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0600000011

第11章

观师十二因缘观云。十二因缘者乃是生死大树。亦名生死大河。何故名树如世间树。有根茎枝叶花果相续而生。十二因缘亦复如是。过去有二因。名之为根。二因者。一无明支。二行支。现在有五果。五果者。一识支。二名色支。三六入支。四触支。五受支。现在有三因。三因者。一爱支。二取支。三有支。未来有二报。二报一生支二老死支。过去二因中一无明支者。谓过去一切烦恼名无明支。又云。于缘不了名无明。二行支者。谓一切身口意善恶等业悉皆名行。以无明故发生于行。无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此二能感现在五果故。名之为根。现在五果中。一识支者。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识神。初受生时。入胎一念心。名之为识。二名色支者。以有受生识故。发起名色。名色者五蕴也。谓第二念已去心也。与父母赤白精血和合。乃至百日诸包未开。但是肉团。未成眼耳鼻舌相。但有色心故名名色。三六入支者。由名色故发生六入。六入者。六根通住识道故为六入。此谓在胎内百日已外也。肉团之内。起业生风吹肉团开敷。变作诸根相名为六入支。四触支者。由六入故发生根尘识等。三事和合触对名触。此谓出胎已去两岁也。未分别余尘。但能觉饥渴热寒犯火触毒。则啼哭之名为触支。五受支者。由触境故发生于受。领纳名为受。此谓两岁已去。心渐分别诸尘。五六岁已来。名为受支。此五支酬过去二因。名为现在五果。如世间树。既有树身。须有枝柯花果。爱取有三因。复感未来生老病死二报。现在三因中。一爱支者。由领纳故发生于爱。于缘起染名为爱也。此谓七岁已去十五已来。爱花贪果。心欲追求。名之为爱。二取支者。由染爱故发生于取。于缘染入有所执故。名之为取。三有支者。由取着故发起于有。身口意造作。能招未来有。以未来果目为现在。三因故名有也。此谓随其所取财色杀盗邪淫。取得入手称遂本心。忆思成业。能有当来果。名为有支。如花结果。此花能生后果。复名为因。既有其因。能感未来两报。两报者。一生支。由现在发起。令有未来受生。于法始起。名为生也。二老死支者。由有生故起于老死。生是老死之缘故。生缘。老死此二支是后生果。果复为因。因果相生犹如大树。一切众生皆为十二因缘。漂没流转。随逐生死往来三界。牢狱之中受苦无穷。如世间河漂没相似。凡夫不觉故。智者了达则不从流。修道断除即得出离。夫十二因缘者。生死系缚之因缘也。必须灭此因缘。乃得兑于生死。是故经云。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灭此因缘要须修道。问。云何修道。答。推求十二因缘根本乃是无明。因无明故起烦恼业。因业故起果报。有果报故有苦。皆因无明为根本。流转生死分离三世如树如河。智者了知。欲伐其根及断其源。犹如伐树。先伐其根。亦如断水。先断其源。今欲伐断十二因缘树河。先断无明。问。无明何者是。答不觉心是。以不觉故妄起分别。心外见境。谓有谓无。谓是谓非。谓得谓失。诸果报法身心等苦。皆是无明之力。我今欲断无明。先须自觉心源。随心所起一切妄想。皆从不觉心生。今须知自心之本性。无生无灭无来无往。何得知。一切妄念忽然妄起。觉则不生。云何名觉。如贪嗔痴起时。还以自心观察思量推求。此贪嗔痴有何形状。为青为黄。为过去为未来为现在。为在内外中间。推。求贪嗔痴都无形状。若贪嗔痴本来是有。今日觉时亦应可见。今觉即无。故知。由不觉故忽然妄起。觉则不生故。觉是无明对治。此觉现在无明不得在心。以无无明故。一切妄想烦恼不生。烦恼不生故。业不生。业不生故。无过去二因。无二因故。现在五果不生。五果不生故。爱取有三因不生。三因不生故。未来二报不生。名断十二因缘大树。涸十二因缘大河。此十二因缘无处。名为涅槃。此自觉圣智。名为菩提

真记云。大圣摄生欲令契理舍事等者。此约同教义云也。一报相者。如来藏与染和合成名色报。如大海水因风成波也。二彼因相者。所起名色。即是如来藏真识。如所起波即是水也。三彼果次第相者。彼所起果无有余物。唯一真心之所回转。如差别波。波唯一海水所回转也。此中离我我所者。唯一真心之体无有余物。何者是我。何是我所乎。非众生数者。犹如流水恒流不绝无厌舍时。由无念故也。众生亦尔。流转生死无断绝者。只由自体无我故尔。是故云非众生数也。黎耶微细者。黎耶即如来藏故也。即成实性者。约三乘云如来藏实性也。约一乘云甚深真性也。下云。此义在三乘。亦通一乘故也

古记云。林德入唐。得逢融顺和尚。问云。一乘中言黎耶者何耶。顺曰。一切诸法皆以黎耶为本。广则无量。略则有五。谓一白净无记识。持三性种。二阿摩罗识。持恒沙德。三性起识。持十普法。四法界安立识。持三种世间法。五法界因陀罗识。持无尽因陀罗尼法。全法界之有为。全法界之无为故云黎耶。共善等三性及无为集起

法记云。所谓因缘有分次第者。因缘者。生十二支因缘也。有者三有也。分者十二支别也。次第者。初无明支乃至最后老死支也。一心所摄者。一心是能摄也。所摄是十二因缘也。自业成者。简他邪因。不简自佛法中疏缘义也。前门中云十二因缘是一心所作。恐有疑。云唯一心作不待缘耶。故明要由业故。作十二因缘也。不相舍离者。前支不离后支。后支不离前支故也。前门现自因生中。增上缘之成十二缘义。此观现自因生中因缘之成十二缘义三道不断者。欲现不断三道故。十二支不相离也。观先后际者。明前门中不断三道者。以过去无明生现在五果。以现在三因生未来老死故也。三苦集者。现其以三际。因得此具足三苦之身。此观取因所得果以立也。不取能生因也。因缘生者。因缘是俗谛所依也。生是所生果法也。破因缘亲疏偏力。现全力生果义也。因缘生灭缚者。牒俗谛所依也生者所生果法也。灭者即离因缘生果之力义也。缚者顺缚也。谓生则顺缚于灭。灭则顺缚于生故。和尚云。生是无侧之生。此生即无生也。灭是无侧之灭。此灭即无灭也。此二无二。是满足生灭也。以灭缚生时。生虽非灭亦不离灭。犹如以绳缚置二人。虽不相离。亦非合为一身。此则分喻。非是满喻也。此中生灭则今曰所用之法。现前为生。以本不生为灭也。是故以灭缚生。灭是能缚。生是所缚。以生缚灭亦如是也。此观破前全力生果之义。以现资于无力。无生之缘生果法义也。又云。心惑者。世出世间心烦恼也。迷世间法。名为世间心烦恼也。迷出世法。名出世间心烦恼也。如是增执于所执法。迷其理事。名为人法二我执也。此二我执。前第八观治之能迷之心。于此观中治也。随顺有尽观者。问。何故此性起门中。以前缘起门。无力无生之缘生空果之义。为所治耶。答。性起门中。空有并现故。能治于前门偏空之执也。十番虽别而同成无我者。一乘中以海印体为无我也。如十二因说余缘生诸法准例可解者。上来直现法性。而机难得证故。改云真性指缘起体。将欲令习。且约众生十二支。以十番观而指示之。故余一切法亦尔观也。如是教诲故。云准例可解也

真记云。若约别教一乘略说十门者。前引论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者是同教也。今直辨十番意故。云若约别教一乘等也。若以十番观一无明支。则具三世间成一无明支体故。不动过患即是性在中道之法也。如一无明乃至老死等皆亦尔也。问。所观如是能观云何。答。能观亦尔。初一因缘有分中。具摄余九。余九亦尔也。然虽各摄余九。而初则观有分次第。二则观十种性起心。乃至八因缘九缘起十性起。如是为门别也。问。璎珞经十番与花严经十番何别耶。答。璎珞经十番。画于一法界体。此经十番。则画于无尽法界故。云准教差别不同也

大记云。真定德。于十番中以三生灭释也。谓前七遍计生灭。第八因缘生灭。后二道理生灭也。林德以四生灭释也。谓前因缘生灭。第九缘起生灭。第十性起生灭。越情见处无住生灭也。训德以五生灭释也。谓中间五观。则遍计生灭。第八因缘生灭。第九缘起生灭。第十性起生灭。初二观无住生灭也。今依训德之意释。则无住生灭中。第二观后半。是无住体。初观及第二观初半。是无住位也。以其十二缘相等为无住。别教中二十二位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魂宠起源

    魂宠起源

    庞大无比的魂宠世界是如何形成?在这个魂兽的世界人类只算一种小种族。无数未知的魂兽,凶恶?残暴?还是友善?这一切都要看我们的主角伊千帆如何一步步发现这个世界。
  • 醉问长歌

    醉问长歌

    当万年逝去,都变了,都变了,还有什么没变?没变的便是我寻道的心,我的剑?——还有她。一个人在这孤独的小道默默地走着。一把草色何人赏,一邀明月何人愁。一曲长歌何人怅,一壶水酒何人醉。醉问明月何人依?把酒化作相思泪。
  • 鬼域之长生门

    鬼域之长生门

    罗布泊,曾今是个美丽的地方,而现在已经成了生命的禁地。十余年前,吴文清不顾同僚的反对,依然决然的进入了罗布泊,却没想到十余年后,他的弟子罗坤会为了探寻他的死亡和完成他的遗愿再次进入这片死域。那个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所在?为什么吴文清要让罗坤再回罗布泊?而且还让他杀人……传说中的九龙水晶棺真的就在罗布泊之下吗?在这片黄沙之下到底埋藏了多少神秘又阴悚的传说?
  • 郑成功传

    郑成功传

    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它刻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位特殊历史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
  • 清末之复国大业

    清末之复国大业

    曾经很痛但已过去,如果能在那时重生也许就不一样。从清时复生,从清时复国,从清时探索一条不一样的路。{本书修改,换名为《天下变局》大家多捧场。
  • 穿越之外挂少年

    穿越之外挂少年

    杨寻本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求职生,却因为一场奇葩的面试而穿越到一个未知的界中并且成为了某女派的圣女……哦不,是男圣女……于是他面临了一个艰难的选择,作为本派里的唯一男弟子整天面对一群粉嫩妹子自己究竟是要做个“万花丛中过而片叶不沾衣”的好师兄呢?还是做个“杨师兄过处寸草不生”的种马男呢?“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大致分为炼体,凝气,炼魂,神海,生死,破虚,问道,神境。”老板淡定地说。“不过你也不必对境界这种东西抱有太大的希望。既然这个世界连神都能有,那还有什么奇葩的事情是不能发生的呢?”“所以你是想说这世界存在着一群突然就能开一个或好几个挂然后越好几级挑战的人咯?”老板淡定地点了点头。杨寻“……”
  • 逆取江山

    逆取江山

    上一世因擅于掌控人心与设置圈套而闻名的高智商罪犯赵进,从未想过自己死后竟会穿越到一个犹如桃花源一般的恬静村落中。没有追杀自己的国家机器,没有勾心斗角的人渣同行。这里只有平淡充实的生活与无边的亲情。这样的生活对于赵进来说,实在是不亚于天堂。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短暂的平静过后,一场争夺皇位的宫廷政变,立时将这个偏远的小村落卷入血雨腥风之中。突来的变故让赵进意识到,这样的乱世终究不可能让他这样的人安稳地做这池中之物。江山逆取之方可顺守。既然你们无法给我想要的生活,那我索性就先取下这令你们为之疯狂的江山!(PS1:本书的参考两汉时期的大背景进行架空)(PS2:五组内签,请放心收藏)
  • 伍过刘连

    伍过刘连

    个人短篇诗词集,还请各位诗哥诗姐前来指教!
  •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在“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情况下白手创业,起点低,风险小,回报率稳定,被誉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关注市场,不在乎形式。当人们都在一味地追求“最好”时,温州人重视的却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温州商人所取得的成绩为世人所注目,吸引着许多人学习他们的经商模式,探寻他们的创业致富精神。《温州人:凭什么发财》从温州人生存理念、思维方式、经商手段、金钱观念、创业精神等方面讲述了他们创业致富的风雨历程。事例生动,故事感人,文笔清新,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是立志从商者必读宝典。
  • 溺宠家养萌妻

    溺宠家养萌妻

    她本是白家千金,却不曾想被人李代桃僵,沦落为孤儿。三岁摸爬滚打,四岁韬光养晦,五岁扮猪吃老虎,装哑巴,从此错过了被人收养的好机会。十岁的时候却因为一条狗,莫名其妙的被季家收养,从此便从无名无姓的孤儿变成了季家的小公主。一段姻缘就此拉开。季慕宸,季家太子爷,名副其实的红二代,拥有一副惊为天人的绝色容颜,清冷,孤傲,邪魅,妖艳的他初见她:他狭长的眸子略扫了她一眼,清俊的眉目中带着明显的厌恶。姐姐指着她说;“慕宸,她是我收养的女儿……”……多年后,他看她的眼神不再是厌恶,而是赤裸裸的情欲。“小舅舅。”她叫他,声音陌生而又疏离却带着十足的敬意。……季慕宸说:“季九一,肯定是你偷了我的肋骨,所以老天爷才一早把你送过来,给我补上!”季慕宸说:“季九一,季慕宸可能不是你的氧气,但你一定是季慕宸的氧气,没了你,他会活不下去的。”……和季慕宸恋爱后,季九一翻身做了地主。“小舅舅,他们说你没谈过恋爱,真的吗?”某男一脸黑,抵死不承认,然后扑倒某人,戏谑的说道:“谈没谈过,你试试不就知道了吗?”……自从季九一怀孕后,季慕宸天天逼着她改称呼。“季九一。”“怎么了,小舅舅?”看着那张无辜迷茫的小脸,季慕宸把没说的话咽到肚子里去了。……小包子出生后。“妈妈,妈妈,我爸爸呢?”“妈妈,妈妈,舅姥爷为什么天天在我们家白吃白喝?”“妈妈,妈妈,舅老爷为什么和我长的这么像?”某男心中:万头草泥马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