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5500000011

第11章

六度品之余

复次摩那婆。云何名为第四菩萨乐行毗梨耶波罗蜜者。谓彼菩萨行毗梨耶波罗蜜时。或在居家若见如来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凡有所须悉能备办。所谓饮食汤药衣服床敷。洗涂手足揩摩身体。此等众具。浴器澡水浣染衣服。庭燎灯烛经行处所。及余种种作使之事。如是众务。皆悉能为。彼菩萨行毗梨耶波罗蜜时。于一切处所须众具无不毕备。摩那婆。彼菩萨在家之时。亦为祭火焰王。备办一切驱使众具。皆是精进无休息行。于出家后增修精进。随顺庄严永除懈慢。成就念根终不暂舍策勤诸事。如是次第事诸世尊及诸菩萨声闻大众。而亦不舍精进之心。摩那婆。是为第四菩萨摩诃萨乐行住彼毗梨耶波罗蜜中。

复次摩那婆。云何名为第五菩萨乐行禅波罗蜜者。谓彼菩萨行禅定时。尚在居家无量妻妾导从围绕。作诸音乐入园苑中。摩那婆。彼园池内多有流泉及众花果。外人不见乃至飞鸟尚不能入。何况于人。摩那婆。时彼菩萨在园林间。游乐讫已从彼众出。至一别林阴密虚静。端坐念禅思惟观察。睹见大海所有众生。共相杀害更相食啖。亦见三十三天。与诸眷属无量天女。作天妙音欢喜受乐。复见一切大地狱中所有恶业诸众生等。受种种苦。或斫或刺或剥或割。或棓或打或烧或煮。或以刀剑或以弓箭。或以鈇锯或以钻矛。如是罪人受诸苦时。发大叫声种种言音。菩萨是已惊悸忧恼。即于定中发声大唤。而诸妇妾寂然无有一人闻者。惟有宝火如来舒金色手如大火光。作如是言。来善丈夫。汝勿惊怖。时彼菩萨即随如来金手光明。从园林出直趣宝火佛世尊前。头面礼足以偈白曰。

世尊我今大恐怖  以独入彼深林间

端坐安禅失正念  愿天人尊为我说

摩那婆。尔时宝火如来。复以偈答彼菩萨曰。

汝为丈夫未失念  汝向所见恐怖事

我故示之警悟汝  汝以昏惑不觉知

摩那婆。时彼菩萨头面礼敬彼世尊足。未起之间。法服著体自成沙门。既出家已不舍禅波罗蜜。而更发起增上精进行禅波罗蜜。便得具足三摩跋提。究竟禅定到于彼岸。摩那婆。是为第五菩萨摩诃萨乐行住彼禅波罗蜜中。

复次摩那婆。云何名为第六菩萨乐行般若波罗蜜者。谓彼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于般若中一切善根成就无疑。生如是想。彼佛世尊问第六菩萨。时彼菩萨报言。世尊。是中一切五波罗蜜取著于有。故有穷尽不到彼岸。世尊。我作是念。此般若波罗蜜。即是一切诸如来业。何以故。世尊。以智慧根具足满故。菩萨摩诃萨菩提树下证初明时。已得究竟过彼二波罗蜜。何等为二。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亦得于彼宿命智证心厌于有。过斯已往证第二明。证此明时亦更过彼二波罗蜜。何等为二。所谓羼提波罗蜜。禅那波罗蜜。此亦即是见诸众生生死智也。若欲证于第三明者。所谓决定成就大精进根。何以故。必当破坏百千亿数诸魔军故。而是菩萨未破加趺。以右掌按地当斯时也。由彼具足大精进根力故。令此大地六种震动。遍动下方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一切诸魔军众皆大恐怖。又彼诸世界中诸佛出世。于彼世界。所有菩萨懈怠懒惰者。一切闻此地动之声。应时皆住不退转忍。是为菩萨摩诃萨证第三明时能发如是大精进力令魔惊怖。是为于此般若波罗蜜中证第三明。于是即见彼诸世界依二事住。何等为二。所谓有无。复有二事。所谓断常。复有二事。谓过去未来。彼诸世界具有如是六种之事住世心中。知见是已起大慈悲。遍观四方证第三明。证诸明已。而彼菩萨不离本座。三师子吼曰。汝等谛听。汝等谛听。我观真实法界已尽。尔时地天闻此声故。即唱是言。如来应供正遍觉今已出世。地居诸天发此言已。自上天众展转出声。乃至有顶及诸世界皆闻此声。先是外道建立幢幡。高七多罗树。声出之后尽皆摧倒。

尔时善觉菩萨发如是言。此五波罗蜜具足满已。则皆入彼般若波罗蜜中。世尊。若菩萨不住如是般若波罗蜜中。则不能发如是究竟大精进心。何以故。以能说彼一切世间难得难信希有之法无穷尽故。

尔时放光佛告善觉菩萨言。善觉。彼六菩萨各自安住智门中已。咸作如是所修行业。时宝火如来为令彼诸菩萨次第满足六波罗蜜义故。又复告言。摩那婆。若有菩萨摩诃萨满足般若波罗蜜者。如是菩萨则为具证第三智明。善觉复言。世尊。如佛所说般若波罗蜜。我等乐闻。惟愿更为具分别说。令此亿数诸菩萨辈。咸得听闻具足佛慧。佛告善觉言。善哉善哉。摩那婆。汝今乃能咨问如来般若波罗蜜深妙义也。摩那婆。于意云何。或时有人能供养此陀罗尼门者。如来岂当于是法中有秘惜也。摩那婆。若佛如来于是门中说般若波罗蜜法门义者。有诸菩萨或多违背不能信受。摩那婆。我先已说。汝等应思诸佛世尊方便密教。何以故。摩那婆。假使有人若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若百千亿劫。得闻如来所说妙法。若能书写。或时读诵。或复受持。乃至信解如来方便微妙密语一偈一句者。是人即得无量善根。复能获彼多功德聚。摩那婆。般若波罗蜜者。即是一切诸佛智慧甚深源底。何以故。以是佛智证三明时。见一切法皆无所有。汝等当观为彼等说。远离烦恼本住处时。有诸菩萨心生恐怖。以渐说故还得安隐摩那婆。如令彼等既乐修行。能使诸根渐成牢固。于如来所得不坏信。信成就故。当如教受。受已修行。摩那婆。是中何者是诸如来第一胜教。所谓发起不住。摩那婆。何等名为发起不住。谓不取著一切诸有。然彼有中有诸菩萨作如是念。云何令我于阿僧祇劫在有流中长夜修行而不取有。彼等以有愚痴心想取著诸有依止烦恼故。摩那婆。以是因缘。菩萨摩诃萨方便取有。为彼愚痴无智之人。作如是念。云何获得胜上智已更受最下畜生之身。彼愚痴人不作是念。以我受此畜生身故。所作究竟不可舍离此身而成于事。摩那婆。当知有中一切生处不可取著。何以故。以彼生处本无言说。是故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是般若波罗蜜具足满故。得第三明。菩萨既证第三明已。尔乃得名具足三明。亦得名为三明波罗蜜。亦名清净一切三世教藏。亦名宣说过去未来现在平等如实不二门。摩那婆。是名陀罗尼门修多罗中根本一大句。亦名大足迹。摩那婆。是亦七佛世尊如来应供正遍觉所转法轮为诸声闻大众说时。犹未说此一大句也。摩那婆。于意云何。是句可谓大不。善觉言。甚大世尊。佛言。是名大句。善觉复言。世尊。一佛所说法。与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所说法同耶。佛言。摩那婆。如是如是。如一佛所说。三世诸佛所说无差违也。

复次摩那婆。于劫浊世极秽恶时。诸佛兴世说是修多罗法门。彼诸邪伪谄曲众生。在如来前诽谤不信如是经典及菩提道。初不思惟亦不分别永无信受。不信受故则无修行。不修行故不得解脱。无解脱故受诸苦恼。摩那婆。若有众生轻毁如来诽谤正法。如斯之辈当于何处得安隐也。摩那婆。时宝火如来出于浊世。今我亦然。摩那婆。又宝火如来刹土之中。实有无量无边众生。而彼但有二十四声闻得果证者。以是恶世具五浊故。五浊者。所谓众生浊。寿命浊。见浊。烦恼浊。劫浊。如是等种种恶法行众生中。诸佛虽说而不弘普。以于彼时无大福德厚集善根诸众生故。假使诸佛如来常欲摄受开发显示种种法门引诸譬喻方便诱导度脱彼等。终不能知。摩那婆。恶世多有如是恶法。我今当说。

复次摩那婆。今我法中有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远离斗诤。皆悉调柔身心快乐。从佛世尊咨请深法。闻已能受。受已能持。持已能行。如我所教奉顺无违。灭除诸有入于涅槃。摩那婆。如我先说于当来世多作佛者。即此众中百亿诸魔。却后皆于安乐国中成佛世尊。尔时无有魔军娆乱彼诸众生。亦不习学外道经籍。多受快乐无有穷尽。调柔易化少欲知足。各行慈心不用多功。有所成办从佛所闻。佛菩提事皆能受行。摩那婆。诸佛世尊观是诸法然后出世。摩那婆。诸佛世尊一观一说亦无多种。汝等从今于此法中莫生恐怖。汝所咨问般若波罗蜜。如来世尊未解说者。皆由汝等时未至耳。摩那婆。譬如二人。一者沉深有智。二者轻躁愚痴。有时二人共行山野。逢遇生枣。是愚痴人欲取食之。彼智者言。此枣今时实未任食。何以故。此枣内外未成熟故。愚人复言。但取食之何论生熟。言讫取枣掷置口中。嚼已无味方乃吐弃。是人于后虽得美食亦言无味。所以者何。是人愚痴不别味故。如是摩那婆。今此众中有诸菩萨。烦恼未断智根未成未证大地。虽复闻说般若波罗蜜。则不堪受。犹如彼人恶先生枣弃余美味。

大法炬陀罗尼经求证品第二十五

阿难尔时彼众有净行子名须达多。问善觉菩萨言。善觉我于今日宜共亿数诸菩萨等。至林树间或山泽所。得一空闲寂静之处。共论如来方便密教。若得证知最为大善。如不能入当须至彼经一七日立住思惟。身证禅定粪蒙如来大慈大悲启悟我等。时须达多即与善觉诸菩萨等。往诣放光佛世尊所白言。世尊。我等今者及此亿数诸菩萨众。咸欲诣彼祭火焰王大园林中求空静处共论如来甚深密教。若合者善如不合者我等即当于彼断食。住立七日三昧思惟观察是义。世尊。我于今日决行此事。遂尔相率奉辞世尊。此诸菩萨如是白已。时放光如来应供正遍觉告诸菩萨言。摩那婆。汝欲共此亿数菩萨入祭火焰王园林中者。谨摄汝心慎无放逸克终斯事。时诸菩萨顶受圣教。入园林已作是思惟。世尊教曰。汝等入我方便密教。如来世尊今为我等作何方便而说斯法。前为我等作何方便而说法也。而更告我于此法中我为汝等说一句门。则能显示亿数修多罗义。而我请问如来世尊。复不为我说彼一句清净般若波罗蜜。亦不为我解释般若波罗蜜。世尊。又为我等作如是言。汝等当知我方便说。是故摩那婆。我等当共一心善观察此三种义门。何等是此陀罗尼门。何等复是修多罗岸。何等复是般若波罗蜜。何等复是如来世尊方便密教。摩那婆。是故我等应各树下住立思惟如是义已。若解一者即白世尊。时彼亿数诸菩萨等。各各皆自至一树下。住立思惟一心观察。乃至于此三种义中。必定应当证知此义。是诸菩萨即经一日。乃至二日三日。不念食饮思惟此义。复作是念。此中更有何等因缘。世尊但说三种句名。而不为我解释义理。今此众中将无有人。贪著我想及富伽罗。或退法行。或贪食无厌。或乐多睡眠。或多食腹满。或多有疑心。或此亿数菩萨众中于如来所生不信者。或此众中有不如法。行梵行故致他讥呵。或多缘觉观。或空事斗诤。或心力劣弱。或心烦懒惰。或精进心薄。或忘失正念。或喜乐作罪。或破戒乱心。或心生怯怖。或为病所缠。或放逸违背。或不受善言。世尊。得无见如是人故为秘藏不即演说如斯法也。复作是念。何等是修多罗。何等为亿数修多罗。何等是陀罗尼法门。何等为般若波罗蜜。何等是如来。何者为如来密教。如来依何说。因何发起。何谓为语言。复作是念。如来依彼人故说修多罗。若依彼人有言说者如是言说则为虚妄。何以故。以人想故。有人想者则有我想。有我想者则有众生。有众生故则有言说。有言说故则世间相。世间相故则受诸有受诸有故则有无明。有无明故则有诸行。有诸行故则有生识。有生识故有名色。有名色故有六入。有六入故有触。有触故有受。有受故有爱。有爱故有取。有取故有有。有有故有生。有生故有死。死已复生。如是则为因缘往来相也。以是义故。世尊如是依世间事。次第说修多罗。修多罗者。所谓即彼尽际根本。是名无明。言无明者。所谓我等于彼无中起念分别。如是分别则是无明。如来说此为凡夫事亦愚痴业。又复于彼四圣谛中。不知不觉故名无明。以是义故。我与汝等长夜往来轮转无穷受种种苦以不见知四圣谛故。世尊所说四圣谛法。彼应于此陀罗尼门修多罗中。观察一切如来所宣无有断绝。所以者何。斯法甚深难可见故。是中唯有如来乃知边际。若人欲于如来智慧知边际者。是人亦应于佛所说修多罗中甚深法门知其本始。是处我应如是思惟。诸修多罗边际彼岸不可得见。是诸如来深密教法。谓说四圣谛。我等于此四圣谛中应当思惟称量分别得诸义理。是中初一圣谛者。是如来所说苦及苦智。何故如来说此苦阴。阴名受有。此为无明力法。是中所有无明力者。此亦名阴。阴为苦聚即是如来所忧念事。诸众生等堕在无明黑闇藏中。常被缠覆莫知自出。如来见已即起大悲。作是念言。是诸众生。云何流转是苦恼中。而于何处受是流转。何因缘故有此往来。以是往来轮转苦聚故。如来于中如是说阴。阴者如来为说障碍。故言阴也。云何流转何处。流转等。于此一阴。而诸如来说苦圣谛五阴所摄。此为往来生灭行。如来方便说天说人。乃至地狱畜生饿鬼等界。于五道中轮转受苦。是故如来说彼五阴轮转往来处处受生无有休息。当知如是名苦圣谛。从众因缘次第而有。我等思惟生如是想。所言集圣谛者。是中何者为集。所谓无明满足。取彼多阴能具成就如是色性故云集也。复何故集欲为根本生造行业。彼业满足。故云集也。复云何集。彼所作行无增无减。如所造作。故云集也。是为苦集圣谛。所言苦灭圣谛者当知彼灭惟有名色。云何为色。是中色者。所谓四大和合为色。如来于中示现何义。但以譬喻名字言说。云何譬喻。如来说色犹水聚沫。于是色中无有色想。是故如来凡所言说但有名字。汝等当知。此五阴者乃至初无生处可观。亦无一切边际可得。故以聚沫喻此四种。凡夫于中妄生色想。彼是地界此是水界。及以一切火风界等。如是四种圣者了知。但有譬喻名字示现。其中更无余物可得。诸是生法皆不可得。色不可得。求色生时亦不可得。惟是生灭行分别故彼苦聚生。彼非慧灭但是自灭。诸法无有生而不灭。故言苦灭是中若此三种语言。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入此三处智知阴灭。求道思闻故言灭苦道也。

大法炬陀罗尼经诸菩萨证三昧品第二十六

佛告阿难。尔时彼诸菩萨复作是念。如来所说四圣谛法。我于彼义不觉不知。是故长夜往来轮转。是中谁为轮转。谓彼愚人以彼愚痴增长苦聚故。令我等长受大苦。如来于中种种方便。为欲除彼愚痴苦轮。故开示此陀罗尼门。及说亿数修多罗法。无有边际无始无源。不可宣说不可证知。乃至一切诸佛法中。皆不可以言说说故。亦非随宜少智而知。惟以相似相续智知。时彼亿数诸菩萨等复作是念。世尊。知我少智力故。所应作处不为我说。是故我今应观所作。如是住立乃至七日。何以故。我念此故。虽于七日不饮不食犹安乐住。可令我等未问斯事而便命终又作是念。我今应当更求此事。谁为死者。谁当死苦。何名命终。谁造死法。彼等如是于五日夜得四念处智。彼等复于六日夜中。思惟观察十二因缘。如实知见无有颠倒。如是知已得宿命智圣道现前我想灭尽。彼当如是观宿命时。又作斯念。此乃我等于往昔时所见颠倒。于无常中而生常想。乃更分别宿命事处熏习增长。是中所有迦罗逻时。诸大现前皆无有我。何处复有昔时见色乃至取心。我以长夜不正思惟如是身色。于苦聚中妄生乐想。我等不见正念处故不见因缘。以不见此因缘法故。则无牢固真实信根。长夜于此起颠倒心。执著乐相不觉不知如是真法。彼诸菩萨复作是念。我等愚痴无智慧故。于如来所说亿数修多罗而尚不知。于般若波罗蜜亦不知。于陀罗尼门所摄诸修多罗一句义亦不知。而我内心如是惟忖。独彼如来决定方便善知所欲。当以我等心羸弱故略说一边。是中如来所说何义。云何我等不见彼法所依。云何如来为我等辈作斯说也。时彼诸菩萨思念受持此法门已得不退忍。云何不退忍。所谓见此世间受诸苦故。云何名见世间受苦。是中惟见愚惑无知。何以故。我等诸所有见。皆即断故。我等复有何见可断。是中惟有想缚。更无可见。以是一句义因缘故。如来于中为我等说。所应作事是处所说。不离名言言说根本。即是分别。若无分别则无言说。若无言说则是寂灭。以寂灭故不可得见不可得说。是中何见。若无所有则不可见。而彼未灭无见分别。即有恐怖。有恐怖故则有忧悔。若有忧悔。于如来所无有信心。若无信心则不善思惟。若不善思惟则无解脱。何处不脱。谓六结处不得解脱。时彼亿数诸菩萨等作如是念。若念此身取彼地相。牢持有力不破坏故。更念彼三。依地不动自身随转。我等思惟观察此地。地相空故无物可著。是故我等于地界中而无所著。如地不著。水火风等不著亦然。如是我等离彼著故。则于身相得轻薄想。觉身轻已即复觉知外法亦轻。彼等一切过七日已各离诸树。离诸树已一切咸更思惟是义。取是智明各共详论。既详论已一切皆得念佛三昧。彼诸菩萨即从彼林飞升虚空。到须弥山顶。到山顶已出大音声。三称南无佛陀夜。

大法炬陀罗尼经召诸菩萨品第二十七

佛告阿难。尔时放光佛语眉间白毫梵天言。梵天汝今知彼诸菩萨众所觉不耶。白毫梵天言。世尊。我实不知彼诸菩萨今所觉者。梵天汝可诣彼与天帝释及此亿数诸魔众等一心尊重恭敬礼拜。如法供养彼菩萨众已。俱还此会。尔时白毫梵天。及天帝释缧髻梵王。四大天王。乃至净居诸天众。如此三千大千世界诸天王。及诸天子众。或处宫殿或住虚空。一时云集须弥山顶。头面礼敬诸菩萨足已。退住一面。咸共白彼诸菩萨言。大士长寿能于祭火焰王园林之中。七日不食住一威仪。立不移处为一心专念。是用劳弊为。断食七日羸损若是。尔时帝释天王语诸天子言。仁者汝今宜止且莫劳乱。诸菩萨众此等不食已经七日。听我今者为诸大士聊设天供。后对世尊乃当问耳。于是诸天众咸敬诺曰。如是如是。如天王言。时天帝释即便顾命主食天子言。上意汝能为此亿数菩萨及此欲界诸天大众堪能食者。办上味膳不。时主食天报言。如是如是。我悉能为七十二亿那由他众。设诸妙食。帝释问言何时当办。答言天王。一弹指间谨当毕备。天帝释言汝今速去正尔当办。尔时食天趋向食所。须臾自然施设种种天上味食已。即还往诣天帝释所。白言天王。所须已具幸愿知时。尔时帝释天王即以天食奉献亿数诸菩萨众。及余七十二亿那由他诸天大众。彼皆食毕澡洗手已。彼诸天众皆于菩萨起希有心。尊重恭敬合掌住彼诸菩萨前。各作是念何因何缘。斯诸菩萨大丈夫等。忽能违离世尊足下。入王园林经于七日。立住不坐忘饮与食。而复舍彼光临此天。我等今日至如来所当先咨白请佛决除如是疑惑。惟诸世尊余无断者。时天帝释即与眉间白毫梵天。将无量梵众诸余天子。并释天王三十三所无量天众。复有无量魔王眷属诸余天众。皆从亿数诸菩萨众。俱诣佛所住虚空中。高一多罗树。各以法言歌赞放光如来。彼菩萨众持诸香花散于佛上住虚空中。变成花盖。其盖纵阔一百由旬高一多罗树。阿难。时彼香花满四天下。彼四天下所有众生。于七日中等受天乐。彼等复从虚空来。下住半多罗。于虚空中具四威仪。头面礼敬放光世尊。纵阔一拘卢舍。围绕七匝而说偈言。

世尊智行法界中  最上德愿久圆备

悕望分别斯已除  不著如云无穷尽

尔时放光如来告彼诸菩萨言。善哉善哉。诸摩那婆。汝等在彼诸树下时。一心思惟如是妙义。今已证于不退堕处。断除生死离诸语言。破坏爱心功德已满。于解脱门获如是相。汝于今日应自觉知。摩那婆。是故汝等善作法声。善称佛陀善往忉利。何以故。有诸众生虽多往愿。以懈怠故不获神通。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见闻汝等能作神通。便舍懈怠勇猛精进。发起本愿勤学汝等。复见汝等躬在我前。为彼无量百千亿数诸天大众。尊重供养生希有心。而作是言甚为希有。如是亿数诸菩萨等。于诸佛智随分得证。我等今日亦应勤求如是妙慧。尊重恭敬供养如来。如此亿数诸菩萨等。尊重恭敬供养如来。亦愿我等于是法中当得断疑。更于一切法波罗蜜中常闻解说。摩那婆。彼等若能学汝所行。当得大利。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女未嫁:殿下可娶

    神女未嫁:殿下可娶

    一见钟情,纠缠不清。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个局,利用?伤害?一段美满的爱情就那么难?为何一定要欺骗?或许我们本不应相遇
  • 友谊不需要夹心饼

    友谊不需要夹心饼

    友谊是纯洁的,美好的。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像夹心饼的“友好”。
  • 时光:我和你

    时光:我和你

    顾千千爱了姜颂七年,却一直走不进他的生活,靠近他的心。为了能每天见到他,顾千千改变了自己来到了L&S律师所,却不曾想在律所她收获了友情,温暖,还有默默守护她的梁子言。当顾千千喜欢姜颂、曹心盈喜欢沈易、顾时喜欢宋承善、秦瑶喜欢苏君笙、梁子言喜欢顾千千时,命运早已将他们捆在一起,一场看不见的腥风血雨正向这群年轻人滚滚而来。这是一段有关青春、有关爱情、有关你我的故事。当一切尘埃落定后,都不过是一颗疲惫的心伤痕累累……却还相信着爱情。
  • 渔家女养成记

    渔家女养成记

    她本是二十五世纪的特种部队美女特种兵,代号风信子,现年十九。在一次任务中重伤险些丧命,老长官不忍让她再度冒险,放她去做美女教官。又一次紧急任务,使她不得不重新出山,却被自己最信任伙伴背叛,摔下山崖最终殒命,还窃取了她的作战成果。但,命运之神总是对她那么眷顾,她重生了。那是个完全陌生的异世界,太多的东西等着她去探索。
  • 锦双城:暴君,不做你的妃

    锦双城:暴君,不做你的妃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买饭都能穿越?她不知何故,穿越到那从未听说过的朝代,目瞪口呆的看着身边一群群唤她“娘娘”的宫女。她是北齐最受宠的、令帝王日日笙歌,被众人唾骂,堪比褒姒、妲己的“妖妃”——连碧双。他是北齐最伟大的帝王,狠心利用心爱之人,却让百姓敬之如神的景帝——君誉。她给了他深宫不曾有过的温暖,不曾有过的真心,他却还她手中的毒酒!她施施然起身,嘴中念念着一句“谢主隆恩”。眼眸含波,她从容不迫的在他面前吞下那瓷杯中无色透明的酒。他不惊,不痛,不动,不言,不语,看着她。却终是敌不过那一句“我恨你”。一别经年。再见,她是高高在上的神,他不过是她手中的蝼蚁。她掩面而笑,看着他匍匐在脚下,嗓音幽媚:“你觉得,我现在还可能会帮你么?”****那人偎在他怀中,他眼眸含笑,悠然淡定的看着她:“你真的以为,朕会爱上你?来人,赐碧贵妃毒酒一杯。”她没有露出他所想的钝痛,只是笑着看着他:“君誉,你爱过我么?”他沉思,看着她:“既然你这么问,那朕告诉你,从来没有!”她接过太监手中的毒酒,眼角勾出讽刺轻佻的弧度,看着他:“那么……君誉,你一定会后悔的。不过在这之前……臣妾谢主隆恩。”****声明:当时给朝代起名字的时候没有注意,写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有~大家就当没有看吧!!泪奔……
  • 最后的那一天

    最后的那一天

    原来从一开始,我就不是她,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到了最后,我们还是什么都没得到,我们终归只是卑微的满天星。高子壬,你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爱的人。
  • 美女神医:废材郡主要逆天

    美女神医:废材郡主要逆天

    她,前世的杀手。但一朝穿越成朱雀国的郡主,也拥有一桩美好的婚姻,但她却是废材一个。等她浴火重生时,杀掉曾经辱她,伤她的那些鼠目短浅之辈。当她遇上他,却是老鼠遇上猫,他说;“你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追回来。”
  • 废物学院

    废物学院

    天乾大陆三大学院:天才学院;废物学院;疯子学院、天才学院只收天才,废物学院专收废物,疯子学院专收对自己疯的人。三大不同风格的至强人物。天才、奇才、疯才的碰撞,究竟谁能笑傲天乾。一个携带着一个黝黑小人意外来到天乾大陆的人,因丹田被废,靠便宜父亲的背景有幸地进入了废物学院。黝黑小人与众不同的能力,让人又爱又恨的能力。……六十五章以后每天两更,在这里向以前的朋友致歉!!!
  • 现代神迹录

    现代神迹录

    盘古开天,那已是传说;女娲造人,那已是历史。那一段故事,已在传说中成为历史。那一段历史,已在故事中成为传说。当神话史步入现代,会经历怎样的洗礼?当现代进入历史,又会成就怎样的一个世界?本书不升级,不打怪,甚至很少谈恋爱。其中乐趣,仁者见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