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夏王宫内,赫连勃勃站在大殿门口,大臣们站在其身后。大殿下面的台阶上,两边站满了胡夏禁军。场面极为宏大。
社仑走进宫门,耶律斤跟在后面。几十个侍卫在他们身后。社仑刚进去,乐声响起,声音洪亮。赫连勃勃走下台阶,大臣们也跟了下去。社仑单手抚在胸部,用柔然人的礼节向赫连勃勃问候。赫连勃勃赶忙还礼。两人一起走进大殿。
此时的大殿内已经摆好了酒宴。社仑走进大殿门,胡夏百官一起山呼:“参见陛下,参见可汗。”
两人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大臣们也都坐下。
赫连勃勃笑着说:“社仑可汗,你可真是我大夏的稀客啊。”
社仑也笑道:“以前我们两部落少有往来。但是现在,我希望我们两国能够一直和平共处。’
两人先是寒暄几句,然后言归正传。
”可汗,听闻魏国在与柔然的边界屯放了十万大军,此事是真是假?“
社仑放下手中的酒,说:”不错。此事的确不假,魏国屯兵十万,虎视柔然。领兵之人就是拓跋焘。“
”哦。“赫连勃勃一听也来了兴致,问:”就是魏国太子拓跋焘吗?“
”正是。“社仑并不隐瞒。
”早就听说,魏国太子拓跋焘骁勇善战,十六岁时就远征柔然,胜多败少,名声已经超过其父拓跋嗣,是个用兵奇才啊。“
听到赫连勃勃这么说,社仑不禁变了脸色,但很快恢复过来,毕竟他明白自己来的目的。
社仑说:”夏皇此言并非虚言。我们柔然确实是败在拓跋焘手下很多次,可是,这并不代表我柔然不如魏国。论实力,我们拥有几十万大漠上的精锐骑兵。论土地,我柔然更是大于他魏国。只是我手下的将领太过于轻敌,不把一个少年放在眼里,否则,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赫连勃勃停顿了一会,说:”听可汗的话的意思,此次前来,是想与我大夏结盟,共同对抗大魏?“
社仑并不隐瞒,直言说:”对。夏皇说的极对。“
赫连勃勃沉思了一会,说:”恐怕,大汗的要求我们不能答应。“
社仑一听,有些沉不住气,说:”为什么?难道夏皇是害怕拓跋嗣不成?“
社仑口出此言,引得赫连勃勃旁边的大臣不悦,说:”大胆!岂有此理,你竟敢出言不逊侮辱陛下,来人,给我拿下。“
耶律斤一下子站起来,拔出战刀,身后的侍卫也纷纷来到社仑的前面,把出战刀,与刚冲进来的夏国禁军针锋相对。
”不得无礼,退下!“赫连勃勃怒斥道。禁军们收起武器,站到旁边。
”你们要干什么,退下!“社仑也把手下喝退。社仑向赫连勃勃行礼道:”夏皇,我的手下不懂礼数,望您不要怪罪。“
赫连勃勃一摆手:”无妨。“两人又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接下去刚才的话题。
”夏皇,现在大魏在我柔然边界上驻有精兵十万,对我柔然威胁极大。倘若夏皇认为这件事与自己无关,那您就大错特错了。拓跋嗣野心极大,从他父亲拓跋珪开始,就把统一北方作为毕生心愿。如果柔然被魏国征服,那么,那时您能够确保拓跋嗣不会把手伸到夏国来吗?“
赫连勃勃一惊,是啊,如果柔然被魏国打败,那么,下一个不就是我胡夏了吗?
社仑看到赫连勃勃的表情越来越沉重,就接着说:”夏皇认为现在的胡夏能够和魏国抗衡吗?如果您认为胡夏能够独自抵挡住魏国,那么您就当做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些话就当我从来没有说过。“
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各持己见。
赫连勃勃说:”请大汗在我胡夏游玩几日,待我与众大臣商议后再给你答复。“
社仑起身,向着赫连勃勃行礼道:”那就等着夏皇您的消息了。“
宋宫内。司马翟广找到湘儿,对湘儿说:”湘儿,怎么这么久才来。“
湘儿勉强笑了一下,说:”没事,刚才有事耽搁了一下
司马翟广看出了湘儿的脸色不对,问道:“湘儿,怎么了,不舒服吗?是不是一路上赶路累到了?”
湘儿转过头去,不想再说话,只是回了一句:“我没事。”
司马翟广说了一个“哦”字,便没有再说话。
湘儿忽然又开口,说:“将军,愿意陪我走走吗?”
“哦?好啊。”司马翟广应下来。湘儿的爷爷死后,一路上湘儿闷闷不乐,几乎没怎么说话。湘儿好不容易提出这个要求,司马翟广自然不会拒绝。
两人并肩走在巷路上,两边都是围墙,虽然路很宽阔,也很干净,但是因为有围墙的缘故,显得狭窄了一些,也显得有些压抑。
湘儿说:“这么大一个皇宫,这么个富丽堂皇的地方,里面却只住着皇上一家人,实在有些浪费。宫墙外,不知还有多少人连避雨取暖的地方都没有。”
司马翟广也说:“这就是权利的体现。一代帝王,要想永保皇位,战争是必不可免的,但是,殃及的总是百姓。一代君王的成功,也必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