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纪律和制度怎么严明,中国毕竟是个人情社会,领导的话语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举足轻重的。
尽管荆书记和其它领导那么只是随口一夸,杨晓涵也没有有意地去走上层路线,但是关键时候领导们的夸赞还是在现实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是因为晓涵的不懈努力,一方面是领导们的交口称赞,晓涵就这样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带班副班长。
竞岗那天坐席上坐满了领导,其实杨晓涵心里也很忐忑不安。
要知道在这些竞岗人员当中,唯独她的资历是最浅的。一同招聘来的家乡的十七个姐妹当中,她是这次参加竞岗的唯一一名。
每个参加竞选的人都要事先报名,然后将发言稿送上审阅,由郑维红负责排出名次,安排好日期后按照拍好的顺序上台演讲。
领导们根据竞聘者的个人表述,日常表现、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在选票上打出分来,时候在经有关人员统计后排除高低,优胜者即可入选。
在这次竞岗过程中,有很多比杨晓涵她们来的早几年的服务员也报了名,当然杨婉缇也在其列,但是结果只有杨晓涵一人胜出了。
晓涵心里想谁胜出和谁被淘汰到是到无所谓,反正都是自己的姐妹,谁当不当这个副班长都一样,但是其他人却未必这么看。
现在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人都想在职场上向前迈一步,即使在这个小小的招待所内也是这样。
杨晓涵的胜出,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是一旦真的胜出了却也难免引来一些人的妒忌。
放下这些暂且不说,我们还是先来讲讲她是这样尽快地适应工作的吧!
其实在招待所服务员也是个很不好干的差事,之所以留着本地的女青年不招而去外县去招这个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还有其它,这里暂且不说了,以后会慢慢交代。
礼宾楼的服务人员大致分,早、中、晚三班,这有点类似于医院住院部的护士,但是工作的范围和职责却又有所不同。
每个楼层每个班都要有一名服务员,主要是负责提供登记了、收拾房间、打扫卫生、送开水了等日常服务和当班值班工作。
她们的工作大致是这样,但是杨晓涵作为带班的副班长的工作却与这些人又有所不同。
相同的是她即使当了副班长也要当班值班,而在自己上好班的同事她还负有一代领导责任,那就是要管好同班的同事,并且还要发挥好先进带头的示范作用。
杨晓涵当上了副班长工作比以前更加尽心尽力了,尽管竞岗办法里有明文规定新上岗的副主任的试用期为三个月,但这对于杨晓涵来说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杨晓涵不但勤奋工作和带头,而且很快也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工作方法和心得体会,她并把这些是整理成文字上呈给了领导。
在服务方面,她提出了三心服务,即;耐心、诚心、热心;在行为规范方面,她提出了四要八不准等一系列的东西。
这些东西报个了郑维红并得到了首肯,郑主任又把它交给了李锡铭和所领导,这些东西终于以上墙的文字图版形式固定下来,并在招待所的各个班内执行。
杨晓涵的个人努力赢得了领导们的赞许,也在同事们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由于杨晓涵的工作出色,他的个人的自信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刚来城市前的那种莫名的恐惧也在一点点的消失,现在的杨晓涵不但工作上很有风采,而且待人接物也显得越发成熟。
这些东西都是他在刚刚来新单位不到三个月以后才取得的,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干成这样,她还一直没有机会给家里人说。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手机还没有面世,谈话只有打长途而且对方还不是很容易就能接听,唯一的联络方式就是写信,但是晓涵一直在忙却一是没有空去做。
晓涵尽管没有给家里打过电话,但是父母的牵挂却一刻也没有停息过。
家乡是这座县治市也不是很近,杨希业要想去看女儿也不是很方便。
每天只有一班车是途径他们家附近的一个马路边的。
杨希业要先把先骑自行车到达侄子路边的代销点把车放到那里,然后再等乘那次班车才可以去看晓涵。
交通不方便不等于做不到,所以杨希业还是在于从家里来了,而且只专门来看女儿。
杨希业知道女儿的心气,他临行前穿了自己最好的一身行头——一身灰色的中山装,另外还配上了一双平时舍不得穿的在部队时的三接头的黑色皮鞋。
这身打扮远远一看,很像是一个乡镇干部。
杨希业到达招待所的时候已是中午。
他在前台打听后终于找到了杨晓涵。
晓涵做梦也没有想到父亲会来,立时显得很很高兴。
刚到招待所就到了吃饭时间,晓涵含父亲和自己一起去食堂吃饭。
刚刚落座,杨婉缇已经端来了好一样的饭菜,有红烧肉、炒三鲜、还有一盘木须肉和鱼香肉丝。
晓涵嘴里一边连连说着感谢,一边安排父亲在餐桌前坐下。
杨婉缇和老杨打过招呼,回头还拎来了一瓶本地的白酒。
杨婉缇的周到和细致令晓涵父女很是感动!
餐厅里多是招待所的服务员,打饭间儿看到晓涵的父亲来了也都主动地上前打招呼。
杨婉缇给老杨满上了酒,并且自己也到了一杯,嘴里连连说着欢迎伯父大驾光临的一些话。
杨希业没有想到晓涵刚来这里不久,居然还遇到了这么一位事理通达的室友,他一边嘴里啧啧称叹着婉缇的精明和见机,一边微笑地喝掉了婉缇敬过来的酒。
饭间无话。老杨在晓涵和婉缇的陪同下,大约喝了有四两多酒,本来他的酒量这一瓶都喝掉也不是个事,但是一时初次见面,二是还有些话还没有讲所以不敢多喝。
下午婉缇提晓涵去上班,父女俩终于有了独处一室的机会。
老杨问了晓涵到后的一些情况,知道这里福利多、安排的也好,而且工资也不少而且按月发放,心里很高兴。
又听说最近晓涵最近还当上了副班长,更是喜出望外笑逐颜开。
晓涵来了这段时间,自己大约已经积攒了大约两千多元,她把钱拿了出来打算全部交给父亲。
但是杨希业没有全收。
杨希业看到女儿来这里之间已经有段时间了,但是除了自己单位发的工作服以外意外还没有见一件像样的行头,所以他只收下了一千元,剩下的让晓涵去自主安排,至少多添几件像样的衣服。
杨希业执意不全部留下,杨晓涵也只好留下了一千元。
杨希业见这里什么事没有,就打算打算下午就回去,临走时还把家里带来的一口袋压好的干面条给晓涵和婉缇。
婉缇下班回来见老杨走了不免有点惋惜,原来他已经安排好了招待的饭菜。
尽管是这样小涵对婉缇已经是感激不尽,她特意拿出了父亲留下的面条,并对婉缇说这是他父亲交代过这些食品是要留给她和婉缇的。
婉缇嘴里连连道谢。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面条尽管不值钱,但是却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愿,平时也根本离不了。
晓涵来了这段时间,基本上一切顺利,单位不错室友不错工作也很顺利,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是初战告捷。
晓涵出乡也只是刚刚走出了第一步,并且这一步迈得很好,至少是按她的个人意愿在一步步往下走,只有以后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