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2400000001

第1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思考(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而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不断发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着理论的与时俱进。迄今为止,这一过程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在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了思想指导和理论引领作用。从理论发展自身来看,积累了理论创新发展的丰富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在一般意义上,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命题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了《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报告提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里,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尽管中间有一个副词“的”,但已经是非常明确地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了。虽然,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说法一度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但是还原历史,无疑是毛泽东在这里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这里需要多说几句的是,同样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张闻天在《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的组织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张闻天在报告中提到:“要认真的使马列主义中国化,使它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所接受。”这里的马列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含义。但由于毛泽东的政治报告时间在先,张闻天的组织报告时间在后,所以,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第一人。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毋庸置疑,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起,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但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实际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其中重要教训是曾经普遍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这种倾向表明,党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理论武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既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缺乏一种理论上的自觉。而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列主义中国化,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特别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和理论归纳。诚如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讲的那样,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正是由于有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的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才不断丰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也不断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奠定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政治基础。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际上,早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就有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提法。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很显然,这是从实践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飞跃问题。

党的十四大报告肯定了十三大报告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提法。更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四大报告对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从理论高度加以归纳,从9个方面对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做了归纳,并总结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做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际表明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至党的十五大,则正式提出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与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五大的重要贡献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提升,是符合时代和实践需求的理论创造。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着重指出,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报告指出,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是,在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相对充分的展开与强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要范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开放性范畴,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由此也成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通过以上党的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实践,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即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后一条道路主要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由此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飞跃,形成了两大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是在党的七大上得以完整科学的界定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之后,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创造,成为一个反映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结晶的理论体系。之所以把毛泽东思想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适应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相比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革命时代的结果。毛泽东思想成型、成熟于20世纪前、中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战争与革命”。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革命形势,随后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影响和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在此之前,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也在苦苦寻求对近代中国出路问题的解答,但这一解答迟迟得不到成功。而十月革命的爆发及胜利,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回答这一历史问题的钥匙,得出了走俄国社会革命道路的结论。不仅如此,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因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适应了国内革命性质转换的需要,并回答了由此引发出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相呼应,近代中国社会出路问题的解决需要靠革命的途径来解决。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领导力量的中国革命,在革命对象、革命途径、革命依靠力量、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问题上没有给予科学的解答,致使革命的成果被反动势力所窃取,民主革命没有改变历史的循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自此始,中国的革命进入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即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新的前途即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但从实践来看,找到这样的领导力量和指导理论只是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真正实现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需要经历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依然需要从理论上认清为什么要革命、怎样革命的问题。尤其是同样认识到中国要走一条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但究竟是沿袭俄国先城市后农村的社会革命的道路,还是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革命道路,迫切需要从实践出发作出回答。历史表明,毛泽东思想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引领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并回答了这一道路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革命对象、革命领导权、革命依靠力量、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具备促进理论飞跃所需要的丰富经验。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人民求翻身、求解放,经历了曲折艰苦的历程。这一历程中,有宝贵的经验,特别是第一次大革命和土地革命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特别是革命初期党内曾多次出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促使中国共产党更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问题,也客观上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也正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不断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过程中,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同类推荐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 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

    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

    本书是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成功,研究服务型政府的回应力,全书内容包括如下六个方面:1.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目的。2.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理论研究。3.政府回应力的内涵、特征。4.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的时代背景。5.服务型政府回应的实践分析——以太原市迎泽区政府为例。6.构建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的机制探讨。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文章讲述的是: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在省市党班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分析发展现状,把握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等内容。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热门推荐
  • 致最灿烂的阳光

    致最灿烂的阳光

    早莺转学圣牧高中,因为迟到而结识了同病相怜的漂亮少年谢鄢。少年性格嚣张而恶劣,完完全全是一副坏小子的模样,但转头他又成了学校的高岭之花学生会会长,不仅品学兼优性格高冷,还完全一副不认识她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男神人格分裂?
  • 血芒星安

    血芒星安

    关于超能力,关于亲情……杀手就不能拥有情感呢,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噩运啊......二年前也是,现在还是......就让她,去偿还自己所犯下的杀孽,只是连累那些孩子了……“抱歉了,害了你们。”
  • 修真女配桃花劫

    修真女配桃花劫

    唐宓穿越了,穿到了她还没看完的一本修真女强文里,这一边是霸气侧漏的男主,那一边是痴心绝对的男配,就连打酱油的都是温柔帅气的优质男好伐,唐宓左看看右看看,表示随便给我一个都可以,口水ing。可是骨感的现实给了她深深的一击,哦不,是很多击,男主、男配,就连炮灰都是女主的,你只是女配,你资质没女主好,你修炼没女主快,你长得没女主漂亮,你死的还比女主早,一出场就死了,唐宓生气了,气愤了,愤怒了,决定化悲愤为力量,化力量为食量,哦不,是奋发向上!坚定地握着拳头表示,绝对要抱住女主大腿,绝对!
  • 一朝回眸,十年守候

    一朝回眸,十年守候

    16岁,你的爱意我没有看懂。24岁,我再找到你却无法相守。我们的爱,永永远远,永无止境。
  •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时空的驾崩

    时空的驾崩

    3000年时!人们在灭亡时,领会到了死亡的降临!才知道人生下来就是一种错,在这个世界上只是把自己罪孽慢慢加重!人类活着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开始!!!
  • 百川书志

    百川书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雨巷:戴望舒诗选

    雨巷:戴望舒诗选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 本明.范斯特

    本明.范斯特

    五个高一男生被一块儿黑色魔力石带到了本明.范斯特,小精灵海特告诉他们只有找到那块儿黑色魔力石他们才能重新回去。在本明.范斯特经历了种种的这五个高一男生最后能不能回到他们阔别已久的故乡捏?~看了就知道喽~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介西五个热血男儿(噗~)的热血征程~快看喽~*^o^*/
  • 黑色戒指

    黑色戒指

    叮!认主程序启动。。。!扫描开始!叮。。。。型号xh654第一任主人为低等星球的高等生命体--人类!身份确认。。。扫描继续。。。。扫描完成!认主成功。。。正式确认辅助戒指型号xh654成为地球人类王逸私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