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2800000001

第1章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人皆阿罗汉。诸漏已尽逮得已办。无复尘垢而得自在。弃捐重担逮得己利。尽除终始诸所结缚。度以聪慧通达明智悉为仁贤。犹如大龙心得自在。其大人贤者阿难。菩萨万人。皆成大阿罗汉。皆一切圣达神通己畅。悉不退转法轮。菩萨其名宝光菩萨。智积菩萨。名首菩萨辩积菩萨。首咸菩萨。光世音菩萨。贤首菩萨。喜王菩萨。行无思议脱门菩萨。念诸法无盖菩萨。慈氏菩萨。入志性菩萨。弃诸恶趣菩萨。除众忧冥菩萨。超欲无虚迹菩萨。无虚见菩萨。德宝校饰菩萨。金宝曜首菩萨。舍诸盖菩萨。无害心菩萨。如是等菩萨具足万人。尔时贤者舍利弗。大目揵连。大迦叶。须菩提。邠耨文陀弗。离越。阿那律。阿难等。溥首童真。不虚见。宝英。弃诸恶趣。弃诸阴盖。光世音辩积。超度。无虚迹。时此八菩萨及八弟子。明旦着衣持钵入城分卫。斯等俱行相与共议各各发愿。舍利弗曰。当如是像三昧正受入城分卫。令其中人普使一切闻四圣谛。大目连曰。愿城中人皆使一切无有须臾兴施魔事。大迦叶曰。愿城中人施我食者。一切皆使得无尽福至无为度。须菩提曰。愿城中人敢睹光明以是缘报皆得生天及在人间。然后逮得无为之法。邠耨曰。愿其城中诸外异学梵志长者。悉得正见。离越曰。愿其城中一切众人无有罪殃。悉获安隐。阿那律曰。愿其城中一切众人悉得天眼。阿难曰。愿其城中一切众人。悉使识念往古所可曾闻经法。文殊师利曰。化其城中门户窗牖重阁精舍器物璎珞树木枝叶华实衣服之饰。皆使宣出空无相无愿无所逮得不起不灭无有放逸无所著声无有形类无吾我声。无虚见曰。化其城中一切人民男女大小目所睹者。悉见佛形。至后究竟。逮得无上正真之道。宝英曰。化其城中一切居家所有诸藏。皆满众宝。弃诸恶趣曰。化其城中所居众民。敢有犯作地狱之罪。现在之法。使罪微轻忽然虚尽。弃诸阴盖曰。化其城中人弃捐五盖不使增长。光世音曰。化其中人闭牢狱者使得解脱。诸有系囚令得解散。诸恐惧者得无所畏辩积曰。化其中人敢见我等皆得辩才。使诸伎乐转共谈语。超度无虚迹曰。令其中人吾等目见皆使究竟至于无上正真之道。时八菩萨八大弟子。各各如是悉共议已。到其城门。于时城中王波斯匿。有女名曰维摩罗达(晋言离垢施)。厥年十二端正殊妙。见者咸悦。第一洁白色如妙华。于月八日明星之时。与五百侍女平旦乘驾。五百梵志皆从其后。出行游观而诣祠坛。欲大祠祀。时诸梵志这见比丘。心中念言以为不吉。诸梵志中有一梵志。年尊老耄。名曰梵天。谓离垢施女。当知今日不祥。见诸比丘住于城门。止不须出。当还入城。见此等辈求诸利义必不如意。时离垢施女。则为梵志而说颂曰

斯等志行教化功德于诸祠祀

为最吉安梵志若能供养此等

一切吉利终无有异则以梵戒

调定憺怕越度诸恶无秽众尘

此等所行为上良医慰劳疗治

众生久疾是无瑕秽第一师则

为无数人去众恶事于诸四见

为已鲜明梵志卿来值上清净

佛在世间最胜法王斯等是子

罗汉成就今诸菩萨为最尊师

熟有智者而舍之去两足之尊

上福之田欲得生天施此众祐

若惠与者果报无量所可游处

终不损耗顺斯等教具足相好

是善福田志性清净假使梵志

发欢悦心则当逮得安隐离俗

遵修道教志未曾乱而行分卫

常观精进所可游居善护诸根

诸根寂定斯众如海江海之水

尚可升量十方土地亦可步度

若有布施人中之王一切所行

不可称量劫烧之时须弥山坏

江海枯竭及所有地其有奉施

众人尊王劫虽被灾福不可烧

于是梵志。为离垢施。而报颂曰

无得自恣从愚憃心莫祠祀时

愿乐比丘斯等髡头而被袈裟

若志安解不习此党恐女父母

不以欢悦吾等当启于大明王

女所祠祀则亦不祥善哉尊女

莫受比丘

于是离垢施。以偈报梵志曰

若堕恶趣生死之难虽有父母

不能救济亦无余人及财神咒

独斯等类乃能救脱吾弃捐身

散在四方钦乐爱敬自归于佛

终不希望余人之救唯当依附

三尊宝耳譬如失目面瞻明镜

外道异学若斯无益梵志犹如

须弥山烧博闻如是力脱为要

未曾乏少于博闻慧所可闻者

悉为备具若能听闻即奉行者

此乃为持一切难及

于是梵志谓离垢施女。初未曾见于尊佛及比丘众。从何因缘而生欢悦。女即答曰。梵志欲知我初生时。母以我着金宝床上上虚空中。五百天子而共飞行。我这见之以无数事。叹佛功德及法圣众。这闻音声。时于众中有一天子。初未曾见如来至真。问诸天子所叹如来德何所类。时诸天子察我心念。志怀笃信。即说此偈而赞叹佛

头发绀青色净好而右旋

如水百叶莲犹月满盛明

白毛眉中回犹如雪之光

胜眼如青莲若蜂中之王

人中尊师子唇像若赤朱

眉睫甚细妙平正而善姝

广长舌覆面乃至于发际

其教清和悦充可智者意

其声如钟鼓箜篌笳笛笙

其音和且雅犹如琴瑟筝

哀鸾真陀乐莺鸟及鹍鸡

赤[此/束]鸣于林最胜音超彼

辞若师子吼妙声坏众病

已离诸垢秽言诚断诸见

行游若坐众闻者悉解释

所言无缺漏可悦一切人

胜己舍中边犹如寂灭度

言辞无慢恣形体甚奇妙

辞质无谄饰皆为众说行

如集华为鬘佛慧音如是

诸念悉丰满胜臂过于膝

其掌正且均手指纤长好

巍巍身坚固宝容若紫金

佛体显如日远现悉闻音

毛软亦绀色一一生上旋

佣髀犹龙象而膝平博好

安平足如画于下生相轮

称佛德如是我时粗听闻

在世无所慕度于诸有处

大哀上良医救济众生务

断除诸系缚无著如莲华

梵志我从天闻叹佛若此

离垢施女谓梵志。我从诸天闻如是比叹佛功德。从是以来不自识念而复睡眠。亦复无有淫怒愚痴危害之想。从是以来不自识念贪着父母兄弟姊妹。亲属知识亦不爱念。璎珞衣服及身寿命。国城游观唯独恭恪。念佛大圣。梵志当知。以是之故。如来所在广说经法。吾悉听之。不失一句义理严妙。我常昼夜恒观睹佛。无不见时。吾以昼夜见佛正觉。欲听闻法。奉敬圣众而无厌极。时离垢施。嗟叹于佛听众之德。梵天梵志。五百群众闻之欣然。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女即下车。趣诸菩萨及大弟子。普为稽首一一礼足。一心恭恪而叉手住。时舍利弗。观离垢施女。离垢施女问舍利弗。唯贤者为女人身处于二识。尘欲如火多有放逸。所可好喜心不顺念。不志解脱而自放逸。善哉贤者。唯为我等如应说法。哀矜长夜安隐无难。说于此语这欲竟时。王波斯匿与诸群臣。寻到彼间。王闻斯言。谓离垢施女。遗习乐何故勤劳颜色憔悴而游此间。从生以来未曾步行。初不眠寐卒发心行而不戏乐。无以自娱。于是王波斯匿。为离垢施。而说颂曰

颜貌净妙犹天玉女璎珞仪式

香熏衣服如今女身何所患厌

汝既无有睡眠之解处在国土

仓库盈富女之父母常得自由

何所不乐今得自在其心何故

不好在家又女父母而相可悦

一切众入之所恭敬何故不乐

游坐此间若干璎珞自严其身

汝岂闻耶若见之乎所以恐怖

心怀懈倦女当为吾宣畅此意

今女所誓欲求何愿

时离垢施。则为父王。而说颂曰

大王不觉生死之难诸阴之患

危脆之身贪欲之想所行如化

人命在世不住须臾大父当了

我处毒蛇安得睡眠及诸所欲

于今计此四毒之蛇心自念言

何所悦乐为诸仇敌所见逼迫

处在众苦云何得安尘劳之怨

所见唐突吾当云何游于娱乐

堕毒中者谁得睡眠未舍怨家

云何欢喜堕大坑堑何所恃怙

尊王当知处世如是如今睹察

最胜自在寻时发心令我得佛

王听我言未曾见闻为菩萨者

而怀放逸畏于弊兽而驰迸走

仇敌执杖举刀逐人而复饥渴

入于空聚畏生死贼谁当乐者

今此画箧身计之亦如是

而常怀受斯依兽四害蛇

无量之阴盖怨贼之患难

孰乐于旷野畏惧之境界

于是离垢施。谓舍利弗。唯问贤者。智慧之事当以答我。所言智慧。叹于耆年智慧最尊。其智慧者。为有为乎。若无为耶。假使有为。则为起生灭坏之事虚伪之法。设无为者离于三相。以是之故。为无所起。设无所起。则无合会其智慧者。悉无所有。时舍利弗。默无以报。大目连曰。仁舍利弗。当时发遣离垢施问。舍利弗答曰。女所寤者不问有为及与无为。讲无所起。不可言声以答发遣

离垢施女问大目连。世尊叹贤者。神足为最耆年。云何立众人想现神足乎。为法想耶。若立人想现神足者。人虚无实神足亦空。欲以法想法无所造。其无所造彼无所获。以无所获则无所想。大目揵连。默无言报。大迦叶曰。仁大目连。以时发遣女人所问。目连答曰。女之所问。不以想念无有想说。无作无念。唯诸如来众菩萨等乃能发遣

离垢施女问大迦叶。佛叹耆年知足第一。云何迦叶假使住于八思议门。而禅三昧愍哀众人。起行分卫所受食者。若一杓供此人之等。悉当生天为以身事毕众祐乎。若以心了设以身者。身则属外不可以身而了事矣。有计身者。譬如草木墙壁瓦石。以是之故。不可了别。设用心者。心无所住以故不了。设以身心。在于外者则无所有不可用了。迦叶默然。须菩提曰。唯大迦叶。当时发遣女人所问。迦叶答曰。今女所问悉无所受则应本际。以是之故。不可发遣

离垢施女问须菩提。佛叹耆年在于闲居行空第一。其空法者为有所说叹有形乎。设欲说法法无起相。亦无灭相。其有不起不灭相者。彼则平等。其平等者则为调定。其调定者则为无本。其无本者亦无所作。无所作者则无言说。已无言说则无心念。其无心念则无真实。设无所有则无有实。其不有实则是圣贤之所叹咏。须菩提默无以加报。邠耨曰。须菩提以时发遣女之所问。须菩提曰。不当于此有所说也。默然为安。所以者何。女之所问无放逸事。有所说者则堕短乏有计法界。无有言说斯归于空

离垢施女问邠耨曰。佛叹贤者讲法最尊耆年。以何因缘说法。设无因缘则无所益。若以因缘讲说法者。则与愚痴凡夫同等。所以者何。愚痴凡夫与因缘俱。是故贤者不离愚痴凡夫之法。设无因缘无有形类。云何说法无缘对故。邠耨默然。离越曰。贤者以时发遣女之所问。邠耨答曰。今女所问不用习俗问究竟度。究竟度者则无言趣亦不可说

离垢施女问离越曰。佛叹耆年行禅最尊。为以何心依猗于禅。为不用心。设用心者心则如幻虚无所有。其三昧定亦无所有。设以无心一切水处。诸屋宫殿草木枝叶悉得三昧。所以者何。斯物无心。离越默然。阿那律曰。贤者以时发遣女问。离越答曰。女之所讲问佛境界。则非弟子之所发遣。女问离越。云何贤者声闻法异如来异乎。设以差别。其无为者则当殊别一切贤圣悉无为矣。其无为者则无所生。其无所生则无有二。其无二者不可名二。何故说此寂无以报

离垢施女问阿那律。佛叹耆年天眼最尊。云何贤者因以天眼有所见乎为无见耶。设有所见则为有常。设无所见则堕断灭。所见无形为有别耶。阿那律默。阿难言曰。贤者以时发遣女问。阿那律曰。女之所问除猛智慧则不可以言说答之。默然为安

离垢施女问阿难曰。佛叹贤者博闻最尊。今仁博闻斯为何谓义。何所趣为用严饰。设以义者义无言说。其无言说不以耳识而分别之。耳无所识不能分别。不能别者则无有言。假以严饰如世尊言。当归正义莫取严饰。是故贤者不以博闻而为要也。阿难默然。文殊师利曰。仁者阿难。以时发遣女之所问。阿难答曰。今女所问呵文字说而为博闻不可发遣。问于要义要义无心。无心无处。非是学者所可言谊。唯如法王及度无极

离垢施女问文殊师利。佛叹仁者。于诸菩萨信解深妙最第一尊。以十二缘深故深乎。为以自然深故深耶。设以缘起为深妙者。又其缘起则无所行。所以者何。其缘起者无来无去。不可别知眼之所识。不可别知耳鼻口身意识所趣。唯缘起者无所习行。假使自然深故。深者则其自然无有自然。达自然者。亦无有所。文殊答曰。本际深妙故曰为深。其女报曰。本际无际。以是之故。其二慧者为无有慧。文殊师利曰。若无智者则为颠倒。其本际者。假有言耳。其女报曰。其无智者亦无颠倒此之谓也。度于言说亦不可得而无颠倒。文殊师利曰。吾以假言而说此耳。其女报曰。如来菩萨超出言说。不可以言而有所畅

离垢施女问不虚见。向族姓子而自说言。令城中人悉得无上正真之道。男女大小其有以眼见光明者。睹如来究竟正觉。云何如来有色身乎为法身耶。说法身者则无形像。若使有见如色身者则不见佛。如世尊云

其有见我色若以音声听

斯为愚邪见此人不见佛

设以法身。法身不可见。所以者何。其法身者。以舍眼识无所造作。习俗之事不可得见。不虚见默然。宝英曰。以时发遣女之所问。不虚见曰。女问无类不可发遣。女报不虚见。我不问类亦不问无类。时不虚见。以此言辞寂无所对。离垢施女问宝英曰。如今向者族姓子云。令其城中往古诸藏。悉自然现满中众宝。仁如是者持宝来乎。此为何致而至是。见法无衣食。设猗衣食则与愚痴凡夫俱同。所以愚痴凡夫常猗衣食。设无衣食者。不猗世间所有众珍宝。宝英默然

离垢施女问弃诸恶趣曰。向族姓子作是言曰。令其城中一切众人犯地狱罪。悉使其人令现在世殃衅轻微弃捐诸恶不可思议。如佛所言人所犯罪。会当受之不可得脱。若不可脱。云何欲令无智使罪轻微。诸法无主欲令有主。自有所作欲令无作。弃诸恶趣曰。当以誓愿令罪微轻。其女报曰。又族姓子。诸法平等不可以愿而使动转。假使能者一一诸人所兴誓愿心自念言。我皆当度一切众生至般泥洹。设使所愿必能成者。则当能制令其所愿而不退转。弃诸恶趣默无言报。离垢施女问弃诸阴盖曰。向族姓子与此念言。令城中人悉无尘劳众结之缚。除五阴盖。仁所三昧可定意者。欲使众人不增五盖。于意云何。三昧属己属他人耶。设使属己一切诸法皆悉无为。亦无合会。云何仁者。以三昧定。令一切人不着五盖。设属他人不能于他而造恩德。弃诸阴盖曰。当以慈心而疗治此。其女报曰。一切诸佛皆行慈心。亦有佛土一切众生故长不尽。弃诸阴盖默无言也。离垢施女问光世音曰。向族姓子而发此言。令其城中所居人民。闭在牢狱使得解脱。诸有系囚自然得出。诸有恐惧得无所畏。所疗治者有阴受乎为无所受。设有所受则属愚夫以故。不应无有受阴也。若无所受则无所作。其无所作不能成就。光世音默。辩积曰。以时发遣女之所问。光世音曰。女之所问不起不灭。以是之故不可发遣。女又报曰。于光世音所之云何不起不灭。宁有问乎。答曰不起不灭彼无文说。女又报曰。无文字说则为智者。因示文字而有所讲。不著文字无所挂碍。无所挂碍则为法界。以是之故。晓了法者便无所著

离垢施女问辩积曰。向族姓子而发此言。令其城中一切人民。目睹我者又我所见。悉得辩才。使诸伎乐转共谈语。仁之辩才巍巍若斯。以何等念而兴立乎。为于是立而起生乎。设以生念而兴立者。一切众生皆兴立念。以是之故。不至寂然。若以所生得成就者则虚妄矣。若不兴念则无所作。无所作者无寂不定。辩积答曰。我属所愿为初发心众人之故。示愿之矣。假使有人来见我者。悉得辩才。女又报曰。族姓子。其初发心有行处耶设使有者则为常见。若无所有不当谓之为导御矣。悉离诸行。辩积默然

离垢施女问超度无虚迹曰。向族姓子。而自谓言。令其城中所有人民。我自所睹敢察我者。见不虚妄至于无上正真之道。云何佛道为有为无。假使有者则是有为便可爱取。设无为者无实不谛不可受持。超度无虚迹曰。所谓道者慧圣之辞。女又报曰。其圣慧者有所起耶。而复为行寂然事乎。假有所起是为思惟不顺之事。则当成于有为慧矣。行有为慧便成愚痴冥冥之识。所可分别。若以寂然则无颠倒。则无反覆。以无反覆。是则菩萨弟子缘觉如来至真。无有思想。愚騃之夫乃想道耳。不谓智者。超度无虚迹默然无言

于是贤者须菩提。谓大弟子及诸菩萨。便从是还不须入城复行分卫。所以者何。是应分卫饮食供馔。离垢施女向者说法我等听受。今日则当以法为食。时女答曰。唯须菩提向者所说无举无下。仁者云何有所志愿而怀想念欲诣精舍而处游居。唯须菩提。沙门之行出所止处。无有放逸不乐自恣。沙门之法而无所著。其无所著。则无恚恨。不怀恨者则无所行。无所行者贤圣之谓。八大弟子及八菩萨五百梵志。离垢施女王波斯匿及余大众。往诣佛所稽首足下。绕佛三匝却在前坐。离垢施女绕佛七匝。住世尊前。以偈歌颂。而问事矣

我问于世尊无著难得伦

清净无所倚名称不可量

救济于众生施以甘露悦

云何为菩萨而成就其行

于是离垢施。长跪叉手问世尊曰。何谓菩萨在于树下降魔官属。何谓菩萨震动一切诸佛之土。何谓菩萨演光普照无量佛国。何谓菩萨而从诸佛逮总持法。何谓菩萨寂然定意而成三昧。何谓菩萨究竟众行而获神足。何谓菩萨而常端正。何谓菩萨而得化生。何谓菩萨大富饶财。何谓菩萨得大智慧。何谓菩萨常识宿命。何谓菩萨与诸佛会。何谓菩萨而致逮得三十二相。何谓菩萨而能成就八十种好。何谓菩萨而得辩才。何谓菩萨得致福田。何谓菩萨眷属常和。何谓菩萨所愿佛土寻如意生。佛告离垢施女。善哉善哉。乃能发问如此之义。为诸菩萨摩诃萨施多所安隐。多所哀念愍伤。诸天及十方人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解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离垢施及与众会受教而听。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在于树下降魔官属。何谓为四。未曾贪着他人利养。志常不乐绮饰之言。劝无数人令顺本德。以无盖慈向于众生。是为四。佛时颂曰

未曾怀嫉妒离于绮饰丽

劝化无数人使行众德本

常遵修慈心向于十方人

而降魔怨敌自在所游居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震动一切诸佛之土。何谓为四。言行相覆入深法忍。志愿坚固于善正法。劝化无量一切人民。令志无上正真之道。使善爱乐微妙之慧。是为四。佛时颂曰

言行常相应晓了深妙义

所愿常坚固逮得清白法

劝化无数人使志无上道

以是四法故能动亿佛土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演光普照无量佛国。何谓为四。常于冥处而然灯火。于末乱世亦护经典。而为诸乱处处不闲。因说经道显法光明。以宝香华供散佛寺。是为四。佛时颂曰

常施以灯火清净之光明

最后穷冥世而护于经典

为放逸众人而讲说经法

以奇珍之宝而供养塔寺

菩萨由是故演放其光明

照曜无央数亿千诸佛土

众人得蒙晖悉致于大安

则便发志求无上之佛道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法事。而从诸佛逮得此法。何谓为四。以若干种而与各各奇异布施。一切璎珞庄严玉女。惠诸求者。昼夜殷勤咨嗟宣畅如来之德。既有所行。志多在于般若波罗蜜。是为四。佛时颂曰

用若干之慧逮得于总持

庄严以璎珞殊妙玉女施

常咨嗟佛德殷勤精修务

求智度无极诸佛之圣慧

由是之福报逮得于总持

而行加精进百千劫不坐

其十方诸佛所可讲说法

强识之达士一切悉得受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寂然定意而成三昧。何谓为四。患厌生死诸所可作。不乐居家志常欲舍。奉行精进弃捐多事。所可兴造尊崇洪业。是为四。佛时颂曰

弃捐一切周旋处彼修一心如虚空

志无放逸行精进所可修业能究竟

意达行此四德事遵修佛道斯寂妙

便得三昧心憺怕则成正觉佛道行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究竟众行而获神足。何谓为四。常轻便身心不懈废。于一切法而无所著。察于四大如虚空界。是为四。佛时颂曰

常轻便其身心柔和无懈

而于一切法未曾有所著

一心立其志观察于四大

而常以平等瞻之如虚空

于此诸四法何因得兴行

聪达以是故逮无量神足

则以须臾间至百千佛土

见无数诸佛稽首为作礼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而常端正何谓为四。未曾嗔恚。离于诤讼瑕秽之结。礼佛塔寺信悦伏身。笃于庄严建立禁戒。善言应人不以蔽碍。观于法师如奉世尊。是为四。佛时颂曰

不造嗔恚向他人舍于厌秽蠲除垢

常殊胜心念于道当以恭敬扫佛寺

奉修法禁护诸戒而以善言应对人

为菩萨者不怀结观于法师如世尊

以能习此妙法者菩萨欢悦意勇猛

因此端正睹者欣无数百人共瞻察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而得化生。何谓为四作佛形像坐莲华上。又以青红黄白莲华捣末如尘。具足擎行供养如来。若散塔寺。多所愍伤于一切人。坚执禁戒未曾求取他人瑕阙。是为四。佛时颂曰

作佛形像坐莲华细捣众华具施寺

不求他阙怀愍伤则得化生莲华中

识念十方诸群黎劝助众德令解脱

若能习是德称行则得化生尊导前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大富饶财。何谓为四。常行恭敬施不慢恣。以好被服而惠与人。常怀笃信喜乐淳淑。释置邪见。是为四。佛时颂曰

其人若布施恭敬无慢恣

于一切众物未曾有猗着

以能笃信乐诸佛之教诫

便能常自在致大富饶财

心专怀恭吝无谄无嫉妒

未曾求人短无有刚强行

志性常质朴所见修正直

以是行之故每富多财宝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未曾爱惜嫉于经典。若有犹豫辄为决疑。若修行者如应分别。设有所说晓了空事。身遵众行。是为四。佛时颂曰

不为他人爱惜法则能为众决狐疑

常以教化劝诲人思惟空事诸佛行

若有士尊习是法得大智慧名称普

皆能顺从诸佛教还成是寂通达句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常识宿命。何谓为四。讽诵经典常行精进。久可忘者而习得之。念故达新可所讽诵。识念句义分别了说。心口相应。以柔软辞为他人讲。立无量行而以殷勤修设法施。常护生死众苦恼者。嗟叹泥洹宣示安隐。方便晓了遵三昧行喜劝助人。是为四。佛时颂曰

讽诵经典念所忘以可意悦为说空

修行经典未曾倦专念三昧无众想

以能奉行此四法得知宿命大巍巍

识念千劫不可议疾得成佛众导师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与诸佛会。何谓为四。宁失身命不诽经道。尽其形寿不谤菩萨。假使被害初未曾与恶友相随。常念诸佛奉行三昧。是为四。佛时颂曰

未曾谤毁佛经道亦不敢讪菩萨短

弃捐远于恶亲友而常心念诸佛行

玩习于此圣道德以故得与如来会

为诸最胜所见受乃至成佛无上道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而致逮得三十二相。何谓为四。割己珍宝则以供散如来塔寺。以种种香合作香油而涂熏之。若复然灯散种种华。顺敬贤圣而行道教。是为四。佛时颂曰

珍奇异宝供佛寺须曼油香然灯熏

若干种华而散施尊悦意行不失义

致身奇相三十二端正巍巍众德备

以是法故成就相因致最胜人中尊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而能成就八十种好。何谓为四。常以敷设若干法座。供事他人谦愻无厌。数数往诣奉见法师。劝化众生使入佛道。是为四。佛时颂曰

若干种衣敷设座奉事于人未曾懈

为众人故常慕法缘是得致八十好

劝化群萌入佛慧若行此法道无难

菩萨习是功德已缘此得致八十好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而得辩才。何谓为四。导利菩萨之妙箧藏。诵习三品诸佛经典。昼夜各三思惟觉寤。一切世间悉保信之。诸佛之道不起不灭。执持止足分别观察。能奉行说不惜身命。是为四。佛时颂曰

谨慎将护菩萨藏昼夜奉行三品法

得无从生不贪世开化解说诸佛教

欢喜悦故顺道化执持所诲十力义

未曾爱惜身寿命以佛法故察诸行

则能奉修此四德辄因顺俗妙辩才

为天世人所奉事而持奇异饰华鬘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得致佛土。何谓为四。不怀异心意常平等。将顺佛道不违四辈。是为四。佛时颂曰

见闻他人得供养未曾怀嫉妒于彼

常行等慈志无我离于供事乐如空

以此四法不可量而常将护怀慈心

得清净土妙庄严速疾逮成致正觉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眷属常和。何谓为四。未曾破坏他人眷属。若有诤讼劝令和合。讽诵经法开导于人。而舍两舌谗言之中。常赞叙人。是为四。佛时颂曰

未曾破坏他眷属若有斗诤劝使和

讽诵经法为人说初不两舌别乱人

设能奉行斯四法致得眷属不离散

由是群从顺清净缘此四法得备悉

佛告离垢施。菩萨有四事法。所愿佛土寻如意生。何谓为四。若见他人逮成智慧不怀嫉妒心。常能修习六波罗蜜。见诸菩萨视之如佛。发意菩萨及坐道场。等心供顺无谀谄也。未曾求于虚伪之德。便能致得供养之利。是为四。佛时颂曰

见德供养不嫉妒志慕清净波罗蜜

见诸菩萨念如佛不以利养怀谀谄

菩萨若能习是德则能到见十方佛

从意所愿见佛土辄如心念得往生

于是离垢施。重白佛言。向者世尊所设教诲。假使我身不奉此法而有毁漏。则为违欺于今现在十方诸佛无极大圣。时大目连。谓离垢施。此事甚妙勿得轻易。道法玄微汝未晓了。诸菩萨行甚亦难办。不可趣尔女人之身。逮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离垢施女报目连曰。如我所言至诚不虚。吾将来世得成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勿令众生有退还者。天雨众华箜篌乐器不鼓自鸣。我转女像得为男子。而年八岁这立斯誓愿。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箜篌乐器不鼓自鸣。离垢施女。身变为男形八岁童子。时大目连即从坐起。更整衣服右膝着地。叉手白佛。唯天中天从今已往归诸菩萨及初发意。为之作礼谦逊顺教至诚佛道。所以者何。今小女子。乃能兴发兹道变化。威神无极巍巍尊妙。所可建立至诚之愿。一切悉现真谛瑞应。当具足成果如所言。佛言如是。目连如汝所云。从初发意修菩萨行。至坐佛树则为天上世间众祐。过诸声闻及与缘觉。时佛欣笑。诸佛之法。若欣笑时。有五色光而从口出。照十方界。极于上界三十三天。还绕三匝从顶上入。贤者阿难便从坐起。更整衣服叉手白佛。以偈叹曰

其声如大梵诸天龙鬼音

如哀鸾悲鸣微妙甚弘雅

响若雷震雨咸悦众人心

假使欣笑时多所而踊跃

愿大德之海十力笑何因

唯为分别说令疑者得解

他六反震动普土莫不曜

雨柔软众花堕诸天人上

化制外异学如狮子御兽

愿为我分别何故而欣笑

日月亿千垓明珠电火焰

诸天龙神明梵天王威德

能仁若出光清净无垢尘

十方明悉蔽佛光独显现

白毛眉间生洁白如妙珂

细滑若好衣美泽犹真珠

圣光如云气照百千佛土

众所之戴仰愿说何故笑

调定其心意眉相哀世俗

细微超乳色如山雪远现

青黄赤白黑复如紫红相

若干千光明从能仁口出

照遍三千国悉蔽日月明

乃至通虚空照一切众生

令火灭水竭大海尚枯涸

佛所说至诚未曾有差异

假使十方人悉成为缘觉

一一致智慧寿百亿垓劫

皆来住佛前一时启问义

能仁等同时一音悉决疑

普慧度无极靡所不晓了

大福威唯说奇相三十二

何因而欣笑云何说道慧

诸天世间人闻美软密教

佛告贤者阿难。见离垢施。志求佛道立至诚愿。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变成男子。阿难言见。佛言。是离垢施菩萨发无上正真道造行已来。八十百千阿僧祇劫。然后文殊师利乃发道意。女成佛时。复次如文殊师利。四十八万诸菩萨等。佛土清净为一佛土。时大目连问。离垢施汝族姓子。建立于慧。发无上正真道意以来久远。何以不转于女人身。离垢答曰。世尊叹仁神足最尊。卿何以故不转男子。目连默然。离垢施曰。不以女身及男子形。逮成正觉。所以者何。道无所起。无有能成无上正觉。文殊师利白佛难及世尊。离垢施菩萨深入微妙巍巍乃尔。佛告文殊。离垢施菩萨从六十亿诸佛世尊。行空三昧。从八十亿佛启受奉行不起法忍。从三十亿佛启问深妙菩萨道品。供养奉事八十亿佛。饮食肴膳衣服钵器是为究竟。决了无疑欲有所了。开化一切故。问印三昧。佛语文殊。若有族姓子女。受此经法。广为他人分别说者德不可量。假使有人恒沙佛土满中七宝。兴设布施。不如受持讽说此经。福过于彼不可称计。是诸菩萨因之报法当须饮食。从得成就。文殊师利问佛。是经名何云何奉行。佛言是经名分别辩才普达悉周。离垢施问当奉持之。说是经时八十亿天与人。究竟决了无上正真道意。时辩积菩萨。白世尊曰。离垢施菩萨久如当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佛言族姓子。过恒沙等百千阿僧祇劫。当得佛道。号名离垢光英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劫名无量德。自由诸声闻菩萨。所居服食犹如天上。时离垢施菩萨。闻佛授决。踊在空中去地八十亿七尺。放身光明照百千亿诸佛国土。在世尊上化现八万四千琦宝之盖以供养佛。则于虚空示无央数神足变化。礼于十方不可称计如来至真。供养毕讫寻复来还。住于佛前。于时梵天梵志及五百众闻佛授与离垢施决。及见变化益用欢喜踊跃自庆善心生焉。同合一声。以偈叹曰

其有奉敬佛是等大福利

若稽首正觉便逮平等法

宿世犯罪衅生于梵志家

见世尊弟子口宣言不祥

唯今自悔过坐说此言故

睹见诸佛子所语不顺义

其不见世尊人中之尊王

得人身无益不宜受饮食

离垢施知之吾等虚妄祠

睹见佛诸子恭敬为稽首

善为我等说吾初生堕地

得见于导师便逮闻佛名

彼叹圣功德正真无虚妄

吾等辈一切闻之愿道意

是我本余福还得闻佛音

来到导师所听省经典义

见礼于世尊闻察无上法

蒙见导师故解脱众苦恼

世护多所安用说此法故

吾等当学是因成诸佛法

闻行于正道缘致诸佛法

以愍伤我故宣畅真谛行

讲说道之门菩萨所当奉

是平等之行令成世明道

见此等心已佛即时欣笑

阿难问世尊人中上愿说

五百诸梵志在此前立者

皆当同一劫逮得佛导师

前世已曾更供养五百佛

于此寿终已当见亿垓佛

于八十亿劫未曾归恶趣

于一一劫中当见亿垓佛

从是异劫中当成两足尊

号名曰梵志皆共同一劫

寿命悉一等各八十亿劫

尊土圣众同比丘八十亿

导利于群生开化亿人民

稍稍所游居寂然无所著

佛说如是离垢施。诸菩萨大会之众。梵天梵志等五百人。王波斯匿诸比丘僧。天龙揵沓和阿须伦人民。闻经欢喜作礼而去

同类推荐
  • The Early Short Fiction Part Two

    The Early Short Fiction Part Tw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瓮中人语

    瓮中人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喉科指掌

    喉科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删补文苑楂橘

    删补文苑楂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筍谱

    筍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反派黑化,女主快干活

    反派黑化,女主快干活

    梦想版“妹子,不管是人是钱,还是什么东西!只要你跟我混啥都有!”而且工作简单就当去旅游,你只是去玩一下就可以了很简单的!”“行!”之后歆枫得到了宠她的男人和无数钱现实版歆枫:“兄弟吃药了吗?没有的话要不我送你一打?把我搞死了,你还好意思叫我去帮你完成任务?你好意思吗?”“当然好意思,反正你又回不去了,你有什么资格谈条件。”就当我没说!那我想去玩一下吧!可以吗?嗯,在此之前有件事想让你懂一件事,公司一向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的政策。所以一切东西由宿主自己负责!就是什么商城啊,都没有。开心吗?很自由的!在被坑的道路上从未被超越,且一直奋斗着!
  • 征程路

    征程路

    这是一个前期诙谐,中期感伤的作品。一个少年如何成长,自然不会一帆风顺,成为人中人,受伤也在所难免!
  • 魔力神

    魔力神

    原名《妖魅纪》~极寒蛮荒,寒风凛冽,雪精灵吟唱着壮丽的史诗神话。启贤之地,信仰汇聚,传教徒一起歌颂着至高魔力神。妖族领域,生机盎然,妖灵们舞蹈着生命的美妙旋律。黄沙领土,沙石翻涌,狂沙在咆哮着迎接他们的君王。禁忌之地,黑气弥漫,亡灵在虚无中探索存在的意义。主大陆,种族林立,魔力生生不息,永恒流淌......少年站在山巅,迎风而立,眺望着远处,握剑的手愈发用力,目光也愈发坚定。世间无垠,信仰万千,又与我何关?我只想找回我爸妈。少年执剑出,踏上了寻人的征程,闯向了精彩绝伦的万千世界,走向了冥冥中注定的道路......
  • 那一年我喜欢过的女孩

    那一年我喜欢过的女孩

    主要写在校园里我喜欢一个女孩,与她发生的事
  • 回首不再遇见你

    回首不再遇见你

    ——当你的最要好的朋友忽然失踪,有一个神秘男子出现说要带你去找到她,你会怎样做?你是否会像湘濡沫一样?躲不过,就此踏上了寻找密友的旅途,为密友报仇的行动。——当你得知你并非你父母的亲生子女,而是神秘家族的唯一幸存者,你又会怎样做?你是否也会像湘濡沫一样?手无足措……——当你蓦然回首,发现你生命里的他,已然不见了,你是否还会像湘濡沫一样,默默的在角落里流泪……努力不去想……——濡沫,你要明白……——如果你为错过夕阳而哭泣,那么你就要再错过群星了。(注:本文为第一人称文,请各位见谅!QQ群:422692714加了随时剧透!)
  • 风道里的青春

    风道里的青春

    一个其貌不扬、举止怪异的高二女生,两个表里不一、各怀心事的高三男生。一次偶遇把他们三个人紧密地串联起来,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他们都在经历中成长蜕变,同时也在暴露着自己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
  • 万丈光芒暖我心

    万丈光芒暖我心

    初见面"喂,君子动口不动手'“不好意思,我不是君子”后来,学姐变同桌,越发欺负。“喂!!你就不能有点绅士风度啊!”她不满“很抱歉!绅士这个词从来都不会在我的字典中出现的。”他一点也不在乎“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她愤怒的吼着“我就是这样!怎滴?”他也回吼。每天,他们两人的必备课程就是‘吵架’这样的他们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你没事吧?”他的温柔随处可见...“没事。”她的冰冷如同千年雪山...这样的他们会如何发展?他的温柔最终会不会融化这座千年冰山?敬请期待吧...
  • 童养鬼媳

    童养鬼媳

    做一个媳妇不容易,做一个童养媳更不容易,那做一个恶鬼的男童养媳……与鬼作夫夫要做到这几点:一.夫君主外,我主内。二.夫君骂着要受着,夫君打着要扛着。…………你觉得可能吗?
  • 伏魔大业

    伏魔大业

    一部玄幻的宏伟巨制,一段伏魔的完美征途。天罡三年,至阴起,玄阳灭,紫气渐微。黄沙起,四野之下皆为死寂。城中的百姓四散而逃,一条黑龙名为黑地煞,盘旋于苍穹之上,欲夺白天罡之天下。白天罡化龙腾起,厮杀之间,二者元气大伤,皆化为元婴,白天罡为诸佛庵法空和尚所救,黑地煞则被蛇妖文姬送入宫中继承了王位。白天罡被寄养在一户农家,二十年后,二人之间,前世的宿命在今世上演,一场关于王位的争夺,一次正与邪的较量自此展开.......是儿女情长的干涉还是注定的宿命论,一次凡人的修道之旅,在历经艰辛之后是否绝地重生?我们不相信宿命论,自古正邪势不两立。
  • 丰臣秀吉(六)

    丰臣秀吉(六)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