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中的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谭月筝在最后一刻咬断了手中绿色的丝线,完成了她的绣品。
时间一到,便有宫女将宗女桌前的绣品拿起,呈给皇上和娘娘们过目。谭月筝经过长时间的飞针走线,已是有些疲惫,可碍于皇帝皇后在场,依旧得端端立在一旁。她偷偷将左脚抬起,趁机休息。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紧紧盯着自己。
“袁家宗女的这幅睡莲图很是别致”皇后将所有绣品品评了半晌,挑出一份说道:“宗女可否上前来细说一番?”
皇后钦点,这袁家千金必能在大选中占有一席之地了。谭月筝抬首,远远看了看太监双手举起的这幅睡莲图。只这一眼,她便看出了绣娘不凡的实力和绝佳的构思。
残阳点点,落英纷飞,满池的睡莲飘荡在幽静的河畔,引来一群色彩斑斓的彩蝶。多么美好的人才能有这般的意境啊?
反观其余的作品。在场的宗女一般都会选择牡丹,雏菊这种雍容华贵的花种入图,以雍容华贵的花种来凸显百花争艳的热闹气息。可她却独独选择了睡莲。这足以体现此女极为恬淡美好的品行。加之那细密无漏的针脚,过渡自然的不同绣法。能将这般复杂的纹路在短短两个时辰之内运用得如此娴熟,也是难能可贵。
谭月筝一面欣赏着绣品,一面对这位袁家的宗女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这位袁家的宗女用一幅淡然无争的睡莲,硬是生生将其他人的绣品衬成了庸俗之物啊。
“小女袁素琴参见皇后娘娘”正当她猜测着这位宗女的相貌时,刚刚与她相视一笑的少女便迈着袅袅的步子,施施然走了出来。她未施粉黛,一身白衣。身上自有一股子仙气。只看她微微一福身,便恭敬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小女以为,百花争艳,各展所长。此时反而是静者胜。故而绣了这一池睡莲,寓意无冕之王。”
原来她便是袁素琴了,谭月筝对此女早有耳闻。据京中传言,此女三岁能作诗,五岁便能写文章。且弹得一手好古琴,被誉为“京都第一才女”。现在看来,这袁素琴的刺绣功夫也是极好的,只是……这般出淤泥而不染的可人儿,当真要进东宫那片污浊之地吗?
皇后听完便赞许地笑了,心中对自己早已选中的宗女又平添一份好感。皇帝听完了袁素琴的一番话,也是极为欣赏的,遂大声称赞道:“好一个无冕之王,好一个闹中取静。袁宿龙虽是兵部尚书,却养育了你这般温婉贤淑的女儿,真乃一大快事。”
“皇上谬赞了。”袁素琴脸上浮起两坨红晕,又是福身一拜。
皇帝听了袁素琴的一番话,心中早已有了定数。皇宫险恶,自己虽未管后宫之事,可也明白女人之间的纷争,就恰似那百花争艳一般热闹。可又有几个女人懂得在不争不抢,不悲不喜,以静致胜呢?袁氏宗女小小年纪,却能悟出此般道理,实属不易。配给太子是极为合适的。日后说不定还能担太子妃重任。
待得袁素琴回到原处后,皇帝继续翻看手中的绣样。突然,有一副格格不入的绣品映入了他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