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9000000004

第4章

三律仪会第一之二

复次迦叶。当于尔时。有人诈现修菩萨行。便自显扬生于放逸。生放逸已。谓胜独觉及阿罗汉。住于非理。名不可治。当堕恶趣。复次迦叶。未来有人住于非业作非业故。取众生相为说法故。处处游行唯修似行。极似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炽盛流布。若有如实说是经者。则为他人憎嫌舍弃。于是经中。起邪见想。是愚痴人不知此经呵责破戒。迦叶。当于尔时。皆为贼行之所秽污。是故彼人不思己过。能甚破坏正等菩提。由覆藏故怀羞而谤无上佛果。复次迦叶。当尔之际。不随顺僧。不知恩报。而行开发。云何开发。谓开发他心。如来说彼数以语言诳惑他故。招致饮食。迦叶。当于尔时。不护语言。诃毁如来别解脱戒。复与不护语人同其事业。不摄威仪住不净处。为住不净处者。说诸法门。此法渐当为人轻贱。如是渐渐。多有女人弃舍丈夫入于寺舍。为闻法故而便就坐。时有比丘。即为宣说相似涅槃。迦叶。我观尔时。有五百数非法之门。不修行人常当随顺。五百烦恼悉无所减。诸有所为与俗无别。当有如是大可畏事。而复于中希望利益。是故求菩提者。不应亲近诸比丘尼。亦不应行如是之行。常当舍离一切交游。应一切时舍诸利养。受行乞食。舍所爱服受粪扫衣。弃舍一切楼阁房宇床铺卧具。应住溪涧岩窟树下。舍离一切病缘医药资具所须。依陈弃药。知诸众生昔为亲属。行大慈心。常应忍受捶打呵骂。终不捶打毁骂他人。舍离一切知友施主诸眷属家。应当随顺自业行智。不应同彼在家俗人。常应顺奉波罗提木叉教。迦叶。世若有人于别解脱起违背想。则为于佛力无所畏而生违背。彼若于佛力无所畏生违背者。则于去来现在诸佛而生违背。由此未来所受异熟无量大苦。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受地狱苦。比前众生所受苦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乃至算数譬喻。优波尼沙昙分亦不及一。若欲远离如是苦恼。应当远离如是种类恶行。比丘纵远相去千逾缮那。亦应遥避。何况近耶。若但闻名尚应弃舍。何况见闻而不远离。是故应当亲近一法。何等一法。谓一切法悉无所有。若得诸法无所有忍。则不亲近供养承事如是恶人。是人复应亲近二法。云何为二。谓求诸法本无所有。及求诸法性。而亦不应起于求心。应云何求如所求者都不可得。不可得中不应起无所得心。犹如邪见。如是离一切三界心顺菩提行。离一切相心。顺菩萨行。菩萨行者。谓前所说为菩萨行。是故闻此法已应舍离之。则于来世亲得奉事弥勒世尊。心不贡高亦不卑劣。作是唱言。快哉安乐。我得解脱魔之罥网及诸恶趣。迦叶。若于后时闻是经典。不惊不怖。及见己身于中随顺。复能发心受持此教。佛知是人定当守护我之正法。迦叶。譬如长者财宝无量。子于家中。乃至见一盛水之器。起父财想。彼于异时。其父丧亡资财散失。忽见其器寻自念言。是我父物。将置身边或时藏举。迦叶。当于尔时。诸比丘辈亦复如是。闻此经已作是念言。此是如来柔软微妙大梵音声之所演说。复有比丘闻已诽谤。持法比丘作如是言。此最真实如来所说。彼持法者。人众微少住处劣弱。将如是经昼夜藏举。极遭诽谤。如是等人我亦知见。悉皆付嘱弥勒世尊。于最后时。当为卫护如来法城。次后当为无碍大施。复次迦叶。若善男子闻是法已。随其智慧而修行之。成就深信正见众生。于当来世遇弥勒佛。初会之中具修梵行。于最后时。亦当卫护如来法城。迦叶。我今普观。乃至不见一人不亲近我。于当来世五十年中。闻是经典不生诽谤。则能受持读诵之者。无有是处。若于此时。得见我身。及以奉事供养之者。彼于来世五十年中。当得读诵受持是经。不待于我叹其功德。彼等自成一切智智同一体时。随念于我。心生欢喜作如是言。希有奇特释迦牟尼佛。善能摄受护念我等。是故迦叶。应学此法。学此法者。随所乐求一切功德皆不难证。尔时大迦叶白佛言。世尊。我已究竟无复志求。于此法中。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是中极为知足。终不能成一切智智。世尊。无上菩提是希有事。于我声闻难为证得。佛告大迦叶言。我不为汝说。然今因汝为他敷演。汝今勿于如是大事而生疑惑。汝等亦当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复次迦叶。若诸众生成渴法心。成求法心。渐次皆证无上菩提。既证得已。为断一切希求心故。与诸众生宣说正法。迦叶。菩萨应当成就四法发大精进。何等为四。云何精进。所谓不求色受想行识。求无漏法。谓无地界。无水火风界。不说地界。不说水火风界。所有言说悉名表示。是表示法皆非实有。菩萨不应取表示法以为坚实。时大迦叶白佛言。世尊。我等于如来所实无疑惑。若他问言。是表示法非真实者。佛之音声言说表示为虚妄耶。若有此问当云何答。佛告大迦叶言。于未来世有诸比丘。不修身戒。心不识义理。嗔恚炽盛言辞粗犷。于是经典不能受持如法读诵。何以故。彼住色受想行识生心故。未来比丘。住是经典表示法中。如住色受想行识生故。复有一类诸比丘等。住在家法。于胜义谛无复志求。如生盲人以金华鬘冠饰其首。而不自见。当于尔时。诸比丘辈亦复如是。闻是等经言说文字。尚不受持。况复能入所修胜义。譬如幼童若男若女。为大丈夫之所诃叱。此幼男女。于后异时。闻是人名惊恐怖畏。当于尔时。诸比丘等亦复如是。闻此等经如实说过。知已不悔乐好衣服。返于是经而生怖畏。迦叶。如系虾蟆在猕猴手。而此猕猴面不回顾。当于尔时。诸比丘等亦复如是。闻此等经违背不顾。不住其前。迦叶。譬如野干为狗所逐走趣冢间窟穴深坑。当于尔时。诸比丘辈亦复如是。闻说此经如野干走野干走者。谓犯禁戒诽谤是经。闻是经已退道还家。驰求欲境趣向女人。趣于斗诤喧杂医术及以断事。而于其中多犯禁戒。我说此等如趣冢间。身坏命终堕于恶趣。如趣窟穴。驰骋剑叶刀刃枪林诸大地狱。如趣深坑。迦叶。当于尔时诸比丘辈成就如是野干之法。不能悟入如是等经。但能毁谤称扬过失。身坏命终堕大地狱。

复次迦叶。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若表示法非真实者。如来言说亦非实耶。彼若说言。佛之表示名为真实。诸表示法亦应名实。有智比丘应问之曰。大德今者为执何事。为执空耶。为表示耶。彼若说言。我执表示。应报之曰。汝即是佛。何以故。汝有言说表示法故。彼若说言。我执于空。应问彼言。当为我说。执何等空。何以故。不可言说名之为空。若执表示以为空者。或于我我所众生寿者。非空执空。又问彼言。汝意云何。乐一切法空不。彼若答言。我不喜乐一切法空。智者言曰。汝久忘失沙门释子。何以故。佛说一切空无我故。不说有我众生寿者数取趣故。彼若说言。一切法空我乐空性。应语彼言。汝心尚乐一切法空。况复如来应正等觉。复次尊者。为眼是如来。耳鼻舌身意是如来。彼若说言。眼是如来。耳鼻舌身意是如来。应语彼言。汝于今者。亦是如来。彼若说言。眼非如来。耳鼻舌身意亦非如来。应语彼言。仁者汝作是言。眼表示非如来。乃至意表示非如来。即非表示是如来也。我于此处岂不悟耶。彼若说言。眼非如来。亦不离眼而有如来。乃至意非如来。亦不离意而有如来。应语彼言。如来所说十二处有。谓眼处色处乃至意处法处。此即众生及众生名字。仁者。为眼是如来非如来耶。乃至法是如来非如来耶。彼若答言。眼是如来乃至法是如来。应告之曰。如仁者言。一切众生及山林大地应是如来。彼若答言。眼非如来。乃至意非如来。复应告曰。如仁者言。如来即法及以非法。彼若说言色非如来。乃至法非如来应告彼言。若如是者。岂以非法为如来乎。彼若说言。即以非法以为如来。应告之曰。若如是者。所有众生。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及诸尊宿。杀害生命。犯不与取。行欲邪行。虚诳离间。粗恶杂秽。贪嗔邪见。应是如来。彼若说言。非非法而是如来。应告之曰。非法非非法应是如来。若非法非非法是如来者。则无表示。仁者。无可表示是如来耶。迦叶。应当如是折伏愚人。我不见有世间人天。能与如是如法说者。而共对论。唯除嗔恚愚痴之人不堪忍者。虽为开示不生信心。毁呰空法弃舍而去。迦叶。汝等应当受持是经。于未来世有诸比丘。持是经者。当得三名而为表示。何等为三。谓说断灭。无物无蕴及无恭敬。当尔之时。如是经典为他诽谤。汝观尔时。不恭敬佛。不恭敬法。但依表示名字语言。虚荷僧名而无实德。虽称佛号于他开示而不能解。云何可得瞻奉如来。虽说佛法。而不能知如来意趣。云何得名为善说法。四双八辈是佛弟子。声闻之僧。但知其名。于彼功德不知其义。不能领受依名实德。为于衣服饮食卧具病药缘故。毁谤于法。菩萨于中应勤精进。于是等经。深生希有乐欲之心。受持读诵。何以故。是人来世为护法城。迦叶。我念过去九十一劫空无法时。如是等经不复流布。又念过去超于千劫。有佛出世。号休息热恼。住世八万四千劫。成熟菩萨利益世间。又念过去。复有如来。号无边力。住世二十亿劫。于二十亿劫行菩萨道。然后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汝观于佛。修习几何难作之行。摄诸众生。复次迦叶。劫浊尽世。我等不应轻贱己身。何以故。于劫浊中。乃至一人能于我所信解此法甚为希有。一切众生不持刀杖。追逐我等亦为希有。何以故。此法即是善丈夫法。谓于诸行为无行想。难了知故。若有我见众生见命见数取趣见有见。若依诸蕴起于戒见若多闻见佛见法见涅槃见。若有起于涅槃见者。如来悉知见为邪见。何以故。佛于涅槃而无分别亦无所得。若于涅槃起于分别及有所得。如来尽说名为邪见。若邪见者则名无智。若无智者名为损害。若损害者名曰愚夫。名愚夫者。于大菩提则无乐欲。乃至远离生天胜道。迦叶。于未来世。当有比丘。年纪二十三十四十乃至百岁。为老所侵。庄严衣服。虽剃须发毁坏威仪。老病衰朽无有威光。趣向邪法。临命终时。由罪意乐之所障蔽。熟思已犯懈怠不修。而于三处示现证得。何等为三。或矫现威仪。或复诈现修持净行。或举手自称言。我无与等。以此三处示现有证。斯人咸堕增上慢中。临命终时心生追悔。既命终已生地狱中。是故迦叶。我今分明宣告汝等。我为汝等真善知识。乐欲利益哀愍汝辈。不令于后受大热恼。如慕理迦(唐言尾宿)。畔地迦(唐言路生)。波利婆罗理迦(唐言女梵志)。受诸苦毒。迦叶。我终不听执著我见众生见寿者见。补特伽罗见者。于我法中而得出家。我若不许强出家者。皆为是贼。食重信施。亦不成就真比丘戒。迦叶。宁当绝食至于六日。不于我法得出家已食重信施。起于我见众生寿者数取趣见乃至涅槃见。是故菩萨应发精勤不应执著我众生寿数取趣见有见涅槃见。为断一切见故应当说法。迦叶如是等经。我今付嘱诸菩萨等。何以故。彼等意乐同于我故。若彼意乐同于我者。是我伴侣。我伴侣者。则便堪能受我付嘱。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众苦所逼迫  都无能救护

唯除世导师  无有戏论者

诸苦恼众生  修下劣邪道

渐增诸欲贪  由斯堕恶趣

无导无救护  住之险旷远

趣向邪道中  终无安隐处

譬如人持财  求利行远道

于中群贼起  劫尽诸赀财

失财已空归  为利增热恼

所贷他人财  被债倍生苦

斯等亦如是  为法故出家

本所持法财  白业皆销灭

唯净剃须发  愚堕诸见中

执著我众生  补特伽罗想

说空法比丘  不著数取趣

于此起谤心  速堕于地狱

以嗔恚因缘  递互相诽谤

自犯畏人知  妄宣他过失

身恶及口恶  意业多谀谄

颠倒随见流  斯人生恶趣

造诸恶业已  速疾往三涂

众苦所烧然  无能救护者

未来有比丘  卒暴多嗔恚

逼恼诸出家  趣向菩提者

此诸可畏众  诽谤如是经

不复能信受  释师子之教

互起嗔恚心  递共相苦切

更相扬过失  恶名遍十方

虚加恶唱他  于己便生耻

柔和者劣弱  邪友势力增

是知正法衰  恶人多势力

我之所爱子  谓诸善比丘

应趣向余方  往求安隐处

从恶得解脱  于此起悲心

宜于是经中  当自审思念

佛有如是教  当乐住余方

正法灭坏时  柔和者难得

相随俱往诣  如来称叹所

或有言此处  可离不可居

当诣大仙人  得大菩提地

复有称仁者  汝实善为言

绕塔以求真  是名世尊教

宁当至于彼  悦意菩提地

不可恒此居  没于嗔迫所

比丘当诣彼  为我故应行

见佛所游方  昔曾安止处

经行宴坐地  若石及空闲

集已共咨嗟  为之数啼泣

言是彼大仙  经行受用处

昔日曾游止  转无上法轮

有为悉无常  我等今不见

人及非人等  天龙皆会集

善化令欢喜  何乃见空虚

时往道场中  最胜菩提地

同来集会已  当如理思惟

世尊于是处  成无上佛果

惊怖恶魔军  犹如野干众

是为道场地  大觉所端居

过去及未来  一切诸佛座

安处大雄尊  亿天所敬礼

七日加趺坐  谛视菩提树

瞻观供养毕  次往鹿林中

言此转法轮  声闻于梵世

彼诸比丘等  当为数悲啼

为欲调五人  导师来至此

五人初见佛  各起忧恼心

立制自相要  我等勿为起

时大悲世尊  哀愍群生类

为五比丘说  甘露果时成

礼转法轮方  心悲数啼泣

次往涅槃处  感佛最后身

于此双林下  利益群生类

碎身分支节  于兹般涅槃

呜呼大圣尊  释迦大寂灭

今但闻其名  惜哉我不见

大师复于此  最后度善贤

能以智先知  此为最后度

或修时寿尽  或发趣命终

或修己身亡  彼皆生善趣

从于彼时后  深广法沉沦

持戒毁禁人  皆当得供养

受他重信施  速堕恶趣中

汝观诸比丘  有如是差别

智者修虽后  速受人天身

是等照世灯  怜愍世间者

大智诸菩萨  慈心利众生

常作勤修事  勇跃心欢喜

当成大觉尊  亦逢事弥勒

供养彼如来  众中蒙授记

随心所忆念  为彼大威神

我说诚实言  安慰如是辈

彼虽不见佛  而与见佛同

我昔求菩提  礼敬于诸佛

若诸女人等  趣无上菩提

我及无量佛  皆当安慰彼

速成男子身  得见于弥勒

供养彼如来  所求悉如意

应学诸智者  净信而出家

坚固乐欲心  多闻学持戒

于弥勒佛前  得受其记莂

是故闻胜利  起信修善贤

安住坚固心  摄诸众生类

谁于如是处  求而不得之

有慧及精勤  菩提不难证

修习慈悲念  舍离谄曲心

常乐在空闲  是则菩提道

若人于是法  空说不能行

众皆礼敬之  此为可畏贼

若人为饮食  及诸利养事

受持正法门  互共相传说

斯恶活命人  名为空过世

于此舍人身  恶趣受众苦

或于佛法内  假名为比丘

诽谤于契经  善说解脱禁

言我具弘宣  所有木叉教

虽为比丘像  终失人天身

若诽谤人天  及毁一切智

如是谤法人  得罪复过彼

善防身语意  令不起诸恶

能除此三行  必当得涅槃

复次迦叶。如来灭后。昔于佛所深种善根诸比丘等悉般涅槃。具胜意乐诸众生类命终复尽。后五十岁正法灭时。当有比丘性怀贪著。猛利贪欲映蔽其心。乐离间语毒害于他。言词粗犷惨励颦蹙。住三法中。何等为三。所谓医道。贩易。亲近女人。住此三法。退失四事。何等为四。谓退戒蕴善趣果证如实见佛。由退此四。复成四法。不生厌离炽盛增长。云何为四。所谓嫉妒增长炽盛。嗔恚恶心增长炽盛。耽著种族增长炽盛。贪著饮食积聚众味。爱乐衣服映蔽心故置之箧笥。专行此事以为常业。于沙门法空无所获。亦不发生沙门证道。闻是等经当堕四处。何等为四。谓堕谤法。佛所不许而反说之。独为女人宣说法要。毁谤如来别解脱戒。闻是等经转加坏法。而堕生长恶业之中。迦叶。譬如恶狗以苦胆灌鼻。于意云何。彼狗倍生凶恶心不。迦叶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佛告迦叶。彼等恶人犹如恶狗及毗舍遮。见有比丘住净意乐。持是法者。说是法者。住于真实少欲之者。叹少欲者。于是人所不生欢喜而起厌背。心怀怯劣复生热恼。以其嗔恚障蔽心故。作是念言。我等住在非时非处。于非时中而为他人轻毁我等。是故闻说如是等经。起于诽谤面加毁辱。嗔恚粗言此非佛教。此辈受用多欲因缘。非少欲者。迦叶。我种种名。赞叹少欲及以喜足。名为易养。亦名易满。名净除者。行头陀者。极端严者。我亦赞叹住阿兰若者。发精进者。遍净命者。汝等不应多修贮聚箱箧等法。何以故。应当修习如是法故。汝等不应犹如铜钹空有其声。应顺如来修行此法。又亦不应起重嗔恚。亦复不应摄取事物。应当住于无事无物。勿于处所生住著心。应无所住。不应自赞。亦不应畜牛驴等类。不应成就住懈怠处。应当发起殊胜精进。舍离不善摄受善法。迦叶。我种种名赞叹寂静。住阿兰若不处愦闹。今于是中。种种名说极净除行。若有不住极净除者。具大欲者。成罪恶者。即当诽谤诸有安住极净除者。迦叶。譬如愚夫于四月中。服苏患渴。寻诣池所求水而饮。他人谓曰。汝已服苏勿复饮水而致命终。是时愚夫嗔蔽心故。毁呰骂詈不顺他言。饮水而死。迦叶。如是如是。未来比丘。贪著有见住不善行。有持法者。作是教言。此是应作。此不应作。彼恶比丘嗔蔽心故。毁呰骂詈谤是经典。迦叶。今时尚有于如来所多兴诤竞。何况未来。汝且观是贤护比丘。如来制戒。令诸比丘受一坐食。嗔蔽心故。于夏三月不至我所。迦叶。今于我前。尚有如是轻梵行者。况佛灭后。贪著饮食衣钵病药。睡眠所覆嗔恚猛利。如是比丘闻是法已。尚不恭敬如来大师。岂能敬彼持法比丘。迦叶。名为不善。亦名极恶。如是法宝即当隐没。于中若有求大利益。善男子善女人。信我教者。后滓浊世极覆藏时。善人难得。时闻如是等甚深法已。应为如理者说。不为不如理者。为信者说。非不信者。我今亦为如理者说。非不如理者。为信者说。非不信者。迦叶。譬如恶马不受被甲。若同良马为被甲者反生惊怖。何况更闻螺贝鼓声。能堪受者无有是处。如是如是。破戒比丘。无有时分堪能忍受善丈夫法。犹如恶马反生惊怖。迦叶。破戒比丘。乃至闻说一言诸法无我。执我想故。于中便生怖畏诤竞。何况闻说被善甲耶。若被甲已。即能降伏百亿魔军。而令毕竟不生斗诤。诸善比丘被精进甲。不破根本头陀功德。净除根本。无贪恚痴根本。无嫉妒根本。离欲根本。独处性根本[宋-木+悎]寤根本。于一切时一切种中。不应发起恚贪之心。于种种物无所希求。如是被甲名无根本。若被如是种种甲已。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于一切处不应执著。况起我想。是故不应起于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数取趣想。女想男想。地水火风想。欲界色界无色界想。持戒想破戒想。空性想。取要言之。一切诸想皆不应起。以一切想无所得故。迦叶。贪若实有则应了知。近之令灭贪爱之心。非住一处无住可得。唯除妄语。是故如来名实语者。如来说之诸所有贪皆为非我。如是诸法是沙门法。诸沙门法皆无所得。若复有人著此想者。是人则为著我想等。如须弥山。退失圣教诸沙门法少不可生。亦复不能住沙门法。如是广大最胜之法。于彼愚夫痴所衰损。少不应说。何以故。若执少法。则当摄受极怖畏处。大地狱中住之一劫。迦叶。汝观俱迦利比丘(唐言恶时者)。提婆达多比丘(唐言天授)。骞荼达罗比丘(唐言鈌财)。迦卢底输比丘(唐言器鬼宿)。母达罗多比丘(唐言海授)。阿湿繁比丘(唐言马腾)。布那婆苏比丘(唐言柳宿)。苏气怛罗比丘(唐言善星)。是我给侍。亲对我前。闻我说法见我经行。见我端坐。见我神足游处虚空。见我降伏多千外道于大众中摧彼邪法。如是等人。尚于我所不生信乐。于步步间恒欲毁我。由是步步渐增其恶。复次。若说佛名信为实者。应持上器如须弥山盛栴檀末而散其上。应作伞盖犹如三千大千世界。持在空中而覆其上。何以故。为信佛故。何况信已舍欲出家。无所依倚修诸静虑。迦叶。如是众生。于中忍可极为希有。能善护持佛所制戒。则能了知彼甘露法。如大众中。以其皮革及余臭秽。共制人像。或造种种诸杂面相。彩画庄饰令极端严。有人持之置于面上。或以衣物缠裹游行。岂以相貌谓为好耶。审知秽恶便生厌离。如是如是。诸恶比丘。以如来威德容仪严整审谛观察。方知极恶由自他我想而生贪爱。若人了知我想非实。闻是等经不生嗔恚。何以故。由为他人毁呰违逆。闻此等经倍增厌离。若有众生心怀执著。当知即是邪见之人。若起邪见。于是等经如实教诲。即生嗔恚。何以故。有我想者有嗔恚故。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是等经嗔恚毁坏诽谤之者。即非沙门。虽复说有沙门名字。非我声闻。我非彼师。何以故。是我声闻则不妄语。我非妄语之师。何以故。如来是实语者。能如实说一切法空者。迦叶。如来能破我执。与之斗诤。若与如来诤者名为恶魔。如来不许魔众出家受具足戒。如有人言。青雀小鸟生大龙象。于意云何。如是之言为可信不。迦叶白言不也。世尊。佛告迦叶。于意云何。为等类不。迦叶白言。非为等类。复次迦叶。又如说言。妙翅鸟王生于飞鸟。于意云何。为可信不。为等类不。迦叶白言。不也世尊。亦为非类。复次迦叶。又如说言。萤火小虫负须弥山飞空而去。于意云何。为可信不。为等类不。迦叶白言不也。世尊。亦为非类。佛告迦叶。如是恶人。若住我想乃至涅槃想者。称我为师转为非类。迦叶。如有帝王安住国界。抚育群生快乐无极。种种饮食自然成办。傍有侍臣奉王正化。时有一人众未曾识。为财利故随学臣法不禀王命。自于大臣王等众中。诈宣王制。作如是言。汝等应当止住于此或言汝等作如是事。迦叶。如来法王亦复如是。王大千界摄化一切三乘众生。十力功德圆满成就。作诸佛事安乐无边。饮食供养自然丰足。于中一类众未曾识。为活命故说我众生乃至涅槃。不受如来无我圣教。作如是言。如来所说此事应作。此不应作。于中有人。信佛顺教不诽谤者。闻其所说。谓是胜妙清净福田。辍己资财及妻子分。殷重信心如法施与。乃至未觉诸过。已来初无断绝。如是恶人。同于众人所未识者。饮食既终。于聚闹处。日日谈说王事。贼事。食事。淫事。女人事。医方事。饮酒事。日月博蚀事。王者来去事。种族事等。或言吉日应行他所当得饮食。如是等类种种言谈。推度昼夜还僧伽蓝。或经二宿乃至六夜。随所住处亦常谈说如是等事。无正念慧失坏威仪。昏痴睡眠涎唾流溢。随所想像睡梦中见。或见己身往诣他所。疾行缓行种种诸事。既[宋-木+悎]寤已互相向说。或梦汝身如是行坐。从如是处有得不得。复有说言。此梦吉祥。宜时速往村邑王城至他家处出入往来。摇动面目。苦逼恼故心不安和。无等引定贡高自举。诸根秽杂与俗无殊。言不应时。心多驰散乐游俗里。诸族姓家。不能奉持别解脱戒。独为女人宣说法要。于说法时心住贪染。而于是中增获利养。染著之心犹如噬啮。愚痴耽爱增住增著。不生悔故。于别离时啼泣而去。又于二处开示他人。云何为二。得净好施便赞叹之。得非净好即便毁呰。相会遇时互看所得。复相问言。施主今者为施何物为施与谁。饮食资财几多几少。迦叶。当知是谓不修行者。乃至命终之所言说。不修行者。复有余过。生恶意乐。谓谤正法。迦叶。应于如是诸比丘辈生怜愍心。何以故。以其当受苦恼果故。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愚夫缘活命  随学帝王臣

故往诣余处  诈宣王制令

至彼传密言  勿致王嗔罚

愚人于此处  亦以活命缘

何况最胜佛  于多百劫中

舍身支节等  及作多难事

我非法王家  僮仆被谪罚

亦无问者能  为作为不作

施与比丘房  上妙美珍馔

及施上妙衣  一切恭敬与

勤苦求财物  奉施持戒人

不以自供身  亦不将供子

不如法住者  食之便舍去

共相会遇时  言我快意啖

所在聚集处  说王事贼事

关逻镇守事  种种饮食论

说日月博蚀  及王来去事

或言当得胜  或说当败亡

此非所应言  常共数论说

极妙卧具上  昼夜耽睡眠

昼往善人家  求多富有处

言此施非少  亦非为最上

寻思是事已  安敷空坐谈

愚惰不勤修  如驴恒负重

而于眠梦中  见所分别相

觉已宣示他  相向益谈说

言勿忧勿笑  汝当得安乐

此事宜速成  勿复生忧恼

数往于村邑  动止无威仪

喻若行猕猴  回转于面目

入于聚落内  为女说法言

弃舍佛契经  及善别解脱

既从施家出  观其物少多

见少则骂他  亦毁他眷属

于相会遇时  发言互相问

得何物何食  相问答何事

略说如是事  经于百年中

如是所寻思  以为自活命

争蒲桃酒味  及以香华等

为药疗其身  求之少病恼

假令有百佛  无能奈彼何

弃舍所修行  与在家无异

于身生保爱  不离于我人

彼作是修行  由斯堕恶趣

若人谤正法  重苦所烧然

无觉慧愚夫  与在家无别

若诸释师子  修实行声闻

不以活命缘  毁犯微少戒

智者不贪食  常生重檐想

不净观修心  以还施主债

舍离欲漏故  了知一切想

我听如是等  此教中出家

智人不诽法  于所说空性

数数起勤求  不可得坚实

勇健大智人  了知空性理

能怖畏魔军  彼堪销供养

若能离贪染  不毁于空性

佛子勇健人  两足中应供

正法不久住  生世多愚痴

少柔和比丘  求不放逸者

智者应生忧  不久自磨灭

后于昼夜间  谈说曾有我

世间无救护  唯除两足尊

修行学处人  悉皆当灭没

彼不了如是  所有密意言

则不恭敬佛  及无上正法

正法当尽灭  应速发精勤

乃至少时间  听闻当不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BOSS狠纯禽:鲜妻轻轻宠

    BOSS狠纯禽:鲜妻轻轻宠

    本来娶她就是一个摆设,结果却给自己下了个套……助理:“BOSS不好了,你家后院起火了!”某大BOSS拧眉深思:“没玩火自焚吧?”某女气急:“你就不能挤出一点点同情心,来可怜可怜我?如果不是你桃花泛滥,会变成这样吗?!”“这只能证明你嫁得好。”“……”在经历一次次精神的洗脑之后,她就默认了他的话……又又=幼稚=傻不承认能怎么样?这个恶劣的男人天天拿她当猴耍,她都不信自己的智商了。【男女主身心干净,1v1】
  • (完结)后宫上千:公主戏男姬

    (完结)后宫上千:公主戏男姬

    【请亲们支持小纪新文:俏丫头穿越:朕的俏男妃】网址:http://***.***/origin/workintro/123/work_2220155.shtml这是一个美女戏谑美男的故事;穿越成为了一个背景复杂的公主,身边的妃子眼花缭乱,公主与皇帝、太子、皇后等人的关系又为何如此复杂,明王赐男妃给公主,到底有什么目的?姿色各异的男妃,到底对公主存着什么心……
  • 山闻风

    山闻风

    现实梦境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现实生活与梦境的交替。平凡的上班一族至高无上的皇子权利,名利梦境成就了他,现实的残酷历练了他,使他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巅峰创造历史,改变自我。把握现在,书写未来。有梦就有未来!!!我本无奇,是梦,是梦,梦成全了你,我,他《山闻风》借助东风,指点江山梦境中龙是山,现实中的点点滴滴是风…………
  • 战武圣主

    战武圣主

    混沌现,无神出,万千合,乾坤乱,圣主一。他八岁,那年他离开了家,那年他开始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武者,武师,大武师……武王。白天修炼,晚上也修炼。只有不断变强,才可以踏出一条回家的路。辗转多地,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过多的停留,有人问过为什么?他怕停下来就忘了,自己是一个还没有找到路回家的人。十九岁武王,二十一岁找到家,二十八岁他终于回到家。此时大陆上,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百多年过去了,那个八岁的小孩,已经是一个绝世武神,成就一代圣主,霸绝万世。
  • 在异世界的凡人

    在异世界的凡人

    天塔——天上的异世界。李林是被强行带来的凡人之一,他并不愿留下,哪怕这里堪比天堂仙域,哪怕他身上藏着巨大的、与神共比的能力。直到逗逼的哥们儿,惹来一连串的麻烦……直到来路不明的少女,简单粗暴地留在身边……直到心爱的女人死在眼前……直到一个年轻的瞎子,从地球来到天塔……直到终极战场的来临……这不是什么套路式庄重历程,狗血掺着复杂,讲述了一个美轮美奂又风云崛起的故事。
  • 惊世召唤师

    惊世召唤师

    他人口中的废材突然华丽蜕变,她要让陌家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她要告诉所有人,陌家不是你们可以欺负的!你能欺负一次,你欺负不了一生!有她在,妄动陌家者,死!
  • 最后一个五行师

    最后一个五行师

    照镜子的时候,对自己有没有忽然陌生的感觉?远处亲人离世时有没有忽然一阵寒冷?明明放在桌上的东西,有没有经历过一转身之后忽然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几天后又摆在原处。分身遁物,乾坤阴阳,听鬼语,识星位,揭密真正的五行之术。
  • 浮生熠梦

    浮生熠梦

    “像你这种女生我见多了,看到有身份,有地位,有家产的男生,就对人家投怀送抱。”南宫熠毫不留情地丢给夏梦汐这样一句话,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杯1972年的红酒,从脸流到了衣服底……一对欢喜冤家终于要订婚的那天,夏梦汐却突然从南宫熠的世界中消失了……五年后南宫熠再次遇到夏梦汐时,却发现她身边多了一个会说、会跳、会撒娇的小萌仔……
  • 十尧:珂可叮丁

    十尧:珂可叮丁

    谁的爱情,几分伤悲……热恋似火,如同夏季;初恋似雨,如同春季;失恋似夕阳,如同秋日里不甘枯萎的红花……然而冬天……我又想起了她。只是望着白雪,淡淡的,融化着……冬天、以及我的一切。
  • 惊绝狂妃:我本唯尊

    惊绝狂妃:我本唯尊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特工,一朝穿越成了陆府废物四公子。哥哥欺她,姐姐压她,连妹妹也要嘲笑她。娘亲百般隐瞒她的身世,只愿她有一处栖身之地。若待哪天软蛋废物成了不可一世的天才,那么曾经欺她压她的人,还能如此轻狂吗?若待哪天那翩翩绝佳的俊美公子,成了倾城绝艳的祸国美人儿,那傲人的光芒又有谁能迎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