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结伴同行
话说庞青云看见县衙榜文上庐州府招捕快的榜文,又看了文末印章,料定是庐州府统一招录,然后分配到各县,于是决定去报名,郭伟义气,也要舍了范公庙跟去。
庞青云二人回到范公庙已是黄昏,庙里一片凌乱,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郭伟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在进庙的一瞬间僵硬住了。
“我知道你从小在这里长大,舍不得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很多东西,舍不得也要去舍得,你我都是做大事的人,不可以太拘泥于这种俗世感情。”庞青云用师傅的口吻对郭伟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嘴上说舍得,但心里还是怪怪的,看到他,就想起了师傅,以前在这里教我练功,教我做人,现在不知道他老人家去了哪里,怎么样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有缘自会相间的,想些开心的东西。”庞青云安慰道:“对了,你刚才说慕容芸是胡东的女儿,是怎么回事啊?他们怎么一个姓慕容,一个姓胡呢?”
“这个我也不知道,好像不是亲生的,是抱养的吧,胡东有个儿子叫胡志,长得牛高马大的。”
庞青云边走进里屋收拾东西,边思索着明天去庐州府报考捕快的事情,没有再说话。
“他武艺不错。”郭伟也跟上去帮忙,虽然要离开了,但他们两人还是打算整理好再走。
庞青云回过神来:“有多好?”
“差点就能比得上我了。”郭伟原本是直肠子,有一句说一句的
郭伟没等庞青云开口说话,接着说道:“放心吧,做徒弟的一定给你撑腰。”
“呵呵,放心吧,现在靠的是这个。”庞青云指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不过话又说回来,出了这范公庙,以后该我叫你师傅了,呵呵。”
“说得当兄弟的那么猥琐,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你永远都是我师傅。”
“你永远都是我的好兄弟。”庞青云硬着心肠,拍着郭伟的肩膀说道。
“早点休息吧,明天就要离开了。”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据我所知,当了捕快,就只能当捕快了,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说你以后不能当官了,也就是说你可能不能再去考武状元了,这是大宋律例。”庞青云忍不住说道。
“我知道啊,只是我不知道怎么的,就是舍不得兄弟你一个人去,大家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也许我命不该有状元之才吧。”
“嗯,也许在以前,我会劝你去追求你的功名,但是现在,我却希望你跟我一起去。”
“嗯”
第二日,两人收拾好行囊就出发了。
昨晚下过一场大雨,出庐阳县城的大桥被冲塌了,两人来到了桥边,看见一男子背着过往的行人在齐腰的河水中往来,两岸各有一个竹筒,对岸竹筒旁边坐着一个小喽啰,往来的行人先往竹筒里面扔一文钱,然后过河,这边竹筒旁边坐着两个嬉皮笑脸的地痞,庞青云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来范公庙收保护费的两个人。
本来庞青云没有当回事,正要摸钱准备过河,那个地痞头儿一巴掌打在那汉子脸上:“你就不能快点,老子等了半天才收了这么一半桶钱。”
郭伟正准备上前出头,庞青云拦住郭伟,走了过去。
那两个地痞看见庞青云走过来,自以为上次占了便宜,吓怕了庞青云,又见二人如今收拾包袱离开,想必软弱可欺,于是笑着对走过来的庞青云说道:“两位朋友这是要去哪里啊?”
“我们要过河去。”
“可以,两个人只要两文钱。”
“好啊,还是照规矩,过了河扔在对面的竹筒里面?”
“可以,难道我还信不过两位吗?”地痞似乎并不害怕郭伟二人跑掉。
郭伟正要上前揍那两个地痞出出昨日那口恶气,却又被庞青云拦住。
汉子背过了庞青云,又过来背了郭伟过河。
那汉子背完二人正要回去,庞青云叫住:“兄台且慢”
汉子转过了身看着庞青云没有说话。
“我见汉子一身正气,何苦帮着这两人欺压百姓?”
“我只是帮他背人过河,怎么说是欺压百姓?”那汉子一脸茫然。
“他若有心,大桥被冲塌,应该想办法修桥才是,他现在却想的是发民难财,何况那两人在庐阳县城胡作非为,我想你比我更加清楚。”
汉子没有说话。
庞青云看出这汉子一定是寄人篱下,又为生活所迫,于是说道:“若朋友不嫌弃,跟我们一起去庐州府应征当捕快,好过在这里受这窝囊气。“
“我…。。能行吗?”那汉子支支吾吾地说道。
“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不行?”
汉子犹豫了一下,把心一横,回头上了岸。
郭伟捡起旁边装钱的竹筒向对面的两个地痞扬了扬手:“后会有期了。”
旁边一个喽啰看见庞青云他们拿钱,原本就吓得两腿直打哆嗦,又见那汉子也要跟他们走了,哪里还敢吭声?
“后会有期。”郭伟也学着刚才庞青云的口吻说道。
“你们给老子回来…。。”地痞大声吼道。
“你们不会有好结果的。”另外一个喽啰也跟着吼。
地痞一巴掌打在旁边喽啰的脸上:“读再多书有个屁用。”
“我认为这样说比较有文采嘛。”喽啰说完,赶紧跳开。
三人一路向庐州府步行,原来这汉子叫康华,从小力大无穷,靠出卖苦力为生。
三人年轻,脚力快,天刚入夜,就来到了庐州府,城门尚未关闭。
三人刚一进城,就听见喊杀声四起,城门随即被关,任何人不得进出。
沿途都是捕快官兵,几次询问庞青云三人有没有见过一个蒙面刺客,庞青云感觉事情不对,匆忙在城内找到一家客栈住下,哪知还是没能躲过一劫,庐州知事下令将新来庐州的陌生人全部抓到庐州府衙,三人也未能幸免。
牢里全是被抓的怨声载道的百姓,三人在府衙监牢过了一夜。
第二日,三人和一众初来百姓被带到大堂问话。
庐州知事站在堂前,厉声对下面的人说道:“我相信庐州知府昨晚被刺杀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你们别在我面前装可怜,在你们看似无辜的嘴脸后面,可能就是昨晚的刺客。”
旁边有人小声嘀咕:“又是个糊涂官,我们要是刺客,早就跑了,还让你们抓到这里来。”
“谁要是认了,我就把其他人都放了,谁要是提供线索,抓到刺客,不但放了全部的人,还重重有赏。”
下面没有人说话。
旁边的“师爷”开口了:“没人肯招认,每人罚公堂费十两。”
“十两?”知事说道。
“这些基本都是来庐州的商人,给得起十两。”“师爷小声给知事嘀咕。
“每人起码罚二十两,有特殊情况还要加倍收费。”知事惊堂木一拍,大声吼道。
知事见下面的人只顾求情,没人肯掏钱,于是叫来衙役,把炭炉烙铁搬到堂上来:“没钱就给你们长长记性。”
庞青云小声叹气,左右两边的郭伟,康华正要上前争辩,庞青云两只手拦住,想先看看情况再说。
三人的动作被知事看在眼里:“看来你们三个很不满意我的决定啊?”
“你要说我们是嫌疑犯,应该你拿出证据,怎么是让我们去证明自己不是呢,何况只要交钱就能出去,那要是真的刺客,也可以交钱出去,看来大人的意思并不是要抓刺客啊?”
“你何以知道我不是为了抓刺客?”
“你说呢?”庞青云虽然聪明,但是初来乍到,仿佛不知官场黑暗,更不料能够如此的明目张胆。
“来啊,先拿这个开刀。”
郭伟跟康青又要起身。
“要是有人反抗,全部以刺客论处,格杀勿论。”
“大人,冤枉。”郭伟眼见庞青云要被用刑,起身争辩。
“敢在我的堂上喊冤枉,我就听听你有什么冤的,来啊,给我打五十大板。”
眼见烙铁就要烫到庞青云身上,说是迟,那是快,外面一锭铁块飞了进来,将捕快手上的烙铁打倒在地。
一个蒙面侠客步履轻盈,纵身一跃,出现在堂外房顶上:“你这个贪官,只会搜刮民脂民膏。”
“你终于现身了,不是我英明用计,还引不出你这没脑子的家伙来。”
庞青云听见声音,一眼望去,无数三角钉已像仙女散花般向公堂之上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