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陷入深思的囚犯们,此方脸上露出一丝宁静的笑容。
虽然他并不清楚这些人刚才想对他做什么,甚至不知道父亲在给自己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刻意隐瞒了刘安迪差点被囚犯们“搞”的一段,但他知道的是,自己的故事,已经成功洗刷掉了这些人对自己的恶意。
而他之所以选择讲这个故事,其实是有深意的——因为他,有着和刘安迪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
那是此方生命中极为普通的一天,一如往常游荡在长汉大街上的他,突然被一群凶神恶煞的卒子围了起来,告诉他他被逮捕了,罪名是**妇女。
然后,他们没有做任何解释,便直接动手了。
于是正在思考“**”是什么含义的此方,就这么毫无抵抗地被抓了进来。
直到一个月以后,他才从一个消息灵通,并且为人还算厚道的狱卒那里,听闻了自己被抓进来的真实原因——原来那个真正**了妇女的家伙,其实是中灵杨国公次子杨文然的一个手下,至于自己,则是因为无权无势、甚至连姓都没有,所以就这么被抓进来,成了替罪羊。
此方这才回想起来,不久之前,他在长汉街头表演魔术的时候,曾有位将纨绔写在脸上的公子哥路过,并试图看穿自己的手法。
然而他的手法可是经过数年的磨练,怎可能如此轻易就让一个眼神飘忽的公子哥看透?
于是公子哥自然是失败了,然后在人们的哄笑声中恼羞成怒地逃走了。
此方本以为这只是个小插曲,并不放在心上,可他万万没想到,那位姓杨的公子哥竟是如此小肚鸡肠,竟因为这点小事,就将自己送入了长汉大狱之中!
我只是欺骗你的眼睛,你便要毁我一生?
这不公平。
这很不公平!
那一刻,此方自出生便平静的心,起了人生中第二次涟漪——
第一次,是父亲去世的时候。
于是他头一次开始思考有关“命运”的问题,思考人为何有不同的出生,思考上天是否公平,思考自己是否有做错什么……
仔细想来,或许那位杨公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把自己这样一个小人物放在心上过,或许只是因为他的手下犯了错误,或许因为一时找不到更好的替罪人选,于是无意间便想起了自己。
什么是命运?
也许是从来没有思考过如此高深的问题,此方觉得自己并不算聪明的脑子不是很够用。
然后他想起了老爹最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这儿,但是我偏偏就在这儿了。”
此方看着四周黑漆漆的、沾着油污的墙壁,心想:“我知道我为什么在这儿,我知道我不该在这儿,可我还是在这儿了……”
既来之,则安之——这是老爹对自己最常提起的教诲。
老爹曾说过:如果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能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那你便是世上最强大的人。
于是此方将命运、不公之类的问题统统抛出脑袋,老老实实地坐了下来,然后让自己安静下来,尽可能地放松,去想一些有趣的事情。
他想起了幼时和老爹捕鱼捉虾的小河,想起了老爹指尖曾流淌过的音符,想起了山林中的那头大笨熊,想起了长汉街头的五彩花灯……
然后,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名字的含义——
“既来之,则安之,我在此……此方便是我。”
……
按照中灵帝国法律,**妇女罪,十五岁以下的,判关押大狱五年,而十五岁及以上的……则是十年!若关押期间表现良好,则可适当减免关押时间。
无巧不成书,此方在被抓起来前一天,刚好满十五岁。
说是遗憾也好,悲剧也罢,总之这就是命运,此方突然觉得老爹是不是早已预见到自己会有今天,所以提前教自己怎么安静地度过人生。
十年有多长呢?
此方并没有这个概念,人对于度过的时间总是没什么感觉,所以他掰着手指仔细算了算——自己学魔术两年,学做饭五年,学打猎七年,学琴十年,而听故事,则听了整整十三年——既然十三年都这么轻而易举地过来了,想来十年也不算什么……
于是他的牢狱生活便这么平平淡淡地开始了。
正如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当神明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便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只是有的人在关门的时候被门夹了脑袋,窗户摆在那儿他都看不见,而耍小聪明的人会直接从窗户翻出去,然后才发现这窗户是开在十八层楼上的……只有真正的大智慧者,会静静地欣赏那窗外的风景,然后想办法把门打开。”
此方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大智慧者,但他很清楚的是,无论脑袋被门夹还是从窗户跳下去,都是要不得的,所以他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
他成了长汉大狱中唯一的说书人。
这既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此方的意料之外。
他没想到的是,这些狱中的囚犯,竟是如此喜爱自己的故事。
这是很有趣的事情,此方低估了自己的故事对这些囚犯的吸引力,因为就连这些囚犯自己都低估了他故事的吸引力。
这些老囚犯有的是要关上几十年的重犯,有的是数次进来、每次呆上几个月一年的惯犯,对他们来说,牢狱生活早已不能用痛苦来形容,因为他们早已习以为常,每天所想的事情,无非是如何让这新的一天变得稍微有趣些。
为了这份“有趣”,他们有时赌博,有时打架斗殴,有时找两个没什么势力的小白脸来发泄一下肉体之欲,但是,很少有人选择看书。
至于原因,有两点——
其一,大部分囚犯其实都是文盲,想看也看不懂。
其二,即使是会看书的人,在长汉大狱这样的环境中,也很难静下心来看书。
但不看、不会看,并不等于不想看。
其实在许多囚犯心中,对书中的故事,都有着一种莫名的向往。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人生太过惨淡,他们常常向往着故事里的美好生活,正如一位中灵知名捕快所言——如果可以过正常生活,又有几个人愿意犯罪?
向往着故事,却又没法看书,那么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听别人讲故事。
只是这大狱中真正会讲故事、有故事可讲的人,实在太少太少,更多时候,都是囚犯们围在几个大佬身边,听着他们讲自己年轻时的各种传奇犯罪经历。
这些经历听一次两次也就罢了,老听总是无趣的,毕竟这狱中的人有几个手不脏的?总听着谁杀了几个人、谁又偷了多少东西之类的黑色故事,难免让人心浮气躁,心里不得安宁。
大狱中混乱的氛围,往往就是如此造成的。
然而此方的到来,便如同一轮明月,给永夜中沉沦的长汉大狱囚徒们,带来了一丝光明。
他是如此清秀,又如此宁静,和这座大狱浮躁的一切都那么格格不入,他讲的故事又是如此的精彩,如此引人入胜。而最重要的是——他是个无罪之人!
没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还以为小弟弟只有撒尿一种功能的少年,会去**良家妇女。
所以出自他口中的那个名为《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便如一首向命运抗争的哀歌一般,雄浑而悲壮,充满不甘,让这些老囚接近腐烂的心都为之震撼。
第一天,此方的故事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挽救了他的屁股。
第二天,《肖申克的救赎》传遍长汉大狱男监,连狱卒们都在就之侃侃而谈,同时叹息着此方的不幸。
第三天,有几个囚犯找上此方,让他再讲一个故事,此方想了想,然后拿出了自己从小最喜欢听的《哈利波特》,相比于基于现实的《肖申克的救赎》,拥有架空世界观和魔幻色彩《哈利波特》,无疑更加有趣。
第四天,《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传遍长汉大狱,甚至传到了女监那边,据说这故事在那些可怜又可悲的姑娘之间也是颇受欢迎,好评如潮。
第五天,第六天……转眼之间,一个多月便这么过去了。
长汉大狱中,处处流传着此方讲的故事。
此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监狱生活竟然成了这样!
他的记性很好,只是看了一遍、听了一遍的东西都能牢牢记住,更别说这些已经听了十多年的故事,他腹中虽然没太多墨水,但故事却有的是。
于是乎,此方便在不明不白之间,成了长汉大狱的御用说书人兼吉祥物,不仅是囚犯们,就连典狱长都喜欢上了他的故事,也喜欢上了这个清秀的少年,并亲自来探望过他。
其实典狱长比谁都清楚此方是无辜的,但很遗憾他也只是个替人做事的,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改变此方的命运,所以他能做的,只有给予他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然后将那份遗憾悄悄藏在心底。
此方心中虽然也长叹息自己运气不怎么好,但嘴上却从未有过怨言。
他只危坐窗前,静待门扉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