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羡慕马云的成功,在他们看来,马云整天不用做什么事情,动动嘴,就会有人把一切都处理好。然而,他们只看到了成功的阿里巴巴人在享受成果时光鲜的一面,却忽略了他们在商海里打拼时的惊心动魄。所以,马云说:“永远记住每次成功都可能导致你的失败,每次失败好好接受教训,也许就会走向成功。”
把逆境看成是上帝的礼物
不可否认,人们面对逆境的选择是殊异的。懦弱的人面对困难时畏畏缩缩,坚强的人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这就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逃避困难终究一事无成,迎难而上最终获得辉煌的人生。所以,人不应该抱怨逆境,而是把逆境看成是上帝的礼物。
马云初升高时,他连考2次都名落孙山,最大的原因就是数学太差。马云自嘲说:“这其中的原因,也许与脑袋太小有些关系。”“我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地想问题,你连提3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
18岁那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在报考志愿表上填了让自己无比自豪的四个大字:北京大学。结果,那一年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落榜后的马云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上大学的料,也没那个好命。
马云是个闲不住的人,考完试后,他准备找个零活赚点钱。他和表弟去西湖边一家宾馆应聘,想做个端盘子、洗碗的服务生。结果,表弟被顺利录用了,他却被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个儿矮、又瘦、长相难看。无奈之下,马云只好去寻找那些不要求长相好看只要求有力气就行的活儿干。通过父亲的关系,他找了家杂志社,为他们打零工。
在那些辛苦的日子里,马云显得很迷惘: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要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吗?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马云下定决心:再战高考!于是,在他19岁那年,信心十足的马云终于再次走进高考的考场。那一次,他的数学考了19分。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一边打工,一边复习。20岁那年,马云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几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几个公式一个一个套。那一次,他的数学考了79分。要知道,那时的数学一科满分是120分,79分已经属于高分了。
高考成绩出来后,马云知道,自己即将跨入大学校门了。不过,若以总分计算,他的成绩只能上专科。就在马云准备进杭州师范学院读专科时,令人惊喜的事发生了。由于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刚刚升级到本科不久,当年的本科专业居然出现了报考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的情况。于是,为了完成计划,外语系的领导们破例作出了让部分成绩优秀的专科生“直升”本科的特殊政策。就这样,在专科生里英语成绩最好的马云,幸运地被调配到了本科专业。
就这样,马云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入学后不久,马云就参加了学生会。之后他当选为杭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再过不久,他又登上了杭州市学联主席的位置。
人们往往会羡慕现在的马云,却很少有人留意他苦难经历。马云就像一个含珠的蚌,字在忍受了沙砾的磨砺之后,才能自己凝成光彩夺目的珍珠。
逆境生活是一部深奥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它吞噬意志薄弱的失败者,而常常造就毅力超群的成功者。
司马迁“辱受宫刑面不辞”,发愤立说终于写成《史记》这样的旷世之作。贝多芬的数部交响曲都是用理智战胜情感,甚至忍受着失恋的伤痛,靠着对事业追求不息的生命支撑点谱写而成的。丹麦的安徒生一贫如洗,全家睡在一个搁棺材的木架上,他也常常流浪在哥本哈根的街头巷尾,但却成为世界文坛的名流豪杰。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出身贫寒,当过学徒卖过报,吃上顿少下顿,但却百折不挠,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人类敲开了电气时代的大门。
可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具有“坦途在前,人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这样的豪迈气概,为科学和文明做出贡献的先驱者可谓满目皆是,翻览即见。
逆境可以使人产生清醒的自我意识。年轻人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反思往往需要时间与环境。在逆境中,有些人常常能“冷眼看世界”,相对比较冷静,会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利弊长短、成败得失、优势和不足,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选定聚焦突破的方向。已经付了的“学费”比较容易转化成对生活理解的真知灼见。因此,逆境是上帝赐予年轻人的一件礼物,它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逆境能培养年轻人难能可贵的意志力量。长期的逆境生活可以锤炼年轻人的精神品质,培育出耐心、恒心、韧性和悟性。在人生的搏击中,年轻人的毅力往往比智力更宝贵。
让挫折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
懦弱者往往会屈服于逆境,但对于强者来说,逆境和挫折会成为激发自己潜能的力量。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在逆境中不气馁、敢于拼搏、奋勇当先的人,才能开辟出通往胜利的道路。马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翻译社到阿里巴巴,他之所以成功,就是他能让挫折成为自己成功的垫脚石。
1997年,马云不得不和杭州电信分道扬镳,放弃了自己的中国黄页,带着并不一帆风顺的经历,内心无比悲愤的马云离开了重组后的中国黄页。这是马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失败。
马云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但他从不因失败而掉泪,他承受的各种白眼和闭门羹难以计数。“这些事太多太多。每次打击,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我又想,通常期望越高,结果失望越大,所以我总是想明天肯定会倒霉,一定会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那么明天真的有打击来了,我就不会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击我,又能怎样?来吧,我都扛得住。抗打击能力强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所以我现在最欣赏两句话,一句是丘吉尔先生对遭受重创的英国公众讲的话: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另一句就是,‘满怀信心地上路,远胜过到达目的地’。”
马云从摔倒之处爬起来,舔干血迹重新上路了。1997年,当马云离开中国黄页时,外经贸部对马云说:“到北京来吧,来这儿你能干得更好!”
为了能挖到马云,外经贸部提供了优厚的条件,给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提供200万元的启动资金,并承诺给马云团队30%的股份。马云团队主要负责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网站(大内网),也是当初马云受邀的主要任务。对于大内网的设想,马云一开始并不同意,但最终还是屈从于官方的意志,硬着头皮做起来了。
马云手下的12个人,个个身怀绝技,有几个人还是在网络江湖摔打了好几年的。因此,做网站开发对他们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何况这帮人在中国黄页时就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在大家“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劲头下,公司经营的轰轰烈烈。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在处理问题的方式,还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上,马云都觉得他与那些政府官员们“缺少共同语言”。当然,也许领导们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就是要保持国家干部与这群编外人员之间的距离。如果仅仅是自己感到“不爽”倒也能忍,问题在于,他为那些和自己一起北上的伙伴们感到不平。所有的委屈、痛苦与无奈,全在这一刻如暴雨般倾泻而出,忍辱负重的马云,已经压抑得太久太久了……
一个寒风凌厉的冬夜,北京外经贸部东郊潘家园。一贯有着顽童般纯真笑脸的马云召集了团队成员,说有事要宣布。在所有人都到齐了以后,马云一脸严肃地看着大家,以平时极为罕见的平和语调说了一句话:“我近来身体不太好,打算回杭州了。”话音一落,刚才还在叽叽喳喳的人们,同时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有如见到外星人一般,直勾勾地凝视着他。
5分钟后,所有的人都做出了一致决定:一起回杭州,重新开始!那一刻,一向坚强的马云流泪了,他感到一股暖流在身上涌动。也就是那一刻,马云对自己说:朋友没有对不起我,我也永远不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情!我们回去,从头开始,从零开始,建一个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公司。在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马云和这十几个年轻人聚在北京的一个小酒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起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许多年以后,这首歌伴随着阿里人度过了许多危难的时期,比如第一次互联网低潮,比如“非典”。只要阿里人一听到这首歌,每个人的心头都会掠过一幕幕的镜头,那首歌也许代表了阿里巴巴的一种精神。无论是谁,只要是阿里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只要一听到这首歌,心中就会立刻充满感动、充满希望。这是1999年,这是马云遭逢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失败。然而马云在失败面前从来不曾气馁。无巧不成书,丁磊带着他的网易北上之日便是马云带着自己的队伍南归杭州之时。
人生总会遇到种种曲折和坎坷,如事来的挫折、生活的艰辛、失足的懊悔,还有嫉妒和压抑等等。没有困难的环境是不存在的。任何成功都是战胜困难而取得的,要想不经过艰难困苦,不付出极大努力,轻而易举取得成功,乃是痴心妄想。
人人喜欢成功而害怕失败,一旦失败就会表现出一幅愁眉不展的样子。实际上,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你对待失败的态度是怎样的,承认失败的客观性,并不是消极地被失败所左右。我们会失败,要不是我们的方向错了就是我们的方法错了,我们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在一块石头绊倒后,当面对另一块石头时,找到正确的应对措施。多犯一些错误后,我们就应该离成功更近了。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正确面对失败,失败就会成为成功的基础。
在人生历程中,年轻人一定要意识到,逆境和挫折不是人生的拦路虎,聪明的人要善于利用逆境,能够利用种种挫折与失败来驱使我们更上一层楼。
只有摆脱抱怨,才能拥抱生活
那些没有思想,愚昧无知的人只会注意事物的表面,他们不会去关注事物的本质,因为他们认为一切都是运气、命运和机遇造就的。看到一个富有的人,他们会说:“他是多么走运啊!”看到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们会高呼:“命运是多么眷顾他呀!”看到一个具有圣徒般高尚品质的人,他们则会说:“在他需要的时刻,机遇总是能助他一臂之力。”这些人不会看到这些成功的人曾经经历过的苦难与挫折;这些人更不会看到成功的人所付出的努力,所执着的信念,所作出的牺牲,所进行的奋斗。他们不会在意黑暗与痛苦,只会仅仅盯着光明与快乐,并将其称之为“运气”;他们看不到长期艰苦的旅程,只在乎令人愉悦的目的地,并将其称之为“福气”;他们不懂得过程,只注重结果,并将其称之为“机遇”。
人获得的一切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机遇无法衡量一个人努力的程度,能衡量努力程度的只有结果。天赋、力量、智慧、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努力的结果。
一个成功者不应该是一个哀诉者,他可能会向自己提出挑战,但是如果他们被视为爱抱怨的人,这就使他很难做一个成功者了。因为这种消极的态度只会让自己士气低落,人生颓唐不堪。
在马云的前37年里,他的人生里可能只充斥着两个字:“失败”。然而37岁之后,他突然飞黄腾达了,秘诀只有四个字:“永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