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岁那年的冬天特别冷,白天下了一整天的雪,我记得地上已经铺满了厚厚一层白,晚上依旧在飘着雪花。也就是这天晚上,妈妈抱着刘浠从台阶上滑下去了,妈妈的腰摔坏了!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个噩耗!因为妈妈不能再照顾我了,爸爸要陪妈妈到处找偏方、看医生,我和刘浠就只能住在爷爷奶奶家了,而当时我只有三岁,刘浠六岁!
爷爷应该算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小时候最崇拜的人!他是村子里唯一的赤脚医生,没有任何薪水报酬,却一个人支撑起整个村子的医疗服务。从我有记忆起,爷爷就住在村子的村委会小院里,可能因为是村里的医生的缘故吧。因为各种原因,我的童年多伴是爷爷奶奶陪伴的。而在他身边呆了好多年的结果就是:我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和爷爷一样的一名医生。
爷爷奶奶真的是特别会过日子,大概也和时代有关。我记得特别冷的冬天,奶奶给我和刘浠一人一个“暖瓶”,这个“暖瓶”是用输液的玻璃瓶改造的。把爷爷给病人用过的液体瓶刷干净,等晚上睡觉的时候倒上热水,用橡胶塞盖住就是“暖瓶”了。晚上把这个东西放在脚底,睡觉就变的小心翼翼!因为直接把脚放在玻璃瓶上特别烫,离得远又冷,所以一晚上睡的特别提心吊胆。那个时候我们家有买的那种舒服的暖水袋,奶奶说:“不买那个,那个暖水袋太大、太浪费水,而且第二天水也不能用了。”所谓第二天能用呢,就是暖瓶里热乎乎的水倒在脸盆里还可以洗脸!其实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早晨刚起来我们吵着要喝水的时候,奶奶还会偶尔拿出这个水来给我们喝。没有尝试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瓶子里的水有多涩口,因为封口是那个橡胶塞,水有时候比莲子心还要苦。不知道是我的味蕾太敏感还是爱说大实话,我跟奶奶反映说水太苦,奶奶就会说:“刚倒的新水,哪里苦啊!”
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住,我还见到了最“原始”的保存食物的方法。每次奶奶做饭的时候,爷爷总会从另外一个屋子里拿来食材,我就特别好奇了,每次都从哪里拿来的呢?有一天中午做饭,我就跟爷爷一起去了,在另外一个特别冷的屋子里,在房梁上有一个钩子,下面钩着一个超大的篮子,爷爷蹬着板凳把大篮子取下来,里面有肉,有馒头,还有许多其他的吃的,爷爷说:“把吃的挂在这,既不会放坏,也不用担心会有小老鼠偷吃”我脑子里便想到妈妈经常给我唱的“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个创造好伟大啊!满满的全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