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8600000006

第6章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下(3)

若言无明缘行等。顺生死也。无明灭故行灭等。逆生死也。顺即流转门。逆乃还灭门。若二门各说逆顺。具如探玄第十。以其等者。三道性空故。因缘生法生无有生故。逆观等者。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故无可尽。此举下例余支。经无下三染净因果门二初唱经。四圣谛也。圣者正也。无漏正法得在心故。谛有二义。一者谛实。此约境辨如所说相。不舍离故。真实故。决定故。谓世出世二种因缘必无虚妄差失故。二审谛。此就智明圣智观彼审不虚故。凡夫虽有苦集而不审实。不得称谛。无倒圣智审知境故。故名圣谛。瑜伽云由二缘故名谛。一法性故。二胜解故。凡夫有初无后。圣具二故偏称圣谛。法性是谛实胜解即审谛。三染下二作释。言世间因果者。欲显四谛义。通大小事理具足不同。十二因缘但事而无理。名广而事略。事亦不具。但有苦集而无道故。六波罗蜜但显出世间而无世间。今言苦集是世间因果。显四谛包含具足相也。所知所断无改易故。谓苦是下出谛体相也。逼迫名苦。虽释别名亦即辨相。逼迫身心是苦行相故。是生死报者。指体也。体即有漏色心业所招报也。集是彼因者。积集增长名集。亦是出名相也。谓是等者。出体也。厌苦断集能化教法出兴意也。上是染因果灭道等者。净因果也。灭是涅槃者。寂静名灭显名相也。涅槃者。出体也。道等者。即止观八正道等。令欣等者。示教意也。此约相说通大小乘。智论云。小乘三是有相灭是无相。大乘四皆无相。皆空者。即空即如也。然天台有四四谛。一生灭。二无生。三无量。四无作。束之唯性相。相开生灭无量。四无作束之唯性相。相开生灭无量。性开无生无作。若以名必召实。今经具四。若约所诠正当无作。兼摄无生。何者。若但解苦无苦名苦圣谛。解集无和合。解灭无灭。解道无道。达四缘生故空。则当无生。若了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无苦无集即无世间。无灭无道即无出世间。不取不舍同一中道。又无苦可舍非是空故。无有可舍以体即如。如外无苦何所舍耶。此句言如如尚似空。集中无明尘劳皆即菩提。岂同前空。菩提体外无别可断。不同无生空无可断。前则空中无花。云何可摘。今则色则是空。波即是水不可除波。非同灭色。生死即涅槃。非是体空。无可生灭。边邪皆中正。非离边外别有中道。非离邪外别有正道。亦非无边无邪无可修也。即是今经圆通无碍一味法也。故当无作。经无智下第四境智能所门二。初唱经。四境下二作释。知空等者。经云。若说有觉犹未离幻。是故无智所知等者。经云。本无菩提及与涅槃。又经云。设更有法胜过菩提涅槃。我亦说如梦如幻。文殊般若分云。

若知我性即知无法。若知无法即无境界。若无境界即无所依。若无所依即无所住。若无所住即住平等。若住平等则无能所故曰无住。镇国曰。我即法性更不证入。法性无性复何所入。又曰。然有二意。一上二句明一性不分故无能所。犹如一指不能自触。二法性无性复何所入。明性空故无能所入。亦如虚空不住虚空。文殊分又云。佛告文殊。汝于佛法岂不趣求。文殊言。世尊。我今不见有法非佛法者。何所趣求。此即一性意也。佛又问云。汝于佛法。已成就耶。文殊言。我都不见法可名佛。法何所成就。此即性空意也。佛又问。汝岂不得无著性耶。文殊答曰。我即无著性岂无著。性复得无著性。此即我即法性更不证入。唯一如如何有能所得哉。此皆今经之广文也。问前下二问答显宗二。初异乘蹑迹。问此中文虽中道义有二问。一即前后相违。二则疑今灭色。前拂疑中。空即是色色存也。今云。都无故似相违。二乘不达疑今灭色也。答前下二经旨圆通答不碍存者。清凉曰。即空之色为妙色故不碍存也。即色之空为真空。未尝不尽矣。今此都亡即色之空也。未尝不立即空之色也。镇国曰。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不碍存。未尝不立有句也。都亡未尝不尽无句也。合二则两亦形。夺则俱非。有则妙有。岂非正诠一性哉。大品下引证诸法无所有。即无妄法之有。是都亡无句也。如是有此乃则有妄法之无。是未尝不立有句也。此就等者。即所离中无定性实有也。前据如是有者。即空之有不思议之有也。又前下显正义中三义也。一法者。一味无差别法也。二义即空有二门。随说无违者。互融相是不同空宗空。即是真有即为妄。清凉曰。性空通于初顿终教。妙有即是实教。若通于空有二互交彻。具德即是圆教。经以下第四明所得。此经大科有五。初则断疑以生信。次则显理令正解。三则起行而断惑。四明所得以显果。五乃叹法以赞德。是则当机禀教依修克证。一道始终。岂可但将所离一科断除众生情计。经家说示行者。令解理中无。此便谓说空。抑归权始不观此科。二转依果。无得而大得当机获益耶。然此所得若通论般若虽有权实。皆为三人所得。故经云。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乃至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等。又疏主曰。般若亦为二乘。良以法华之前未经破会。通说三乘法。具获三乘益。今经虽唯说大兼断彼疑与其进也。于中二。初牒前起后二。初唱经。二判释言以下牒经科释也。前云无智亦无得故。今蹑为因行由是而得果。如是则前明所离。是断惑。今明所得。是证果也。清凉曰。无所得即般若相。由得般若无得智慧故方得也。故引大品无得而得。大品又云。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祖曰。若不住事理生死涅槃。则事理无碍之方便也。疏主曰。由观真空方成诸行。是故十度等行皆由空成。菩提等果皆由空立。是故从此真空无住建立诸法。又令诸法得相即相入。无障无碍等。并是此门之大用也。又无得者。要须足迹不存。荡然净扫。方云无得。清凉曰。非但相有性无而已。谓诸宗计多有此说。但空自性不空于法。如法相宗但无遍计非无依他。设学三论。不得意者亦云。法无自性故说为空。则令相不空矣。今无性缘生故有。有体即空缘生无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彻。方是真空妙有。其言大同而旨有异。政观以来尚不达此。经菩下二正明所得二。先明得断果二。初举人依法二。初唱经。二判释。言断果者。断所显故。明依等者。即依前无得般若智慧法行也。若无般若余度皆不到岸。经心下二断障得果三。初行成二。初唱经。二断下二作释。初科判。次牒释。行成者。总示。谓惑下别显。谓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故造业轮转。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故不了自心。不达诸法性相。纵出三界亦滞下乘不得成佛。今得般若深慧。二障种现俱亡得二解脱故。不碍等也。经无下二断障二。初唱经。二断下二作释。言魔冤之怖者。天魔外道现形以怖行者。广如起信本末论说。颠倒梦想者。生住异灭。疏主例释。以梦皆能眠。众生于我我所中而不觉知故。梦所见境无而谓有故。名颠倒。由本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四相起诸烦恼。今得般若智。日破烦恼梦。了诸法空故。云恶因尽也。经究下三得果二。初唱经。三得下二作释。初翻梵成华。德无不备者。无住处大般涅槃。具足常等无尽德也。教兴中云。显佛胜德生净信故。今得菩提涅槃果故。不同无得。乃真佛德空也。祖文引此显佛德。空者。乃顺智光前记。已会障无不尽者。惑障本如无尽可尽。无断可断。简异下释究竟言。但简小乘顺慈恩三藏也。又释等者。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未有适真之行。不从真起。今以即实相之观。照证彼即智之如。如珠发光光还自照。穷理尽性故名究竟。此据自宗释也。经三下二诸佛得智果二。初举人依法二。初唱经。二作释。经云。一门超出妙庄严路。经得下二正明得果二。初唱经。二正下二演释。初翻梵成唐。觉有下释义。如理智观真非行理外故。云正觉。如量智观俗。如彼性相遍观察故。故云等觉至极。无边者。得一切种智。过彼下乘下位故。无有上。上来下结也。经故下大文第五结叹胜能。二先别叹胜德二。初唱经。二演释二。初牒前起后。由佛下显经意。叹其下二略叹四德三。一就法释。二约功能释。行满故无有过上。德圆故与无等齐等也。三就下三就位释。引论中比余下释无等字。重言等下。释后等言也。经能下二总结胜能二。初唱经。二总下二作释变易者。方便生死因缘生死。有有生死无有生死也。上来下二结分齐。经故下二秘密般若二。初牒前起后二。初唱经。自下下二判释。言前云者。牒前未显下起后也。然前科结叹。叹前显了。今云尔者。经意多含贯前通后也。经羯下二正说咒辞。二正下二疏语二。初理不可释。是诸等者。以诸佛心印下位不测故不须释。二若下二应机强释。疏主应郑公之请。而强释也。然虽云秘密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无言而言。如文殊五字咒。而般若等经大智度论皆有解释。智论曰。阿字是实相门则显三种般若。不相舍离字即名字般若。入般若波罗蜜门即观照般若。悟不生等即实相般若。大品云。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故。智论释云。若菩萨一切诸法中闻阿字即时随义。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以阿提秦言初故。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故。大品云。啰字悟一切法离尘垢故。论云。若闻啰字即随义知一切法离垢相。以啰阇秦言垢故。大品云。波者第一义故。论云。若闻波字即知一切法入第一义。以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故。大品云遮字修不可得。论云。若闻遮字即时知。一切法。诸行皆悉非行。以遮利夜秦言行故。大品云。那字门诸法离名性相不得不失故。论云。若闻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以那秦言不故。故知不因缘亦可强释。三庆赞回向般若深邃赞也。累劫难逢庆今逢也。随分赞释谦也。冀会真宗回向实际也。而言真宗者。谓般若真宗亦佛法大宗也

心经疏者。乃唐贤首国师。于译场中应郑公之请。而作也。其文约其旨微。故述钞之家尤为难能。慧因华严法师。独明幽趣颖迈常谭。每苦旧章颇乖疏意。一日俯从众请。爰出新记。名曰连珠。盖取诸祖遗训以为指南。经论格言而作程式。钩索深隐诒厥方来。俾令慧炬相然。则其功岂不懋矣。时皇宋乾道龙集乙酉中秋既望。沙门慧诜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水浒天途

    水浒天途

    邓龙站在二龙山上。山下就是日日来关前叫骂,并会在未来铲掉他半个脑袋的鲁大师。晁盖已经从了贼,梁山泊正发展的有声有色。江南的方腊已经不堪花石纲的苦役,要起兵作乱……而在北边,女真蛮族已经崛起,还有不到十年的功夫他们就要南下,到时候这繁华大地就会尸骨山积……“穿越成谁不好,偏偏穿越成了被鲁大师开了瓢的邓龙,还是处在积贫积弱行将灭亡的大宋,我该怎么活下去,还要活得越来越好?”
  • 屠天劫

    屠天劫

    恩情,哪怕生命也难以报答,仇恨,唯有鲜血才能够洗刷……神的脚步,无可阻拦,天若为之,我便屠天!
  • 曾几何时预言外的黑兔

    曾几何时预言外的黑兔

    逆转动漫之世界及架构,重新缔造历程与结局。黑兔,真理,超越阿克夏记录的两个存在所主导的世界变革的终极实验。当男主代入了各动漫的主角,当动用“力量”的代价是消耗作为“人”的感情,少年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命运”究竟是什么?不11,合理的发展和强大,不追求固有的升级模式。本作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和好人,只有立场和选择。PS:文笔不甚好,敬请见谅。意见可以书评里提,批评建议采纳,但诽谤谩骂恕不远送。此外,本书采取本人革新的“即发随查”制,即发表之后根据作者个人的感觉加以修改,重点在于一些细节,语病,错字和不适宜的过度,但大的框架不会改变,只是力求保证质量而已。喜欢这种模式的读者可以根据更新的信息选择性阅读。如若觉得麻烦,可以置之不理,无伤大雅。
  • 三份痴心:迷茫的清晰

    三份痴心:迷茫的清晰

    迷茫的雾中,指引你走出去的,未必是心声。迷茫的人里,与你白头到老的,未必是心人。迷茫的情里,最终透彻清晰的,未必是自己。也许,你只是差了一点却足矣让别、人,有了篡夺的机会。
  • 妃来横祸躲不过

    妃来横祸躲不过

    某王爷惊世才华无人能比,一心为国却是满朝眼中钉肉中刺。功高盖主,一声怒吼,皇帝都要抖三抖。捡回一女人无权无势纳为王妃只想证明他并非权倾朝野。可是这是闹哪样?上辈子造的什么孽?这女人还真不是省油的灯,害得他被贬为庶民,还暗杀不断。某女子却不以为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小女子想做王后。”某爷宠溺的笑道:“好。”
  • 异世六道轮回

    异世六道轮回

    天道,人道,鬼道,地狱道,兽道,修罗道是为六道,六道定轮回,超脱天地之外
  • 走散的青春

    走散的青春

    初中三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有一半了吧,叶汎,我对你而言,到底是什么呢。苏景珊,如果有人跟你表白了,你会怎么办啊。怎么可能有人喜欢我,那他绝对是从精神病院出来的吧。也不一定啊。
  • 腹黑王爷的狠厉毒医

    腹黑王爷的狠厉毒医

    堂堂一代毒医竟穿越沦为蔚家默默无闻的嫡女,姨娘恶毒,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下人还仗势欺人!那有怎样!我堂堂毒医还治不了你们!笑话!欸,还有那谁,别缠着我,一边去!
  • 病不寂寞

    病不寂寞

    荒诞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确知身处何处,同样,安迪也不会例外。这是一种正常的、令人无法摆脱的病态。一个本性并不坏的男人,该如何面对来自生活的种种诱惑,并重新回到现实中去。
  • 斗魔

    斗魔

    正邪一念间,同样是为了追寻力量,为何分成两门?斗气魔法纵横开阖,且看这个新的世界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