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8400000006

第6章 论杂案

略人略卖人虽有律例可查而和诱略诱当知分晰夫略诱者设方用计而诱其被诱之人出于不知也和诱者此投彼洽其被诱之人出自情愿也如见有幼童幼女用药用酒并一切食物诱拐同行则为略诱又如养媳婢女年在十四岁以下被婆与主母训责过严乘机诱而逃之亦为略诱若妇女先与通奸或男妇调戏尚未成奸因其不便往来男人起意诱引妇人逃走则为和诱如系妇人起意教人带往逃走则是背夫私逃不得以和诱论也若妇人独自背逃路旁之人见而收为妻妾并无媒聘者以收留在逃律论止收在家奸宿并无正名为妻妾与嫁卖者以刁奸和奸论

拐逃案件必有确据方可详报扣限查参若系迷失或系在逃被人收留则非拐矣

因贫卖妻者虽意起于男人而其情多由于妇人怨嫌贫苦不肯安居也若妇人果勤于纺绩针线夫妻和合虽贫不作嫁卖之想亦有男人浪荡萧条因而卖妻妻不愿离者又有年荒无度苟延性命者更有买休卖休者本夫或于当卖之时藏踪匿迹改名换姓既卖之后出而控称拐带私逃者不可不察

孀妇再醮自愿者多强逼者少其母家而控逼嫁者或因希图财礼不遂或因争夺妆奁不睦或因恨其婆母狠毒不由主婚其孀妇因改嫁而轻生自尽者或因择嫁不能如意或因急欲再醮而翁姑亲属不允并非不甘失节也果系逼嫁必有强逼情状事前不令闻知临时强抢事后不愿合配视死如归者方是

诬良为贱例无明文查律载以贱为良者杖九十压良为贱者杖一百冒认良人为奴婢者杖一百徒三年若诬良为贱已告官有案者看其所诬情节轻重酌量拟断如并未控官不过因事争角随口斥辱本无污蔑字据者止科不应重律

控争坟山界址及盗葬者异姓以印契粮串为凭同姓以谱牒议约为据如控盗砍坟树者惟于坟茔步数内或附坟不甚远隔之树照例拟断若山场辽阔砍伐山旁空地树株距坟窵远者又不可照坟树论也

恐吓取人财物者如平空诈死图赖以及自尽命案尸亲张扬要殴要告其人不得已而与之是也又如见人带有财物孤行谎言恐吓其人畏惧不敢前行央求护送而厚取其财者亦是此等既非抢夺又非窃取而诛其心有重于窃故律准窃盗加一等论若在途中见人财物恃强恐吓阻遏其人势不能敌不既出自与似究与强劫有间遇此等事应临时斟酌办理增注得已而与之则与强劫无异又非可以恐吓取财论也

诈欺取人财物者如素知其人有财物寄于远方私向寄物之人诈言欺饰以取之是也又如合本营谋诈言折耗欺瞒侵吞受寄人物诈言被盗欺瞒藏匿等类皆是若巧诈欺哄向人借贷则不论矣至费用人寄物及诈言失死者另有律条

冒认他人财物者如见人遗物认为己物无主之赃认为失物之类若见人携带财物因冒认而诬赖偷窃又当从重论矣

诓骗人财物者乃巧言以哄设局以诱使人堕其术中其出财之人亦有贪利图谋之心也若欠债赊货久负不偿非诓骗矣

拐带人财物者乃乘便取去之谓如雇人肩挑货物行囊负而私逃托人索讨银钱取而远扬之类若寄交银物而被侵欺并未逃走则又非拐带矣

匿名揭帖律载见者即便烧毁不许投送受理必须连人与文书捉获方论原恐辗转追求株累无辜也若告重大事件文书已投入衙门须不动声色严密访察获有确据方可审办倘捕风捉影冒昧率报徒自取缠绕耳

伪造印信无论铜铁木石泥蜡腐干皆可为印但有形质相肖篆文俱全谓之伪造若有质而文不全者谓之造而未成至于全无形质而描之于纸上者则为描摹须先将现获有据者分辨再看其作何使用有无施行区别办理也

诈假官者律载须有凭札行事方以假官论若无凭札止口称某官或在船上张挂旗帜或在旅舍悬贴门单或在乡里假冒职官顶带或赴衙门投递官衔名帖皆是无官而诈称有官也更有缘事革职人员依然假冒顶带诈称现任官员及生监人等僭用五六品以上顶带自称职官者亦是无官而诈称有官也当分别有无求为办理

现新例发冢开棺见尸照盗案间参疏防其并未揭开棺盖显露尸身者照命案缉凶之例查参增注发冢开棺照命案承缉例扣限四参无获降一级留任初详内将有无剥衣盗物缘由声明若见棺未见尸者止议罚俸限满毌庸开参浮厝未成坟冢亦可详请免参全在初详之时辨明确切否则亦受参处私铸案犯须查验炉灶问明为首起意合伙匠人掌钳挑水打炭等类何时铸起共铸若干如何行使何处买来铜铅是否知情有无翦边私销并问明房主保邻是否知情容隐得规包庇起获锅钳印摹一切什物查明处分办理

私盐案犯问明何人出本纠伙抑或各人自买坐何人船车买自何处场灶用多少银钱买盐若干一路经由何州县地方有无人役查拏曾否执持凶器拒捕伤人从前贩卖过几次现在伙犯逃往何处若关查肩贩四十斤以下本籍取供移复核详百斤以上犯至十人并拒捕案件仍解获犯之县质讯至详估卖盐船只车驴应取承变商匠甘结由府州详道核转

造卖赌具有牌板者须审起意雕刻刷印裱糊裁切匠人帮手则自何时卖与何人得钱若干有无贩卖之人如造牌之人已故讯明取结并究买牌人有无转卖及开场聚赌受托代买情事若买存未赌问违制虽非伙造但容隐不报应照地方保甲知造卖之人不首报者满杖如不知情则问重杖并讯邻甲房主有无受贿容隐跌博抓摊均应照赌博定拟失察地方官送职名报参

同类推荐
  • THE NEW MAGDALEN

    THE NEW MAGDAL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明鉴要经

    上清明鉴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寄上舍人叔

    寄上舍人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達朹行部志

    達朹行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产宝

    产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小妾初长成(暂停)

    小妾初长成(暂停)

    (抱歉,本文暂停更新,因为本人觉得它被写得乱七八糟,自己也不是很满意,所以要暂停理理思路,更重要的是最近有个现代文的构思一直在脑中盘旋,可能会先完成一本现代文,反而是这个有些滞阻。若是有读者跟文,希望我写下去,请留言,我会慎重考虑的,四米马赛!)现代没心没肺的米虫女秦苏苏一觉醒来,离奇穿越成明月王朝当朝摄政王之小妾。靠,还是个无人问津,地位低下的小妾,什么大妾,二妾的竟敢天天骑头上。好嘛,好女不与二妾斗,大不了我离开你那破王府自生自灭去,顺道拐走你的新媳妇儿,哼哼...谁稀罕你那破小妾之名呢......但是怎么回事,几次三番地阻止人家出走,软禁也来....看我这根搅屎棍怎么搅浑你的婚礼,让你的媳妇儿跟人私奔去吧......啊哈哈(本文集疯癫休闲搞笑温情为一体,结局暂定欢乐,老少皆宜,四季佳品,欢迎品阅!)
  • 王爷的小魔妃

    王爷的小魔妃

    21世纪的黑暗女王灵狐又名凤灵曦被恋人背叛,穿越到修仙世界成为婴儿,暗夜表示小女子能伸能屈,她忍。因外公喝醉酒而把她买给了认识不到三天,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做徒弟,某女子表示尊老爱幼,她忍。被无良帅傅坑下人间历练,其实是为他找火灵珠,某个头上冒烟的暗夜表示再忍,权当游山玩水。可看到不知从那冒出来的师兄在爬她的床,暗夜表示,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 港漂遇见你

    港漂遇见你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甄羽误打误撞地考上了香港的大学。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甄羽遇上了佟文彦,她的大学教授兼老板,经历了大学生活的青春丶奋斗丶挫折和成长。其实香港这个城市好像和其他地方也没什麽不同,就是有高楼大厦,名店豪车,和24小时营业的便利商店,如果真要说这个地方对甄羽有什麽特别,那应该是她和佟老师之间的那些点滴,在这座城市里。
  • 末世铁血

    末世铁血

    意外成为铁血战士,可是异形为什么也跟过来了。该死,这还是个末世,你敢不敢更狠一点?看着本是小人物的秦川突然成为铁血战士在末世里挣扎。丧尸?异形?来吧,我可是传说中狩猎你们的铁血战士!
  •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8)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8)

    本书收录中国经济学家2008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文章,内容包括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理论等。
  • 通天道祖

    通天道祖

    少年得上古阵法,入道修炼,战天三界,为主宰之王。
  • 黑执事之永不凋零

    黑执事之永不凋零

    “塞巴斯酱,你会离开我吗?”“怎么会呢?少爷是我一生的挚爱呀。”“可是,我终究是不能陪你到最后的啊。”“少爷,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怎么会让你离开我呢?”
  • 嘲风学院

    嘲风学院

    我叫江雨,好读诗书,偶尔修炼,也有时候和东华大帝切磋切磋。东华自恋,江雨自负,所以江湖上送了我们个外号“东华西雨”,可气又可笑的是他就叫东华而我不叫西雨。其实我喜欢东方,可我却生在了西方,也许是造化弄人吧。我建议东华:我们把华和雨换一下,叫‘东雨西华’好不好?他说:不好不好,你这听起来就像是‘稀里哗啦’。我说:你上次就是这么说了。他说:哦?我下次换句台词。无论多少个下次,他总是这么说。直到后来,我再也没有机会问他。
  •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包括遗址探幽、墓葬疑云、文物寻踪、文化考源、宫廷隐史和历史迷案等六个部分,展示从古代文明到神秘传说、从帝王后宫到文化名人等各个领域中人们最感兴趣的疑点与谜团,客观分析并努力揭示谜团背后的真相。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