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噩耗划破大空
考虑到特殊条件,团领导采取集体办公的方式。团长与政委俩人一个单间,处于办公室尽头,副团级三人一间,居于团长政委的左侧,这是便于工作与沟通的需要。其他的司、政、生、后(即司令部,政治处,生产处,后勤处的简称)的职能部门,每个部门两间,由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安排。而部门当头的,一律均由军人把持,同时一些主要的业务主管,也由当兵的在那里撑控,从而打上了浓重的部队色彩。
军人一旦到了地方,最不习惯的,就是地方人办事的疲沓与雷打不动,几乎成为顽疾。一些业务,今天必须完成的,非得要推至二、三天以后。要改造这帮“土包子”,就要从直接的办事态度抓起,从培养人们的行为惯性入手。于是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强调,以及现场的训练与强化,慢慢地这块顽石终于被掀动了,团部机关的办公程序,总算打上了军人的烙印。所以地方人总把我们称之为“兵团佬”。
这是上午的八时许,大佛团长与韩政委正在办公室里议事。突然水库边传来了一阵紧急的呼叫声。大佛团长与韩委立即走出办公室,朝着水库的方向望去。在树木的遮挡下,隐约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人群,如流水般地朝着水库边的方向倾泻而去。在不远处,挤在一起的人群围拢在一起,黑压压的,有的往里挤,有的往外退,并摇头晃脑地说:“惨啊!惨啊!!”。韩政委与大佛团长见状,迅步地跑到那里。人们看到衣衫整洁的解放军长官来了,于是蜂拥而至的人群,立即挤出了一条人缝,让长官从这里进去。
大佛团长与韩政委到那里一看,在微微的细雨下,一张临时搭起来的帐蓬下,不规则地躺着一男三女的尸体。一个约十岁左右的男孩放在另一边,几位年轻的护士正在那里进行人工呼吸,看来生命仍存在着希望。大佛团长刚从部队过来,抢救伤病员自有一套。看到在一旁施行抢救的护士不得法,于是通知正在医院里执行医疗业务的医生与护士立即赶来营救。在医生的抡救下,那位小孩很快有了生命的迹象。但是躺在另一旁的父母,已正式宣告生命的远去。
他们这一家子,今天五点钟起床,草草地用完早餐后就开始赶路。他们步行了一个多钟头的山路,到这里赶集,准备为小孩买块布料做套新衣,好让小孩穿上新衣上学。谁知壮志未酬身先碎。
这里是水库的一个临时码头,依靠竹排作为唯一交通工具的水库,一架十根竹子拼成的竹排,一经靠岸,人们便如赶鸭子下塘般地往上挤。竹排的靠岸处,下面是一个数米深的库道,于是竹排失重反侧,有的身手快捷的,危急中跳上了岸,但他这上家子危急中拉扯在一起,结果同时落入水中,终于把他们这一家子送上了生死离别的道路。
看到解放军同志来了,在一旁的死者亲人,立即爬到大佛团长与韩政委的脚下,一双双颤抖的手,扯住韩政委与大佛团长的腿说:“解放军同志啊,你们要为我们作主啊,你看都死在这里了,我们该怎么办啊?”面对这一惨不忍睹的场面,昔日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勇士、领军人物,现在怎么也无法掩饰眼中的泪水。正在此时,公社龚书记领着他手下的五杆人马正往这里赶来。团长与政委见状,立即迎了上去,握着他们的手说:“一个经过抢救,挽回了生命,那四位证明已经死去,看来要准备处理后事了。你看要我们帮助些什么?”韩政委带着几番悲情地说。
经过查看,死者是距离这里几公里外的乡下人,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他们的尸首送回他们家中,实施安葬。但道路不通,该咋办?看到龚书记束手无策,站在一旁的大佛团长说:“我们团里有一条木船,我们可以派人把尸体运送一段水路后,再由他们的亲人到岸边把尸体接回家即可。”大佛团长的表态,当然解了龚书记的燃眉之急。
虽然死者没有兵团职工,但作为肉体之躯,看到这惨不忍睹的场面,他们再也无法看下去了,只好掩面而归。
公社处于本地区的最北端。前些年,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在本地筑起了一个大水库,库水的上涨,很快使这里成为了水浸移民区,数万移民被水库水挡在镇的北面。完成公购粮是当地政府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为此,前几年由政府出资,把一条土路修到水库的对岸,让赤脚走天涯的山里人,把公购粮挑到水库的对岸,待装上车运走后,便可溜之大吉。至于水库水隔着的那数万库区的移民,他们却管不着。
移民时,有的外迁而进入新的生活区域,而大部分则就地安居。他们从水浸的区域向高山顶上挪位,而成为全民所有制的农场职工,而其他的乡间,则就地耕种余下的土地。农场实行以橡胶为主,多种经营,多少也给移民们带来了一片曙光。但多年来,由于经营不善,生产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得不到改善。
兵团与地方接壤,团部机关与当地公社,烟火相交,道路相通,共处一体,因此,军民鱼水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成的。在水库水的切割下,公社的集市恰似一个半月形。如遇大雨,山洪瀑发,水库水猛涨,部分街道被上涨的水库水淹没。本来交通阻塞的山区,现在加上了水库水的阻隔,把公社与兵团所属的单位实行了五马分尸,为不便的交通,造成了火上加油的局面。因此,机关下基层,由于道路不通,只能骑着自行车,肩扛背驮跨上了渡船,或者竹排,再由渡船或者竹排慢悠悠地送到对岸,然后依靠肩扛背驮地实行新的长征。
从事故现场归来,大佛团长与韩政委终于被那一片哀声惊醒了。看来要改变山区的面貌,架桥修路是一道绕不过的鸿沟。因此,韩政委与大佛团长,在不断地交换着意见,以寻求一条最佳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