须菩提言:“所可名者,诸法之貌——色、声、香、味、细滑、法,内法、外法、有为无为法像貌,所可名者是为诸法事也。舍利弗,所问何等为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者名为远离。”

问曰:“何以故名为远离?”

须菩提言:“远离五阴,远离十八性,远离六衰,远离檀波罗蜜至禅波罗蜜,远离内外空至有无空,远离三十七品至十八法,是名为远离。远离萨云若,远离萨云若事,尊者舍利弗,是故名为远离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所问何等为观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亦不观五阴有常无常,亦不观五阴苦乐,亦不观五阴有我非我,亦不空亦非不空,亦不相亦非不相,亦不愿亦非不愿,亦不灭亦非不灭,亦不寂亦非不寂,亦不作是观,至六波罗蜜,从内外空至有无空,及佛十八法亦复如是。诸三昧门、陀邻尼门至萨云若,乃至灭不灭,亦不作有常无常观。舍利弗,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当作是观。”

舍利弗问尊者须菩提:“何以故贤者作是言,五阴无所生为非五阴,乃至萨云若无所生为非萨云若?”

须菩提报言:“五阴空,空非五阴,是故五阴无所生为非五阴;六波罗蜜空,空亦非六波罗蜜亦非生,是故六波罗蜜无所生为非六波罗蜜;从内外空至有无空亦复如是,从三十七品至佛十八法亦复如是,萨云若亦复尔。以是故,五阴无所生为非五阴,五阴亦非生,乃至萨云若亦无所生。”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以故言五阴不二为非五阴,乃至萨云若不二为非萨云若?”

须菩提报言:“五阴不二亦不合亦不散,亦无有形不可见一相,一相者则无相。萨云若亦如是,以是故五阴无有二不为五阴,萨云若无有二不为萨云若。”

舍利弗问:“何以故五阴无有二为作数,乃至萨云若无有二为作数耶?”

须菩提言:“无所生及五阴无有二,五阴则是无所生,无所生则是五阴,以是故五阴无有二为作数耳,乃至萨云若亦无有二为作数耳。”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观是法时,见五阴无所生常净故,见吾我亦无所生常净故,见檀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亦无所生常净故,见内外空至有无空亦无所生常净故,见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亦无所生常净故,见诸陀邻尼三昧门亦无所生常净故,见萨云若无所从生常净故,见凡人、凡人法亦无所生常净故,见须陀洹、须陀洹法、斯陀含、斯陀含法、阿那含、阿那含法、阿罗汉、阿罗汉法、辟支佛、辟支佛法,见菩萨、菩萨法,见佛、佛法,皆无所生常净故。”

舍利弗问:“如我从须菩提所闻,五阴为无所生,乃至道亦无所生,佛法亦无所生,亦无所逮得;须陀洹至阿罗汉、辟支佛亦复不逮,菩萨亦无所逮得,萨云若亦无所逮得。菩萨摩诃萨无所逮得萨云若者,为坏五趣,是为菩萨不于五趣中得道?”

舍利弗言:“若使诸法无所生,云何须陀洹三应灭而念成道,斯陀含三垢薄而念成道,阿那含五应灭而念成道,阿罗汉灭上五所得,辟支佛以因缘觉故而念成道?何以故菩萨作勤苦行,代众生受勤苦?为何等故如来无所著得等正觉转法轮乎?”

须菩提言:“舍利弗,我亦不使无所生法有所逮得,我亦不使无所生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道,我亦不使菩萨有勤苦行,菩萨行亦无有勤苦想。”

“舍利弗,菩萨亦不觉苦想。何以故?舍利弗,不可从觉苦想能为不可计阿僧祇众生作本。菩萨于众生如父想、如母想、如子想、如身想无所有,菩萨于内外法当作是想,当作是念所言‘我及一切众生亦不有亦不可见’,于内外法当作是念,作是想念不起勤苦想。何以故?一切无所有故。世尊于无所生、非我所能令得如来,阿惟三佛亦无所生,如来不从无所生逮转法轮。”

舍利弗问尊者须菩提言:“欲使从无所生逮得,欲使从有所生逮得?”

须菩提言:“我亦不使从无所生逮得,亦复不使从有所生逮得。”

舍利弗言:“如所言为无所逮、无所得耶?”

须菩提言:“有所逮,有所得,不以二世俗之事有逮有得,但以世事故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有佛。欲论最第一者,无有逮,无有得,从须陀洹上至佛,亦无逮,亦无得。”

“云何,须菩提,但以世事故有逮有得,坏五趣者亦复如是耶?”

须菩提言:“以世俗事故有逮有得,以世俗事故有五趣教。何以故?舍利弗,最第一法无有生死,无有善恶之报,亦无断,亦无著。”

舍利弗言:“云何,须菩提,无所生有所生耶?有所生有所生乎?”

须菩提报言:“我亦不使无所生有所生,亦不使有所生有所生也。”

舍利弗言:“为欲使何所无所生法有所生?”

须菩提言:“我不令五阴有无空有所生,乃至道有无空亦不令无所生。”

舍利弗言:“不生为生耶?生为生乎?”

须菩提言:“生亦不生,不生亦不生。何以故?诸可有所生、无所生一耳,亦不别,亦无形,不可见不可得一相,一相者则无所有之貌。是故,舍利弗,有所生亦不生,无所生亦不生。”

舍利弗言:“当说无所生无所生法,说有所生无所生法,我乐欲闻。”

须菩提言:“恣所乐。何以故?舍利弗,所可无所生法、所可有所生法,无所乐。所问无所生,无所生是诸法亦不合、亦不散、亦无形、不可见不可得一相,一相者则无相。”

舍利弗言:“所生亦复无所生,所乐亦复无所生,法亦无所生,所报亦复无所生。”

“如是,如是,舍利弗,诸法皆无所生。何以故?五阴无所生,六情亦无所生,六性——地、水、火、风、空、识——是六性亦无所生,身口意行亦无所生,至萨云若亦无所生。是故,舍利弗,所报亦无所生法,所因缘乐闻皆无所生。”

舍利弗言:“如尊者须菩提,为是法师之上。何以故?随所问能发遣。何以故?于诸法无所依。”

舍利弗问长老须菩提:“诸法云何无所依?”

答言:“舍利弗,色性空,亦不依内,亦不依外,亦不依两中间;痛、想、行、识性空,亦不依内,亦不依外,亦不依两中间;六情、十二衰性空,亦不依内外中间;六波罗蜜性空,亦不依内外中间;从内外空至有无空性,亦不依内外中间;三十七品至佛十八法性空,亦不依内外中间;诸法性皆空者,亦不依内外中间。舍利弗,是故无所依,是故行六波罗蜜菩萨,能净五阴至萨云若。”

舍利弗问须菩提:“云何菩萨行六波罗蜜净菩萨道?”

答言:“舍利弗,亦有道檀波罗蜜,亦有俗檀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亦有道亦有俗。”

复问:“何等为俗檀波罗蜜?何等为道檀波罗蜜?”

答言:“菩萨住于布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有贫穷、疾病、形残,随其所索——城、国、珍宝、衣被、饮食、妻子、眷属、头、目、肌肉、髓、脑、骨、血——一切所有皆给与之,所可与者有所依倚,作是念言‘我与,彼受,我不嫉他人与’,言‘我是施主’,言‘我与一切’,言‘我随佛教’,言‘我行檀波罗蜜’,虽作是施与而有所倚所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与众生共之,以是施与欲令众生于无余泥洹而般泥洹,虽布施有三碍意。何等为三?有我想,有彼想,有施想,是为三碍。是为世俗布施。何以故?名为世俗布施,以不能离世俗亦不出世俗事故,是为世俗布施。

“何等为道施?以三事净。何等为三?菩萨布施亦不自见,亦不见受者,不望其报。是为菩萨于三事净。舍利弗,菩萨布施施与众生,亦不倚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见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之兆,是为道檀波罗蜜。何以故名道檀波罗蜜?道檀波罗蜜者,胜出胜于世间故。从檀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世俗有所依,道无所依。”

须菩提言:“是为菩萨行六波罗蜜净菩萨道。”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道?”

答言:“三十七品是菩萨摩诃萨道;空、无相、无愿三脱门,内外空乃至有无空,诸三昧门、陀邻尼门,佛十种力、四无所畏,佛十八法、四无碍慧、大慈大悲,是为菩萨摩诃萨道。”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须菩提,是为何等波罗蜜功德力?”

须菩提言:“是般若波罗蜜功德力。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者,诸善法功德之母;般若波罗蜜者,悉持三乘之法。诸过去佛世尊皆行般若波罗蜜,自致成阿惟三佛;当来诸佛世尊亦行般若波罗蜜,自致成阿惟三佛;现在十方恒边沙国诸佛世尊,亦行般若波罗蜜自致成阿惟三佛。”

须菩提言:“若闻说般若波罗蜜不疑不惧,当知是菩萨能行菩萨道不舍众生,能为一切众生作护,亦无所倚终不离是念——所谓大慈大悲之念。”

舍利弗复问:“欲使菩萨不舍大慈大悲之念,不离是者,以为一切众生皆当为菩萨。何以故一切众生终不离是念?”

须菩提赞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我已觉知所讥来迹,我当受之。如众生无所有,念亦无所有,有无亦无所有;如众生寂,念亦复寂;如众生空,念亦复空;如众生无所觉,念亦无所觉;如五阴无所有,念亦无所有;如五阴无有实,如五阴空,如五阴寂,如五阴无所觉,当知念亦无所觉,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地、水、火、风、空、识亦尔;六波罗蜜空,内外空至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陀邻尼门、诸三昧门及萨云若、萨云若事乃至道与念等无所有,如道无所觉,念亦无所觉。舍利弗,我欲使菩萨不离是行念。”

于是,世尊赞叹须菩提言:“善哉!善哉!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行,当如是如须菩提所言,如须菩提承佛威神说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亦当如是如须菩提所说。”

须菩提说是般若波罗蜜品时,三千大千刹土六反震动,前没后涌,前涌后没,八方上下皆悉如是。佛因是事便笑。

时,须菩提叉手白佛言:“世尊,何因缘笑?”

佛告须菩提:“今我说般若波罗蜜,东方恒边沙不可计诸佛亦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十方诸如来等正觉无所著者亦复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

须菩提说是般若波罗蜜时,十二那术亿天及人、阿须伦,皆得无所从生法忍。十方诸佛说般若波罗蜜时,不可计阿僧祇众生,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无住品第二十八

尔时,三千大千刹土诸四天王与无央数亿百千诸天子皆来共会,诸释提桓因与诸无数亿百千诸天皆共来会,须炎天子上至首陀会天其中诸天各各与无数若干亿百千天子皆来共会。从四天王至首陀会天,诸天功德光明巍巍,虽尔不如世尊最下光明百千万倍、巨亿万倍,诸天光明及阎浮檀宝之光明悉不现也。诸天在佛边其形体光明如烧炷,是故诸天光明即不复现。

释提桓因白尊者须菩提:“今是三千大千刹土诸四天王、诸首陀会天,欲听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教菩萨云何住般若波罗蜜?何等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当云何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报释提桓因言:“拘翼,今当承佛威神,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当为菩萨如所应住说。是诸天子未发意者,今当应发菩萨心。已住于道检者,力不堪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何以故?为生死界作障隔故。假令是辈能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者,我亦代其欢喜从上转尊,我终不中道断其功德。

“拘翼,何等为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当持应萨云若意,当念色无常苦空非身、老病忧患、恼结裁聚、转变坏败、恐畏斗讼、不可恃怙,菩萨当念是亦无所倚;痛、想、行、识、六情、六性,皆当念是苦,净亦无所倚;当念五阴净,当念六情、六性净寂。以萨云若意当知从痴有爱习,十二因缘亦无所倚,当复念灭痴爱十二因缘得灭众苦亦无所倚。”

“复次,拘翼,菩萨摩诃萨以萨云若意当念三十七品亦无所倚,亦当念乃至佛十八法亦无所倚。”

“复次,拘翼,菩萨摩诃萨以萨云若意,行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亦无所倚。”

“如是,拘翼,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作是观,使法法相续、法法相得,皆使具足。菩萨于念亦无吾我,若作异念不应道念。”

“拘翼,以不等念意于道亦不可见,亦不可得道,无意、念意亦不可得,亦不可见。”

“拘翼,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观,于诸法无所得。”

释提桓因言:“耆年须菩提!云何念意不与道意同?云何道意不与念意同?云何道意、念意俱不可得、不可得见?”

须菩提言:“拘翼,所念意不成意,道意亦非意,亦不成意,不持非意,念非意,意则是非意,非意亦是意,是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

于是,佛叹须菩提言:“善哉!善哉!如汝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教劝助之意。”

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我当报恩,不得不报恩。我当报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恩,及弟子劝助安立诸菩萨等。世尊尔时亦学六波罗蜜得阿惟三佛,世尊,我等亦当复劝助安立诸菩萨学六波罗蜜,亦当使成得阿惟三佛。”

须菩提言:“拘翼,听我说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如住亦不住,五阴、五阴空,菩萨、菩萨空,五阴空、菩萨空一空无有二。拘翼,菩萨当作如是住般若波罗蜜。”

“拘翼,六情、六情空,菩萨、菩萨空,六情空、菩萨空等无有异。六性、六性空,菩萨、菩萨空,六性空、菩萨空等无有异。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念,于般若波罗蜜当作是住。”

“复次,拘翼,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空,灭十二因缘、灭十二因缘空,菩萨、菩萨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灭空、菩萨空一空无有二。”

“拘翼,菩萨摩诃萨于般若波罗蜜当作是住,六波罗蜜、六波罗蜜空,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诸三昧门、陀邻尼门、声闻乘、辟支佛乘亦尔,菩萨、如来、萨云若亦尔,菩萨空、萨云若空一空无二。菩萨于般若波罗蜜当作是住。”

释提桓因言:“云何,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于般若波罗蜜中住?”

须菩提言:“拘翼,菩萨不住五阴有所倚,亦不住六情有所倚,不住于六情有所倚,从三十七品至萨云若皆不住有所倚,从须陀洹至阿罗汉、辟支佛上至佛皆不住有所倚。从五阴至萨云若是为不住亦无所倚,从须陀洹至佛亦不住有所倚。五阴无常不当于中住,五阴有常不当于中住,五阴苦乐不当于中住,净不净不当于中住,我非我不当于中住,空不空不当于中住,灭不灭不当于中住,寂不寂不当于中住有所倚。须陀洹不具足故不当于中住,至佛不具足故不当于中住,须陀洹成就德能福一切不当于中住,上至佛成就德能福一切不当于中住。”

“复次,拘翼,菩萨初地不当于中住,至第十地不当于中住有所倚也。从初地言‘我当具足檀波罗蜜’不当于中住,于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当于中住有所倚,‘我当具足成就三十七品’不当于中住有所倚,菩萨道不当于中住,‘我从菩萨道至阿惟越致地住’不当于中住,菩萨具足五通不当于中住有所倚,住菩萨神通已言‘我当游无量阿僧祇佛国,见诸佛如来听受法教已,转复教授一切众生’亦不当于中住有所倚,言‘我亦当变化作如诸佛如来世界所有’亦不当于中住有所倚也,般若波罗蜜不当于中住有所倚也,‘我当教授众生至道’亦不当于中住,‘我当供养无央数阿僧祇诸佛,持诸幢幡、香华、缯盖无央数亿百千张叠’不当于中住,‘我当成就无央数阿僧祇众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亦不当于中住,‘我当具足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亦不当于中住,‘我皆当起诸三昧’亦不当于中住,亦不当愿言‘我得是三昧时当于中游戏’亦不当于中住,具足陀邻尼门不当于中住,‘我当具足四无碍慧、四无所畏、佛十种力、佛十八法’亦不当于中住,‘我当具足四等心、大慈大悲’亦不当于中住,‘我当具足三十二大士之相、八十种好’不当于中住有所倚也,住八辈事成就信要法要不当于中住,须陀洹至第七不当于中住,斯陀含一种不当于中住,道等不当于中住,命终垢尽不当于中住,须陀洹中道般泥洹不当于中住,斯陀含未断诸苦本不当于中住,得阿那含道意不当于中住,于阿那含中中道般泥洹不当于中住,得阿罗汉证成阿罗汉从是间于无余泥洹而般泥洹不当于中住,辟支佛不当于中住,过罗汉、辟支佛至菩萨地不当于中住,道事慧不当于中住有所倚也,以众事成阿惟三佛不当于中住,从次诸垢消尽不当于中住,成如来等正觉无所著当转法轮不当于中住,‘我当为佛事度不可计一切众生’不当于中住,以四神足于三昧住命恒边沙劫不当于中住,‘令我寿命无有数’不当于中住,于三十二大士之相一相成百福功德不当于中住,‘使我一佛国大如十方恒边沙佛国’不当于中住,‘使我三千大千刹土尽作金刚’不当于中住,‘使我佛树中出香,一切众生闻其香者无有三毒,不起声闻、辟支佛意。有闻是香者,身病、意病皆悉除愈。令我佛土不闻五阴色痛想行识、六波罗蜜之声’不当于中住,‘令我佛国不闻三十七品及十八法,不闻须陀洹上至佛之声’不当于中住。何以故?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成阿惟三佛,于诸法亦无所得。如是,拘翼,菩萨于般若波罗蜜无所倚住。”

尔时,尊者舍利弗意念:“菩萨摩诃萨当云何住?”

须菩提知舍利弗意所念,便问舍利弗:“于意云何?诸佛为住何所?”

舍利弗报言:“诸佛无所住,不住意有所止,亦不于五阴住,亦不住于成就,亦不住于不成就,亦不住于有为无为,不于十八法、萨云若有所住。”

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中,当如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住如不住。菩萨当作是住,住无处所住。”

于是,会中有天子作是念:“诸阅叉所语所说悉皆可知,尊者须菩提所说般若波罗蜜教了不可知。”

须菩提知诸天子意所念,语诸天子言:“不解不知耶?”

诸天子言:“尔,须菩提,实不解不知也。”

须菩提语诸天子言:“我所说者,常不见一字,教亦无听者。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者,非文字,亦无听闻。何以故?诸天子,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道亦无文字。诸天子,譬如如来化作佛作四辈弟子,作是化已,为说诸法。于诸天子意云何?是颇有教有说,宁有受者不?”

诸天子言:“唯,须菩提,是无所有。”

须菩提言:“诸法譬如化,亦无所说者,亦无受者,亦无知者。譬如士夫梦中见佛,佛为说法。于意云何?有说有受者不?”

诸天子言:“无说无受。”

须菩提言:“诸法如幻,无说无受亦无所有。譬如有二人,于彼深涧各住一面,俱发音声赞叹佛法及比丘僧,其声音响宁展转相知不?”

诸天子言:“响无所知。”

“譬如绝工幻师,于四衢道化作如来及四辈众而说于法。诸天子,于意云何?宁有说、有教、有受者不?”

诸天子报言:“实无所有。”

诸天子复念:“今须菩提敷演般若波罗蜜,其事甚深,所教转深,所说转妙。”

须菩提语诸天子言:“色亦不深亦不微妙,不以五阴故微妙也。六情从内外空及有无空,乃至六波罗蜜、佛十八法皆如是。诸三昧门、陀邻尼门至萨云若,亦不深亦不妙,不以萨云若故深妙。”

诸天子意念:“是中所说,亦不说五阴、六情,亦不说六波罗蜜,亦不说内外空及有无空,亦不说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亦不说须陀洹道,亦不说阿罗汉、辟支佛道,亦不说文字,是事云何?”

须菩提报言:“如是,如是,诸天子。诸如来道者,皆无所得,亦无所说,是故诸法亦无说者,亦无闻者,亦无受者,亦无得者。”

须菩提言:“诸天子,欲住须陀洹道者,取须陀洹证者,若住罗汉、辟支佛上至佛欲取证者,作是住者,终不得是忍。菩萨从初发意以来,无所说,无所闻,当作是住。”

如幻品第二十九

尔时,诸天子意念:“我等当云何从须菩提听受其教?”

尊者须菩提知诸天子意所念,语诸天子言:“今诸会者观听我所说,当如幻化人所听受,亦无所受,亦无所见,亦不作证。”

诸天子言:“云何,须菩提,众生为如幻化耶?来会者亦如幻化耶?”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众生如幻,会者亦如幻,吾我亦复如幻如梦,五阴如幻如化,六情识触如幻如化,内外空及有无空如幻如梦,三十七品、佛十八法如幻如化,须陀洹道上至于佛三耶三佛亦复如幻。”

尔时,诸天子问须菩提:“云何乃至佛亦复如幻如梦?”

须菩提言:“我说至佛亦复如幻。若复有法胜于泥洹者,我亦复言如幻。诸天子,梦幻化是一耳无有二。”

是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拘絺罗、摩诃迦旃延、邠耨文陀尼子、大迦叶等与无央数菩萨,是诸大众俱问须菩提言:“般若波罗蜜甚深!甚广!难晓!难了!难见!难解!谁能遏截是者?”

是时,阿难语众弟子、诸菩萨言:“般若波罗蜜者是深妙法,甚广!难见!难解!难了!不可思议!唯有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具足见谛阿罗汉,前世于无央数诸佛所而作功德,与善知识相随者,善男子、善女人有大智慧,如是辈人闻深般若波罗蜜乃能信乐终不能遏绝。不以空分别五阴,不以五阴分别空;亦不以五阴分别无相无愿,不以无相无愿分别五阴;亦不以无所生、无所灭分别五阴,不以五阴分别无所生、无所灭;亦不以寂净分别五阴,亦不以五阴分别寂净;乃至六情及诸缘起亦复如是,从檀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从内外空至有无空亦复如是,从三十七品至佛十八法亦复如是。诸三昧门、陀邻尼门不以分别五阴,不以五阴分别三昧门、陀邻尼门;从须陀洹至罗汉、辟支佛乃至萨云若亦不以分别空,不以空分别萨云若;亦不以无相无愿分别萨云若,亦不以萨云若分别无相无愿;不以具足不具足性分别空,不以空分别具足不具足性;至无相无愿亦复如是,不以无所生、无所灭分别寂净,不以寂净分别五阴。”

须菩提语诸天子言:“是甚深般若波罗蜜,极有智者不能遏绝。何以故?法无有忧者,亦无有戚者,若无忧无戚,众生亦无能遏绝者。”

舍利弗语须菩提言:“般若波罗蜜,为广说三乘之教及菩萨总持之教,从初发意至十住道地教,至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八法。菩萨摩诃萨悉总持之教,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化生也,不耗于神通游诸佛国,随其所欲所作善本供养诸佛即得如愿,从诸世尊所听受法,至萨云若初不断绝,未曾离三昧时,当为无所挂碍辩、不可断绝辩、如所应辩、利辩、义辩、一切最辩。”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广说三乘及菩萨乘,大乘菩萨摩诃萨所得最辩亦无所倚,亦不倚吾我,知见、寿命,五阴亦无所倚,从檀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亦无所倚,从内外空及有无空亦无所倚,从三十七品、佛十八法至萨云若慧亦无所倚。”

舍利弗言:“何以故于般若波罗蜜说三乘之教而无所倚?何以故说菩萨总持?何以故得最妙之辩而无所倚?”

须菩提言:“从内空乃至三乘,皆从般若波罗蜜教出亦无所倚;从外空至有无空,广说三乘之教亦无所倚;从内外空所说教及菩萨,总说一切世间最妙之辩亦无所倚;从有无空至菩萨,护一切世间最第一之辩而无所倚也。”

同类推荐
  •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行日录

    北行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西洋考

    东西洋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四辈经

    佛说四辈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因你

    因你

    男主角林夕因女主角离奇死亡悲痛欲绝,跳崖时,意外间进入空间漏洞,将他穿越到一个从所未见的世界。为爱修炼,
  • 逃亡暗世

    逃亡暗世

    平静而和谐的世界突然之间改变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已经要到来,象征着死亡和掠夺的种族降临地球,星际文明也必将和人类文明擦出灿烂的火花。人类必须接受现实!逃亡!逃亡!曾经的大官,明星,土豪们,对不起!这里人人平等!!!
  • 诛邪剑

    诛邪剑

    一万年前的劫浩,一万年后的浩劫。谁是一万年前预言的那个能者?谁会是一万年后的那个能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俊凯我一直守护你

    王俊凯我一直守护你

    写的是女主暗恋男主,后来男主发现了,俩人就在一起。
  • 爱情就像烤番薯

    爱情就像烤番薯

    老七与几个女人的错综复杂的感情,婚外情,一夜情,知己红颜。。。
  • 王源请给我爱的解药

    王源请给我爱的解药

    “你为什么要骗我?只是因为我伤害了她吗?”王源“是!是又怎样!我们回不去了,而且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林夏“从来没有爱过你,没有爱过你!爱过你……”这句话在王源头脑里徘徊这…………亲们喜欢就收藏,收藏,票票,评论,评分,我都要!!谢谢啦!
  • 洛克梦想小分队

    洛克梦想小分队

    传说中的光明勇者洛星,要完成精灵王的使命,在教室里,他和同学组成了一个小队,洛克梦想小分队,想知道是什么吗,请看小说吧
  • 大明恶贼

    大明恶贼

    本想做个布衣小民,却不想做成了刁民,且看大明朝的小刁民如何掀起一场惊天风暴,力挽狂澜,左手江山右手美人,傲视天下!
  • 传说小白龙的爱情

    传说小白龙的爱情

    某一天,白龙被父亲龙王逼着和他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白龙为了躲避来到了人间,却意外的碰上了自己的真命天女,于是跨越种族的恋情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