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9600000002

第2章

八犍度颂曰。

杂结使智行  四大根定见

阿毗昙杂犍度第一

世间第一法  智人爱恭敬

无惭色无义  最后说思品

世间第一法跋渠第一

云何世间第一法。何故言世间第一法。世间第一法何等系。当言欲界系耶。色界系耶。无色界系耶。世间第一法。当言有觉有观耶。无觉有观耶。无觉无观耶。世间第一法。当言乐根相应耶。喜根护根相应耶。世间第一法。当言一心耶。当言众多心耶。世间第一法。当言退耶不退耶。云何顶。云何顶堕。云何暖。此二十身见几我见我所见有几见。若无常有常见。于此五见是何等见何等谛断。此见若有常无常见。若苦乐见。若乐苦见。若不净净见。若净不净见。若无我有我见。若无因有因见。若有因无因见。若有无见。若无有见。于此五见是何等见何等谛断。此见此章义愿具演说。云何世间第一法。答曰。诸心心法次第越次取证。此谓世间第一法。次有说者。于诸五根次第越次取证。此谓世间第一法。如我义。诸心心法次第越次取证。是谓世间第一法。以何等故言世间第一法。答曰。如此心心法。诸余世间心心法为上为最。无能及者。故名世间第一法。复次此心心法。舍凡夫事得圣法。舍邪事得正法。于正法中越次取证。以是故言世间第一法。世间第一法何等系。当言欲界色界无色界系耶。答曰。世间第一法当言色界系。非欲界非无色界。以何等故世间第一法。不当言欲界系。答曰。不以欲界道得断盖缠。亦不能除欲界结。乃以色界道得断盖缠。亦能除欲界结。若以欲界道得断盖缠。亦能除欲界结。如是世间第一法当言欲界系。但不以欲界道得断盖缠。亦不能除欲界结。乃以色界道得断盖缠。亦能除欲界结。以是故世间第一法不当言欲界系。以何等故世间第一法。不当言无色界系。答曰。于等法中越次取证。先从欲界于苦思苦。后色无色界同也。若圣道起先办欲界事。后色无色界同也。设于等法中越次取证。先无色界于苦思苦。后欲色界同也。若圣道起先办无色界事。后欲色界同也。如是世间第一法当言无色界系。但等法中越次取证。先从欲界于苦思苦。后色无色界同也。若圣道起先办欲界事。后色无色界同也。以是故世间第一法。不当言无色界系。复次入无色定除去色想。不以无色想分别欲界。如缘苦法忍亦缘世间第一法。世间第一法当言有觉有观耶。无觉有观耶。无觉无观耶。答曰。世间第一法。或有觉有观。或无觉有观。或无觉无观。云何有觉有观。答曰。依有觉有观三昧。得世间第一法。是谓有觉有观。云何无觉有观。答曰。依无觉有观三昧。得世间第一法。是谓无觉有观。云何无觉无观。答曰。依无觉无观三昧。得世间第一法。是谓无觉无观。世间第一法当言乐根相应耶。喜根护根相应耶。答曰。世间第一法。或乐根相应。或喜根相应。或护根相应。云何乐根相应。答曰。依第三禅得世间第一法。是谓乐根相应。云何喜根相应。答曰。依第一第二禅。得世间第一法。是谓喜根相应。云何护根相应。答曰。依未来禅依禅中间依第四禅。得世间第一法。是谓护根相应。世间第一法。当言一心为众多心耶。答曰。世间第一法。当言一心非众多心。以何等故世间第一法。一心非众多心。答曰。若世间第一法中间。不起余世间法唯有无漏。若当起者若小若等若妙。设使小者不越次取证。以何等故。不以退道于等法中越次取证。若当等者亦不越次取证。以何等故本不以此道越次取证。若当妙者。彼本心心所念法。此非世间第一法。若后心心所念法。此是世间第一法也。世间第一法。当言退不退耶。答曰。世间第一法不退也。以何等故世间第一法不退乎。答曰。世间第一法。谛顺谛满谛办。无空缺处无所有。不起若干心不得思惟。譬如士夫渡水度山谷坂若险难处。正身不回身未到顷意正必到。世间第一法亦复如是。谛顺谛满谛办。无空缺处无所有。不起若干心不得思惟。譬如五大駃水。一为恒迦。二为担扶那。三为萨牢。四为伊罗跋提。五为摩醯。尽趣大海无能断流无能障者。尽趣大海海满海办世间第一法亦复如是。谛顺谛满谛办。无空缺处无所有。不起若干心不得思惟。复次世间第一法苦法忍中间。彼无有一法疾于心者。当于尔时无能制者不得思惟。以是故世间第一法当言不退。云何顶法。云何顶法退。答曰。譬如漏一刻顷欢喜向佛法僧。如世尊言。与十六婆罗门说诸摩那。如漏一刻顷欢喜向佛法僧。是谓顶法。云何顶法退。答曰。以得顶法若命终已退不复现在。如有一人与善知识相得。从其闻法思惟内挍计。信有佛道好法顺僧。色无常痛想行识无常。信思惟苦习尽道。彼或于余时不得善知识不闻法。不思惟内挍计。于世俗信退。是谓顶法退。云何暖法。答曰。于正法中起慈欢喜。如世尊说。马师比丘满宿比丘。此二痴人于我法中无有毫厘暖法此二十身。见几见是我见我所见有几见。答曰。五是我见十五是我所见。云何五我见。答曰。色我见痛想行识我见。是谓五我见。云何十五我所见。答曰。色我有见我中色色中我。痛想行识我有见。我中识识中我。是谓十五我所见也。若无常有常见。是边见苦谛所断。有常无常见。是耶邪见尽谛所断。苦有乐见以恶法为最此名见盗苦谛所断乐有苦见。是耶邪见尽谛所断。不净有净见。以恶法为最。此是见盗苦谛所断。净有不净见。是耶邪见。或尽谛断或道谛断。若尽观不净此耶邪见尽谛所断。若道观不净此耶邪见道谛所断。无我有我见。是身耶邪见苦谛所断。有因无因见。是耶邪见习谛所断。无因有因见无作因作此戒盗苦谛所断。若有而言无见。是耶邪见或苦谛断。或习谛断。或尽谛断。或道谛断。若言无苦是耶邪见苦谛所断。若言无习尽道此耶邪见习尽道断。若无而言有见。此非见此耶邪智。

阿毗昙初世间第一法跋渠竟(梵本五百二十八首卢)。

阿毗昙杂犍度智跋渠第二

颇有一智知一切法乎。颇有一识识一切法乎。颇有二心展转相因乎。颇有二心展转相缘乎。以何等故一人前后二心不俱生乎。若人不可得亦无前心而就后心。以何等故忆本所作。以何等故忆识强记。以何等故忆而不忆。以何等故祭祀饿鬼则得。祭余处不得。当言一眼见色二眼见色耶。耳声鼻香亦复如是。诸过去者一切无现耶。若无现者一切过去乎。诸过去者一切尽耶。若尽者一切过去乎。诸过去者一切没耶。若没者一切过去乎。若苦生疑是苦非苦耶。当言一心为众多心乎。若习尽道生疑是道非道。当言一心为众多心乎。颇有一心有疑无疑乎。云何名身。云何句身云何味身。有佛世尊告诸弟子。汝等痴人。此义云何。以何等故佛世尊告诸弟子汝等痴人乎。有六因。相应因共有因自然因一切遍因报因所作因。云何相应因。云何共有因。云何自然因。云何一切遍因。云何报因。云何所作因。若心使俱诸使心俱。彼使此心所使耶。设使心所使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若心使俱诸使心俱。彼使此心当断耶。设使心当断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断耶。灭因识云何灭因识灭因识几使所使。此章义愿具演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进入小说

    进入小说

    人的一身并非平平安安、如果你见到进入小说.裂缝破裂小说错乱
  • 而外集

    而外集

    不要伤害那些在一切情况下的,不管他们身处什么地位的,在一切时代里都茁壮成长着的脆弱的心灵,要相信眼泪和温情、豪爽和亲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要相信宽恕和怜悯、善良和人性是人们身上最好的美德。
  • 三公主的黑暗归来

    三公主的黑暗归来

    她们步步为棋,只为复仇,却逃不出他们精心设计的情网。她们三人,拥有绝世容貌和惊人的身份,为复仇而来,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三人,是圣夜学院的天之骄子,却偏偏迷上了为了复仇的她们。一方冷漠如冰,一方热情如火,到底是冰熄灭了火,还是火融化了冰。那么,他们和她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换我心为你心

    换我心为你心

    从小内向被人欺负,后来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把胆子变大,就算害怕,也要在气势上毫无畏惧,升入高中,原本不起眼的她,在学校学习朋友恋爱三丰收,奈何美好总是短暂的,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 剑噬八荒

    剑噬八荒

    天元大陆,宗门林立,顶尖大修士许逸怀揣无上功法与剑谱重生少年时代!他是大修士,他是炼药大宗师,他让他的敌人闻名而丧胆。他是许逸,这是有关于他的故事……
  • 顾星不期

    顾星不期

    小时候有过一面之缘,长大后成为夫妻。为什么见到她的时候都是她大喜大悲的时候?她就如此不安定吗?与我执手,一起过平淡的生活好吗?
  • 明伦汇编皇极典正朔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正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苦情树下的誓言!

    苦情树下的誓言!

    女主角是一位‘天神’,男主角是‘死神’。奇怪的是女主角竟然是用种子种出来的,女主冷漠,男子花心。很多年前有位天神为了得到王位,下了一个诅咒‘死神与天神在一起生下的孩子,活不过25岁,而那对天神与死神也会永世不得超生,但如果某对天神与死神对苦情树下许下誓言,他们下辈子就会阴差阳错的在一起。这一年女主‘闫子宣’正在读高二……
  • 护妻法则

    护妻法则

    正在修炼文笔,锻炼剧情,整理人设,准备重新开始的过程中。ps:不要吐槽封面,我也很绝望,穷苦画渣伤不起。QAQ
  • 异世田园

    异世田园

    本文重写,轻喷(顶锅盖跑)隔着探视窗,周雨面无表情看着眼前的女人,淡淡道"“欠你的,还清了!”说完便转身离去。“对不起,对不起…”女子喃喃道……”周雨涉嫌故意杀人罪和连续杀人罪,被处枪刑……异世,周雨再次醒来却成了一个十岁女娃,!家破人亡,沦为难民,被分到小村庄……看着怀中熟睡的小虎子,不由勾唇浅笑!小村庄也好,大城市也罢,有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