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25年07月18日早上在龙寝殿里传来了皇上驾崩的消息,当大家赶到时,皇后已跪在床边轻轻哭泣,于是他们也一起跪在床边哀悼,百里绯陌是最后进来的,她跪在最后面,当大家都哭泣的时候,她用她的无声表示对皇上驾崩的敬意。
甲25年07月21日怜妃的遗体过了三天,需到郊外进行火化,原本是不让百里绯陌跟着的,说是小孩子待在宫里烧金祭拜就好了,百里绯陌不肯,硬是要送母妃最后一程,皇后拒绝不了,也只能让百里绯陌去给怜妃送最后一层。
甲25年08月18日自皇上驾崩已过了一个月,送皇上,不,应该是先皇出殡并送到皇陵送葬,这下有些人再也无法瞎折腾了。
在朝听殿,小五子是先皇身边的主管太监,下面的朝中大臣分为三股,一股是支持忠王的,一股是支持文王的,还有一股支持战王,但战王因俪妃的关系,再怎么支持也没用,他绝对碰不到皇位;文王虽深得民心,但不懂得调兵遣将,若是敌军前来捣乱,死的不是对方而是我们了;战王虽有兵符,但没有文官支持依然是徒有虚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即位已有五十五载,育有四子四女,世上五湖四海风平浪静,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次子忠王人品贵重,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大位于忠王百里非宇。诸皇子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先皇驾崩后,遗诏留有四道,五公公这才宣了第一道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各嫔妃听旨,德妃王氏,恪守宫规,才德双全。赐封德宁贵妃,其女四公主百里菲晴赐封为晴明公主;娴妃何氏,温柔娴淑,落落大方,赐封娴雅贵妃,其子文王百里飞延赐封为文智王;俪妃秦氏,刁钻蛮横,自傲任性,降为俪嫔,其子战王百里非飒念及出征退敌有功赐封为斗战王,以上两妃将搬离皇宫到西皇陵念佛抄经,俪嫔将被贬到西皇陵冷宫反省,尔等遵旨谢恩。”五公公清清喉咙,这是第二道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十年前喜得小公主,取名为百里绯陌,她担任编撰院书长一职,管理有方,精书品全;在管理国库清算账本达到心灵手巧,体贴细腻,拨乱端正;根据以上这些优点,朕赐封她为摄政公主,并将我朝国库和编撰院交由其保管,遵旨谢恩。”其它两道遗诏还好说,大臣们表示理解,但第三道遗诏也太匪夷所思,谁都知道,八公主今年才十岁,就算把编撰院给八公主好了,她这五年来的成绩是在场的人有目共睹的,这是无法抵赖的,但凭什么把国库交给八公主保管呢?难道我朝没有大臣可以胜任吗?或者成年的王爷也可以胜任的呀!还有摄政公主这个赐封也是有问题的,按照我朝宫规,后宫是不能干涉朝政之事的,一个乳臭未干的丫头片子,哪怕她的生母怜妃升级为怜善贵妃,她又有何德何能可以胜任这样一个封号,因此下面的大臣们对此遗诏表示大大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