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办证那是国粹之一,什么是国粹,武术、中医、麻将、户口、办证..串了。办证除了养活庞大的公职人员之外,还创造了民间大量的办证职位。从我认识的人看,还很少有没办过假证的,很多是被迫的,特别是学历证。有一个市政协委员调研后说,一个人从办出生证到死亡证,常用的有103个。
有几个重要的证件必须知道,因为每一个证的办理过程都繁琐曲折、步步惊心、一个不留神,又要返工白跑一趟,费时费力,成本很高。但又说回来,如果不这样,办证的公职人员不是要失业了。办证还有个特点:各地政策会不同,政策随时会变,线上说的和线下办的也会打架。办证要提前做足功课,网上查、电话问、朋友请教,才可以做到过三关斩六将。要先准备好办理其他证件的他妈证件,不是骂人,即基础证件: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原件,及至少10份复印件,再把相片,银行卡,用个专门的袋子装好,了解每个办证的基本情况后,再根据情况每次请好一天或者半天的假,就可以办其他的证件了。
说几个一定要办的证件:一是围产卡,对于有本地户口的有两种,一个是社区医院的,关系到以后打预防针办社保等;另一个是生产医院的,类似病历,每次产检记录,到生产完后要回收。
在医院确认怀孕后的16周前,到户口所在地的委居申请,填写相关登记表,领取到社区医院办围产卡的证明,办计生证要求的网上婚育学习指南。
持办围产卡证明到社区医院,填写围产卡,进行常规检测,抽血之类的,然后可以拿到一本围产卡。
生宝宝的医院是可以自己选择的,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如果定了生产医院,就要到生产医院办理该医院的围产卡,和产科的前台护士说要在这里生产,按手续办理即可。社区医院的围产卡附在医院的围产卡后面,以后的填写护士会帮忙。
二是计生证,办理完社区的围产卡后,并且双方学习并通过网上婚育学校的考试后,到居委登记,再带上出据的相关证明和相片到街道办证中心办理计生证。以后的准生证也是这个证,只是不同阶段的叫法,在没写宝宝的预产期时叫计生证,在写上宝宝的预产期后叫准生证。
三是生育保险,这个重要,可以报销产检和生产的很多费用。前提是你参加社保一年以上。在怀孕16周后且办了准生证后,公司要出据一份生育保险选择定点医院申请表加盖公章、相片,到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局办理即可。
四是出生证,宝宝出生后两个月内到生产的医院办理。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妈妈本人亲自办理,要写一个委托书。
五是居民保险,指的是宝宝出生后的居民保险,如果宝宝出生后住院或者平时生病的,办了这个居民保险就可以报销一部分钱,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的作用,白花冤枉钱,有关部门和医院是不会主动和你说的。宝宝出生后,要尽快到街道办理,现在的政策是出生后三个月内办理,一年内报销,否则过期不候,记得要先开个银行帐号用来扣费。
六是职工生育待遇,这个很多人也不知道,如果没人告诉你产后一年内不申请办理,那么逾期申请无效,损失在一万元左右。但前提是你有单位买了社保。职工生育待遇和生育保险有时会混淆,职工生育待遇是社保局返给你因为生产无法上班的津贴、营养费、补贴等,还有这等好事。可以在休完产假,生产完的4个月之后,一次性去社保局申请。另外男职工也有10天左右的陪产假也有补贴。特别注意,办理之前要办独生子女光荣证,否则会少35天补助的钱,当然不会有人主动和你说。特别注意,办理老婆的生育保险和宝宝的住院报销在医保局,而办理职工生育待遇是在社保局,两个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