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65800000011

第11章 论寂品(2)

于是持心梵天白世尊曰。溥首童真为作佛事。溥首寻时答梵天曰。佛无兴出何所为法。若不作法有所处乎。又问溥首。世尊不为化无量人至灭度耶。仁者不为不可称计众生之类造利谊乎。答曰梵天。无有人类反欲令有乎。报曰不也。答曰。梵天卿反欲令人物之品成就人乎。报曰不也。答曰。梵天卿复欲令如来无碍。若无所有令兴发乎。报曰不也。答曰。何所人类。如来所济令得灭度。报曰溥首。其法不生。向者所说如兹计之。无有生死亦无灭度亦无所获。答曰。如是梵天。如来至真不得生死亦不灭度。又复梵天。世尊所化解脱声闻。计于彼等亦无生死。亦无灭度则为灭度。所谓梵天。为灭度者方俗言耳。假托名号。所谓生死亦习俗言。而无终始周旋者也。亦无灭度。报曰溥首。谁当肯信此言者乎。答曰。其于诸法无所著者也。又问溥首。其有所猗为何著乎。答曰梵天。其有所猗为著虚妄。假使梵天。彼诚谛者则无其慢于此亦不有所乐也。何况当复猗著空乎。是故见诚谛者则无所著。已无所著则无生死。已无生死不离生死。已不离生死。斯乃名曰为灭度矣。又问溥首。其灭度者为何志求于灭度乎。答曰梵天。其灭度者名转相因。为诸识行其慧之行。诸行澹泊不有所由则无所处。其无所处斯乃名曰为灭度矣。无处行者则曰永灭。斯为道约时也。无有生者。是乃名曰为四谛也。于是普行菩萨。问溥首曰。今所说者悉诚谛言也。答曰。族姓子。一切所言皆为诚谛。又问溥首。其所言者。虚妄响像亦诚谛乎。答曰。实为诚谛。所以者何。其所言者皆无处所而无所立。已得自在名曰诚谛。斯一切言悉为诚谛。其诸天人如来至真亦说言教。计斯诸言亦无若干亦无有异。所以者何。一切所说皆如来辞。一切如来亦无所行亦无进退。其有言辞若复演教。皆亦如是言教为教。以是之故一切所言。平等文字以等文字。则能一等于文字矣。已能等一切文字者。则得自在便能平等。一切言辞普行平等。又问溥首。如来至真岂不分别。贤圣言辞无贤圣辞。答曰。仁者欲令诸贤圣众为文字教乎。复又欲令无有文字贤圣教乎。报曰如是。溥首答曰。其贤圣文字。无贤圣文字。有想念乎。报曰不也。答曰。是故文字无有想念。假使弃舍一切想念。斯曰贤圣。无有言辞。其贤圣者不以文字有所说也。无有人想亦无法想。犹如伎乐及与大鼓节奏之鼓。因缘有声亦无想念。贤圣亦然。现有所说而有言辞亦无所著。又问溥首。如来言曰。设聚会者当兴二事。若讲论法若如贤圣而嘿寂然。于彼溥首。何谓论法。何谓圣寂。答曰。设不诤于佛。不反经法。不乱圣众。斯乃名曰为讲法矣。若思法者。其志佛者离于色欲。所谓法者无为无形。所谓圣众贤圣寂然也。复次族姓子。其四意止遵修精勤。分别解者斯为论法。心无所念于一切法。斯则名曰贤圣寂然。族姓子。其有精勤分别解说于四意断。斯谓论法。所论于法于平等者。不为平等亦不造取。则名圣寂。若有遵修讲四神足。斯为论法。设复无身无言无心。则名圣寂遵修解说。五根五力则为论法。又若无声不信于法。则无贤圣择取诸法。专精一意而自建立。等成本解脱。于诸法而悉信之。一切所说而悉决了行于智慧。是则名曰贤圣解脱。遵贤圣脱于七觉意。则谓论法等。察于色欲不举不下。得此行者则名圣寂。遵修精勤解八圣道。是则名曰为论法矣。已见种姓之所生处。譬如浮筏。不著于法。不著非法。则名圣寂。族姓子。知其有解了三十七品法之所归。斯则名曰为讲论法。假使于此以法证身则不离身。睹于法者则不离法。其有见者而无本见。若不见二则不睹二。如其所见现在智慧之所见者则不有见。其不见者乃名圣寂。又族姓子。其分别说不我同像。不他同像不法同像。斯则论法。设不得法离于一切文字之教音声言说。弃除憍慢兴发澹泊。其心寂然究竟于行。斯则名曰贤圣寂然。又族姓子。若他众生及余异人。各各睹见斯诸人根为分别说。假使定意若心乱者。斯诸贤圣为寂然也。有所建立而无愦乱。

于是普行菩萨问溥首曰。如今仁者有所论说。吾观谊归一切声闻及与缘觉。无有法说无贤圣寂。所以者何。不能晓了众生根本不究平等。又复溥首。谁当说彼有平等意。谁为顺法住贤圣寂耶。当谓如来为平等也。诸佛世尊乃能晓了。众生根本而常专定。于时世尊告溥首曰。实如普行族姓子之所说也。诸佛世尊乃能了耳。于是贤者须菩提白世尊曰。我亲面从世尊启受。告诸比丘。若聚会坐当兴二事。一讲论经典。二遵贤圣寂。设声闻众不奉行者。何因如来为诸声闻说斯法言。当分别说讲论经典。若不尔者贤圣寂然。世尊告曰。于须菩提意云何。诸声闻众以无所问能有讲论。贤圣寂然而为行乎。答曰不也。天中之天。故须菩提当造斯观。一切声闻及与缘觉。无有法说贤圣寂然。于是溥首谓贤者须菩提。耆旧。岂知如来所见众生根本。于此所造八万四千行分别说者。宁讽诵乎。耆年于彼以何智慧而观解脱。答曰不及。报曰。卿便定意有三昧。名观众生心。住此定者便能观察见众生心。己心他心而不挂阂。答曰不及。溥首又曰。唯须菩提。如来有言八万四千行。因其所行而分别说。了于医药三昧正受而不动摇。普知一切众生之心。是故须菩提当造斯观。此非声闻缘觉地之所能及。唯须菩提。有淫行人缘以空事而得解脱。如来悉知。若不因空。或复有人而怀怒行睹见瑕疵。因其嗔恚而得解脱。不以慈心。如来悉知。或复有人而怀痴行。因以讲说而得解脱。不以说法。如来悉知。或复有人怀等分行不缘空行。亦不以观而得解脱。不以慈心。亦不嗔恨而得度世。不以劝赞不以说法而得解脱。又复如来。因随说法应其行根。缘厥形类而得解脱。如来悉知。是故须菩提当造斯观。如来禅定讲说尊法。名贤圣寂。于时须菩提谓溥首曰。缘觉以是不任讲法无贤圣寂。唯有菩萨具足斯法。乃能讲说及贤圣寂。答曰。如来明其所知靡不通达。世尊告须菩提。有三昧名入一切音。整其乱心。菩萨以此三昧正受定行。普具众德等备诸行。于是溥首菩萨问普行菩萨曰。族姓子。说八万四千行八万四千诸品藏者。是则名曰讲说经法。晓一切想至灭寂定。此乃名曰贤圣寂然。又族姓子。佛以一劫复过一劫。分别决此所说法义。斯乃名曰贤圣寂然。彼时世尊告普行曰。族姓子。乃去往昔过无数劫。不可计会无有限量不可思议。尔时有佛。名曰普光如来至真。兴出于世。劫曰名闻。世界名爱见。普光如来爱见世界。丰熟安隐米谷平贱。无患快乐天人繁炽。其佛世界以一切宝合成为地。以众香树而熏香。柔软细好譬如妙衣。等以众宝莲华庄严。爱见世界。有四百亿四域天下。一一四域三百三十六万里。一一城郭纵广四十万里。皆以珍宝自然庄严。一一大城有二十郡。而为部党及诸县邑。一一大城所有国主。典领无量百千居民。又彼人民敢目所睹。但见好喜可意所敬。一切众民悉得念佛三昧之定。以故彼佛世界名爱见。设诸菩萨诣异佛国土。则不以乐于他世界。若普光如来说三乘教。为诸声闻讲说经法。广复加意而解释谊。则兴二行宣畅说法圣澹泊行。东方世界有二菩萨。止在医王如来佛土。一名欲尽。二名持意。诣普光如来所稽首于地。右绕三匝叉手而住。彼佛世界。名清净普说三昧。以一事故界名清净。假使菩萨逮得斯定。则舍一切众想尘劳。便得佛法光明。以故世界名曰清净。过去诸法皆悉清净。当来诸法亦悉清净。现在诸法亦皆清净。此名二清净。所以名清净者。谓真清净。真清净者亦无所生亦无清净。其清净者本源清净。故名本清净。其本清净则一切法。何所法者而本清净空则本净。便皆远离一切诸法。悉为虚妄无想本净。又一切法则以蠲除诸所思想。邪念之事悉为消灭。其无愿者则为本净。一切诸法为不应行。为无所愿堪任究竟。以离自然能为本净。斯则名曰本净明显本净光耀。如生死净泥洹本净亦复如是。如泥洹净一切诸法本净亦然。斯则名曰为本净也。心之显明犹族姓子。虚空无处无所志愿。设姓能一疗治尘劳。心之本净无有处所无所志求。则能蠲去尘劳之欲。斯族姓子。心本清净心为显明。犹如虚空云雾烟尘不害虚空。亦无所坏亦无所照。虚空本净无能污者亦无尘劳。是究竟说永无所污故曰虚空。假使思惟顺如应者。凡夫愚戆言发尘劳。心之本净无能污处以无能污。是故名曰本末清净。设不染污故曰本净。是故解脱为解脱也。斯族姓子。清净世界而普等入。彼时世尊为诸菩萨。而分别说闻斯三昧。心则趣法光明之耀。于时尽意菩萨白普光如来。我身曾闻天中之天。又斯普入当何方便而修行乎。普光佛告尽意菩萨。诸贤至此为族姓子。当行二行。何谓为二。分别说法贤圣寂然澹泊之行。又族姓子。彼之菩萨因从世尊闻。稽首佛足右绕三匝即时而退。寻便至于别异游观。于化棚阁因而遵行。时有梵天名曰善光。与七万二千诸天梵俱。往诣菩萨稽首足下。适见此已即问菩萨。时族姓子辄有所说。普光如来而聚会耶。诸比丘坐亦说经言。当行二事。分别说法贤圣寂然而无所念。彼族姓子。何谓说法贤圣寂然。

彼时菩萨谓善光梵天。梵天且听粗答所问。如来目观分别说耳度于无极。是族姓子乎。彼菩萨众以此二句。而为众会广说其义。时七万二千梵天。咸发无上正真道意。得不起法忍。善光菩萨得普明三昧。是族姓子。诸菩萨不可制止。无阂辩才兴发难问。谁讲说法。贤圣寂然而开演说。于七万六千岁。宣布二句而发遣之。不得一句之边崖。况复二句。于时如来住在虚空而发斯言。止族姓子。勿得言说兴于诤讼。闻其譬喻诸所言说。如呼声响所因得脱。便而顺从因响便入。其辩才者有所分别。无尽之行不可究竟。吾发意顷于一劫中若复过劫。若是问谊叹彼贤辩。不可究竟不得边崖。卿贤者等不能穷尽辩才之慧。又而复次寂静。佛言。寂然澹泊无有文字谊宜之事。又不以利养如供养利。是为谊宜又所救济心念识之。从如来闻有所解说。则时默然。故族姓子。菩萨一念之顷能叹讼说。百千劫数所演辩才。行此然后当造斯念。而有菩萨。名曰巍巍救护尽意。在于人间而说此语。普行梵天及二菩萨所入之地。省察往昔岂异人乎。勿造斯观。所以者何。尔时尽意菩萨者今溥首是。持意菩萨今普行是。善光梵天今持心梵天是也。

同类推荐
  • 天一悦禅师语录

    天一悦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也是山人医案

    也是山人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Fables

    Fab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行集

    正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宗统编年

    宗统编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草大人别过来我们不熟

    校草大人别过来我们不熟

    夏小洛的运气也是没谁了,来的一个陌生的城市,刚刚心情好点去玩耍结果在酒吧喝醉了强吻了一个大冰山,结果冰山从此对她纠缠不清。听她无良的老妈说他俩好像还有娃娃亲。这是神马情况?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山十州记

    三山十州记

    问鼎天下的一代人间战神与蓬莱仙山仙子日久生情而结合,却受到三山十州仙人的全部反对,企图武力拆散这对神仙眷侣。而恰逢此时魔界尊者一千年之后再次临世西征,人间君王又大寿将至,导致三界暴乱不断,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且看天骄之子,求学问道师承蓬莱仙山,飞渡勃海剔骨洗净肉眼凡胎,道成之后少年英雄拯救三山十州。好男儿一怒为红颜,战尽天下负我人,就要快意恩仇!
  • 武道仙神

    武道仙神

    他从未知的世界闯荡到此,追寻武道的奥秘。百族争锋,人族势弱,他将何去何从?天骄无数,挑战众神,他能否脱颖而出?越级挑战,成仙封神,那里是他的顶峰?
  • 赏金狙神

    赏金狙神

    "只要你给得起钱,就没有我不能办的事情""说吧,你想杀谁,只要价格合理,就是满天神佛,我也给你毙了。""啥!银子没带够,我这里可不打欠条,不赊账。""什么,你求我,额,这个不可以有,我不是慈善家,你可以问问全世界的人,我这里向来就是价格公道,老少无欺,所以,你先把银子带够再来吧!"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踏咒前行

    踏咒前行

    以为是个宝贝结果......身负诅咒,说多了都是眼泪,且看王炎是如何改写命运走向远方......
  • 辰之雨夜梦销魂

    辰之雨夜梦销魂

    苏琉霏昨晚做了个梦,她梦见自己父亲的公司破产,弟弟与母亲相继被人谋杀,父亲因为别人追债,迫不得已走了。琉菲也因此从千金大小姐变成了职场的小职员,还和自己的上司换了身份.........
  • 穿越到动漫

    穿越到动漫

    又要重新开始生活了。四个身份,在这四个身份中不停的变换。魔法任务完成任务后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