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8500000003

第3章

十二部经品第八

复次佛法分别有十二种。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忧陀那.六尼陀那.七阿波陀那.八伊帝曰多伽.九阇陀伽.十鞞佛略.十一阿浮多达磨.十二忧波提舍。修多罗者。直说语言。祇夜者。以偈颂修多罗。或佛自说。或弟子说。问曰。何故以偈颂修多罗。答曰。欲令义理坚固。如以绳贯华次第坚固。又欲严饰言辞令人喜乐。如以散华或持贯华以为庄严。又义入偈中。则要略易解。或有众生乐直言者。有乐偈说。又先直说法后以偈颂。则义明了令信坚固。又义入偈中。则次第相著。易可赞说。是故说偈。或谓佛法不应造偈似如歌咏。此事不然。法应造偈。所以者何。佛自以偈说诸义故。又如经言。一切世间微妙言辞皆出我法。是故偈颂有微妙语。和伽罗那者。诸解义经名和伽罗耶。若有经无答无解如四无碍等经名修多罗。有问答经名和伽罗那。如说四种人有从冥入冥。从冥入明。从明入冥。从明入明。从冥入冥者。如贫贱人造三恶业堕恶道等。如是等经名和伽罗那。问曰。佛何故说无答无解经。答曰。有经义理深重。是经义阿毗昙中当别说。是故不解。或有人言。佛所说经皆有义解。但集法者。撰深义经置阿毗昙中。如因内结外结人终夜解义此义应在结使聚中。伽陀者。第二部说祇夜。祇夜名偈。偈有二种。一名伽陀。二名路伽。路伽有二种。一顺烦恼。二不顺烦恼。不顺烦恼者。祇夜中说。是名伽陀。除二种偈余非偈经名忧陀那。尼陀那者。是经因缘。所以者何。诸佛贤圣所说经法。要有因缘。此诸经缘。或在修多罗中。或在余处。是名尼陀那。阿波陀那者。本末次第说是也。如经中说。智者言说则有次第。有义有解不令散乱。是名阿波陀那。伊帝曰多伽者。是经因缘及经次第。若此二经在过去世名伊帝曰多伽。秦言此事过去如是。阇陀伽者。因现在事说过去事。如来虽说未来世事。是事皆因过去现在故不别说。鞞佛略者。佛广说经名鞞佛略。有人不信。谓诸大圣乐寂灭故不喜愦闹。厌世杂语。拔乐众根故不乐广说。如经中说有得道人。过二月已乃出一言。为断此故说有广经饶益他故。如说如来二种说法。一广二略。广胜略故。阿浮陀达磨者。未曾有经。如说劫尽大变异事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有人不信如是等事。是故说此未曾有经。现业果报诸法势力不思议故。忧波提舍者。摩诃迦栴延等诸大智人广解佛语。有人不信谓非佛说。佛为是故说有论经。经有论故。义则易解。是十二部经名为佛法。法宝具足如是功德。是故应礼。

僧宝论初清净品第九

问曰。汝先言应礼僧。何故应礼。答曰。佛于处处自赞叹僧。是僧宝戒品清净。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清净。应请应礼合掌供养无上福田能益施者。戒品清净者。佛弟子众持戒无瑕。乃至小罪深怀畏惧。又佛弟子不为福报生人天等。亦不怖畏堕地狱等。而勤持戒但乐善法。故名清净。又持净戒不限时节。不如婆罗门六月持戒。长夜受持乃至究竟。故名清净。又持净戒离于二边。离五欲乐。亦离苦身。故名圣所爱戒。是戒名为智者所爱。又心净故戒亦清净。又深心止恶。不但守戒。怖畏后世。故名僧宝戒品清净。定品清净者。若定能生真智。故名清净。慧品清净者。若慧能尽烦恼。故名清净。解脱清净者。若得尽诸烦恼非但能遮。故名解脱清净。解脱知见清净者。于诸烦恼尽中得智。谓我生尽非未尽烦恼中言我生尽。是名解脱知见清净。应请应礼应供养者。以能具足如是功德故。应求请礼敬供养福田者。于中殖福获报无量。乃至涅槃。犹不可尽。能益施者。能令施者功德增益。如八功德田。滋茂五谷不令败坏。僧田亦尔。成就八功德故。能令施种功德增长。是故应礼。

分别贤圣品第十

问曰。以何法故名之为僧。答曰。四行四得戒定慧等功德清净故名为僧。四行者。行须陀洹。行斯陀含。行阿那含。行阿罗汉。四得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行须陀洹有三种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随无相行。信行者。若人未得空无我智。信佛法故随佛语行。故名信行。如经中说。我于是事以信故行。若得真智则不但随信行。如经中说知不作者不信者等是名上人。是故当知未得真智名随信行。如经中说。若人于法能以少慧观忍乐者是名信行。过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于其中间不得命终是名信行。是人在闻思慧中正观诸法。心忍欲乐。虽未得空无我智能生世间似忍法心。自此以来名过凡夫地。所以者何。后当广说。若无信等五根。是人则住外凡夫中。是人渐习得暖法等修慧。仍本名故亦名信行。以终不及法行人故。是经应言要必当得须陀洹果。不应言不得命终。所以者何。是信行者以尚远故。如郁伽长者供养众僧。天神示言某是阿罗汉。某是行阿罗汉者。乃至某是须陀洹。某是行须陀洹者。若在十五心中。不可得示。当知行须陀洹者有近有远是名信行。法行者。是人得空无我智。在暖顶忍第一法中。随顺法行。谓空无我等是名法行。是二行人入见谛道见灭谛故名无相行。是三种人。名行须陀洹果者。世俗道中无断结故。不得名为行。三果者。此事后当说。须陀洹者。如佛经说。若人断三结。身见疑戒取名须陀洹。不堕恶道。必得正智极至七有。问曰。若须陀洹。见谛所断烦恼都尽。灭无量苦。如池喻经说。何故但言断三结耶。答曰。此事后当广说。谓身见尽故余等亦尽。不堕恶道者。后业聚中。亦当广说。必至菩提者。是人入法流中必至涅槃。如木在恒河离八因缘。必到大海。极七有者。是人于七世中无漏智熟。如歌罗罗等七日变成。又如服酥等极至七日。坚病则消。又如亲族限至七世。又如七步蛇螫人身时。以四大力故得至七步。以毒力故不得至八。又欺诳法极至七世。又如七日出时则劫烧尽。如是七世集无漏慧烧烦恼尽。又法应七有。有须陀洹今世入涅槃。有第二第三极至第七。是名须陀洹。行斯陀含者。思惟所断结有九品。若断一二至三四五。是名行斯陀含者。有人言。以一无碍道断。是事不然。佛经中说以无量心断。如斧柯喻经中说。又行斯陀含者。亦名家家。是人或二或三往来。或于现身得入涅槃。是名行斯陀含者。斯陀含者。一来此间便入涅槃。是人思惟所断结薄。住是薄中名斯陀含。是斯陀含。或今世入涅槃。行阿那含者。若断第七第八品结。是人皆名行阿那含。断第八品。是名一种。行阿那含者。或有今世即入涅槃。尽离欲界九品结故名阿那含。是阿那含。差别八种。所谓中阴灭者。有生有灭者。有不行灭者。有行灭者。有上行至阿迦尼吒灭者。有至无色处者。有转世者。有现灭者。随上中下根故有差别。中阴灭者亦有三种。上中下根。有阿那含深厌世间。有少障碍。不得现灭。是人则于中阴中灭。生亦三种。谓生灭者。行灭者。不行灭者。生灭者生时深厌离有即入涅槃。是名生灭。以根利故或有生已诸无漏道自然在前不加勤行而入涅槃。是不行灭。以根中故。或有生已深畏受身。勤修行道。乃入涅槃。是名行灭。以根钝故。上行灭者亦有三种。若从一处终。至一处生。便入涅槃。是名利根。二三处生。是名中根。一切处终一切处生。是名钝根。从初禅至广果天是名决定。到广果已若生净居。是人不复到无色处。以乐慧故。若入无色处者。是人终不生净居天。以乐定故。转世者。若先世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后转身得阿那含果。是人不入色无色界。现灭者。第一利根。即于现身得入涅槃。复有二人。一名信解脱。二名见得。是二人者根差别故。若钝根学人在思惟道名信解脱。利名见得。若阿那含具八解脱是名身证。是等皆名行阿罗汉者。以断结同故。若尽断灭一切烦恼名阿罗汉。阿罗汉有九种。退相守相。死相.可进相.住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是诸阿罗汉。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别。最钝根者是名退相退失三昧。退三昧故无漏智慧不能现前。守相者。根小胜故。若护三昧则不退失。不护则退。前退相者虽护亦退。死相者。根又小胜。深厌诸有。是人不能得三昧故。无漏智慧难得现前。设得喜失故求死也。住相者。若得三昧不进不退是名住相。前三种在退分三昧。住相者在住分三昧。可进相者。若得三昧转深增益。是人住在增分三昧。不坏相者。得三昧已种种因缘不能败坏。是人住在达分三昧。慧最利故。善取三昧入住起相。故不可坏。因灭尽定故。有二人不得此定名慧解脱。得此定者名俱解脱。不退相者。所得功德尽无退失。如经中说。佛语比丘。若我弟子以床舆我。我先所得尽无退失。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学人及九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僧中具足。是故应礼也。

福田品第十一

问曰。以何等故此诸贤圣名为福田。答曰。断贪恚等诸烦恼尽故名福田。如说稊稗不去害善谷苗。是故施无欲人。得报利大。又是人心空故名福田。所以者何。以空相故诸贪恚等烦恼不起。不生恶业。又诸贤圣得不作法故名福田。又是人等所得禅定皆悉清净。永离大小诸烦恼故。又弃舍忧乐。故名福田。又能断除五种心缚心得清净故名福田。又成就八种功德田故。又以七定具善护心故。又能尽灭七种漏故。无诸漏失。又具足戒等七净法故。又能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故。又能度彼岸及勤求度故名福田。又经中说。但能发心欲行善法尚多利益。况修行耶。是诸贤圣常行善法故名福田。又经中说。谁施主家有持戒比丘。受供养已入无量定。是施主家得无量福。众中有入无量三昧无相三昧无动三昧。能令施主得无量报故名福田。又经中说。三事和合故得大福。一曰有信。二曰施物。三曰福田。于众僧中多功德人。功德人中。信心易生。又施众僧具九因缘故获大果。又施众僧以受者净故施必清净。又施有八种。有清净心少施物亦少施破戒人。有清净心少所施物多施破戒人有清净心少施物亦少施持戒人。有清净心少所施物多施持戒人。有清净心多施四种物亦尔。于僧中施必当成就若二若三。一切善人皆因众僧增益功德。然后随意回向菩提。又所施僧。此物皆当得解脱果。于生死中终不能尽。又所施众僧皆为严心。又若于一人生信净心或时可坏。于众僧中信心清净终不坏败。又于一人生爱敬心。或不能广。于众僧中生信敬心。缘无量故心则广大。又施为一切入僧数人。以心大故果报亦大。以是等缘诸贤圣人名为福田。是故应礼。

吉祥品第十二

以是三宝功德具足故经初说。又此三宝于一切世间第一吉祥。如吉祥偈说。佛法及众僧是名最吉祥。复有诸经以吉祥为初学者增寿万岁。名闻流布。是作经者意也。如阿陀等字贯在经初此非吉相。后当广说。若求第一最吉祥者三宝是也。应当归依。如吉祥偈说。

诸天世人中  无上尊导师

佛为大觉者  是名最吉祥

若人于佛所  安信心不动

奉持清净戒  是名最吉祥

远离愚痴人  亲近有智者

可敬者则敬  是为最吉祥

是故应礼三宝。以最吉祥故。我经初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火红的太阳

    火红的太阳

    看文艺青年如何泡妞如何飞,青春,就是是狗带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 在天堂生活的日子

    在天堂生活的日子

    我叫张强玉树临风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可惜我这样完美的人就这样死了。
  • 龙魂之逆天诀

    龙魂之逆天诀

    “你别过来,在过来我就叫非礼了”。冰皇女帝带着奸计得逞的微笑道:“你放心我会负责的”。我们悲催猪脚就这样被一个女帝强者逆推了。看我们猪脚怎么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怎么崛起怎么让圣地的圣女投会送抱。
  • 醉里西游

    醉里西游

    不能读懂《醉里西游》的人其实也并没有读懂《西游记》。一场巨大的阴谋笼罩在新生的猴王和他的团队身上,他无奈卷入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之中,等待他的是何等凄惨的命运呢,马上开始阅读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十年遗忘血姻缘

    十年遗忘血姻缘

    他本为天之子,跨界而入人间,一世迷惘,她本为上古圣女,拥有人世间的最高贵血统,最尊贵的身份,她,两岁便知天下事,一个梦让他们心灵彼此交织,相识于梦境里的那个地方,时隔多年,却彼此不识,他们又该如何相处?能否找回那最初的一丝邂逅?敬请期待。
  • 绝色轻狂五小姐

    绝色轻狂五小姐

    31世纪强大得只能让人仰望的她,仍然在追求着强大的力量!当她意外穿越到一个以灵力为主,以强为尊的世界时,是否能在强者之路上,也能收获一份前世她没有得到过的爱情呢?又有谁,能将她的冰冷的心融化呢?
  • 查理九世之灰烬

    查理九世之灰烬

    「心不动,则不痛。你曾经看过的,雅若芳菲或是风情万种的美人,百年后终成枯骨。而你,守尽枯荣,一辈子。」「记得住的人都在脑海里,忘掉的人却痛在骨子里。」
  • 无限之主宰空间

    无限之主宰空间

    苏杨,一个刚毕业的倒霉蛋,在他感觉生活黑暗时来到了无限主宰空间。好吧!既然在现实中不如意,那么就那么就让我在这个无限穿梭剧情世界的空间里杀出一片属于我的乐土。本书妥妥的无限流,没有二次元,没有游戏,没有后宫,只有主角带着自己的团队在各大电影世界中打怪升级。本书已写《生化危机2》打算写《狂蟒之灾》《道士下山》《侏罗纪世界》《风云》《倩女幽魂》……当然这只是个想法,具体的剧情未定,敬请期待……
  • 誓言之境

    誓言之境

    斯洛王朝统治末期,也是魔法师刚刚崛起的时候。在冷兵器时代,手持利刃的战士和善制毒的妖师才是大陆的主宰,陈昊正是背负着咒文之力,从现世通过法术扭曲到了过去,这一路上,有太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