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60300000003

第3章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此品第二明方便益。随以顺从为义。喜以庆悦为名。所谓闻法顺从心生庆悦故名随喜。随喜有两。一自闻生喜。二劝闻生喜。自闻生喜即受他法施。劝闻生喜。即以法施他。受他法施。明生自闻慧。以法施他。令他生闻慧。生自闻慧。即自利行。生他闻惠。即利他行。如是因闻随喜生闻惠。因闻惠生思惠。因思慧生修惠。因修惠生证智。闻即熏。思即觉。修即寂。证即通。此四即以随喜为本故。名随喜品。品内两序两颂即为四重。一序问。二颂问。三序答。四颂答。前二可解

经曰。尔时佛告至随喜已者。次序答分别五人功德即为五重。一随喜人。二往听人。三分坐人。四劝听人。五修行人。前后二人明因不明果。中间三人明果不明因。隐显互论耳。初明随喜有五十人。即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为五十。此中从胜向劣而为次第故。以法云地为最初人。信心为最后人。初随喜为最胜。后随喜为最劣。是故数至五十不多不少。文有六重。一立初二总转三条后四对田五起行六量福。立初两重。一喜闻二喜化。此明喜闻三意。一喜时即如来灭后。二喜人即道俗四众。三喜事即闻经随喜

经曰。从法会出至随力演说者。此喜化三意。一化处即僧坊等。二化境即父母等。三化事即随力演说

经曰。是诸人等至第五十者。第二总转也

经曰。阿逸多至汝当善听者。第三条后也

经曰。若四百万亿至众生数者。第四对田也三意。一器多即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二生多即五类众生。三结多即如是等在众生数也。五类者。一道类。二生类。三界类。四体类。五相类。道类则六趣。如序品解。生类即四生。谓卵胎湿化生者新诸根起也。依[穀-禾+卵]而生曰卵。含藏而出曰胎。假润而兴曰湿。欻然而现曰化。卵生者孔雀鹦鹉等。胎生者象马驼驴等。湿生者蚊蚋精蛉等。化生者地狱诸天等。于五道中人畜具四生。地狱诸天但化生。鬼神二种化生胎生。人卵生者。如世罗优波世罗二比丘。从鹤卵中生。鹤鸟于山中生二卵卵出两童子。人夺养之为立名字。一名大山。二名小山。后出家得罗汉。世罗言山。优波世罗言小山。又如弥伽罗母毗舍佉夫人。一时生三十二卵。卵出三十二子。值佛出家并得初果。又如般遮罗王生五百子。并是卵生。王及王子。后时并悟缘觉果。人胎生者如今世人也。人湿生者。如顶生王遮娄王优波遮娄王。劫初时布萨王顶生一胞。胞破生顶生王。顶生王膝上生一胞。胞破生遮娄王。遮娄王[跳-兆+尃]上生一胞。胞破生优波遮娄王。此三即是祖父孙并登转轮王位。又如耆婆母。从庵罗树生。亦是湿生也。人化生者。如劫初时人。一切化生。畜生四生者前三可见。唯龙及金翅鸟有化生不尽皆。然地狱诸天并中阴。此三处唯化生。鬼神多化生。而亦有胎生者。如女饿鬼。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昼时亦生五。生已皆食尽。如此我无饱。问。何生最胜。答。化生。问。若尔云何最后生菩萨。已得生自在唯受胎生。答。见大利益故。大利益者。由亲属相关。今无量释迦种得入正法故。此人是转轮种。但由此名生他恭敬尊重。背邪归正故。人道得此胜利。起受化者。正勤心故。除世间疑。此众生是何幻或为天为鬼故。除外道谤。一百劫尽。幻人世啖食世间故。余师说为安立舍利。令他供养得生天解脱。何以故。化生众生无外种子。若死身不得住故。若人信佛有成愿通慧此救不然。因论起论。若化生众生尸骸不可得。经中云何说化生迦娄罗取化生龙为食。答不解故无失。复有食乃至未死。若死无复饱。此谓生类也。界类者即有形无形也。界有三。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俱舍云。界以持为义。或性为义。案持是摄义。性是因义。各摄自相同类相生故名为界。若法为欲欲所缚故名欲界。为色欲所缚故名色界。为无色欲所缚故名无色界。三处欲体是欲亦是界。三处欲外法是界而非欲。而名欲界色界无色界者。一与三处欲相应故。二能持三处欲故。故俱舍明是界与欲欲相应故名欲界。复次此界是欲界家界能持欲故。余二亦尔。问。若三界通有欲则通是欲界。云何立三界。答。欲界具有四欲。一色欲。二心欲。三食欲。四淫欲。色界有二欲。色欲心欲。无色界有一欲。谓心欲。欲界欲满而色微。色界色满而欲微无色界色断而欲微。欲界欲满故名欲界。色微故不名色界。有色故非无色界。色界色满故名色界。欲微故不名欲界。有欲故非无欲界。如是建立三界。欲界以二十处为体。色界或十六处。或十七处为体。无色界四处为体。于中若众生若器世。若善若染污若无记若中阴。悉为三界体。由三界贪使所使故。由能持三界欲故。故俱舍明有诸界出五道。若善染污器世界中阴为性。是界非道。五道者是无覆无记众生非中阴故。然此三界。欲界其必有色。色界其必无欲。无色一界无色无欲。言有形摄下二界众生。言无形摄上一界众生也。体类者即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也。一切众生以想为性。一有想。谓有心而粗。二无想。谓无心而寂。三非有想非无想。谓虽有心非粗非寂非粗故异乎有想。非寂故异乎无想。故曰非有想非无想也。言有想即摄七有想定及欲界众生也。言无想即摄二无想定及无想天众生也。言非有想非无想即摄非想非非想众生也。真谛又解分别众生有凡有圣。凡夫二种。谓未成已成。未成者未成想位。谓从托胎以去乃至爱位但名得界。未能得想。由未能具足分别是非及安立来世生因故。但名无想。已成者已成想位。谓从取至有得名有想。已能分别是非及能安立来世生因故。故名有想圣人。但有第三句。谓非想非非想非想者。离三界想阴故。非非想者离三界所余阴故。唯是三无流根说名为觉。小乘从初果至罗汉。大乘从初地至金刚。皆名非想非非想。五方便及四十心并名相。似非想非非想。佛果非是菩萨所化故不论之。相类者。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可解。十地论云。六趣者苦乐差别。四生者依止差别。依止业故。有形无形者。色无色差别。有想无想者。粗细差别。有足无足者。形相差别。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总结也

经曰。有人求福至满八十年已者。此第五起行也两重。一起财施行。二起法施行。财施三意。一随求施。二胜物施。三长时施。随其所欲皆给与之者。是随求施。七珍象马等是胜物施。与七宝者生藏摄利益喜。与象马车乘者生代步利益喜。与宫殿楼阁等生受用利益喜。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者。是长时施。佛在时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欲显命难保故。以下寿为其量

经曰。而作是念至而训导之者。次起法施行三重。一谋化。二正化。三受化谋化也。五欲之具虽充百年之期已及。既与现世之乐。须拔当来之苦故。曰当以佛法而训导之

经曰。即集此众生示教利喜者。此正化也。示教利喜如上解

经曰。一时皆得至具八解脱者。此受化也。受化之徒并具四沙门果及八解脱

经曰。于意云何至宁为多不者。第六量福也。四重。一问多。二答多。三比多。四况多。此问多也。二施既弘两福理积所生功德可为多不

经曰。弥勒白佛至阿罗汉果者。此答多也。直施一人之财福已难测。况施多人之法福岂可量

经曰。佛告弥勒至所不能知者。此比多也。财施但令得世间乐离贫穷苦法施。但令得二乘乐离分段苦。随喜能令得大乘乐离变易苦。欲量其胜算如难知

经曰。阿逸多至不可为比者。此况多也。最后人喜最劣。其福既已过前。最初之喜最胜。其福理难为比

经曰。又阿逸多至及乘天宫者。次明第二往听人。此中取行诣听法所故。以乘天宫等为其报。若以听法根亦无边。然往人三品。下品得乘象马。中品得乘宝舆。上品得乘天宫

经曰。若复有人至所坐之处者。次明第三分坐人。亦由三心分坐故得三王坐处。下品得轮王坐处。中品得帝释坐处。上品得梵王坐处也

经曰。阿逸多至利根智惠者。次明第四劝听人。以劝听义边得四种胜根。一得胜智。二无恶相。三有善相。四值善缘。此得胜智也与陀罗尼菩萨同生一处者。此是得智缘。前由劝人听法故。为他得智缘。今与菩萨同生故为自得智缘。利根智惠者。此是得智体外闻必受为利根。内思必解为智惠

经曰。百千万世终不喑哑者。次明无恶相也。无八种恶相。一无声恶二无气恶。三无舌恶。四无口恶。五无齿恶。六无唇恶。七无鼻恶。八无面恶。此无声恶声恶有二。言不出为喑。声不转为哑。由高声劝人听故无此二恶

经曰。口气不臭者。此无气恶气恶有一。即是口臭。实语为香语。虚语为臭语。由香语劝人听故无此臭恶

经曰。舌无病口亦无病者。此二是无恶舌恶口。口中三等为舌。人之面门为口。舌病则噤口病爽。由耎语劝人听故无舌噤恶。由正语劝人听故无口爽恶

经曰。齿不垢黑至不差不曲者。此无齿恶齿恶有六。薄黧为黑。微赤为黄。本阙为疏。中伤为缺。差者不正之貌。曲者如钩之像。由齿发声劝人听故。总得无此六恶

经曰。唇不下垂至无诸可恶者。此无唇恶唇恶有九。下垂者辽怊而不掩。褰缩者编浅而露断。粗涩者加之以皮朘。疮紧者增之以肉坼。缺坏者体段不足。呙斜者相貌不圆。厚者表里过肥。大者东西越度。黧黑者自无丹色。可恶者人不喜看。由唇发声劝人听故。总得无此九恶

经曰。鼻不[月*扁][月*弟]亦不曲戾者。此无鼻恶鼻恶有二。[月*扁][月*弟]者高下不平。曲戾者东西不正。由鼻发声劝人听故。无此二恶

经曰。面色不黑至不可喜相者。此无面恶面恶有四。面黑者色乏红颜。狭长者形亏满月。窊者边高中下。曲者额亚颐钩。由含喜正面劝人听故。无此四恶

经曰。唇舌牙齿至人相具足者。此明有善相。翻前恶即是好

经曰。世世所生至信受教诲者。此明值善缘。见佛者是见受用。闻法者是闻受用。信受者是念受用。教诲者显触受用。值此善缘得出世四种受用也。此如序品中解

经曰。阿逸多至如说修行者。此明第五修行人可解。次偈颂十八偈颂。五人即五重。此中转势从劣至胜次第颂之。初九偈随喜人。次五偈颂劝听人。次两偈颂往听人。次一偈颂分坐人。后一偈颂修行人。随喜四重。初一偈颂立初。次一偈颂条后。次五偈颂起行。后两偈颂对量起行两重。初一偈颂财施。后四偈颂法施。法施三重初一偈半颂谋化。次一偈半颂正化。后一偈颂受化。对量两重。初一偈初一偈颂比多。后一偈颂况多。次五偈颂劝听人三重初一偈颂能劝。次一偈颂受劝。后三偈颂劝果可解。次两偈颂往听人。初一偈颂往听。后一偈颂往报颂。分坐修行二人可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十日谈

    十日谈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它讲述了10个青年男女在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避难于别墅里发生的事情。他们在10天时间里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所讲故事包罗万象,有历史事件、民间故事也有传说。透过这些故事,作者歌颂了现实生活,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和封建贵族、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整本书散发人性自由之光。意大利评论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
  • 魔法境界线

    魔法境界线

    这是一个自成体系的魔幻现实主义故事,也是英雄们勇敢与命运战斗的高层次战争。他们也许只是凡人,但却有容得下宏大世界的梦想。各怀梦想的人们通过接触与交错,谱写了一出出冒险、爱情、争斗的史诗,最终,大家慢慢看到了梦想世界的真面目,人们以为可以捉住一切,但是,世界却先一步变化了,再一次遁入到更深的黑暗之中……想要扭转全局,英雄们需要得到名为DIMENSION的助力,那既是一种境界,亦是登上时代之巅的钥匙。它在哪里?就在阻隔着真相的那扇心灵大门后面。
  • 零点的天使落舞

    零点的天使落舞

    也许,穿越早已是平常,但对于曾经一无所有的零来说,却是命运给予他的恩赐!转世重生,圣灵大陆,灵力的修行,天使的召唤,华丽的变身!一切尽在零点的天使落舞!你,和我一起,在从零开始,创造属于我们的传奇!同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精彩,人与人,兽与人,神与人,在不断的交织中,主角信在不断参透生命的意义,在迷茫与痛苦中成长,在得到与失去中后悔,梦想依旧,但物是人非!但无论多久,我依然回首,师傅和她,永远在那里等待,等待着我的归来!......我们来到了这里,并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 七日婚礼:裴少的甜心宠儿

    七日婚礼:裴少的甜心宠儿

    未婚夫举办婚礼,新娘不是她!他犹如天神一般出现,拯救狼狈不堪的她:“结婚吧,我孩子缺个妈!”传闻,裴景浩是个神秘而专情的男人!本以为只是一场当保姆的婚姻,谁知道婚后……她瞪着夜夜耕耘的男人:“他们都说你对前情人一往情深。”他挑眉一笑:“你给我生个前世情人,我必定一往情深!”
  • 海皇战纪

    海皇战纪

    这是一片巨大的汪洋世界,异象丛生。巨兽纵横。来自海洋、天空的变异怪兽开始疯狂围攻仅存的人类岛屿,濒临灭绝之际,一位人类大师意外激活了一座来自遗迹的上古灯塔,从而觉醒了强横匹敌的天赋能力。人类世界宛如潘多拉盒一样被打开,不断有灯塔被发现、激活,人类族群中也不断涌现出惊艳连连能力超群的天赋者,他们对异兽拉开了反击的序幕!————数百年后,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一个本无天赋的痞子被联邦学院驱逐,因为偶然的机遇,开始踏上了修炼之路,一段波澜壮阔的冒险就此展开。可任谁也没料到,正是这个年轻人给这个世界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热血风暴!2015某安为你们带来的全新幻想与热血世界!(读者群20718887、100895156)
  • 祸心当道:王的市井妻

    祸心当道:王的市井妻

    “什么?那个半身不遂是我夫君?”某人一口茶还没咽下去,差点从鼻孔中喷了出来,不得不一把捂住嘴,呛得直咳嗽。某人眼珠一转,瞬间有了个主意,弹起身来,拍手道,“有了。要是未来的陵王妃被玷污了,天家为了保全颜面一定会主动退婚!”“什么?未来陵王妃丞相千金被玷污了?”街人一阵吃惊,这是狂风暴雨要来临的征兆么?可某王爷却很淡定了说了句,“说来,本王甚是惭愧,作为霍小姐未来的夫君,却没能保护好她。不过,丞相请放心,霍小姐嫁入陵王府后,本王一定会好好呵护于她,断然不会让她受半分委屈!”某人得知,只差晕倒?这也还要?这破王爷是几辈子没见过女人么?想来,这是要把她往死路逼的节奏,日子真是没办法过了。
  • 绿荫的承诺

    绿荫的承诺

    这个故事不知道是应该用他来形容我,还是用我来形容他。只是,微风轻起,树叶落下,甜甜的感觉在心底悄悄酝酿。
  • 活人让道

    活人让道

    你知道,永宁街在哪里吗?或许你出门就会看见它,或许永远都不会遇到。我只能告诉你,那只是一条普通的街道。在这里,有着一群我爱的人。但同样是这里,也时刻发生着诡异离奇的事件。白尾黑猫,蛇香死鱼。镜中倒影,血腥玛丽。蚯蚓,蜗牛。不死婴,微笑狗!……准备好了吗?我来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 武灵天御

    武灵天御

    武者修元力,突破自身,成无敌之姿;灵修通天地,感悟天人,可万夫莫敌。且看主角武者无敌,灵修通神,吊打各类小朋友。武者境分为:锻体境,蕴魂境,夺魄境,合一境,破空境,天人境,修神境。。。
  • 武神纹

    武神纹

    武者,便是要以武逆天。纹阵,反手间泯灭苍穹。武纹双修,走上一条强者之路。一切,将从小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