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27600000009

第9章

词曲俱可四声并押

又云:“词韵与曲韵不同,制曲用韵,可以平上去通押,且无入声。如中原音韵则东钟江阳等十九部,入声则以配隶三声。例曰:广其押韵,为作韵而设。以予推之,入为痖音,欲调曼声,必谐三声。故凡入声之正次清音转上声,正浊作平,次浊作去,随协始有所归耳。高安虽未明言其理,而予测其大略如此。实则宋时已有中州韵之书,载啸余谱中。而凡例谓宋太祖时所编,毛稚黄亦从其说。明范善溱又撰中州全韵,李书云有音韵须知,王有音韵辑要,此又本高安而广之者。至词林韵释,与中原音韵亦同,而标目大异,如东钟则曰东红,鱼模则曰车夫之类。其为十九部以入声配三声则一也,此皆曲韵也。盖中原音韵诸书,支思齐微分二部,寒山桓欢先天分三部,家麻车遮分二部,于曲则然,于词则不然。况四声缺入声,而词则明明有必须用入声之调,断不能缺,故曲韵不可为词韵。惟入声作三声,词家亦多承用。”[诒]案:戈氏谓曲韵非词韵,词有必须用入声之调,不能缺。夫以入声配三声,犹之上去隶平声后,上自为上,去自为去,通押独押皆可,非缺也。至以入声作三声,则改作入声之音,为平上去之音矣。又历引宋人词数十句,为入作三声之证。窃以为不然。夫平上去入,韵也,非音也。歌者但求叶乎宫商,不必合乎平仄。平上去入中,皆有喉舌唇齿牙之音,如歌者词中一字,必喉音始叶工尺,平声中之喉音可,即上去入中之喉音,皆可也。元人之曲,长套多四声兼押,短调数韵则鲜,词亦不过十数韵而止。总之,四声并押,曲可,词亦可,期于叶律而已,不必以少证多也。又闻北人无入声,皆读作平,或作上去者,此字随音变谓之方音,不得谓之作某声,以开后人通押四声之渐。

词韵与曲韵可不分

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难分别。中原音声,以入作三声,惟支微、鱼虞、皆来、萧豪、歌戈、家麻、尤侯七部,其音即随部转协,此入声而非入声也。若四声表之以入分配,则有无相反,其说亦微有不同。就词韵而论,莫如以沃屋烛为东钟之入声,觉铎药为江阳之入声,质术栉为真文之入声,勿迄月没曷末点牵宵薛叶帖为寒删之入声,陌麦昔职德为庚清之入声,缉为侵寻之入声,盍业洽押乏为覃盐之入声。其余七部皆无,则至当不易。毛先舒所撰七韵,似有与词合者。如一屋单用,二质七陌八缉通用,五屑十叶通用,亦可单用。此为南曲而设,南曲即本乎词,其于宋词之用韵,信乎殊流而同源。至三曷六叶通用,四辖九合通用,则又于词不合矣。”[诒]案:戈氏谓南曲即本乎词,夫今之词与曲异者,词不能歌耳。而以求词之源,则词皆可歌,词韵与曲韵何必分,词之用平上去入,何必与曲异。所巽者,词一阕,分上下段,多至三段、四段而止,一调名。曲则合数阕而为一套,有引子,有尾声,而以宫商合箫管,以喉舌五音合宫商无二致。词变为曲,殆所谓言之不足,而长言之乎。

句中不宜用同韵字

词尘记梦云:“凡一词用某韵,则句中勿多杂入本韵字,而每句首一字尤宜慎之。如押鱼虞韵,而句中多语虞字,无吾字,则五音紊。”又云:“精于律吕者,未尝有书,而其词具存。试奏一曲,其中不言之意,在善悟者自领略之耳。”[诒]案:既押某韵,而句中不用同韵字,嫌其拗口也。五音四声,其理实一。反切合五声,五声隶五音,谓反切为不传之秘,然乎,否乎。

协律在宫商不在平仄

毛稚黄云:“填词家大约平声独押,上去通押,间有三声通押者。故沈去矜韵,每部总统三声,而中分平泰,凡十四部。至于入声,无与平上去通押之法,故为五部。”[诒]案:词变为曲,词入声专押,至曲复四声统押,足见协律在宫商,而不在平仄。非词律之精严,皆填词之不知律耳。

宋词重在协律

词尘录李易安论词云:“易安居士言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音律,又分清浊。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培案:段安节言商角同用,是押上声者,入声亦可押也,与易安说不同。余尝取柳永乐章集按之,其用韵与段说合者半,不合者半,乃知宋词协韵,比唐人较宽。宋大乐以平入配重浊,以上去配清轻,亦与段说不同。大抵宋词工者,惟取韵之抑扬高下,与协律者押之而不拘拘于四声。其不知律者,则惟求工于词句,并置此而不论矣。”[诒]案:后之填词,韵有上去通押者,而无平仄同押者,虽与曲有别,究与律无关也。

词韵半通之例师唐韵

毛稚黄词韵说云:“诗韵惟唐孙忄面唐韵,稽载详明,考韵者当据为正。如灰韵一部亦自别,而孙胪分最清楚。如回枚之类,自以灰字领韵为一段。开哀之类,自以ㄉ字领韵为一段。又先韵中亦自别,如袁烦之类,以元字领韵为一段。昆门之类,以魂字领韵为一段。又阴韵中亦自别,如佩妹之类,以队字领韵为一段。秽呔之类,以废字领韵为一段。今词韵有某韵半通之例,览者案孙氏本而考之,亦庶几矣。”[诒]案:唐韵分段之说,言词韵者未论及之,半通之例,即师其意也。

宋以后不分音与韵

毛氏声音韵统论曰:“夫人欲明韵理者,先须晓识声音韵三说。盖一字之成,必有首、有腹、有尾。声者,出声也,是字之首。孟子云,金声而玉振之,声之为名,盖始事也。音者,度音也,是字之腹。字至成音,而其字始正矣。韵者,收韵也,是字之尾声,故曰余韵。然三者韵居其殿,而最为要。凡字之有韵,如山之趋海,其势始定。如画之点晴,其神始完。故古来律学之士,于声于音,固未尝置于弗讲,而惟审韵尤兢兢焉。所以沈约、孙忄面而下,所著之书,即声音之理,未尝弗贯,而专以韵名书也。然韵理精微,而法烦苛,又古今诗骚词曲体制不同,因造损益,相沿亦异,拟为指示,并增眩惑。今姑以唐人诗韵为准,而约以六条,简之有以统韵之繁,精之有以悉韵之变,标位明目,庶便通晓。一曰穿鼻,二曰展辅,三曰敛唇,四曰抵腭,五曰直喉,六曰闭口。穿鼻者口中得字之后,其音必穿鼻而出,作收韵,东、冬、江、阳、庚、青、蒸七韵是也。展辅者,口之两旁角为辅,凡字出口之后,必展开两辅如笔状,作收韵,支、微、齐、佳、灰五韵是也。敛唇者,半启半闭,聚敛其唇,作收韵,鱼、虞、萧、肴、豪、尤六韵是也。抵腭者,其字将终时,以舌抵著上腭作收韵,真、文、元、寒、删、先六韵是也。直喉者,收韵直如本音者也,歌、麻二韵是也。闭口者,却闭其口,作收韵,侵、覃、盐、咸四韵是也。凡三十平韵,尽于此,上去即可缘是推之,惟入声有异。”[诒]案:音之与韵,一经一纬,不可强而合。如所云穿鼻之类,即三十六字母喉舌唇齿牙之理,而变其名。全韵之字,苟同一母,则反切二字上母下韵,反无所依据矣。即云穿鼻之类,与字母异,第以辖韵,不以辖音,韵之浅显易知,何必求之深微幽渺也。总之,宋以后合音与韵而一之,不能歧音与韵而二之。由韵以求宫商,岂可得乎。戈氏顺卿亦宗其说。

阴平阳平同一母

毛氏七声略例云:“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之七声,其音易晓,而鲜成谱。周德清但分平声阴阳,范善溱中州全韵兼分去入,而作者不甚承用,故鲜见之。余略举其例,每部以四字为准,谐声循理,连类可通,计凡七部。惟上声无阴阳。叙次先阴而后阳,姑袭周氏之旧。

阴平声:种、该、笺、腰 阳平声:篷、陪、全、潮

上声无

阴去声:贡、、霰、钓 阳去声:凤、卖、电、庙

阴入声:、七、妾、鸭 阳入声:孰、亦、、”

[诒]案:拍音者,第三次平上去入,原用四拍,因平声有阴阳,故如一拍,作五拍。至就字论字,阴平阳平,固判然矣。若论字之音,则阴平阳平同一母,即同一宫商,固无俟辨析毫芒也。

北曲韵无入声

词苑丛谈,邹[谟]词韵衷云:“阮亭尝与余论韵,谓周挺斋中原音韵为曲韵,则范善溱中州全韵为词韵。至洪武正韵斟酌诸书而成,其于诗韵,有独用并为通用者,[东冬青清之类。]有一韵拆为二韵者。[虞模麻遮之类。]又如冬钟并入东韵,江并入阳韵,挑出元字等入先韵,翻字残字等入删韵,俱与宋词暗合,填词所当援据,议极简核。但愚案中州之比中原,止省阴阳之别,及所收字微宽耳。其减入声作三声及半遮等韵,则一本中原,尚与词韵有别。”[诒]案:词韵与曲韵不同者,以词韵平仄不通押,而曲韵则四声通押也。曲韵惟北曲押入声,非韵之可通,实北人无入声。凡入声字皆读作平上去声,此音之变,非韵之通也。南曲之平上去通押,皆无碍于宫商,[押平者不押仄、押仄者不押平,若上去尚有通融之处。]填者自严其律可耳。平仄通押,或亦于宫商无碍。

词曲押入声韵最宜斟酌

又云:“入声最难分别,即宋人亦错综不齐。沈氏词韵当已。近时柴虎臣古韵,则一屋二沃通,而三觉半通。[三觉半通,如岳浊角数之类。]四质五物通,而九屑半通。[九屑半通,如耋拙谲结之类。]六月七曷八点九屑通,十药十一陌通,而三觉半通。[三觉半通,如{羽高}濯邈朔之类。]十二锡十三职通,而十一陌半通。[十一陌半通,如辟革易麦之类。]十四缉独用,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通。毛驰黄曲韵则准洪武正韵,而一屋单用,二质七陌八缉通用,三曷六药通用,四辖九合通用,五屑十叶通用。又屑叶可单用,因南曲入声单押而设也。与词韵俱可能者。”[诒]案:平韵如庚侵之不通,人皆知之。至入声南人方音亦有各别者,最易混淆。词曲家押入声,最宜斟酌。

沈韵去古未远

又云:“沈休文四声中,如朋与蒸,靴与戈,车与麻,打与等,卦画与怪坏,挺斋与升庵俱驳为舌。而宋词中呼否为府,以叶去,林外呼琐为扫以叶老,俞克成呼我为衤奥以叶好,词品皆指为闽音。而毛驰黄谓沈韵本属同文,非江淮偏音,挺斋诋之,谬已。自三百篇、楚辞,以迄南曲,一系相承,俱属为韵统。而北曲偏音,四声不备,为偏统。故金元人作诗亦用沈韵,作词亦不专用周韵。从无以入声分叶平上去者,又安得以曲韵废词韵,且上格诗韵乎。”[诒]案:说文无韵字,古人但言音而不言韵,盖韵生于音,非音生于韵也。沈氏去古未远,其编字入韵,多与三百篇、楚辞及秦汉人文合。安得以今人土音之不合,而疑沈氏之舌,并非古人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皇上,皇后娘娘又偷吃

    皇上,皇后娘娘又偷吃

    沈心,当朝太师的嫡女;秦岙,当今圣上。当太上皇一哭二闹三上吊,秦岙无奈,大手一挥,圣旨一下,成全先皇的‘美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家嫡女蕙质兰心,实乃世间女子典范,入主东宫。钦此!”太上皇笑了,某皇继续无奈,某女手中的鸡腿落地。自此,入主东宫,坐山观虎斗,吃吃喝喝,成了沈心的奋斗目标。当然,沈心此人,绝世大吃货是也。即使进了宫也改变不了吃货的本质。某男万万没想到,他这辈子最大的情敌不是别人,恰是种种美食。
  • 公主与王子的恋爱:唯美演绎

    公主与王子的恋爱:唯美演绎

    夏璃醒,一个永远宁静微笑的女孩。她的命运让她与一个素不相识的男孩定下婚约。面对家庭和媒体的压制,压下不甘和自尊,她点头。她以为她可以平静无波的生活,即使她有了婚约。但是那个有着栗色碎发,桀骜不驯脸庞的男孩,让她的生活掀起了暴风骤雨,给她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她的心微微颤动着,慢慢沦陷的感觉。可是那个有着晶蓝眼眸的男孩沈希生,却总是让她割舍不下,因为她依赖他,在明御一没有出现的时候,但是在他出现之后呢?就抛弃他么,她也是那么自私的吗。栗色的碎发,桀骜不驯的脸庞,与生俱来的冷漠。黑中缀蓝的碎发,安静阳光的微笑,璀璨的晶蓝色眼眸。他们在她心中不停的荡漾起一圈一圈涟漪,她,到底选择谁。
  • 夜魂离

    夜魂离

    剧情:属于是脱离现实,以灵魂来代表向往自由的心。从另一面,于现实的不同角度来叙说一个灵魂的一生。讲述的是一个灵魂的诞生,在世间飘荡,寻找生命的起点与意义,追求自我的坎坷一生。是以不同角度讲述的,不是现实社会,是一个异度空间。
  • 证道之战

    证道之战

    从神像之中走出的诡异少年,为了寻找封印自己的真相,意外卷入一场洪荒浩劫的阴谋中。美女,功法,战技……统统归于囊中。洪荒浩劫,亿万杀戮,山巅之上,牧天仰天怒吼:此战,证道!
  • TFBOYS之夜空下的誓言

    TFBOYS之夜空下的誓言

    我喜欢星空的美,喜欢夜空的宁静,喜欢星星的闪亮;喜欢晴朗的蓝天,喜欢白云的洁白,喜欢金灿灿的阳光···如果这些你都能给我,那你将是我缘分的开头。如果你能带着我环游全世界,那你将会得我真心
  • 千万兽之灵铭

    千万兽之灵铭

    神明是存在的,但是……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这理论会在到处都是机甲的今天得到证实?反正,男主活在一个人类和天外神秘种族战争的时代,这个时代中,一个少年扬言:若要我回头是岸,必先灭尽世间奸邪,让这苦海染成无尽血红!!若要我立地成佛,必先以手中屠刀斩尽世间万恶,方可抽身离去;然而,这蝇狗乱世之中,奸邪灭不尽,万恶斩不断,为此,我远穷极一生杀尽天地,仰我正道无悔,终生不得成佛!!!他……是谁?
  • 酒吧带回极品女老板

    酒吧带回极品女老板

    一个小男人和成熟少妇的情感纠缠,在美女如云的公司,小男人如何征服自己的极品女上司........把一个刚离婚的漂亮女人领回家中,我却无法抗拒她的那热情,天亮后,她从我的睡梦中消失,留给我暖暖的怀念。命运让我们再次相遇,她成了我的新老板,我依然无法逃避她那双多情的眼神,爱与欲将我在这个城市中沉沦。
  • 江山为聘冷帝诱萌妃

    江山为聘冷帝诱萌妃

    搞什么?穿越?能在狗血点?如女主所愿人称废物先天就没有一点玄力,身体中毒?还碰到了一个爱戴面具的男人,面瘫吗?啧去掉面具后,某女的鼻血四溅啊!混蛋!你这阴魂不散的家伙!哎哟,本王的爱妃脾气真大!“滚!谁是你爱妃了!!”某男一脸委屈“都被你吃干抹净了,不负责?”“………………”“叶灵儿你以为本王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她再次坠下崖,莫名失忆了。想不到被隐居这里的神秘男子救下,又嫁给了他。后来,记忆恢复。她对他说;“我不会回去!”他坚决的说;“那我留在这!”江山拱手让出没完大概内容会是这样,可能以后还会改。
  • 终极命令

    终极命令

    11号冷冷地道:“我要得到人类的感情,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类。”廖芯羽哼声道:“你就是一块大木头,不过……”她随后小脸一红,声如蚊蚋:“我不在乎你是否完全拥有感情,但我一定要让你爱上我。”
  • 逆袭废材之神帝九小姐

    逆袭废材之神帝九小姐

    转眼间,她早已不是那个赫连府废物九小姐,而是二十一世纪在华夏令人仰慕的金牌神医与毒术鬼帝的潇明月。她,还是一个王牌杀手“神凤”。她,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却被他“勾引”。她,身世成谜,发现,她仰天大笑……拼爹时代,她却说:“有本事,咋们拼相公。在不行,拼妹拼哥拼家族。”废物?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炼丹炼器稀有,稀有种类她睡觉都能干。突然一下,众神呐喊:“你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