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斛 諷經
法事 咒水净壇
請師 降神通意
安鎮五方真符 告符簡
關燈 召亡 沐浴更衣
參禮 咒食回向
濟孤施斛
靈寶設斛科
稱揚太一救苦慈尊
焚符 灑净
清净道德之香,無遠弗屆;太虛寥廓之際,有感必通。以今建齋某開建法筵,普資幽爽,恭望慈光,下垂開度。九幽滯爽,咸蒙解脫之功;六道靈魂,悉遂逍遙之果。法眾皈依,稱揚功德。
稱太一救苦慈尊
伏聞:一炁盈虛,萬形出沒,死復生而生復死,人為鬼而鬼為人,輪轉無窮,報償不息。悲莫悲於六道,苦猶苦於四生。蓋乏善者難陟善階,積惡者斯歸惡道。賴我玄祖,拯汝沉淪,廣敷濟拔之科,大啟超昇之會。當陰慘陽舒之際,乃神交鬼聚之時。魂氣動而悲風生,靈響發而陰霧靄。洪音一舉,黑壤遙聞。仰惟紫極玄尊,青華教父,指明星為慧炬,廣運照臨;凝梵炁作法橋,大垂拯濟。追魂使者,告召十方,所屬地祇,招延催促。當願天仙道、神祇道、人倫道、地獄道、餓鬼道、旁生道,孳生物命,魚鱉昆蟲,不瞬息間,遍高深而普告;由斯須頃,周遐邇以咸知。自然意感,誠孚翕爾,影隨響答。呼群率眾,聲相應氣相求;出死入生,眇能視跛能履。無遮無礙,源源而來;或後或先,徐徐而至。使者運招徠之力,魂兮承攝召之功。所有開業道靈音,謹當吟詠。
誦酆都咒焚召魂符
稱太一救苦慈尊
召孤 吟偈
太微迴黃旗,無英命靈旛。攝召長夜府,開度受生魂。
志心遍召:九州分野,十類河沙,雷馘天誅,虎狼傷啖,刀兵屠戮,產死陣亡,有靈無祀,男女幽魂。惟願乘三寶力、三寶慈悲,此夜今時,來臨法會。
志心遍召:投河落井,洪水漂流,劫火焚燒,饑荒流蕩,瘟災時疫,自縊刎亡,有靈無杞,男女幽魂。惟願乘三寶力、三寶慈悲,此夜今時,來臨法會。
志心遍召:盡十方空界,遍郊野中,客死之魂,橫亡之鬼,枯骸朽骨,男女幽魂。惟願承三寶力、三寶慈悲,此夜今時,來臨法會。
沐浴念咒 焚冥衣
焚解冤釋結符 加持斛食
五廚經
一炁和泰和,得一道皆泰。和乃無一和,玄理同玄際。
不以意思意,亦不求無思。意而不復思,是法如是持。
莫將心緣心,還莫住絕緣。心在莫存心,真則守真淵。
修離志離志,積修不符離。志而不修志,已業無已知。
諸食氣結氣,非諸久定結。氣歸諸本氣,隨取當隨泄。
散施斛食
念太一救苦慈尊於此行煉度符法
傳戒
道言,戒者,止也。所以止人非心,歸於正定,故戒生定。儒者,亦謂知止,而後有定。但三洞眾經、四輔祕典、演說戒法,種種不同。惟無上洞玄靈寶九真妙戒者,諸戒之首。天人共仰,幽顯咸遵,無上之上,洞玄中玄,萬神之靈,一氣之寶,妙貫三才,戒制六情。數定於陽,故分為九。修而不偽,故名二為真。仙凡仰之,以為城郭;幽顯資之,以為梯航;靈魂受之,以為法藥。然受戒之法,靜默為先;持戒之法,勤拳為上。法眾皈依,同誠讚詠。
按人各恭敬
夫三皈依者,即是皈依道、皈依經、皈依師也。是故眾魂,皆當信禮。
三皈依
皈依既畢,戒法將傳。幽壤豁若春回,冤對涣然冰釋。罪花凋落,功果圓成,法眾皈依,當傳九戒:
第一戒者克勤,忠於君主;
第二戒者敬讓,孝養父母;
第三戒者不殺,慈救眾生;
第四戒者不淫,正身處物;
第五戒者不盜,推義損己;
第六戒者不嗔,兇怒凌人;
第七戒者不詐,諂賊害善;
第八戒者不驕,傲忽至具;
第九戒者不二,奉戒專一。
妙戒靈文,黃籙白簡,既備敷於妙典,當敬受於靈文。夫心焉難制,制以九戒,則可歸心於太虛。形也未超,超以二符,自可鍊形於上境。亡靈直須生,生勿忘於戒。言劫,劫常持於符券。澄神物外,塵緣永斷於多生;受質陽間,善果自臻於有冰。流芳見在,慶及無窮,稽首慈尊,辭筵好去。
讀符牒疏 送亡
化財 回向
資度設醮三獻科
諷咒
稱職位
具法位某與臨壇法眾等,謹同誠上啟:虛無自然無極大道太上老君、青玄救苦慈尊、三十六部尊經、玄中大法師、祖師正一靜應真君祖玄真師、經籍度師、列位真人,玄壇應感,一切威靈。伏聞:雲宮法界,上瞻東極之光;風澤洞虛,下接北陰之境。考對莫逃於憲網,攝提特啟於玄科。憑丹簡以出幽,遷神破妄;資玉眸而煉質,混景成真。慈尊之願力宏深,仙聖之仁心顯著。屬建修之,應感隨生,化以逍遙。紫府清都,方罄仰瞻之志;潢汙行潦,俯殫報效之誠。仰冀飈羽清塵,雲車泛景,應物隨機而顯現;月印千江,排空馭氣以飛翔。煙飄八極,旁流慈貺,鑒享恭虔,謹運丹衷。用陳初獻。
初獻法事
伏聞:無極無窮,莫測虛玄之妙;方生方死,亦猶夜旦之常。特迷悟之有殊,致升沉之各異。念黑鬱銅關之苦趣,或墮拘留;瞻青玄蓮座之慈光,所祈濟度。爰遵依於仙範,沐濯煉於形魂。超凌生化之無違,報效獻陳之敢後。蠟臺燈蘂,祥開九色之輝,醮席松花,誠感眾真之會。蹌蹌濟濟,肅肅雍雍,再運丹衷,謹陳亞獻。
亞獻法事
伏聞:冥慧洞清,經教之流傳不息;逍遙快樂,神魂之超化有歸。拯幽顯以昭蘇,秉精誠而激切。恩波穆穆,感霑被以深隆;明水拳拳,愧獻陳之菲薄。當願所薦亡魂,頓除業報,永斷執緣。水月光中,自悟本來之性;人天界上,託生福慧之身。今孝士某悃忱感格,行願滿圓。三災八難以潜消,常居吉慶;百順千祥之並集,動履光華。爰罄一忱,酒陳終獻。
三獻法事
讀疏 送神
伏以道無棄物,沐濟拔以不違;禮有節文,幸醮陳之克滿。湛湛盃香之已注,沉沉漏箭以頻催。埃塵特愧於凡蒙,飚羽豈能於款駐。雲霄景象,實不盡於攀瞻;宇宙玄恩,尚永依於覆護。某等無任攀戀之至,謹再拜奉送。
化財 滿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