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45400000007

第7章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自随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即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妄。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孰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花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臭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秖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唯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则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同类推荐
  • 说疑

    说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黄箓斋仪

    太上黄箓斋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an of the Forest

    The Man of the For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oscow Census

    The Moscow Cens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欢迎来到食物链顶端

    欢迎来到食物链顶端

    一种奇特的病毒能加快生物进化的历程,然而进化过程不可控充满变数。野心家企图掌握这种力量,病毒的意外泄露导致了灾难性的结果,各怀鬼胎,错失良机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毁灭,然而生命总能找到出路,新一轮的物竞天择,谁会登上食物链的顶端?松散脆弱的联盟里,谁能登上食物链的顶端?见过500万年都没有再进化过的猫突然发育吗?见过猩猩跟你讲猴权,讲皿煮吗?书里慢慢找......Welcometothetopofthefoodchain!
  • 名动天下之美人倾国

    名动天下之美人倾国

    女主是一个女扮男装,在街上坑蒙偷骗插科打诨富有同情心的小混混;还是一个武艺高超,扶弱济贫,被百姓尊称为盗圣的“天神”;更是一个拥有倾城绝世容貌却鬼马精灵冰雪聪明的少女。她智斗众富,扮鬼吓人,看似玩世不恭圆滑邪气却心底善良自主独立。无数人被她的所惑,无数人想把她占为己有,但咱们的女主属于超级无厘头的新女性,在男尊女卑的世界依旧可以唯我独尊,傲视众家美男。
  • 魔剑封神录

    魔剑封神录

    一枚浮龙扇坠,引出一段前世宿恋……魔剑重现三界,剑冢魔血洗人间……剑终所归,少年御剑封神……
  • 神龙谣

    神龙谣

    天子脚下风吹雨,乾坤殿上步步棋。万妖谷中神龙现,人生不尽唏嘘。
  • 快乐心灵的哲理故事

    快乐心灵的哲理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阮希涵,你的卡布奇诺

    阮希涵,你的卡布奇诺

    她,外表总是那么的冷淡,像一株玫瑰浑身上下都是刺。里面却那么脆弱,谁会触碰到那颗脆弱的心……他,豪门子弟,对一切事物都是那么不屑,遇到了她却慌了神,他会不会是走进她心里的那个人。“阮希涵,你到底要什么才能留下。”“夜暝轩,我要一份卡布奇诺。”
  • 重生陆压之三界第一妖

    重生陆压之三界第一妖

    万年前,天界第一任天帝之子陆压,被其深爱之嫦娥击杀,一代天骄,至此而殁。万年后,陆压重新活了过来,却发现天界早已物事人非,曾经的亲人已经消失,洪荒之神不知所踪,天地间只有一位上古之神,那就是广寒宫之主,三界地位独一无二的嫦娥!广寒仙子,高冷清洁,笑傲苍穹,睥睨三界。宁静的夜晚,陆压独自站在山崖前,望着那一轮清冷、皎洁的明月,心中却燃气熊熊火焰。“千年间,我必再登苍穹之巅,只为那两个字———偿还!”(PS:本书洪荒、西游中人物多有涉及,欢迎大家踊跃提供素材龙套,一经录用,精美礼品赠送!)
  • 龙之劫

    龙之劫

    吾有玉皇经一部,修吾之法,可成神通之身,即无量身、自在身、不坏身、如意身等无上法身;身成神通自现,可放大神通光,即大慈悲光,大自在光、大如意光,大解脱光等无上神光…能无敌否?神通之身无敌!神通之光无敌!故而双修无敌!石云大叫:“妖月,我有一部双修之法,我们一起修炼…”妖月说:“双修是我吸你的真元在体内运转一周,你吸我的妖元在体内运转一周,你体内的真元塞牙缝都不够,我的妖元却能把你撑死,你也好意思和我双修…”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睡神皇后

    睡神皇后

    我能说什么?一睁眼,年轻貌美的小姑娘泪眼汪汪的看着我:“小姐~~~”怒!你才小姐!你全家都小姐!二睁眼,满脸菊花的老婆婆鼻孔朝天的看着我:“公主!”怒!你那是什么态度,别看你老,我就非得尊老爱幼!三睁眼,一妖孽脸都快贴到我脸上了,只见他一脸嫌弃的离开:“嗤!朕的皇后?!”喂!别看你长得帅,我就不敢打你啊!丫的,这是玩马丁的早晨呢?睡一觉还带身份变换的技能呢?!(本文非快穿!本文非快穿!本文非快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小巷深处的爱恋

    小巷深处的爱恋

    曾经的少年许诺她一个完美的家,在孤儿院里,少年是她的避风港,是她的精神支柱,是她唯一的依靠,后来少年被领养了,他只能呆在孤儿院等着曾经许诺给她一切的少年,直到孤儿院被房地产的侵占,也没看见少年归来。她从小巷里走了出来,看见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为什么给她一切的少年不回来了,她在复杂的社会里摸爬滚打,遇见了少年和另一个他,女主如何抉择,少年和他又会对女主做出那些虐心的事!美好的爱恋,向往的爱情,女主能否得到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