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5600000013

第13章

回光返照天机

内炼之道,至简至易,惟欲降心火入于丹田耳。盖丹田乃坎宫属水,心乃离宫属火。火入水内则水火交,而真阳产矣。古人谓之心肾,非坎离也。正阳真人曰:降心火,是南辰移入北辰位。石杏林云:以神皈气内丹道自然成。刘海蟾曰:我悟长生理,太阳伏太阴。许旌阳云:与君说破我家风,太阳移在明月中。王重阳祖师曰:初筑基之时,先将上窍之神,沉潜在下窍气穴之中。心息相依,使真意常觉。一呼一吸,往来造化炉中。久久纯熟,自然火从脐下发,虎向水中生,不归中而自皈中。初守脐下一窍,回光返照原是一团黑球,如月之阴魄,纯阴之地。日月被此离火凝照,箕风吹嘘,自然黑中生白,水里火发,温暖之气,旋绕气穴,而为真阳初动,无中生有。又曰:纯阴之下,须用风火锻炼,右得阳气发生。此皆发明存养一点虚无元神,下藏于气穴之内,谓之送皈土釜,牢封固是也。先天元神虚灵性光,安于其中,如龟之藏,如蛇之蛰,勿忘勿助,若存若亡,久而呼吸相含,神气相抱,自然玄关窍开,而真种产矣。

注:此乃白玉蟾研修体证。

文武风火妙用

入手功夫,每当半夜子时以后,虚极静笃,天然醒觉,一阳来复,外肾兴起之时,元精吐露,外药发生之际,即当行调药之功,运动风吹火炼之玄机。夫风者,呼吸之气。火者,虚灵之神。文者,无为之风火。武者,有为之风火。盖无为之文风文火,用在调外药前后两头。而有为之武风武火,用在调外药元精正旺之时。盖真气动时,最易下流顺出,必用真意眸光,凝入命宫气穴之中主照经慑,真气即下行,而化为元精。非呼吸之息,以风助火,以火销金,而元精必不能复化为元气,归宿坤炉本宫之中矣。然用呼吸之息,在丹田之中一出一入,必须提起精神,目光窥定,一意不散,万缘皆空,鼓动巽风,扇开炉焰,使息息皈根,方合猛熟急烹炼之神功。而炉中之意,切莫著于呼吸,只专意于元气,不过借呼吸之机,以为采取烹炼之旨也。

注:此乃邱祖研修体证。

神蜇气海

当行神住下田之功,将虚无元神,轻轻送入真人呼吸之处,蜇藏于坤炉之中。主静立极,沉之又沉,静之又静,不有不无,先存后亡,直将身心沉静到无有之乡。此时一点真意,虚灵性光,潜藏于深渊九泉之下,伏而不动,化为无有,如龟藏蛇蜇,神气相抱,永镇下田,谓之己土一到,即入杳冥者也。后天息住,先天气接,玄关窍开,而真种产矣。

注:此乃吕祖研修体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正魔逆苍穹

    正魔逆苍穹

    一手魔,一手火,左匕首,杀人于无形,右长剑,对人笑面相应。一颗魔珠,改变命运……
  • 风戮尘潇

    风戮尘潇

    写的很有代入感`谢谢支持~么么哒~(づ ̄3 ̄)づ~~戳进来看我看我看我嘛~~
  • 光灵学院

    光灵学院

    星空世界会遭遇怎样的危机?和谐的十二宫星座又会发生怎样的异变?神奇异能、谷中基地,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教皇星的突变,暗黑联盟崛起。光灵学院的学生们遭遇重大考验。详情请看《光灵学院》~
  • 辱神凌天大法师

    辱神凌天大法师

    杀手之王楚天被陷害致死,重生穿越到一个跑步累死的少年身体里,跑步都能累死,全身都是病,楚天差点想一头撞死,可是,既然活着,就要有个活着的样,看他怎么用这病体,游历这江湖。
  • tfboys之橙色琉璃夏

    tfboys之橙色琉璃夏

    在青春的季节,遇见是一种美,看女主们的成长和与三只的邂逅到相知相爱,感受青春的美好
  • 猪狗伴我闯天下

    猪狗伴我闯天下

    上古沉睡的圣器选定有缘人,只有通过重重考验才能让圣器重放光辉。坚毅的少年得到身边一猪一狗的陪伴,闯绝地,下火狱,抽丝剥茧揭破绝世大阴谋.
  • 绝天弑君

    绝天弑君

    热血的青春,看男主如何一步步打怪,成为王者
  • 君惜何兮:神魔之争

    君惜何兮:神魔之争

    是我太贪心了吗?我只是想要和你不分开,只是……我是魔尊,你为帝君,那又如何?我爱你,与你无关……曾经说好的永生永世不分开啊……锋利的匕首刺入胸膛的那一刻……“为什么?你为什么……”她泪流如雨下……一生一世一双人,多么遥远啊……只因那年在人群之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定下生生世世的羁绊……
  • 蛮天决

    蛮天决

    一把巨剑战天下,一支毛笔胜青天。身经轮回生死,魂经百般折磨。一个资质平平的小孩秦岚,无意间获得一支巨大毛笔,修炼能力异于常人,走上了茫茫修炼路,而修炼路上危险重重,秦岚该怎么应对呢?
  •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神话与对于女娲的崇拜信念及行为,很难说其产生孰先孰后、孰因孰果。不过,此文化对我们现在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神话带着对女娲及其事迹的虔信和崇敬,成为当地民间女娲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过如今大部分女娲神话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浓厚的信仰色彩,神圣性、虔敬化的程度已大为减弱,但从中依然反映出民间对于女娲的情感和观念,所以也是我们研究女娲信仰时的重要参考材料。