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与乌云珠匆匆地赶到,见屋里跪了一群的宫人,都在流着眼泪,皇后着急地说:“你们怎么没有去请太医?”边说边走向床边。看见淑妃此时已晕厥,面色发青,眉头紧锁,好象很痛苦的样子,她心痛地用丝娟擦着眼泪。
其中一个与莺儿相仿的宫女**儿回话说:“奴婢刚刚去请了,张太医正在恪妃那里,说是马上就赶过来。”
皇后生气地说:“你是死人哪,不是还有别的太医吗?”
春儿说:“别的太医这个时辰都分在各宫为小主把平安脉,奴才只找到了这个张太医。”
皇后真是气得没办法,这后宫的妃嫔总是让太医给开什么养颜的方子,动不动就这个痛那个不舒服的,把太医们支得团团转。真有病的却找不到人医治,看来以后得整治这风气。
正说着张太医喘着气而来,皇后说:“你快些给淑妃医治,有了闪失小心你的脑袋!”张太医一看皇后凤颜阴沉。施礼后赶紧地给淑妃把脉。
乌云珠站在那里心中很是担心,这燕窝是她早上拿去让炖给淑妃的,怎么会吃成这个样子,本来她是想缓合一下淑妃对自己的不满情绪,自从自己进宫,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淑妃,她是处处与自己不友善,有时是直接恶语相伤,都是皇后在一旁斥责方才罢休。她没有想到她的好心会使事情发展成这样。
这时张太医起身施礼说:“回皇后,淑妃误吃了一种叫矾的白色粉沫,这种矾味有些酸,平常人吃了只会使胃有些不适,可是如果孕妇吃了少量会导至轻微中毒,如量大会使胎儿难保,就是保住也难免会不健全,如淑妃的样子只是食了少许,臣给开此解药就会没事。请皇后放心。”
皇后惊喜地说:“你是说孕妇,难不成淑妃有了深孕?”
张太医回话说:“正是,真是恭喜淑妃娘娘,微臣观脉已有两个月。”
皇后高兴地说:“你快去开解药,并由你亲自煎熬,这要是让龙裔有不测你有几个脑袋!”张太医连连躬身点头,急忙去了。
乌云珠一直没有说话。但她心中明白,这淑妃要是醒来,必定会有一场风雨在等着她。
这时就听门外有人传话说:“皇上驾到!”
众人起身施礼。
福临进屋来先看了一眼乌云珠,见她面带忧烦之色。他走到淑妃的床前看了看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后福礼说:“恭喜皇上,刚张太医来珍脉说淑妃已有两个月的深孕,是因误食了矾粉,太医说平常人吃了只会使胃有些不适,可是如果孕妇吃了,少量会导至轻微中毒,如量大会使胎儿难保,就是保住也难免会不健全,淑妃幸食得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听后并没有见太大的惊喜之色脸色平缓又说:“还好没有什么大事,怎么这么不小心,这御膳房做事越来越不上心。好好照看淑妃!”
皇后又说:“这有伤龙裔之事是大罪,臣妾定会彻查此事,请皇上放心。”
皇上点头说“好!有了结果回朕,朕要看看是谁这么大的胆子,你好好照顾淑妃,乌云珠陪朕回承乾宫用午膳。”说着拉起乌云珠的玉手。没有再多看一眼淑妃。皇后心中冷然。
乌云珠给皇后福礼告别之后与皇上结伴而行。
皇上说:“这燕窝是你早上让人送去的吗?”
乌云珠说:“正是臣妾让人送去的,昨个您赏了臣妾,臣妾看有许多,平时淑妃也喜欢喝,就拿给御膳房吩咐给淑妃炖了些。”
皇上心想,这个单纯的乌云珠,看来还不知这深宫人心险恶,就这伤龙裔的罪名就足以让她丢了性命。
朕陪你去一趟御膳房吧!
乌云珠睁大眼睛看着福临说:“皇上,那岂是您去的地方。”
“无妨!”皇上拉着她的手脸上轻笑着说。
乌云珠不知何意但知道一定是与淑妃中毒的事有关。
两人来到御膳房众人见皇上来此都吃了一惊纷纷下跪。
“给皇上与皇贵妃请安!祝皇上与皇贵妃福寿绵长。”众人一口同声说。
皇上说:“你们都平身吧!早上皇贵妃送来的燕窝还在吗?”
一个中年的宫女走了上来福礼说:“回皇上,奴婢是李氏,早上这是奴婢接手做的,还有一些,正放在橱里。”
皇上说:“那你把它拿过来。”宫女急忙转身取了来放在一张大桌子上。
皇上又对身边的吴良辅说:“快叫张太医过来!”
一会儿,张太医匆匆而来。
皇上说:“你看看这里面可有你说的矾。”
张太医找开纸包,用手翻看又嗅了嗅。摇头说“没有。”
皇上说:“好!你忙你的去吧!先不要对人提及此事。”
张太医称“是”躬身施礼而去。
皇上说:“放回去吧!朕所问之事你们不要有人再提及,有说出去者按抗旨论处。”
众人都下跪说:“一定守口如瓶,请皇帝放心。”福昨没有再多说带着乌云珠众人回承乾宫去了。
御膳房众人相互对看着,却没有人敢再多说话,生怕多说了一句这脑袋就不见了。
皇上前脚刚走,这皇后跟着就过来了。
众人一看今天真是凶险,刚送走皇上与皇贵妃,这皇后又气势汹汹而来。
皇后进门说问:“给淑妃炖燕窝的人是谁?”
李氏急忙上前跪下说:“是奴婢早上给淑妃娘娘炖的。”
皇后盛怒地说:“好呀!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燕窝里下矾,让淑妃中毒,淑妃已有深孕吃到这个已人事不醒,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您要不从实招来定要将你关起来用刑受审,你可要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