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4400000018

第18章

叹深品第五十五

尔时,诸欲天子、诸色天子以天名华而散佛上,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叉手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晓难了!不可思议!是智者之所知,是一切世间所可信者,是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道径。从是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皆是般若波罗蜜之恩,是为一教。一教者,五阴则萨云然,萨云然则五阴,萨云然如五阴如,萨云然、五阴一如无二,佛如及萨云然如亦无有二。”

佛告诸欲色天子:“如是,如是,如诸天子所言,五阴则萨云然,萨云然则五阴,佛则萨云然,萨云然则佛,一如无有二。以是故,诸天子,如来坦然无为而不说法。何以故?是法甚深清净,难晓难了,特可信故。诸如来之道于过去、当来、今现在无有逮觉者,于法无有二者,是乃为法。”

“诸天子,如虚空之甚深微妙,是法亦如是;以如法之深妙故,是法深妙;法性、不可思议性、真际、无涯底、无来无往、无著无断、不生不灭甚深微妙无有逮觉者,以无有逮觉者甚深微妙故,般若波罗蜜甚深微妙。诸天子,以诸法甚深微妙故,众生、我、人、寿命亦复甚深微妙,五阴深妙,六波罗蜜深妙,内空、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至萨云若甚深微妙。以是甚深微妙故,诸天子,般若波罗蜜法甚深微妙。”

诸欲色天子俱白佛言:“世尊,是法于世间特可信者。如是说者,亦不受五阴亦不不受,乃至十八法亦无所受亦不不受;如是说者,从须陀洹乃至萨云然,亦不受持亦不不受,持诸世间者皆是受持。云何受持?五阴是我所,我是五阴所,十八法是我所,我是十八法所,从须陀洹至萨云然皆是我所,我是萨云若所,是为世间受持。”

佛告诸天子:“如诸天子所言,是法亦不受持五阴,亦不受持萨云然。诸天子,诸有受持行五阴者,受持萨云然行者,则不堪任行六波罗蜜,亦不堪任行萨云然。”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法不逆于诸法而有顺。何等法顺?是法顺六波罗蜜,是法顺内外空及有无空,顺三十七品至萨云然,是为顺法。是法于诸法无所碍。云何无碍?不碍于五阴,至萨云然亦无所碍,是法无碍之相譬如虚空。何以故?其住如法性,如真际,如不思议性,如空、无相、无愿。是般若波罗蜜法亦不生亦不灭,以五阴不生不有故,乃至萨云若亦不生亦不有。是法无有迹,以五阴迹不可见故,至萨云若迹亦不可见。”

尔时,诸欲天子、诸色天子俱白佛言:“世尊,尊者须菩提诸弟子中佛之真子,何以故所说但说空无缚之法?”

时,须菩提语诸欲色天子言:“如卿所说,诸弟子中我为真弟子,云何为真子?”

诸天子报须菩提言:“佛从如生无去无来,须菩提如亦不来亦不去,以是故,须菩提从佛生。”

“佛之如者则为一切诸法之如,如诸法如则佛之如,如者亦复非如,是故须菩提为从佛生。”

“如佛如住,须菩提如亦如是住;如佛之如无作无为亦无所有,须菩提如亦复如是。如佛之如无所挂碍,诸法之如亦无所碍,如佛之如、诸法之如一如无二亦无作者,无作之如常尔无不不尔,从有如尔无不尔时常一无二,是故知尊者须菩提从如来生。”

“如佛之如亦无所坏,须菩提之如亦无所坏亦不不坏;如佛之如亦不可见不可破坏,须菩提如亦复如是;如佛之如,亦是诸法之如亦无他如,尊者须菩提亦复如是。以是故知,须菩提真从佛生如佛之如。”

“不过去、当来、今现在,诸法之如亦无去来今,是故知须菩提为从佛生。”

“过去、当来、今现在如亦是佛如,佛如者亦是过去、当来、今现在如,等一无二;五阴之如、如来之如亦一无二;吾我寿命众生之如,如佛之如亦一无二;六波罗蜜如、内外空如及有无空如、三十七品如,乃至萨云然如,如佛之如一如无二。”

“何等为如?须菩提,如者,菩萨所可逮觉,得如来名号者是。”

说是如品时,三千大千刹土地为六反震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四面都踊则中央没,适中央踊四面都没——是为六反震动。”

是时,三千大千刹土诸欲天子、诸色天子,以天华、名香、栴檀用散佛上,及散须菩提上,同时叹言:“世尊,甚奇!甚特!尊者须菩提,乃从如来如生真佛之子。”

是时,须菩提更为诸天子说言:“诸天子,须菩提者,亦不从五阴生,亦不从五阴如生,亦不离五阴如生;亦不从萨云然如生,亦不离萨云然如生;亦不从有为无为如生,亦不离有为无为如生。何以故?是诸法皆无所有故,亦无法可著乐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者及尔法住道法,甚深!甚深!五阴尚不可见,况五阴如?乃至萨云然尚不可见,况萨云然如?”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弗,如者甚深,五阴及萨云然尚不可见,况萨云然如?舍利弗,如者甚深,说如及尔。”

尔时,二百比丘僧漏尽意解,五百比丘尼远尘离垢法眼生,五千菩萨天及人得无所从生法忍,六十菩萨漏尽意解。

佛告舍利弗:“是六十菩萨已便供养五百佛,已尽行六波罗蜜,不持沤和拘舍罗,种种学五波罗蜜离般若波罗蜜,不以沤和拘舍罗行施、行戒、行忍、行精进、行禅,种种相行不得一定菩萨之道,便得须陀洹及罗汉、辟支佛道。舍利弗,菩萨虽得空、无相、无愿之道,离般若波罗蜜,不持沤和拘舍罗,便证真际得弟子乘。”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得空、无相、无愿之法,离沤和拘舍罗,真际作证便得弟子乘?云何俱得空、无相、无愿之法,得沤和拘舍罗,便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告舍利弗言:“诸有离萨云然意,念空、无相、无愿之法,不与沤和拘舍罗俱者,便为弟子乘。”

“舍利弗,菩萨得空、无相、无愿之法,应萨云然不离沤和拘舍罗者,便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舍利弗,譬如大鸟,身长一百俞旬、二百俞旬、三百俞旬,无有两翅,欲从忉利天上来下至阎浮提,已下中道,复欲还去至忉利天上。舍利弗,是鸟宁得如意周旋往反不?”

舍利弗言:“世尊,不得。”

“假令是鸟来下至地,欲使身不痛,宁得不痛耶?”

舍利弗言:“世尊,不得不痛或闷或死。所以者何?其身长大无有翅故。”

“舍利弗,正使是菩萨如恒边沙劫,相行五波罗蜜,虽得大道欲发大意,欲逮无量觉慧,离般若波罗蜜无沤和拘舍罗者,便堕罗汉、辟支佛道。何以故?离沤和拘舍罗,离萨云若,离般若波罗蜜,行五波罗蜜,便堕罗汉、辟支佛道。”

“舍利弗,菩萨虽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作功德——戒性、忍辱、精进、一心、智慧——皆作相著,是为不晓如来戒性、三昧、智慧、解脱、见解脱慧,亦不知亦不见但遥闻空、无相、无愿之法,但相闻声,以相欲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作相念言:‘是为菩萨所住处也,是为佛所住处,是为声闻、辟支佛所住处。’舍利弗,菩萨离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者,持是功德欲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为相。”

“舍利弗,菩萨发意念萨云然,不离六波罗蜜,不离沤和拘舍罗,不离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戒性、三昧、智慧、见解脱慧性,不以相著,于空、无相、无愿亦不以相。舍利弗,当知是菩萨不堕罗汉、辟支佛道。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从发意以来,不以相行六波罗蜜,不以相于过去来今佛戒性、三昧、智慧、见解脱慧性,皆无相著。舍利弗,不以相行六波罗蜜,不以相行萨云然,是则为菩萨沤和拘舍罗。”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我今从如来所闻,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者,以为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以是菩萨从发意以来,初不见法有逮觉者,亦不见甫当逮觉者,亦不见已逮觉者,五阴至萨云然亦复如是。”

舍利弗言:“世尊,若有行菩萨道者,离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当知是辈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便有狐疑。何以故?用离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故,行六波罗蜜皆于中有相,以是相故当知有狐疑。是故,世尊,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不当离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住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亦无相无倚,行五波罗蜜者乃至萨云然亦无相倚。”

尔时,诸欲天子、诸色天子俱白佛言:“世尊,欲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难得!所以者何?为菩萨者尽当逮觉诸法而无所得。”

佛言:“如是,如是,诸天子,甚难!我亦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无所成,亦无所得,亦不见法有所成得。所以者何?诸天子,诸法常净故。”

须菩提白佛言:“如我今从佛所闻,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甚难得!如我意者,快哉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诸法空无所逮觉故。于空法中诸法不可得,亦无有法逮觉不逮觉者。所以者何?随如法不增不减,学五波罗蜜至萨云然,是法皆空,亦不可见,亦不可得。以是故,世尊,快哉菩萨逮觉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所以者何?五阴、五阴自空,萨云然慧事自空。”

舍利弗语须菩提言:“以是故,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难解!难得!虚空亦不有念言‘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亦不念‘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诸法如虚空故。菩萨解诸法如虚空,乃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菩萨知诸法如虚空,快哉难成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恒边沙等诸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动还。以是故,须菩提,甚快难成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语舍利弗言:“于意云何?五阴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动还耶?”

舍利弗言:“不。”

“乃至如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动还耶?”

舍利弗言:“不。”

“于意云何?颇有异离五阴为还者无?颇有离萨云然还者不?”

舍利弗言:“无。”

须菩提言:“舍利弗于意云何?五阴如为还不?萨云然如为还不?”

舍利弗言:“无。”

“颇有离五阴如、离萨云然如还者无?”

舍利弗言:“无。”

“于舍利弗意云何?如法、法性、法住、道法、真际、不可思议性,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有还者无?”

舍利弗言:“无。”

“颇有离如乃至不可思议性有还者无?”

舍利弗言:“无是义,是法亦不可得。”

“何所法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有还者?”

舍利弗语须菩提言:“如尊者须菩提所说法忍,无有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有动还者。如来所记菩萨三乘之行皆无有处,如须菩提所说为一乘耳。”

分耨曼陀尼子语舍利弗:“须菩提为欲说一菩萨乘耶?当问须菩提。”

舍利弗问须菩提:“云何为欲说菩萨一乘行耶?”

须菩提报言:“卿欲于如中说三乘耶——罗汉乘、辟支佛乘、菩萨佛乘?”

舍利弗言:“不也。”

须菩提言:“于舍利弗意云何?于如中颇有三乘不?”

答言:“无有。”

须菩提言:“颇于如中有一事、二事、三事不?”

舍利弗言:“无。”

“颇于如中见一菩萨不?”

答言:“无也。”

“是法名无为无所有法,云何欲于中求索三乘——罗汉、辟支佛、三耶三佛?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于如出生诸法,闻是不恐不厌不还,出生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尔时,佛叹须菩提:“善哉!善哉!汝之所说皆是佛事,菩萨闻是诸法皆出于如,不恐不惧不厌不还,当知是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当出何道?”

佛言:“是菩萨当出生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道。”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欲出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当云何住?”

佛言:“常当等意于众生,大慈普念无有偏党;当为众生执劳护念安隐,与语和顺无得中伤,视众生等如父、如母、如身、如子,以慈劝人令不害生,常劝众生令行十善,见人行正离于邪见代其欢喜。

“菩萨摩诃萨欲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当作是住:自行四谛、四禅、四等行、四空定,劝人令行,见人行者代其欢喜;自行六波罗蜜,常劝教人行六波罗蜜,见有行者代其欢喜;自行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自行八惟无、佛十种力、大慈大悲,自行逆顺十二因缘,劝人行逆顺,见有行者代其欢喜;自行声闻、辟支佛慧,劝人令行不证真际,见有行者代其欢喜;自上菩萨位教人令进,自行神通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劝彼令学,见有学者代其欢喜;自灭习绪劝彼令灭,自寿命成就自受法住,劝彼住法,见彼为者皆代欢喜。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当作是学,当作是住。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学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作如是学,如是住者,于五阴无有挂碍,乃至法住亦无挂碍。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真际学不受五阴,乃至萨云若亦无所受。所以者何?不受五阴则非五阴,不受萨云然则非萨云然。”

说是菩萨住品时,二千菩萨得无所从生法忍。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等当以何貌相像,知是阿惟越致?”

佛告须菩提言:“解知凡人地及弟子地、辟支佛地乃至如来地,尽是一如而不分别,一无有二,入自身如等一入不分别。闻是如已直过无狐疑,于如无所失,所说无增减,亦不视他人长短,以是貌像当知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世尊,当复以何相像之貌,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佛言:“诸法亦无形,亦无貌像,亦无有相。”

须菩提言:“世尊,若诸法无形无像亦无相,为从何法转还而为阿惟越致菩萨?”

佛言:“于五阴转还,知是阿惟越致菩萨。须菩提,菩萨于六波罗蜜转还,于内空、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转还,于声闻、辟支佛地及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地转还。须菩提,当知是为阿惟越致菩萨。何以故?须菩提,五阴无有形,道亦无有形,是故菩萨于五阴转还及于道。何以故?五阴及道无有处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不观视外道及沙门、婆罗门所为所知所见,亦不观视诸外道家邪见直见,亦不狐疑,亦不[打-丁+此]外道沙门、婆罗门戒,亦不狡戏堕诸邪见,不持香华、缯盖、幢幡奉诸天神,亦不教他人令奉邪见,以是像貌观其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不生下贱之家,不生八剧之处,不受女人身,以是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常行十善而不毁犯,常于梦中守行十善,教人令行,见人行者代其欢喜,以是像貌具足知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为众生故,行六波罗蜜,自学十二部经,常作愿言:‘持是十二部经,劝勉众生,满众生愿。持是功德皆施众生,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是像貌具足知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于深经中亦不狐疑平相。”

须菩提白言:“云何阿惟越致于深经法中无有狐疑?”

佛言:“是菩萨亦不见有法,亦不见五阴,亦不见道有平相狐疑者,以是像貌具足知是为阿惟越致。”

“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身口意行常慈柔软,身口意业常施众生,以是像貌具足知是为阿惟越知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不与五盖事俱,初无恋慕于恩爱意,以是相故知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坐起行步卧觉安详而不卒暴,以是相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净洁自喜无有尘垢,衣服床卧亦复净洁,少于疾病。凡人身中有八万种虫常侵食人,阿惟越致无复是虫。何以故?是菩萨功德过出世间、诸天鬼神、阿须伦上,为诸善本于功德中稍渐增益,身口意净,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受身口意净?”

佛言:“随诸善本,身口意净瑕秽即除,功德稍增瑕秽转灭,是为身口意净。以是三事净,过于声闻、辟支佛上,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不贪利养,不贪衣服,具足十二沙门法,行无嫉妒意,亦无愚痴贪利之意,无不等意,无懈怠意,无恶戒意,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志常安隐,意常深入一意,听受所闻法教与般若波罗蜜俱等意奉行,所有俗事皆与般若波罗蜜俱,有不入法性者皆见与般若波罗蜜合,以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若魔波旬化作大小泥犁,一一泥犁中有无数亿千菩萨,皆在其中受诸苦痛,波旬指示语菩萨言:‘是诸苦人皆过去佛所授记莂,皆是阿惟越致菩萨,今皆堕是中受诸苦痛。今卿若是阿惟越致受记莂者,佛为授卿泥犁记莂,不为授卿菩萨记莂。卿不如舍菩萨道可得生天,不复受是泥犁勤苦。’须菩提,若是菩萨意不乱者终不堕泥犁中,当知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时,魔波旬复作沙门被服,至菩萨所言:‘卿前可所受六波罗蜜,欲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者,诸可行法,今疾悔之。疾悔过者可得解脱。汝前所可供养诸佛及弟子众,从初发意至于法尽,中间所作善本及劝助代欢喜之福,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汝疾舍是意早悔过。若舍若悔者,我便当语汝佛所说深经要法如来所教。汝所闻者皆非佛经,非如来教,是异道人所撰集耳。’若菩萨得是意乱狐疑者,当知是菩萨非如来所授记莂,是菩萨未正定住阿惟越致地。若菩萨不疑不乱不转意无所受,不信他事,不用他教,行六波罗蜜便自具足,疾逮萨云然慧道,自归之不受他教,譬如漏尽罗汉面自见法不信余教,魔终不能耶!”

“阿罗汉、辟支佛终不能转阿惟越致菩萨!”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言,罗汉、辟支佛不能动转阿惟越致菩萨。不能转者为不转还。是菩萨必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正住阿惟越致地,尚不信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何况当信罗汉、辟支佛及魔波旬诸异学语?所以者何?初不见有法当可信者,亦不见五阴如有可信者,亦不见道如可信者。须菩提,当以是像貌观其相行知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魔复化作比丘被服形像,来至菩萨前语菩萨言:‘善男子,如卿所行,皆世俗事,非萨云然行。’魔复语言:‘我当断卿勤苦之本。’便为菩萨说像道法教,则是世事像道教者,或示尸解,或说四禅及四空定言:‘善男子,是还正道,从是可得须陀洹道,可至罗汉、辟支佛道。从我教者可断生死勤苦根本,用是勤苦为学之乎?随我教者,可生欲天,得生色天。’须菩提,菩萨闻是便大欢喜,不乱不转亦不狐疑,意复念言:‘今是比丘持是像法来为我说,益我不少。所以者何?像法所说不于须陀洹取证,至于罗汉、辟支佛道亦不取证,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取证。今受是比丘恩,我所应觉知之事今为我说,觉知是已当遍知三乘之事。’

“时,魔波旬知菩萨喜,语菩萨言:‘善男子,欲得知供养如恒边沙佛,衣被、饮食、床卧、医药菩萨者,不复从是过去恒边沙佛受行五波罗蜜,从彼诸佛所闻所问:菩萨摩诃萨当云何住?当云何行五波罗蜜、三十七品、大悲大慈?如诸佛所教:当作是行,当作是住,如菩萨所应从是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如其教住,如诸行者逮萨云然。诸过去菩萨作是辈行,乃作尔所功德,尚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卿学以来甫尔,便当那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菩萨闻是意无有异不恐不惧,倍复欢喜言:‘是辈比丘重复益我,令我得须陀洹至萨云然。’

“时,魔波旬知是菩萨意不动转,更便化作大比丘众示菩萨言:‘是辈比丘,诸漏已尽发意求佛,不能得佛今皆取罗汉。如是辈人不能得成,况卿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觉知是魔事者,不堕罗汉、辟支佛道,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有菩萨行檀波罗蜜至萨云然不动还者,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复次,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作是念言:‘如佛所说菩萨尽奉持,不离诸佛教,至萨云然终不耗减。’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念言:‘觉知魔事者,终不耗减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当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于何所转而言不转还?”

佛言:“于五阴相还,于十二衰相还,于十八性相还,于淫怒痴相还,于见相还,于三十七品相还,于声闻、辟支佛相还,于佛相还。何以故?阿惟越致菩萨,空像色貌法相上菩萨位,于不生法亦无所有,既无所有亦无所作,亦不作亦不生,是故名为无所从生法忍。菩萨得是忍者,则是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须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完美情人

    完美情人

    他是长期在英国“G5”精英高校帝国理工学院任职的数学老师,而她则是人称迷糊小飞侠的东航空中乘务员,原本是毫无干系的两条平行线,却因为一堵墙的距离,以及种种巧合,越来越渗透入彼此的生活。她最初胆小而怯懦,可他却始终以最好的耐心陪在她的身边,教会她勇敢,教会她坚强,到最后,更教会了她真正怦然心动的感觉。
  • 九境归真

    九境归真

    三千世界,梦里探花,万人得梦,几人得花。便又有那多少人,心中想,口中问,我是谁,你是谁。
  • 帝天羽杀

    帝天羽杀

    出身在一个强大繁华的帝国之中,可惜,这个帝国却是用无数人的血与泪而堆积起来。面对这种种繁荣,平民杰森发出了自己一声的呐喊,他决定反抗。平民世家,为获得尊严与荣誉,他开始反抗,一步步的修炼,可惜种种的困难放在自己的眼前。强大的帝国,还有各种势力和组织的阻碍,他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在夹缝之中,他慢慢变得强大,并且邂逅自己的爱人。可惜,自己的力量依旧是太弱小了,生活在那混乱的时代,各个帝国和组织之间的斗争,心爱的人被夺走,而他的性命更是受到了危险。面对如此种种,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要生活下来,保护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他需要变强!
  • 超级兵皇归来

    超级兵皇归来

    一名顶尖的杀手归来,只因生活太枯燥而来体验一下常人的生活...........ps:新人新书求多多支持谢谢啦群号204603485
  • 血骨长戈

    血骨长戈

    血骨大陆,神龙皇朝,皇室衰微,君权旁落,。一时间天下群雄并起,竞相逐鹿。是皇室后裔重整山河,还是平民布衣加冕成皇,抑或豪强诸王君临天下。而在这一系列的王朝争霸中,谁又能力克群雄,踏上武道巅峰,解开大陆隐藏的秘密。所有的故事,尽在血骨大陆,血骨长戈。
  • 未来再见:痞子遇萌鬼

    未来再见:痞子遇萌鬼

    顾凡,快递小哥一枚。有一从‘熊孩子’一块儿长成‘熊大人’的竹马。也有一从小结下梁子就此作对到大仍然甩不掉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竹马。插科打诨斗斗气儿,日子也算过的顺遂。直到有一天,‘逃打’的顾凡走进了‘荒郊野岭’处的一间出租屋......房租便宜拎包即住的上上选,附赠‘厉鬼’一枚保你生活乐悠悠,这是您的租房合同,请接收~“...你趁小爷我睡觉时都做了什么?!为什么我今儿出门看到满大街都是鬼?!”“矮油,小凡凡不要炸毛嘛,这不是为了让你多长点见识嘛,看多了就不怕了,乖~”这日子没法儿过了!谁来收了这‘妖孽’吧有重酬!
  • 就业与面试

    就业与面试

    本书以大学生为就业主体,从大学生的就业视角来组织体系,从大学生的就业基本流程来设置基本写作结构。本书阐述了必要的就业基本理论,更多的篇章用于介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首先为大学毕业生介绍当前的就业环境及党和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而出台的新政策,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毕业生应改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在新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心态下,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职业目标;有了明确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就可以去搜集就业信息,准备就业材料,接受就业面试,选择用人单位,完备就业手续,实现角色转换,从而使自己从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角色转变成为一个社会职业人的角色,真正走上工作岗位。
  • 御龙魂帝

    御龙魂帝

    一名学生手机看小说,电池爆炸,穿越到武魂世界!兽之武魂,漫步山河碎,翻身瀚海腾。植之武魂,一草可杀虎,片叶能屠蛟。器之武魂,古鼎装星辰,战戟弑神灵。异之武魂,鬼棺震幽冥,羽扇灭玄阴......唯吾龙魂,龙飞天外,王者纵横!
  • 伏魔僵尸录

    伏魔僵尸录

    一灾难,带给他一生的异数与劫难。遇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曹爽是否能面对这一切呢?故事开始了。。。。
  •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喂喂喂,看谁呢!说的就是你!前面那位穿着白上衣黑长裤的小胖子姑娘!”顾封搂着一个胸大貌美屁股翘的美铝,笑得没心没肝的,就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在食堂大声嚷嚷着。众人默契的将目光投到了排在了老前面的某位有点小胖,白上衣黑裤子的妹纸身上。莫小二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自己那个冤家邻居又找上门来了,干脆不理他默默地排着队。顾封看着莫小二居然完全不理会自己,一想到自己在她眼中还不如食堂里的一条红烧鱼,气就不打一处来,干脆丢下身边的大美女,气冲冲走到前面从队伍里一把拉出莫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