寳积观
即赤松宫。按观碑,自二皇君因赤松子传授以道而得仙,同邦之人议曰:崆峒访道,帝王有顺风之请;濑乡立祠,桑梓置栖神之所,兹为胜地,可得忽乎!遂建赤松宫真庙。大中祥符元年,始改今额宫,与卧羊山相对,宫前有二派水合为一流,其一自上霄而下,其一自碁盘穿小桃源而下。宫内由左庑而上,可问桃源之津,由右庑而入,可寻濯缨枕流之胜。又数步,可坐过清亭而观漱玉,徘徊官厅,可览骚人胜士之风月、朝廷所降御书及石刻并诰勅等,见奉安于宸翰堂宫中。自从冲真董先生立名于东京中太乙,而显道振宗,代不乏人,自紫虚黄先生重兴观业而规矩一新。
金华观
在双龙洞侧。掌三洞香火,元系赤松下观。
云巢庵
在丹山上。有屋数十楹,宫中岁差道士徃主之,非惟巡掌形胜。士大夫扪松萝而访仙者,则傧相游览焉。
太清殿
在丹山上,云巢之侧。今奉事石老君香火。
二皇君祠
在大蒉山下。守宰谒告必至焉。范峻有诗云:
灵祠千古余真迹,祠下老松髙百尺。
仙子骑鲸去不归,几回借问山中石。
壶天真人祠
在优游洞前。一在壶屏,一在碁盘,一在宫内,祷祈不絶。
圣石仙官祠
在圣石湾。左首掌圣石,按《谶记》云,此石乃金寳所化,能现光彩,故二皇君令仙官主之。
丹山仙官祠
在丹山上,云巢庵之侧。每遇丹光吐纳,必由于兹。民有祷祈,动无不应。凡有登丹山而不加敬者,必有彰报之验而俾隆信道之心。
云台观
在城西十里外,名曰鲍垕。元是罗仙姑兄弟二人修道之庵,曽遇白衣仙人而不火食。继有何仙姑兄弟二人复绍此庵。请牒为女冠,亦八十余而后化。赤松主首移,请兰溪废额以隶属赤松下观云。
凝神庵
在城西十里外,去溪陂塘一里,乃朱宗师退修之地。宗师勇退观事,结庵于此,以奉父母香火,誓絶人事而户外之履满。乡宦多访焉。潜斋王公埜有诗咏之:
抛却林泉趣,草庵临近村。
两窗吞日月,一室养乾坤。
菊露秋篱重,松风午枕暄。
蒲团数胎息,不肯学旁门。
后数年,遭遇理庙,赐凝神斋髙士。遂以为名,其后又复得御书“凝神”二字,因以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