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8400000118

第118章

君人致用成化如何?请申之:尝谓天地者无形之圣人,圣人者有形之天地,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盖天地以其心漙万物而无心,圣人亦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君人者之于天地圣人,非致其用之难也,致之而无致之之迹为难;非成其化之难也,成之而无成之之迹为难。爰自开辟以来,凡宇宙之内,鼓之为雷霆,润之为风雨,通之为山泽,衍之为金刀货宝,生之为桑麻谷粟,无一非天地之化,则亦无一非帝者之用。充满六虚,愈有而愈无也。周浃万物,愈著而愈泯也。上畅九垓,下氵斥八埏,愈溥博而愈渊泉也,曷尝有一毫容心哉?世固有心以致之而终莫之致,有心以成之而终莫之成,此无他,天地圣人本自然而然,彼有心者自累之耳。后之君人,岂可求天地于天地,而不求帝者之天地哉?

思昔帝者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因风雷之“益”而教之以耒耜,则吾无斫揉之劳;因火雷之“噬嗑”而聚之以市货,则吾无通变之迹;因风行水上之“涣”而作舟楫,因上火下泽之“睽”而制弧矢,则吾无刳剡之巧。凡此者,人以为帝者之用也,而不知即天之化也。一用之施,一化之著也;一用之行,一化之全也。然人知其著而不知其所以著,知其全而不知其所以全,惟天下莫知帝力之时,乃造化不容致诘之妙。岂惟天下莫之知,虽圣人亦不自知也。岂惟圣人莫之知,虽天地亦不自知也。呜呼,天地之与圣人,一理也。古之与今,亦同一天下也。岂有古之人可以致用,而今则不可以复致;古之人可以成化,而今则不可以复成?孟子有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惟能妙有为于无为,则FF几矣。是必置经纬于无方无体之中,泯智巧于不识不知之际,茫乎天运而云行雨施,窅尔神化而阴阖阳开,不动声色而天地之蕴、神明之奥、万物之情,森然在是。盖至于此,则风雷非隐也,而耒耜非显也,火雷非无也,而货市非有也,风水火泽非精也,而舟楫弧矢非粗也。有致之功,无致之迹;有成之理,无成之形。果孰为君人乎?孰为帝者乎?又孰为天地乎?浑浑乎无声无臭之天而已。

虽然,圣人本无所容其心,然岂无所用其心哉!盖天地之心,惟动则见,而万化之根本,胥此焉出。而帝者之用,亦当因其用心者求之。故吾心之理累于有固不可,而溺于无亦不可。当使之周流,而不当使之间隔;当使之充畅,而不当使之凝滞。心在是则用在是,用在是则化在是,《易》之“存神”,即其所以前民用;而《中庸》之“尽性”,即其所以赞化育也。故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呜呼至矣。谨论。

子贡有志于仁

仁道之难言也久矣。至近也,而至远也。溥之而横四海,推之而弥宇宙。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也,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也。夫妇之所能知能行,而圣人天地之犹有所憾,则其为道之大至矣。然岂泛滥而无当,广博而无涯者乎?故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生也,有天地而后有生之理,而后有人,则仁者生之心也,斯固与天地万物相为流通焉者也。夫既以天地之理而为心,则一夫之无不被其泽者此心也,位天地而育万物者此心也,流于千百世之后而无穷者亦此心也。其效验之至神而功之至大,似不可以近而求也,而亦岂在于高远乎哉?子贡有志于仁,而以博施济众为问。此圣人为仁之功用如此,而非学者入德之方也。

昔者禹欲天下之民以己之心为心,而伊尹耻其君之不为尧舜,有一夫之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圣贤之志于仁者固如此,是以至仁之世,天下熙熙,居不知其所为,行不知其所止,耕田而食,凿井而饮,顺帝之则而已。其湛恩汪濊,而沐浴膏泽,德茂之流盛矣。于是天地瀼合而阴阳相得也,煦妪覆育万物而草木茂区萌达也,以至胎者不崟,而卵者不殈,鸟兽鱼鳖,无不咸若也。此圣人为仁之极功,而参天地、赞化育者不外是矣。然不过此心之推而已也,苟不反其本而修其末,未尝不以高远而病之也。孰知夫目好之五色,而民序之所以不乱也;耳听之五声,而民情之所以不乖也;口好之五味,而民食之所以不匮也;情好之珍膳,而民性之所以不拂也。出吾之心以行之,则自有不言而喻、不戒而孚者,而笃恭丕显之治,有不在是乎?故曰:五寸之矩足以尽天下之方,而君子不下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也,非心之谓欤?不然,则求以惠天下也,必将出布帛以衣之,而欲天下之无寒,不可得也;发仓廪以食之,而欲天下之无饥,不可得也。以至忧其为颛蒙也,而导之以向方;忧其为奸邪也,而示之以礼义。又必将谆谆然家至而户说之。吾恐其日之不足也,而圣人盖亦劳矣。故天下有易简之道,而吾心有驯致之功,操弥约而事弥大,守愈敛而施愈广,涵之为溥博渊泉之机,出之而有无穷广大之妙,体用不遗而本末兼该,斯则一以贯之之道也。

盖以心德之既全,则尽己之性而尽人物之性,而参天地、赞化育,推之而无难矣。夫天地以生之理而赋于人,则其道固流通而无间,而所以位之、育之而使无物之不得其所者,则固此心之能事,而非出于所性之外也。苟出于所性之外,则虽天地之所难能,而可贵者有不足贵也。何也?不可以语仁也。故穷深极远,而差等伦类失之矣。是虽义足以让天下,勇足以蹈白刃,智足以通幽明,苟不本之于心,则亦外焉者也。尧之所以为治者盛矣,而其所以为德者,曰温恭允塞,曰浚哲文明而已。以至亲睦九族而平章百姓,黎民有于变之休;百揆时叙而四门穆穆,庶绩有咸熙之美,皆不外乎此心之推也。使无所本,而曰吾有以济天下,是则尧舜之所以为病也。

以心而求仁,则博施济众之功可以致。而以博施济众而求仁,则茫然驰骛而莫知所止,无异于逐日影而欲其不蹶也,难矣。故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则心之推也。子贡之所问者,圣人之功用也。夫子之所告者,学者之入德也。不推其本而求其用,不察其微而要其功,不本之于心而曰博施济众,则未有不流于墨氏之弊,而兼爱之说入之矣。故不徒曰近,而必曰能近取譬者,则圣人之意微矣。要之,仁道至大,虽子路之勇、冉求之艺、子文之文、文子之清,皆不足以语此,而夫子之所以告仲弓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告颜渊者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已。夫子盖循循然若不敢好为高论者,然则道岂在于高远而难能者哉?故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三国

取天下者,不失乎天下之机而已。夫机者,死生存亡之道,安危胜负之变,间不容发者也。故得其机者,能以弱制强,以寡败众,以安易危,以负取胜,是取天下之道也。失其机者,虽强必弱,虽众必寡,虽安必危,虽存必亡,是失天下之道也。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未战而庙算胜者,得天下之机也。上古之取天下也以仁,中世之取天下也以智,后世之取天下也以诈。取天下以仁者,汤武是也。取天下以智者,汉高是也。取天下以诈者,曹公是也。汤武则无事乎机,若以智以诈而得天下,要皆不失乎天下之机而已。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超级全能无敌系统

    超级全能无敌系统

    一场雷把一个未来系统发在一个普通的一个差生上。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金钱,对于我来说只是有价值的白纸。美女,对于我来说只是唾手可得。看我如何让看不起的人后悔。
  • 铜符铁卷

    铜符铁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有凤长歌

    有凤长歌

    为应付千年一次的仙术比式大赛,仙法道行还不算太过精深的白衹想起了去东方瀛州岛寻找传说中能助长灵力的玉花琼枝。谁料,寻药途中走错路,误闯了仙界禁地,一时大意,将囚于禁地的洪荒大兽给放了出来。惶惶三日,到了仙术比试当天。遇到了一位长相算得上是神中龙凤的俊逸男子,他似乎对她的一切都很了解,且好像跟她有着多深的仇恨一般,比式当日对她百般刁难。后来,通过多番打听,白衹晓得了,原来这长的好看,年纪有点大的帝君,竟是天族第一任天帝,自己那没良爹爹的情敌……怪不得看自己的眼神像是看到了仇人一般......
  • 万古一域

    万古一域

    解开命运的束缚,以为一切都已结束,却不料新的黑暗悄悄降临,自此人类便不再是万灵的主宰,万物进化,魔怪崛起,异兽横行……新的天地,新的开始,崛起还是沉沦?且看我,一眼溯万年,沧海桑田,一念动九天,星移斗转。
  • TFBOYS之我的心

    TFBOYS之我的心

    三个女孩遇到了TFBOYS,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爱上了彼此!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
  • 证道经

    证道经

    凡人修仙痴人说梦,孤儿聂云凡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寒潭鼎的碎片和一本修仙界最为普通的《五灵法》。为了活命长生聂云凡踏上一条烦人求仙问道的路途。
  • 中华对联(第十卷)

    中华对联(第十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全能金

    全能金

    他因太过天才,被人以丹田为容器封印魔兽,断了修行之路,他以肉身为代价,向天许下,必死三言。沈跃穿越而来,只是为了能够自由的活着……赚钱,是为了活着,修炼,是为了活着,将天才踩在脚下,是为了活着,将美女留在身边,是为了舒服的活着,将漫天神佛踢开,是为了自由的活着……ps:各个金主大大请留步,把收藏、推荐票、月票、鲜红统统投给《全能金主》,接个善缘可好?
  • 活玉阴缘

    活玉阴缘

    千年一梦,一梦倾城。一块破玉跨越千年,其间牵扯出的又怎会如此简单......巫蛊,群鬼夜行,黄泉路,南无道教,冤鬼替命,僵尸,龙族秘辛,阎王十大殿我寻你的路,没有劳累,只因那一个约定,哪怕只是再见一面.....
  • 九天说

    九天说

    现代一流杀手到异世传奇强者,这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一起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